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家電行業業績表現整體不佳。不過在小家電領域,多功能料理鍋、廚師機、三明治機等廚房小家電在直播帶貨+疫情催化+消費升級三重因素共振下成為了市場低迷下的一抹亮色。
據了解,2019年3月,多功能料理鍋首次在淘系平臺出現銷量數據統計。僅用一年時間,在 2020 平日銷售量發展並穩定到了 2019 年「6.18」 大促的量級水平,可謂是新興廚電裡的佼佼者。
哪裡有需求,哪裡就有市場
消費升級、疫情催化帶來了需求,電商直播、網絡分享擴大了市場,消費者的購買慾也做好了準備。多功能料理鍋把煎、炒、炸、燜、燉、蒸、煮的各種烹飪方法集於一身,節省空間,實現一機多能,滿足消費者使用需求,提升用戶的獲得感。
事實上,多功能料理鍋的走紅並非偶然。據艾瑞諮詢 2019的調查報告,92%的料理小家電用戶會分享自己的烹飪結果。多功能料理鍋因其實用性及高顏值,自帶網紅基因,經常會出現在各類社交軟體上。消費者在分享生活及美食成果的同時,也讓它收穫了一波關注。
結合時代需求,多家企業都迅速做出反應推出了多功能料理鍋。百花齊放的市場背後,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價格跨度也非常大。從幾百元到上千元價格不等,但外觀卻秉承了一貫的高顏值。
在京東某款單價千元的熱銷款多功能料理鍋評論區,好評挺多但差評也不少。一加熱後蓋就有油漆味出來、用一次就變形、沒用幾次鍋就開始掉塗層等等。可見看出,大部分消費者的吐槽集中在產品質量上,甚至有網友反饋產品僅使用一個月就壞了……
所以,那些被高顏值蒙蔽雙眼的消費者們,還能再愛嗎?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實力的靈魂萬裡挑一
作為以白電產品稱雄百年的東芝,在小家電行業同樣制霸一方。今年推出新品多功能料理鍋,倡導「輕生活」理念,進一步提升了多功能料理鍋市場的技術創新內涵。
實際上我們會發現,東芝在今年推出多功能料理鍋,不僅是順應市場潮流解決用戶痛點,也是在整個多功能料理鍋行業範圍內對「價值回歸」的二次詮釋。在多功能料理鍋走上風口初期,眾多企業在營銷、外觀的競爭,經歷了一段混亂的過程。網紅品牌通過社交平臺瘋狂種草,強行包裝賣點去洗腦不懂行的消費者,是常見的營銷套路。
直到東芝多功能料理鍋推出後,市場又將主題拉回到技術上。在中國家電網發布的一篇多功能料理鍋測評中,東芝多功能料理鍋具有明顯的優勢。
在最核心的加熱效率與加熱均勻效果測試中,實驗人員利用燒開水的方式來進行測試,觀察兩口鍋鍋底冒泡情況。實驗中,東芝多功能料理鍋率先開始冒泡,用時4分20秒,另一款則用時5分28秒。在均勻程度上,東芝多功能料理鍋燒開水時產生的氣泡均勻,且用時7分35秒,另一款鍋水燒開則需用時11分25秒。因此,可以判斷,東芝多功能料理鍋的加熱效率更高,且均勻性更好。
除此之外,東芝多功能料理鍋採用可拆卸的加熱板,既安全也不挑鍋,還能用於其他廚電。仿明火式調溫,將整個加熱過程變的精密可控。
不僅如此,在細節表現上,東芝也表現更佳。作為擁有145年歷史的元老級家電品牌,東芝最早提出了「家電與家飾融為一體」的理念。產品造型或簡約、或復古,極具辨識度。
東芝多功能料理鍋外觀設計比較日式,簡約有質感,圓潤的過渡給人感覺比較親切自然。可以很好的融入各種居室風格,享受烹飪帶來的樂趣。
在細節部分的測評中,作者提到東芝多功能鍋的頂部把手材質為塑料,塑料具有更好的防熱效果,另一款鍋頂部把手為電鍍金屬,使用時需要戴隔熱手套。同時,東芝多功能鍋兩側的把手也貼心的使用了了橡膠把手套包裹電木把手,在有效防燙手的同時能夠保證舒適的手感。另一款鍋採用的是塑料材質,雖能有效防燙,但是手感和質感都不如東芝多功能鍋。
綜上所述,東芝多功能料理鍋的優秀不止技術,更是百年品牌的積澱,在品質、設計、細節的勝利。
據了解,東芝多功能料理鍋自上市以來便得到了專家、消費者的多方認可。在今年12月16日舉辦的「中國高端家電領域潮流趨勢標杆」紅頂獎上榮獲廚衛家電大獎。這一獎項也是對東芝多功能料理鍋實力的再一次認證。
總的來說,中國家電市場正逐漸呈現理智化趨勢。忙於種草打造爆款,重營銷輕技術勢必走不長遠。有數據顯示,結合歷史數據和各類型品類成長邏輯,2021 年多功能料理鍋銷售額預計為 12.8億元。東芝多功能料理鍋不止技術,更注重品質與產品背後的精神內核,這樣的產品一定會為消費者的品質生活助力。(馬馨怡)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