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
很多人都會選擇去遊泳降溫
尤其是一些遊泳愛好者
喜歡到戶外野泳
日前
市民金女士在唐徠渠裡野遊
熟悉遊泳的她卻差點遇險
好在
有周圍跑步的居民聞聲而來救了她
首次下唐徠渠就遇險
金女士是一位愛好遊泳的銀川市民,學會遊泳已經有十多年的時間了。以往她都是在遊泳池遊泳,去外地遊泳時也去過大海裡遊泳,所以對自己的遊泳技能還比較自信。
而在銀川遊泳的市民中也一直流傳著一種唐徠渠的水乾淨的說法。「因為唐徠渠是自然流水,所以沒有遊泳池的氯等添加劑,雖然有些泥沙,但是水質確是最好的」。金女士就是因為聽聞了這樣的說法,也一直想去唐徠渠遊泳。
7月27日下午,她換好泳衣到唐徠渠野遊人氣最熱的保伏橋附近的唐徠渠試試。雖然唐徠渠邊有水深危險,禁止遊泳的警示牌,她也還是下水了。
第一次下水有了20多分鐘,感覺還沒有過癮,所以休息一會她再次下水。結果第二次下水明顯感覺水的流速很快,有點不太好控制。
她就順著水流遊到了西門橋附近,發現水中有旋渦,感覺到危險。順便瞅準機會抓住了渠邊上的一把青草。結果身子沒上來,又把草拔掉了。
這時金女士感覺到了危險,拼盡力氣喊出「救命,快救命呀」。但是譁譁的水聲中也不知道有沒有人聽到。
而此時她隨著體力的減弱,在水中也是勉強維持平衡。遇到水流急時,還嗆了兩口水,但她一想到家裡的孩子,只能近乎絕望的尋找上岸的機會。
在靠近唐徠渠北京路水域時,她瞅準機會扒住渠邊的石縫,想上岸,結果又被身後的渠水重重的再次怕打回渠中。「當時,我就覺得我來唐徠渠遊泳太輕率了,看著黃色的渠水和溜光的渠邊兒都快絕望了」。
有倆人追著前來施救
在絕望中,金女士從西門橋衝到了北京路橋,而即將衝過的橋洞,讓金女士感到無比的恐懼。
正在金女士覺得絕望時,聽到一個聲音喊「往這邊遊,往這邊遊」。原來在唐徠渠北京路橋的對面附近一個人站在水邊伸出了一雙大手。瞅準機會緊緊地一把拉住金女士,把她從唐徠渠裡救了上來。
金女士上岸後躺倒在岸邊,大口的喘著出氣,眼睛卻不由自主的流下了眼淚。而此時還有一個年輕一點的小夥子光著腳一路跑了過來。
一把從渠邊拉住金女士的男子大約四十歲,姓沙,是西門綠洲飯店附近的一家餐飲店的老闆。後面跟著跑過來的小夥子叫董凱,他們兩人當時剛好在唐徠渠西門橋附近的水域,金女士大聲呼救時,就被他們兩個隱約聽到了。
但是在水中卻沒看到人影,所以沙師傅就下水去救人,結果遊樂一段沒看到人,所以又上了岸繼續找尋。
兩個人沿著唐徠渠從西門橋到北京路的水域搜尋,最後在北京路橋附近發現了金女士的人影,所以率先跑過唐徠渠北京路橋,在岸邊瞅著施救。「人命關天,這樣的事看見了哪裡能不救呢」,沙師傅說。
金女士恢復過來要感謝兩位救命恩人,卻被婉拒了。也是經過多方打聽才知道兩位救命恩人的信息。
勸大家別去挑戰唐徠渠
7月27日在唐徠渠遭遇的危險,讓金女士心有餘悸。「雖然唐徠渠的水質很好,不過也不值得冒著生命危險去體驗」。金女士也通過打聽了解到了唐徠渠的危險。
路邊的人告訴金女士有時候在唐徠渠岸邊看到的衣服沒人拿,極有可能是人下水遊泳被衝,人早就沒了。
「想遊泳,還是要到正規的遊泳場館去比較好,唐徠渠的活水,流速快,真的太危險」。
記者從銀川市唐徠公園了解到,每年都有數十位市民集中在保伏橋至西門橋附近的唐徠渠野遊,溺水事件每年都有多起,但是依然難以阻擋市民野遊的熱情。
希望金女士的經歷能讓更多的市民吸取教訓,不要到唐徠渠裡遊泳。
那麼
同樣是遊泳
為什麼野泳的危險大呢
小編來給大家普及一下
野泳的危險:
(一)水流速度不同導致遊泳難度不同,所耗體力不同;
(二)河流的情況變化多樣遊泳池遊泳條件基本固定不同。河水的表層和底層流動速度不一樣,看似平靜的水面,會隱藏著漩渦或暗流;
(三)夏天是雨季,河水的漲落經常有大的變化,同樣的位置,可能會因為水位的變化從不危險變成非常危險;
(四)野外環境的水,水面和水下溫差很大,很容易造成抽筋,頭暈,身體不適,有很大的潛在危險。
炎熱的夏日
去水裡遊泳是一種享受
但看似平靜的水中往往暗藏危險
所以小夥伴們
一定要去正規的遊泳場所
另外
還應注意這些事項
1、酒後不遊泳,堅決不跳水
酒精的麻痺作用可直接作用於大腦指揮系統,會讓人短時間失去知覺。後跳水的死亡概率極大,絕對應該引起注意。
2、不明水域堅決不跳水,不明水域堅決不潛水
如果不了解水下情況,不要跳水或扎猛子,因為可能水淺或有石塊突出,容易造成碰傷或更嚴重的傷害。平靜的水面下可能暗藏危險,比如水草暗流等等。
3、過飽過飢不下水
最好是飯後一小時下水遊泳,過飽或過飢除了對身體不好之外,還容易引起抽筋。
4、不要認為遊泳圈萬無一失
遊泳帶個遊泳圈、橡皮艇、浮床等等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可以活動休閒兩不誤。但對不會水的人來說,有時候會有一些潛在的危險。用久磨損的、質量不好的,一旦漏氣,人又遠離岸邊,還是很危險的,所以需要注意隨時保護不會水的人。
5、不要輕易在水裡救「處於掙扎狀態的」人
當發現有人溺水,救人者切記一個原則:不可正面施救。如果被對方給抱住而脫身不得,估計兩個沉的更快;所以若沒有學過水上救生技術,不可冒然下水救人,應大聲呼叫「有人溺水」 ,請求支援。同時積極尋找輔助救生設備如遊泳圈、皮球、木頭、竹竿子等等做岸上施救。
【記者:申雷】
【看銀川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