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常花錢參加一些知識分享,或者付費問人事情。
今天就花了1000多塊錢,看某個人做的筆記。隔行如隔山,很多事情只有實操過的人才懂。對於有需求的人來說,能看到急需的東西,1000塊錢還是很划算的。
當然,我自己有個致命的性格毛病:很怕麻煩別人。所以總覺得付了費用後,可以更大大方方地問感興趣的問題。
久而久之,發現一個有意思的事兒。良好的付費諮詢,往往是需要雙方互動的。舉例來說,在分享者給出乾貨的同時,聽課者往往也給他\她帶去了新的知識點。
對於分享者來說,提供諮詢不僅是一個兼職,在提供諮詢的過程中,也是人際交往、補充自己知識體系的一個好機會,算是一舉多得了。
有點交換技能的感覺。
2.
說起兼職賺外快這個事兒,可以多說幾句。其實不同的兼職有很大區別,很多人僅僅是為了賺錢而兼職:售賣自己的時間、賺點純體力收入而已。這樣容易有些得不償失。
我某個朋友把本職工作放一邊,在朋友圈裡賣起了燕窩...
賣燕窩無所謂,不過她事先沒考察產品,也不了解買燕窩的人群特徵,只是一味的複製粘貼廣告語,密集的貼到朋友圈裡。並沒考慮過,她的朋友圈根本不是燕窩的消費群體...
這就成典型的反例了,沒對接好人脈資源,反而和整個朋友圈決裂了,幾乎被全員屏蔽...
3.
如果我們的目標是儘量地財務自由,那麼在本身財富積累不足時,適當兼職挺好。不斷發掘新的收入來源,是很有必要的。
不過,找什麼樣的兼職,是有所選擇的。
好的兼職可以促進自己的發展、能夠讓我們利用、整合好自己現有的資源、激發出一些新的東西來。不僅僅是輸出智力和體力。
最後,再分享個身邊的故事吧。
我的一個朋友,大學時給人家做家教,教的特別好,跟家長的關係也很好。好到什麼程度呢?對方居然投了一筆錢幫他開家教公司。
於是大學還沒畢業,他就積累了一套管理公司、開拓客戶的經驗,全流程實踐了一遍。
雖然公司最後倒閉了...但是他有了這方面經驗,已經比一般的家教老師眼界豐富了很多。後來他回到當地的一家培訓學校,直接做了分校長,現在專攻奧數。
這傢伙上學時就是一個流氓,沒想到最後,為人師表了。
嗯,這事情告訴我們,不要得罪你那些學習不好的同學,說不定他\她某天會成為你小孩的老師、或者你的後爹媽...
ps.
一個規律,大多數微商生命期不超過一個月。能長期堅持下來的,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徵。
寫過一篇相關的文字,回復微商兩個字,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