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池上車站,車站是一座日光穿透的穀倉

2020-12-22 名字要越長越好

導語:臺東池上車站,車站是一座日光穿透的穀倉

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

大學時期第一次搭火車環島,當時為了收集臺鐵在民國百年推出的一百個車站紀念章,我搭上了火車抵達了池上車站。當時的池上車站才準備要進行改善車站改造工程,車站的站體還是維持在舊站的模樣。

隨著時間推到了今年年,臺鐵花東線車站改造工程也陸續進入尾聲,我再度搭上火車來到了許久未訪的池上,從下了自強號列車的那刻開始,池上車站的風貌已經和我當年所看到的模樣完全不同了。

臺鐵近年推出了許多新的工程計劃,除了購入了新的太魯閣、普悠瑪自強號來服務花東地區外,更陸續汰舊更新許多年代老舊的車站。

除了西部地區積極發展捷運化、並陸續蓋了很多新的車站之外,花東地區的車站改造工程也如火如荼的進行之中。現在除了花蓮車站、臺東車站及幾個小站還陸續在進行改造工程之外,其餘的大多都已經改造完成或是進入收尾階段了。

池上車站為三等站,並不是每一臺普悠瑪及太魯閣都會停靠此站,加上自強號班次不多,我選擇的抵達方式是先搭乘到玉裡車站或臺東車站後,再換乘自強號或區間車,這是最快的方式。

早年花東線的火車站外型都長得差不多,看起來也沒有太大的特色,其實在當初蓋車站之前還沒有環保及呼應在地文化特色的概念與理念,所以車站蓋出來都方方正正的、外型也都大同小異。隨著時代的需求不同,車站也該進行門面轉型,讓車站成為一個景點。

隨著之前看過新城車站、海端車站、富裡車站、玉裡車站等等沿線的改造成果,這次來到了池上車站,池上車站也讓我十足驚豔。南下及北上的自強號列車剛好同時進站池上車站。

臺東池上近年因為伯朗大道而紅的金城武樹而爆紅,最近又出現了蔡依林樹,讓許多遊客慕名前來臺東池上朝聖這樣的場景,其實更早之前池上是以好吃的池上米聞名全臺。當時拜訪池上的方式唯有搭火車較為方便,但改造前的池上車站已有九十幾年歷史,與當地風景著實格格不入。

隨著臺鐵花東鐵路電氣化過程中,池上車站配合花東新車站運動計劃,設計師以米豐饌香為主題發想基礎,打造出新的池上車站,並用穀倉造型的建築外觀呼應在地產業池上米,讓遊客下了列車就仿佛進入到了穀倉,留下非常深刻的記憶點。

下了火車,尚未抵達檢票口前會先從地下道進入了穿廊層,穿廊層運用了木頭溫潤的質感作為壁面,並掛上了許多當地居民及藝術家所創作的書法、攝影、繪畫作品,讓遊客下了火車就先能透過藝術作品來初步認識池上的風味。池上車站內的長廊也是藝廊。

過了穿廊層,準備到檢票口出站又是另外一種風景。挑高的圓弧造型柱子撐起屋頂,讓整個車站都呈現出寬闊的空間,視覺上相當令人驚豔。和早期初訪時的模樣完全不同整個煥然一新,更是我第一次在臺灣看到這麼漂亮的車站大廳。

池上車站穿廊層以緩坡的方式建立,讓行動不方便或攜帶大型行李的旅人也可以輕鬆進出,池上車站售票口及檢票口,可使用悠遊卡及一卡通進站。木造的拱形梁柱撐起了整個車站大廳的空間,玻璃帷幕當作車站外牆,引進了大量日光,上層更掛上了金屬制的裝置藝術作品,空間營造的非常迷人。

天氣晴朗之時,臺東池上的白雲與藍天就映照在車站的玻璃帷幕之上,池上車站前廣場交通已經沒有之前來時的亂象,計程車、腳踏車及機車停放的區塊依照屬性不同規劃了不同區域停放,讓車站廣場看起來整潔有條理。

池上車站外觀更運用了大量木材,並搭配透明的玻璃帷幕打造出通透感十足車站。天氣晴朗之時,臺東的日光穿透了玻璃帷幕進入到了車站大廳,讓整個車站不用開燈就能夠通亮,進而達到節能減碳的效果。說真的還有點像是日本由布院車站的迷你版。

池上車站大門意象,掛上了那盞時鐘非常畫龍點睛,更增添了車站的美感。池上車站改造後風格樸素、高雅,充滿日式簡約的調性讓人愛不釋手。池上車站的主色調由咖啡色、白色及灰色組成,整體線條視覺上非常簡約高雅。池上車站的大名則是掛在車站的右側木牆上。

車站外廣場旁規劃了一區綠帶,打造出了一條流水空間放了幾隻水牛,並種植了金針花來呼應臺東地區的金針花產業。車站外側的這些座椅我猜是之前舊車站內的座椅留下的,看起來和新車站風格非常的不搭。池上車站前街景,直走就是池上著名的大坡池,左邊就可以租借到腳踏車,右邊則可以買到池上便當。

夜幕低垂時,池上車站內側的光線穿透出,讓整個車站仿佛發光的寶盒,讓日光退去後的池上充滿著一點溫暖的光芒。夜間的池上車站點起精密計算的投射燈光,又是不同的調性。

改造後的池上車站融入了新元素,將車站的建築設計成最呼應在地文化的風貌,老舊車站換新裝,用嶄新的容顏迎接遊客的到來,重新承載旅人們起新的池上記憶。

隨著花東鐵路電氣化完工,普悠瑪自強號載著遊客從西部的臺北直直地進入了臺東,將原本冗長的車程時間縮短了將近一半。除了鐵路電氣外完工之外,臺鐵當年也開始計劃改善新城車站至臺東車站間,沿線二十七個車站及周邊附屬設施。

除了將車站體周邊的景觀綠美化、廁所改善、無障礙設施改善,車站更是整個計劃的重點,花東沿線的各車站進入改建拉皮手術,改建工程中更將花東地方的文化融入,呼應在地特色,將車站也打造成一個景點,讓車站不只是車站。如這次所見的池上車站,改造工程後的全新樣貌讓人心醉。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旅遊資訊,大家還喜歡嗎?最後小編在這裡祝大家擁有一段美妙的旅程,謝謝大家。如果有什麼想說的話,可以在我們的留言區裡和我們互動哦。

相關焦點

  • 臺灣花蓮富裡車站,收藏記憶風土的穀倉
    導語:臺灣花蓮富裡車站,收藏記憶風土的穀倉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花東鐵道進行電氣化讓沿線許多車站進行全面改建。有的車站拉了皮,有的則是以嶄新的面貌與旅人相見。來到花蓮縣富裡鄉,原本樣式非常傳統、呆板的富裡車站也在此項計劃中獲得全新的面容,以大地的穀倉的全新姿態,復出。搭著火車從城市出發,一路撞進了山與天的花東縱谷中。位於花蓮最南端鄉鎮的富裡鄉,自古因土地肥沃而富饒許多物產得名富裡,是花東縱谷產米的大鎮,更是富麗米的故鄉。
  • 臺灣生活:童話森林風格車站好吸睛!東臺灣6大經典火車站
    臺灣鐵路系統發達,從古至今發展已有百年歷史,臺鐵局為了讓民眾對鐵道有更進一步認識,近日公布全臺16座經典車站名單,本篇整理出東臺灣6大經典車站,無論是車站本身建築風格,或是從車站遠眺的風景,都值得旅客細細品味。
  • 臺東池上大坡池,被遺忘的臺東十景,池上垂綸
    導語:臺東池上大坡池,被遺忘的臺東十景,池上垂綸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池上的悠閒從大坡池開始,夏季時間,池中的荷花又滿開,點綴了這片充滿綠意草澤地,她是池上的心。大坡池原名大陂、也稱大埤,曾以池上垂綸名列臺東十景之一。池上的美,吸引了文學大師蔣勳花了一段時間好好走過,他在花東縱谷寫下的片片詩歌,傳遞出池上的美。大坡池的美,也榮登了蔣勳老師池上日記的封面。池上這個名字由大坡池開始。
  • 臺東多良車站,靠近臺東海岸,是海景最美的車站之一
    臺灣海峽和太平洋,分別造就了東臺灣的美景,來到臺東不前往臺東海岸,就不算是完整的遊過臺東,不到臺東更不知臺灣海峽遠處的太平洋有多美,綿延一百七十多公裡的海岸線上的多良車站,盛夏的八月,吸著太平洋的風,走了趟南回濱海公路,看到美景有一種被電到的感覺,海景最美的車站,多良車站,我來這裡守候景點
  • 臺東池上營造文化米鄉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從單純的池上便當,到自行車族風靡的伯朗大道,以及話題不斷的金城武樹,臺東米鄉池上一直是焦點。不過,深耕臺東的臺灣好基金會顧問徐璐卻認為,這些話題是一時的、無法為這個土地帶來長久的影響,「我們要長遠地想,能為池上的孩子們留下什麼?能否營造永續議題讓返鄉子弟能深耕這塊夢田?」
  • 臺東太麻裡多良車站,破曉後的海島與星空
    導語:臺東太麻裡多良車站,破曉後的海島與星空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我還記得那天,打開了電視新聞,看見許多鐵道迷不舍的在多良車站等候著最後一班列車進站的情況,一座美麗的車站,敵不過現實的一面,終究走入歷史。在南迴線規劃時,因瀧溪至金侖區間較長,選擇在多良興建號誌站供單線列車交會。
  • 池上秋收藝術節臺東上演
    池上秋收藝術節現場。 深圳特區報臺東10月28日電 (駐臺記者 陳晨)10月26日至27日,第11屆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在臺東池上舉行。臺灣好基金會和池上鄉文化藝術協會共同邀請著名歌手齊豫、臺灣金曲歌王陳建年在豐收的金色稻田裡一展歌喉,為2500名現場觀眾帶來一場如詩如畫的藝術盛宴。
  • 臺東池上「稻田裡來了藝術家」
    遵循節氣務農的臺東池上農民,如今多了個新時令--秋收藝術節。「舞臺位置的稻子要節前割,其餘節後割。」池上鄉民梁正賢指著照片對中新社記者說。圖上,金黃稻田中央的舞臺上,舞者在稻田、遠山、天光之間表演。此圖曾被《紐約時報》刊登,如今放大立在街頭,成為池上名片。
  • 臺東海端車站,深藏稻海那一端
    導語:臺東海端車站,深藏稻海那一端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一個念頭興起,突然想去臺東看日出,於是啟程出發,行經蜿蜒的蘇花公路,在星光下開著車,一盞一盞的路燈指引著道路,來到了漆黑之中的縱谷。穿越了田間阡陌的小路,破曉迷幻了天空的浮雲,一抹陽光灑落在縱谷間的綠色地毯上,關掉收音機,搖下左邊車窗。一陣風把縱穀草香的空氣帶入車內,草香搖醒了身上的疲憊。前往海端車站的路究竟還有多遠?
  • 臺灣寫真:臺東池上「稻田裡來了藝術家」
    中新社臺東3月10日電 題:臺東池上「稻田裡來了藝術家」中新社記者 孔任遠 陳小願遵循節氣務農的臺東池上農民,如今多了個新時令--秋收藝術節。「舞臺位置的稻子要節前割,其餘節後割。」池上鄉民梁正賢指著照片對中新社記者說。
  • 池上秋收藝術節臺東上演 齊豫陳建年稻田獻唱
    10月26日至27日,第11屆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在臺東池上舉行。臺灣好基金會和池上鄉文化藝術協會共同邀請著名歌手齊豫、臺灣金曲歌王陳建年在豐收的金色稻田裡一展歌喉,為2500名現場觀眾帶來一場如詩如畫的藝術盛宴。
  • 臺東
    位於臺東太麻裡鄉,原為南迴線鐵路車站,後因業務清淡裁撤廢棄。名聞全臺的池上、關山便當,其美味的秘訣便是當地所生產的優質稻米。池上、關山與鹿野是臺東縣的稻米精華產區,沒有工業進駐的花東縱谷,擁有純淨的灌溉水源,加以氣候溫和適宜,使得這兒的稻米特別好吃。
  • 臺灣:墾丁-臺東-花蓮
    墾丁臺東花蓮前一天晚上,我們訂了從墾丁到花蓮的拼車一日遊,148rmb一個人。路線是:多良車站伯朗大道瑞穗牧場雲山水。途徑臺東,我們沒有專門在臺東逗留,但是有參觀到臺東的景點。也很推薦大家,如果行程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去臺東的綠島看看!!
  • 臺東多良車站 鐵道迷心中臺灣最美
    臺海網1月20日訊 在臺灣南迴鐵路位於太麻裡鄉境內,也就是臺9線417.5公裡處,有一座「多良車站」正好在半山腰上面對著太平洋,車站旁翠綠的山脈與車站內紅色的欄杆形成強烈顏色對比,加上火車經過山洞時會與海景成排列線條,不少鐵道迷樂稱其為「全臺最美車站」。
  • 「臺東」「浮山所」車站更名後老青島找不著北?官方最新說法來了
    類似「臺東」「浮山所」等車站是青島城市歷史文化的見證,改名後很多「老青島」找不著北。針對網民對此次更名工作的不同聲音,市運管局21日做了公開回應。回應稱,此次調整並非取消老站名,而是將重複的老站名予以更換。此次調整的浮山所、臺東、海水浴場等站名,都是存在重名現象的站名,根據此前公布的調整原則予以更換。
  • 臺東走走池上,濃縮夢想與農村時光的咖啡廳
    導語:臺東走走池上,濃縮夢想與農村時光的咖啡廳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走走池上是池上市區中的一間咖啡廳。以往到臺東旅行都是直接殺進臺東市,雖有拜訪池上,卻總是像沾醬油一般,留下一撇紀錄後便快閃離開,想好好的在池上住一晚的願望始終存在我心裡。去年暑假,花了一段時間到臺東旅行,當時故意避開臺東市,刻意選在池上下榻,並住了四天。
  • 臺東迎曙光深夜High到黎明圖
    (圖/陳志東攝影)               每年東臺灣最熱鬧的跨年盛事,就在臺東太麻裡。除了新年從海中冒出的第一道曙光格外吸引人外,臺東的好山好水與溫泉好湯,還有原住民的放縱熱情,都讓這場跨年熱鬧非凡。
  • 全臺魅力車站PK 第一名是…
    集集車站走日式風格。 (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第五名 集集車站歷經921大地震,集集車站被震倒後重生,成為了臺灣人打不倒的精神象徵,目前為南投縣著名觀光旅遊勝地,日式風格讓車站韻味十足。
  • 「臺灣見聞」之「池上便當」,「一分鐘生意」的生死時速
    臺東池上鄉池上處於花蓮與臺東的交界之處,氣候溫宜、土地富饒,是臺灣的稻米之鄉,列車經過之地,到處都是生機勃勃的稻田。由於池上地區的環境適合稻米生長,池上米則因池上飯包而發揚光大,池上鄉也因此聞名。目前全臺灣打著池上米旗號的飯包專賣店約有三千多家。池上飯包是池上飯包創始人的後代所經營,2000年由集山實業接手經營,以傳承近七十年的池上月臺便當文化。
  • 臺灣省主要的鐵路車站之一——桃園車站
    桃園車站位於中國臺灣桃園市桃園區,為臺灣省鐵路管理局縱貫線和林口線的鐵路車站。高鐵桃園站不僅是臺灣高速鐵路的車站,也是臺灣桃園國際機場捷運的鐵路車站,屬於一座地下車站、擁有兩座側式月臺,共有地上層、地下兩層分布,地下1樓為穿堂空間、等候區和其它商店、地下2樓是月臺空間、1樓除了是大廳出入口和售票以外,設置旅遊服務櫃檯和各式商店;桃園高鐵站僅停靠C線、D線和E線班次,且為避免活塞效應,列車通過桃園高鐵站的時速為120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