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很多小學高年級的語文老師抱怨:批改學生的作業難度很大,而批改學生平時考試的試卷則難度更大。中午學生來到學校的那一刻,到下午第一節課的這一段時間,我們班進行一次語文考試。考試之後,我利用第二節的時間立馬批改試卷。
當我拿到試卷的那一刻,我已經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假如第二節如果沒能改完的話,我就繼續抽出時間批改,直到改完為止。但我發現,改這份卷子所花的時間並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多,我只花了不到一節課的時間就把卷子改完了。在這一刻,一種成就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
有人可能會說,如果班級的學生數很少的話,比如只有5個人,那麼別說一節課,就是十分鐘就能搞定所有的試卷批改任務。但我必須要告訴你,我們班級的學生有35人,想要批改這麼多份卷子,也並非你想像的那麼簡單。
高年級的語文老師改完全班的試卷,只花一節課?以下我要和你們談到的3個訣竅倒是挺實用的。
首先,語文老師要親自批改每一份試卷。
有些語文老師可能會說,這不是廢話嗎?如果老師不親自批改試卷,還要學生或者家長去批改嗎?當一些老師比較忙碌的時候,可能真的會讓一個班級中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同學幫忙代勞,甚至請家長幫忙批改的老師也並非沒有。
但是我覺得老師還是要親自批改每一份試卷,這樣做的好處至少有兩個方面:一方面你可以輕鬆發現學生在學習中存在哪些共性的短板,這些共性的短板可能就是老師在上課的時候沒有講到位的知識點,而這一部分的短板在老師分析卷子的時候可以重點照顧,力求補全短板,讓學生在下一次的語文考試中不會犯同樣的錯誤。
另一方面,老師如果每一次都親自批改學生的試卷,就不會對批改試卷產生一種恐懼感,那麼在每一次的批改試卷中都能不斷摸索出高效批改試卷的具體方法。當然這也是老師的本職工作,必須做到做好。
其次,語文老師要用心批改第一張試卷。
我個人認為,老師選第一張要批改的試卷,最好是這個班級中語文成績最好的同學的試卷。為什麼要選語文成績最好學生的試卷呢?很簡單,萬事開頭難,第一張試卷改起來很順暢,那麼接下來改其他的試卷應該效率會更高一些。同時,第一張改語文學霸的試卷,可以為下一個步驟(第三點)做好鋪墊。
第三,語文老師要分頁批改每一張試卷。
從第二張開始,你就要以剛改完的學霸的試卷作為藍本分模塊批改試卷。比如一張卷子有4頁,那麼你可以對照學霸的「標準答案」先批改第一頁——每一個同學的第一頁。剛開始一段時間你可能感覺不到這樣批改的好處,但批改了三五張之後,你會發現你批改的速度可以直接「飛起來」,因為你不一會兒就可以改完這份卷子的四分之一。四分之一搞定了,那麼用同樣的方法搞定第二頁、第三頁和第四頁,一整張卷子很容易在一節課40分鐘之內就改完了。
同行朋友們,你們改卷子的時候是否也遇到了批改速度很慢的難題呢?不妨收藏這篇文章,然後「按圖索驥」去批改學生的語文試卷,你會發現你能輕鬆找到批改語文試卷的節奏,學生的進步也會在你每一次試卷的批改中不斷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