一個無背景、無能力、無後臺的學渣,憑什麼進了世界500強一樣的大公司,還贏了學霸,受到高層領導的特別青睞?
不是運氣好,也不是領導蠢,而是贏在這一點!
熱播劇《平凡的榮耀》,真是個寶藏劇!硬體不行的普通人,如何逆襲?它揭露了職場核心競爭力的本質:
一個是學歷只有高中畢業,工作經歷只送過外賣、當過快遞、便利店打過工,再無其它任何專業技能,甚至連公司的印表機都不會用……長相普通的職場新人。也就是傳統認知裡的學渣、廢柴。
一個是復旦大學金融專業本碩連讀的研究生,熟練掌握英語、日語會話能力,還曾連續兩屆受邀成為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峰會的特約撰稿人,還有3年的美哥倫比亞大學遊學經歷……妥妥的學霸,還一表人才。
看似處處不如人的「學渣」,卻在第一次公司內部的交流會上,憑藉獨樹一幟的思維能力,獲得公司領導的認可和青睞。
這段劇情,實在太啟發人了。充分說明了光有學歷、沒有思考力,終究是不行的。
白敬亭飾演的「學渣」孫弈秋,贏就贏在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差異化的競爭力——
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思考角度,能想到人家想不到的問題的本質。
1、學霸缺乏的「用戶思維」
領導要求所有實習生,說出自己的「賣點」。
學霸高思聰,充分羅列了自己各種光輝頭銜、學歷、比賽成績等等,的確能從側面說明自己的實力,但卻不去想,大家或者說領導,想知道的是這些嗎?
這些內容,難道不是在簡歷上都白紙黑字的羅列出來了嗎?領導自然是看過的,既然都看過了,還要你現場重複一遍的目的是什麼?浪費時間嗎?
而孫弈秋(白敬亭飾)卻不同,領導要他複述學霸高思聰的賣點,他不是簡單的死記硬背、重複一遍,而是通過對高思聰的了解、結合他的學歷,進行了自己的分析和總結:
我看到的高思聰的賣點就是:專業、自信、值得信賴,一個團隊裡有高思聰的存在,就覺得心裡踏實;把事情交給高思聰去做,就覺得完全放心。
……
「用戶思維」就是能夠透過字面,感受到對方心底的真實需求,不是簡單的複述、拼湊數據,而是通過自己的分析,給到對方心底真正想要的答案。
這就是人腦與電腦的區別,「感知」和「分析」,才是最關鍵的!
2、獨立思考的能力
當領導提出問題:請說出自己的賣點?
孫弈秋沒有被領導牽著鼻子走,而是開始思考這個問題的本質。
什麼是賣點?
簡但說,就是讓顧客肯掏錢買,能把東西賣出去的「點」。說直白點,就是顧客為什麼要買你?
所以,「賣點」該由誰來定義?
自然是掏錢的人,也就是消費者。同一個商品,對於不同的消費者來說,會有不同的賣點。
就拿孫弈秋本人來說,一沒學歷、二沒背景、三沒能力,對於公司來說,簡直就是沒有賣點。
但弔詭的是,他這樣一個人,怎麼就偏偏進了世界500強的風投公司了呢?
對於高層曲總來說,孫弈秋就是用來打壓吳恪之的一枚棋子,這是曲總需要的賣點;而對於人事部來講,這是上級的意思,上級的關係就是孫弈秋的賣點。
而對於吳恪之來講,孫弈秋不僅能沒有賣點,還是他的恥辱和心病,所以他一直想趕他走。
所以,孫弈秋發現了問題所在:他無法對自己定義賣點,因為這根本就不取決於他本人。
可惜的是,即便專業能力過硬的學霸高思聰,以及現場那麼多優秀的實習生,都沒有發現問題的本質,卻是一個毫無任何硬體優勢的小透明指出了問題所在。
3、提出異議的勇氣
或許聰明的高思聰,也看到了問題,但芥於領導的面子、或權威的壓力,沒有當面提出來,而錯失了這個被領導青睞的機會。
那麼孫弈秋的發言,能夠讓人眼前一亮,就更是當之無愧了。
記得在《少有人走的路》中,有這麼一段對「勇氣」的描述:
讓我十分驚訝的是,沒有幾個人真正理解什麼是勇氣,多數人認為勇氣就是不害怕。現在讓我來告訴你:不害怕不是勇氣,它是某種腦損傷;勇氣是儘管你感覺害怕,但仍能迎難而上;儘管你感覺痛苦,但仍能直接面對。當你這樣做的時候,會發現戰勝恐懼不僅使你變得強大,而且還讓你想成熟邁進了一大步。
孫弈秋的難能可貴,就在於直面權威、保持思考。這讓他在將來的人生路上,面對可能更大、更險惡的環境與挑戰下,能夠保持清晰的頭腦與獨立的思維,戰勝一切困難與逆境!
從長遠的角度來講,擁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不是能走得更穩當、更長遠嗎?
弈秋,真棒!
你讓我相信:外在的一切都是虛無,只有那個「獨立的自己」,才是真正的核心競爭力。
所以,你說:學歷等於工作能力嗎?#你覺得學歷真的重要嗎#
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