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分級診療政策的落地,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越來越多的醫療機構選擇多功能動態DR。2018年中國多功能動態DR市場銷量已達3000臺。這個數字預計在2019年將增至5000臺,增長速度驚人。近兩年,包括河北、江蘇、甘肅、四川、雲南、江西在內的多個省份都湧現了批量集採多功能動態DR的項目。市場出現大量需求也倒逼著行業內更多的廠家進入多功能動態DR產品領域,紛紛推出一機多能的DR取代之前的靜態DR。一機多能,已經成為整個DR行業的發展趨勢所在。
醫療機構能力升級建設的必需設備——多功能動態DR
這兩年,醫療機構能力升級建設是醫療領域的熱詞、高頻詞,相關部門頒布了大量指導、支持政策。基層醫療機構,包括鄉鎮衛生院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往二級醫院爬升;縣級醫院,包括人民醫院、中醫院等,朝三級醫院進發,是政策落實的主旋律。
在這個升級過程中,醫療設備的採購應身而出。作為放射科主力設備的數位化X線攝影設備(DR)頻頻在相關部門的設備採購指導文件中居於要位。數位化X線攝影設備在上一輪醫院放射科能力建設潮(2008年前後)中成為主導選擇的是靜態DR,10年過去了,技術在革新,多功能動態DR成為這一輪能力升級的第一選擇。技術革新帶來的市場顛覆總是如此相似,當能力升級建設選擇了靜態DR時,一波最後的模擬X光機集採徹底帶走了上一代技術的生命;當能力升級建設選擇了多功能動態DR時,一波最後的靜態DR集採也宣告著上一代技術的終結。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5年,DR最大的採購需求主要來源於醫院能力升級建設。
靜態DR在今天這個時代,由於技術的限制,已經完成了它所肩負的使命,已不能滿足醫療機構更高要求的診療需求。而多功能動態DR作為一個新技術平臺,具備包括拍片、造影、透視、全身拼接、塵肺體檢在內的多功能,擁有更快的成像速度、更高的影像質量,搭載更智能的動靜切換功能、影像後處理技術,能夠為疾病診斷提供有效的檢查平臺,為醫療機構能力升級建設帶來實實在在的幫助。
一機多能,高技術設備發展趨勢
從單功能走向多功能,是高技術設備發展的一條主要路徑。醫療設備行業外,個人消費品如手機、電腦、單反等都是走向一機多能的角色。行業內,PET和CT的功能融合,PET和MR的功能融合,超聲與X線的功能融合,DR與胃腸機、透視機的功能融合等等,醫療設備多功能化趨勢明顯。包括醫療設備在內的高技術設備走的多功能融合的路子,所帶來的益處是顯而易見的。這種產品演進在本質上等於創造了一個技術發展平臺,得以將更多的新技術、創新應用納入,打破了研發人員技術守舊的瓶頸。
以多功能動態DR為例,它納入了以往DR、透視設備和胃腸設備的被臨床證明的功能與優勢,並打通了這些技術之間的通道(實現動靜無縫切換),在此基礎上還豐富了全身拼接、塵肺體檢等功能,既解決了之前靜態DR和胃腸機的產品局限,又成為了一個新的產品平臺框架,能容納更多新的應用,具備再次革新的潛力。
多功能動態DR是醫療設備功能融合的又一個成功案例,作為一個技術平臺,它仍在發展中,以其實用性、創新性為醫療機構能力升級及醫療資源優化提供了重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