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錄取基本結束了,有的學生問:繆老師,我被法學專業錄取了,我還挺喜歡這個專業,但是我的性格太內向了,感覺學不好,我該不該努力轉專業呢?
我認為這個問題,其實是個很大的問題,你得知道什麼樣的性格適合學法學,適合和喜歡是什麼關係,轉專業是怎麼回事,才能談到是不是要轉專業吧?
一、什麼性格適合學法學?
什麼樣的人適合學法學呢?
首先,必須有一定的記憶能力,浩如煙海的法律條文和各種判例,沒有點記憶力,你怎麼能活學活用呢?
還有呢,邏輯思辨能力得好,口頭表達能力、溝通能力也不能差。學習過程中,那麼多的實地調查、法律諮詢、模擬法庭、案件討論,沒有這些能力,很難獲得好的成績。
說了這麼多,也沒有這個「內向」的出現,對吧?我們該怎麼來看待這個「內向」呢?
內向和外向,並不是愛不愛說話,這一點你得搞清楚。最簡單判別內向外向的標準,是你自己能量的來源方式。內向的人,喜歡獨處,覺得跟人打交道是能量耗散的,外向則剛好相反。
如果你真的是內向,我必須得說,按照現在法學的主流就業方向來看,你的確要考慮重新定位的問題。
學習法學,主流的就業方向是公檢法等部門和律師,所有這些工作,他們都需要跟人打交道。而你跟人打交道會感覺累,做好工作自然就比較難。(轉行到其他行業的不論)
二、什麼是適合,什麼是喜歡,他們之間是什麼關係?
適合是什麼意思,學一個專業,這個專業的各門功課你學起來不累,比較容易得高分,自己的特質也適合這個專業未來對應的就業崗位。
什麼是喜歡,那就要一分為二的看了,短期的喜歡,是一時興起對於某件事物的好感,長期的喜歡,是對這件事物發自內心的熱情。
通常來說,喜歡的事情,比較容易做好,這也側面說明了喜歡通常跟適合不太容易完全剝離。沒有了適合,你的喜歡不容易長久,沒有了喜歡,你的適合似乎也不容易展現得出來。
三、轉專業是怎麼回事?
轉專業,是一次調換專業的機會。每一所大學的轉專業政策是不同的,通常由教務部門負責出臺政策和進行解釋。
轉專業政策,通常有成績要求、學科要求、批次要求、性質要求這4個主要要求,部分學校對於特殊的專業轉換,還有降級的要求。
所謂成績要求,是要求準備轉專業的學生,學業成績在本專業中排在前列,比較嚴的要求5%,比較松的要求20%,這都有可能,沒有成績要求的,則是鳳毛麟角。
所謂學科要求,是對於跨學科轉專業進行限制,比如你學法學,想轉到工學的相關專業,就會比較難。像醫學、藝術學這樣比較特殊的門類,通常限制條件很嚴。
所謂批次要求,是本校內較低批次招生專業的學生,不能轉入較高批次招生的專業。所謂性質要求,是以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等方式招入的學生,不允許轉專業。
你想轉專業,必須搞清楚本校的轉專業政策,設立自己的目標。
四、現在的你你該怎麼做?
首先你必須搞清自己跟所學專業,究竟是什麼關係?為什麼覺得自己性格不適合法學?自己的性格究竟適合學什麼專業?如果轉專業,你的目標是什麼?距離轉專業的標準,你還差多遠?需要多久達成目標?
只要上面的問題都搞清楚,剩下的就是按照既定的方向去努力,雖然轉專業未必一定能得到你想要的結果,但是我保證,你一定會非常篤定的繼續走下去,不荒廢時間。
說到這,這個學生的問題也算是回答完了。如果內容對於你也有一絲作用,不妨來點個讚,或者到評論區交流交流。
點擊頭像關注我,給家長帶來最新教育觀點,為孩子規劃最佳升學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