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代購述酸甜苦辣 代購成留學生回家門檻

2020-12-23 環球留學

樂樂家的地板上堆滿了代購的商品,正等待包裝發貨,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據法國《歐洲時報》報導,近年來隨著海外商家的限制、假貨和運輸的問題、中國海關政策的調整,給海外代購帶來「淘汰」和「轉型」陣痛。與此同時,跨境電商和快遞行業正看準這個國際商機出手,給這個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記者採訪英、法兩國一些代購從業者及相關人士,聽他們講述代購之路的酸甜苦辣,以及他們眼中這個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

全職代購:月入萬鎊利潤可觀

「一個代購的日常,別人看到的是金錢,我看到的是心酸……」這是在英國做全職代購的樂樂發的一條微信朋友圈,這句話道出了很多海外代購人群的現狀和心聲。業內人士表示,在代購這一行,往往陷得越深越無法停手。每個月高達上萬鎊的可觀收入、靈活自由的工作時間、長期以來積累的一大票忠實客戶,確實讓代購黨欲罷不能。

身在海外的華人,或多或少都「做」或「被做」過代購的經歷,每次回國行李箱也都會塞滿親戚朋友委託捎帶「低價、正品」的奢侈品或各種衣物、化妝品。隨著中國國內生活質量的提高,各種食物、母嬰用品、生活消費品也會時不時的被請求寄一箱回去。慢慢地一些人從開始的「被代購」變成了主動「代購」,開始為陌生顧客提供服務、獲取一定利潤。

英國華人全職媽媽樂樂,是一位有五年多經驗的資深代購,赴英前曾在法國上學的她當時就已經開始了自己的代購生涯。「剛開始是偶然的機會有中國朋友讓幫忙在法國買奢侈品,我發現其中的利潤空間還挺大,就當成自己的興趣愛好做了起來。那時還在上學,就每周末出去逛街掃貨。」樂樂說。

畢業後,樂樂搬來英國定居、結婚、生子,由於沒有找到滿意的工作,再加上之前積累的經驗、客戶群,還有更可觀的收入吸引,這就變成了她的主業。隨著新媒體崛起,樂樂的個人微信成了她的主要交易平臺,在朋友圈她曬娃、曬貨、曬生活。

每天平均十幾條朋友圈,除了推薦商品,她也會偶爾發一些奢侈品的小知識,以及顧客商品打包郵寄的現場流程圖,與客戶們保持互動溝通建立信任。一有空她就會去逛街、給商品拍照,然後在朋友圈發推薦,有喜歡的顧客下單交押金,她就去採購。

在樂樂的微信通訊錄裡,有2000多位好友,很多都是朋友介紹、口碑營銷來的客戶,其中大部分都是中國一二線城市的職業女性。「不少客人都是回頭客,因為信任也就一直保持聯繫。我微信上的聊天記錄基本都不會刪,保存客戶的一些基本信息、愛好,然後根據興趣偏好風格推薦。」

樂樂進入代購這一行的經歷也是很多全職代購的縮影。曾在英國留學的樊燕也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位,2012年她在研究生學習結束後,陪讀繼續留在了英國,突然空出的時間和有利的地理優勢,讓她開始嘗試做代購。「剛開始是因為自己對化妝品比較感興趣,而且來英國後很多朋友讓我幫忙買東西,每年回國都會帶一大堆東西回去,慢慢對英國很多商品都有了了解,也真心覺得有很多產品都不錯,想分享給大家。後來和閨蜜商量決定開始嘗試做代購,閨蜜在上海,所以每次我都會先在英國各大商場和超市採購打包寄回上海,之後再拍照上架。」樊燕說。

講到成為代購的感受,樊燕說:「剛開始不知道顧客的喜好,我只推薦我個人認為比較好的產品,所以每一種數量都不是太多,會看看顧客的反應。如果反饋好,就會大批量買入。2012年時一個偶然的契機,發現英國的EVE LOM卸妝膏在中國特別受歡迎,所以那段時間我們的主要銷量都來自於EVE LOM系列產品。還有英國比較平價護膚品牌Bodyshop也深受大家喜愛。2014年巧克力的銷量在兩周內也達到了將近200盒。」

留學生:代購成「首選副業」

與全職代購相比,留學生代購族由於時間原因,交易規模較小,但群體卻相當龐大。在法國做代購的安妮表示,法國很多留學生代購都是居住在巴黎的「80後」、「90後」,她們本身就熱衷購物,熟悉各種品牌。與餐館打工比起來,代購太輕鬆了。

在巴黎學習奢侈品管理專業的李超(化名),把代購作為職業道路的嘗試。他主要代購一線品牌的新款、經典款以及奢侈品潮牌,今後他想留在巴黎做一名專業的奢侈品買手。現階段,他主要的時間花在學習語言上,空閒時間在做代購。一些長期從他這裡採購的,他可以幫她們搭配衣服、選配飾之類。

李超做海外代購已經一年多了,代購不僅能滿足他的日常開銷,對他的學習和專業都起到了很大的幫助。因為跟專業有關,所以在做代購的時候,他可以了解更多一線奢侈品品牌的文化,對一些材質和面料也了解更多。

綿綿是個新手。她說,代購的盈利還算透明,一般代購費是代購商品購入價的10%至15%。奢侈品包的代購最賺錢,像Prada的包加上代購費後還能比中國便宜3000元左右,如果是折扣村買的奢侈品包與中國差價更大。運氣好的話,會有少數顧客來代購售價10多萬元的愛馬仕包,一隻包就能賺幾萬元,一個月生活費就解決了。不過,中國要代購最多的還是護膚品等消耗品,盈利相對較少,每件賺幾十到上千元不等。

嘗到做海外代購的甜頭,綿綿繼續開拓自己代購事業。由於她以前曾在英國留學兩年,有很多朋友在英國。於是她和朋友合作,朋友負責英國代購,主要代購英國本土奢侈品牌、奶粉和保健品。

巴黎老佛爺商場的中國部負責人依莎說,歐洲城市的確是代購者的天堂。除了新款齊全,購物便利,城市的近郊也有常年打折的名牌奧特萊斯村,再加上一年兩次的打折季,很多品牌內部特賣場可低至三折,所以在歐洲能用白菜價買到名牌並不言過其實。

因為有著巨大差價,通過郵寄回國的奢侈品,即使買家在取貨時被加收關稅,價格也很可能比中國國內市場便宜,代購方則賺取10%的利潤。如果是「人肉通關」的方法,則利潤更可觀。所以奢侈品代購成為中國留學生的「標準副業」也不奇怪。

背後艱辛 代購成留學生回家「門檻」

然而,拋開表面的光鮮和豐厚的收入,代購的生活也有難言的辛酸。海外商家的市場限制、跨境電商海外直郵的興起、假貨和運輸的問題、中國海關政策的調整,任何一個因素都會給海外代購造成打擊。

對於留學生代購黨而言,即使沒有市場因素影響,「被代購」也造成了對學業上的影響。

由於之前做代購有了自己的經濟基礎,陶陶每年春節都回家過年。但是,今年她不想回去了。

她說,一是機票貴,二是每次回去都要幫忙帶一堆東西。如今,代購成了她回家的一道檻兒。「有人要我幫忙代購,我就直截了當拒絕了,不再像以前,回來不幫別人帶還怕得罪人,帶了東西又有諸多麻煩。」

她告訴記者,幫朋友代買奢侈品時,怕搞混型號款式,有時朋友就要讓她拍照,但很多高檔精品店是不允許拍照的,保安的態度很嚇人。

陶陶說:「代購已經影響了我的生活。留學並不是人們想像中那麼開心和輕鬆。這學期,我們每周都有考試,如果有人要我代購東西,我要花時間去找這東西的牌子,還要找合適的價格,這個過程要花大量時間,很影響我自己的學習和娛樂。」

除了人情上難以拒絕,做代購可能要面臨的種種風險也令「被迫」成為代購的留學生繃緊了神經。留學生代購不僅十分辛苦,還可能會面臨很多難以避免的尷尬,比如所購商品的限量、價格波動、政策限制以及自身的困難等。

留學生珊珊說,我身邊做代購的留學生往往會頻繁缺課,有的會被取消籤證。事實上,已經有留學生因頻繁「帶貨」回國而被中斷入境資格。「而且,很多人是讓我先幫著墊付錢去買一些奢侈品,」珊珊說,「我自己的生活費原本就有限,雖然海外商品價格比中國便宜,但我仍然沒有足夠的金額去買一些高消費產品。」

相關焦點

  • 海外代購講述酸甜苦辣 代購成留學生回家「門檻」
    中新網1月18日電 據法國《歐洲時報》報導,近年來隨著海外商家的限制、假貨和運輸的問題、中國海關政策的調整,給海外代購帶來「淘汰」和「轉型」陣痛。與此同時,跨境電商和快遞行業正看準這個國際商機出手,給這個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記者採訪英、法兩國一些代購從業者及相關人士,聽他們講述代購之路的酸甜苦辣,以及他們眼中這個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
  • 華人代購者講述酸甜苦辣 政策調整帶來轉型陣痛
    《歐洲時報》記者採訪英、法兩國一些代購從業者及相關人士,聽他們講述代購之路的酸甜苦辣,以及他們眼中這個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  全職代購:月入萬鎊利潤可觀  「一個代購的日常,別人看到的是金錢,我看到的是心酸……」這是在英國做全職代購的樂樂發的一條微信朋友圈,這句話道出了很多海外代購人群的現狀和心聲。
  • 海外代購成職業打假香餑餑?
    原標題:「假一賠十」代購正品獲判 海外代購成職業打假香餑餑?近年來,代購生意風生水起。很多賣家從國外採購商品,出售給國內買家。但漸漸地一些職業打假人也將「打假」的矛頭對準了這些網店。海外代購已經成了職業打假人的香餑餑。
  • 留學生做海外代購如同闖雷場 可能違反國外法律
    海外代購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很多人不知道,在海外代購大軍中,在國外讀書的中國留學生佔了不少「份額」。然而,對於以學習為主要「任務」的留學生來說,做海外代購生意靠譜嗎?做代購生意的留學生現狀如何?他們面臨哪些問題?《法制日報》記者進行了深入調查。
  • 留學生的「被代購」煩惱,我真的太難了~
    "親愛的,你能幫我買一支口紅帶回家嗎?"每當大家在微信上看到朋友們發來的消息時,人都已經回國半年。而朋友們好像並不關心你最近的情況,只關注你能不能代購,這真是讓人感嘆,即使回國了也無法擺脫「被代購」的命運,這更加令人唏噓。所謂的「被代購」,是一種留學生本人並沒有代購的意願,但卻迫於人際關係的壓力而不得不完成的代購。
  • 留學生海外代購忙 運氣好一趟賺1月生活費
    自從做了海外代購後,現在代購費基本可以代替生活費了。  小舒說,代購的盈利還算透明,一般代購費是代購商品購入價的10%至15%。奢侈品包的代購最賺錢,像Prada的包加上代購費後還能比國內便宜3000元左右,如果是折扣村買的奢侈品包與國內差價更大。運氣好的話,會有少數顧客來代購售價10多萬的愛馬仕包,一隻包就能賺上萬元,一個月的生活費就解決了。
  • 留學資訊——留學生怎麼做海外代購賺錢
    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和網際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國內商品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越來越多的人把眼光投放到到國際範圍搜尋更多國際知名品牌,巨大的消費市場催生了代購這一行業的出現與快速發展,私人代購是代購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私人代購又分為熟人代購和職業私人代購,在國外留學的學生是個十分適合做私人代購的主體
  • 中國代購成韓國化妝品「終結者」 撐起免稅店半邊天
    中國代購成韓國化妝品「終結者」 撐起免稅店半邊天 2018-04-參與互動    韓媒稱中國代購成韓國化妝品
  • 海外代購怎麼賺錢?一晚上掙個一兩萬不稀奇
    海外代購一晚上掙一兩萬不稀奇通常來說,海外代購人群本身也是有消費能力的人群,國際航班的空姐、海外旅行社的導遊、家裡有親屬在海外……還有很多留學生也做起了這門生意,甚至成了國外學子一筆可觀的經濟來源。以奢侈為例,海外代購商品的到手價格包含海外購買價格、拼郵的國際郵費和代購佣金。
  • 澳洲留學生代購賺第一桶金澳洲代購收入高有假貨嗎?
    股城網訊:現在朋友圈衝充斥著各種的海外代購,當中可能數澳洲代購比較受歡迎,而在自己的媽媽圈裡有很多寶很都會選擇澳洲奶粉和保健品。那麼澳洲產品如此熱銷而澳洲代購是否有假貨?這些問題應該是寶媽們十分關心的問題。
  • 海外代購是雷區!留學生這樣掙錢最靠譜
    網購平臺良莠不齊,很多人寧願多花點錢找代購也不願買到假貨。而留學生們由於身處國外的優勢,能買到正宗的國外產品,從中賺取部分差價,因此在朋友圈代購也成了留學生們的一種熱門副業。但是,代購有風險,入行需謹慎啊。
  • 中國留學生澳洲代購生意火爆,一周收入數萬元
    據Business Insider報導,一位叫Carol Lin的中國留學生於去年7月來到雪梨,在ELS教育機構學習英文。通過微信給顧客代購澳洲商品,她每周能賺2000-3000美元。
  • 留學生尷尬「被代購」:費時費力還可能會違法
    原標題 留學生尷尬「被代購」  「親,能不能幫我買一支唇膏帶回國?」在微信上看到朋友發來的消息時,我已經回國半年。朋友不在意我的近況,只關注我能不能代購固然讓人感嘆,但回了國都逃不過「被代購」的命運,更令我唏噓。  所謂「被代購」,就是留學生本人根本沒有代購的意願,但迫於人際關係壓力不得不完成的代購。
  • 海外代購商品「山寨」多多 專櫃不提供驗貨服務
    海外代購,「山寨」多多  海外代購交易量巨大  如今,海外代購已成為很多都市白領們的第一選擇。她們鍾情名牌,又苦於囊中羞澀,「花最少的錢買最好的貨」成為她們追求的生活方式。有需求就有市場,幾乎所有的購物網站都開闢了專屬的海外代購平臺。奢侈品代購網店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生意異常火爆。
  • 代購歇了直郵慢了 線上「進口貨」哪來的? 揭開海外代購真面目
    (受訪者供圖)半島記者 王好不久前,北京一位代購人員因頻繁在朋友圈曬往返韓國掃貨的行程,被鄰居以違反防疫隔離規定舉報,警方調查後未發現其出入境記錄。這一「防疫」式「打假」的報導一出,引發網友對於海外代購造假的關注。半島記者調查發現,受疫情影響,海外的代購群體減緩甚至暫停了代購業務,同時物流也受到衝擊,海外直購時間也長了。
  • 一場疫情,再次撕開假「海外代購」的遮羞布
    然而,一場疫情,再次讓假海外代購現了原型,某「韓國代購」回國未隔離,被鄰居舉報,經警方調查後,證明該代購要根本沒出國。「一些號稱批發拿貨的小賣家月成交量上千罐,但是奶粉在海外許多地區都是限購的。反覆輾轉超市、商城,每次也只能買幾罐,路費就花掉幾十歐元,所以正品是很少的」。M女士說。M女士介紹,所謂「廠家拿貨」其實是假貨批發商直接找「下線」以低價分銷的伎倆,真正在海外從事代購的人並不多,而這類二手轉包的「下線」賣家數量巨大。「基本上微信圈大部分代購都是這樣一級級拿貨。
  • 中國留學生代購被日本遣返 檢舉人竟是同為代購的中國人?!
    此留學生在做在留資格外的工作,更清楚的說是逃稅,在發此郵件的同時也會給入國管理局發送相應資料。以下是XX的個人網頁和店鋪主頁..舉報信寫的「毫不留情」,而且,這位檢舉者已經成功將一名留學生舉報至被遣送回國。留學生從事代購,如果一旦被舉報,成功率很高。輕的話,可能會校方給予警告;重的話,可能會被遣送回國,因而斷送了日本的留學資格。
  • 海外代購套路深 看看「假貨」是如何漂洋過海套路你的
    今年,小僑要跟各位聊一聊海外代購。說到海外代購,朋友們都不陌生。「日本打折季,代購專櫃驗貨,正品保證!」「抄底美國黑五打折季,假一賠十!」「近期商品打折,各位寶寶們抓緊時間預定啦!」然而,目前代購行業門檻低、魚龍混雜,這些「代購宣言」裡,大多數真實可靠,但是有那麼一小部分,是騙子挖的「坑」。「鑑定網站」貓膩多 真假難辨找代購,最重要的的就是確認買到的東西是真貨。於是,賣家想出了各種方法,從保真、支持驗貨,專櫃小票到朋友圈圖片、小視頻、直播,花式鑑定產品,就是為了讓買家相信,到手的東西貨真價實,童叟無欺。
  • 海外代購補稅困難 排長隊還需請半天假
    然而,一方面是職業代購賣家想出了「化整為零」「人肉代購」的辦法企圖避稅;另一方面,部分普通市民與海外親屬之間正常的饋贈往來,卻也無奈被納入了新政的「打擊範圍」。本版撰文記者陳軼珺現場市民質疑:國外親戚寄來舊衣服,也要我交稅?
  • ...被迫成「反向代購」 妹紙:外國人喜歡中國風 中國人想要絲瓜布
    去年開始,秦怡每次回家就要幫朋友代購大量東西回紐西蘭,「被迫反向代購,每次都是自己人還沒回過,包裹就跟雪花一樣飛到妹妹家。」幫朋友帶枸杞 海關教會她英文叫法秦怡介紹,請她在回國期間幫忙代購國貨的,有身邊的中國朋友,他們會自己淘寶下單,然後把地址寫成秦怡住的地方,請她幫忙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