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國家長讓孩子留學或移居英國的原因就是因為英國的教育條件優越。英國是重視啟蒙教育比較早的國家,教育體制也相當完善。
通過數年來對孩子進行培養,以更好的讓孩子接受個性化的啟發從而提升競爭力和綜合實力,今天我們根據經驗來闡述一下:英國教育體制的概況,幫助家長了解英國的教育。
義務教育 · Compulsory Education
早期基礎教育 · Early Years Foundation Stage
小學教育階段 · Primary Education
中學教育階段 · Secondary Education
延續教育階段 · Further Education
高等教育階段 · Higher Education
一歲到四歲:Nursery School其實就是我們所熟悉的託兒所或幼兒園,適合1到4歲的孩子。一般來說,私立的Nursery School1歲左右就可以入學,公立的一般要求兩歲多。剛開始為了讓孩子適應新環境,家長們可以每周只託一、兩個半天,待孩子適應了那裡的老師和小朋友後再改為全託。英國學生在小學畢業階段須參加關鍵階段2 :Common Entrance (CE) 11+的考試。Common Entrance (CE) 考試,俗稱 11+考試,這決定了他們未來中學的去向。中國小朋友如果想在中學階段進入英國留學,須參加11+考試。
最佳申請學校時間:小學4-5年級。
這個階段進入留學的好處是:可選學校多,學術難度係數低。尤其是數學等科目,國內教育進度快使得很多學生進入英國教育,學術上名列前茅。
十一到十六歲:很多孩子在小學畢業的時候就形成一個分水嶺,能不能上好的中學?或取得獎學金是影響孩子上好大學的一個因素,如果有幸你的孩子拿到了名校的獎學金,接下來就必須先去有Prep School(預備學校)資制的學校讀兩年。伊頓、哈羅、溫徹斯特和拉德利公學四大貴族男校都是13歲入學,所以考過11+的孩子如果原來不在有Prep School資制的學校讀書,必須轉學到相應的Prep School讀兩年再通過一次13+考試才能入學,依舊可能是在12歲的時候考。每個學校的考試時間會不同:一般有2、3月份考的,也有5、6月份考的。13歲進入公學後要連讀五年,其中要有GCSE考試一般是6月中旬考試,每次考兩個星期,一共10多門課程,可以自己選。如果GCSE能拿到6個以上的A*或A,在考大學的時候才可能申請劍橋、牛津一類的名校,注意英國的大學是看初中考試成績的,可不是像我們經歷的高考一次定終身。13+考試基本上屬於國際生第二個進入英國中學留學階段的最佳時間。中國小朋友如果想在這個階段進入英國留學,須參加13+考試。13+考試是 Y8。
最佳申請學校時間:7年級(國內初中一年級)。
這個階段進入留學英語要求比較高,所以需要更多時間準備,為了申請到心儀的學校,很多學生在預備班就已經進行學校申請。
英國私立中學正常入學年齡分別是11歲,13歲,16歲,也就是常說的「11+、13+、 16+「。
11+是七年級入學考試(六年級初秋季參加的小升初考試),對應中國年級是6年級開始。這一階段是Pre-GCSE階段。12歲以下的學生,家長可以陪讀。
13+是學生在八年級時參加的升學考試,為九年級(13歲)入學作準備。考試內容一般包括英文、數學、科學核心科目和歷史、地理、宗教和外語等科目。不同學校對外語的要求不同,可能是法文、西班牙文或德文等。
16+是進入私立學校的最後時間點,這也是深受國內家長歡迎的入學點,把孩子送來英國讀 A level 。一些學校通過該考試錄取高中(sixth form)學生,考試通常在入學前一年(英國十一年級,對應國內高一)的秋季進行。各個學校自主命題,考試內容通常基於GCSE,A-level的教學大綱而定,通常會有筆試和面試。
與國內高中不同的是,英國的高中A level 或者 IB只有兩年的時間。英國大學錄取標準是以學生在這兩年中的每個階段的成績作為參考標準,這點不同於國內以高考成績為大學錄取唯一標準。牛津、劍橋等頂尖名校則還會需要面試。
總而言之,家長如果確定了孩子進入英國私校的意向,就要儘可能根據以上時間節點提早做準備,畢竟名校的學位有限,競爭激烈,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如果您希望孩子通過全學科學習提升英語學術能力、同步英式小學教育、未來有初高中留學計劃或者希望進行國際學校課程銜接過渡的話,可以與我們取得聯繫獲得針對性的學習規劃建議。英倫雲小學是一個專門針對全球5-12歲母語為非英語小朋友制定的教育產品,整合英國優質的小學教育資源。科目包括英語語文、數學、自然科學、藝術史、歷史、地理等,為Reception-Year6的學生提供全方面知識和能力培養,使學生具備和英國同齡小朋友同等的英語能力、國際視野、創新思考力和知識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