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教培調研報告:「巨獸」奇襲,本土機構攔不住了

2020-12-17 芥末堆看教育

*來源:辦學指北(ID:banxuezhibei),作者:Ruby

20多年前,一紙政令改變了台州的發展格局,隨之發生深刻變化的還有教育培訓格局。

「市政府從臨海市遷到椒江區,從那之後,椒江成為台州市的政治、經濟中心,人口也多了起來,對人口、經濟極其依賴的教培行業也逐漸向椒江區湧入……」,椒江區本地人李校長目睹了這一切。

不過,礙於椒江的地域、人口和經濟的發展不如溫嶺市,台州逐漸形成以溫嶺為首、椒江第二的教培市場格局。

儘管區域發展失衡,但面對77.15%的參培率、85.8億潛在空間的教培市場,本地教培機構再怎麼競爭廝殺,最終受益者要麼是台州本土機構,要麼就是浙江省內的本土豪強,都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買賣。

去年,這一格局被學而思新東方打破,教培領域的「狼」來了。

面對如此形勢,台州本土機構過的還好嗎?未來,台州教培格局將走去哪裡?

往下看。

台州教培發展環境

1.人口規模:溫嶺市常住人口佔比22.3%,人口優勢明顯

2019年年末,台州市常住人口達615萬人,比上年增長1.1萬人,浙江省排名第4。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其中,溫嶺市常住人口最多,為137.2萬人,佔比22.3%,椒江區排名第3,為68.7萬人,佔比11.2%。

人口規模往往直接影響著當地的教培市場和學生基數,台州常住人口全省第3的位置讓其極具優勢,其下轄縣級市溫嶺又以台州第一的排位「收割」更多生源。

2.經濟發展:溫嶺超千億GDP霸榜台州,綜合實力躋身縣域經濟第一梯隊

不僅人口優勢,溫嶺市的經濟發展也極具優勢,為當地教培行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2019年台州經濟保持平穩運行,據《台州市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全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5134.05億元,較上年增長254億元,但生產總值的增長,並沒有拉高年經濟增速,但按可比價格計算,2019年增速為5.1%,創近6年新低。

2014-2019年台州生產總值及增長速度

然而,台州全市生產總值增速的降低沒有影響溫嶺市的經濟發展。

溫嶺市2019年全年GDP以1105.13億元的規模霸榜台州,也是台州各區縣中唯一超千億的地區。

2019年與2018年台州市及各縣(市、區)生產總值對比

按可比價格計算,溫嶺市2019年GDP總值比上年增長6.5%,且以84391元的人均生產總值趕超台州市的83555元。

另外,據《2019年縣域經濟與縣域發展監測評價報告》數據,溫嶺市躋身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前百名行列,位列第15名,相比去年向前移位6個名,並先後獲得「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中國明星縣(市)」、「國家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和「國家級生態示範區」等稱號,綜合實力位列全國縣域經濟第一梯隊。

2019年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Top20

背靠極具競爭力的經濟優勢和綜合實力,溫嶺的教培市場後勁十足。

3.教育現狀:溫嶺生源是椒江區2倍,優質資源分布相較均勻

①生源存量:台州K12學生存量111.21萬人,溫嶺存量是椒江區的近2倍

截止2019年末,台州全市共有幼兒園1074所,在園幼兒19.22萬人;普通小學367所,在校生43.65萬人;初中207所,在校生21.86萬人;高中74所,在校生9.69萬人,中等職業學校22所(不含技工學校),在校生7.10萬人,高中段在校生16.79萬人,初升高比例99.49%。

其中,溫嶺市2019年榮獲浙江省教育基本現代化市和省教育廳市縣職業教育發展考核優秀單位稱號,幼兒園191所(其中公辦園53所),在園幼兒3.96萬人;

小學53所,在校生8.62萬人;初中32所(其中九年一貫制學校3所),在校生3.69萬人;普通高中8所、完全中學5所、十二年一貫制學校1所,在校生1.75萬人。

另外,椒江全區有幼兒園130所,在園幼兒2.25萬人;普通小學21所,在校學生5.30萬人;初中15所,在校學生1.77萬人;職業中學1所,在校學生0.61萬人。

統計可得,台州市2019年K12學生存量為111.21萬人,椒江區K12學生存量為10.93萬人,佔比9.8%,溫嶺市K12學生存量為18.02萬人,佔比16.2%,是椒江區學生存量的近2倍。

②教育資源分布:優質教育公辦為主、分布相較均勻

高考升學焦慮和壓力的下沉,讓各學段的學校在家長心中有了「優劣」之分。

據官方數據和走訪調研可知,小學段優質學校資源分布較均勻,基本每個區縣都有自己公認的優質小學。

因此,小學階段優質學校以台州市區和溫嶺市為例展開。

台州市區公認的優質小學(排名不分先後)有:

溫嶺市公認優質小學(排名不分先後):

相比較小學,台州優質中學教育資源集中於椒江區。

台州人氣值較高的初中(排名不分先後)有:

由於高中是否優質,與其高考升學率有很大關係,因此,按照2019年升學情況,我們整理了5所升學相對較好的高中(排名不分先後):

調研對比發現,台州優質教育資源以公辦為主,尤其是高中階段,且相較於其他地區,優質資源分布較均勻。

4.教育政策:政治、升學政策深刻影響台州教育格局

①市政府搬遷,椒江區教育資源優勢凸顯

1994年8月22日,國務院發出國函(94)86號文件,批准台州撤地建市。1995年1月5日市級機關22個單位300多人首批搬遷椒江,市中心從原地區行署所在地臨海縣搬到椒江區,這一政策的頒布,從根本上影響了台州格局,包括教育格局。

2017年,國務院批覆同意《台州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年)(2017年修訂)》,將台州定位為浙江沿海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和現代化港口城市,《規劃》確定在台州1635平方公裡規劃區範圍內,實行城鄉統一規劃管理,到2020年,中心城區常住人口控制在172萬人以內,城市建設用地控制在189平方公裡以內,人均城市建設用地面積110平方米;要根據市域內不同地區的條件,重點發展縣城和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的中心鎮;搭建「一心、一核、六脈、四組團」的城市空間結構。

「市政府搬到椒江區、城市規劃的落實,各種教育資源向椒江區傾斜,所以近些年椒江區的教育資源優勢凸顯,而臨海縣慢慢沒落了。」台州市椒江區李校長介紹。

②升學政策:遵循就近免試、「搖號」入學,學區房熱

2020年5月13日,台州市教育局發布《關於做好2020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規定公辦學校遵循「免試、就近、劃片」的原則招生,民辦學校要嚴格按照省教育廳要求開展錄取工作,符合條件報名人數未超過招生計劃數的,其報名對象全部錄取;符合條件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數的,其報名對象全部參加電腦隨機派位(電腦搖號),一次性完成全部招生計劃的錄取。

嚴格就近免試入學學校不得以面試、評測等名義選拔學生,嚴禁以各類考試、競賽、培訓成績或證書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學校不得提前組織招生,不得通過任何形式的提前摸底、預約等方式爭搶生源。

教育行政部門和公辦學校不得對符合條件的適齡兒童少年申報就讀民辦學校設置任何限制條件;

民辦學校也不得設置任何限制條件,拒絕或變相拒絕符合條件的適齡兒童少年入學報名。體藝專門學校(各地公布的體藝特色學校不等同於體藝專門學校)按現行方式招生,可進行藝術或體育的術科測評,但不得組織文化科目考試,其招生方案須分別報審批的教育及文化或體育等行政部門核准後方可實施。

普通義務教育學校從2020年開始全面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

全面實行公辦民辦學校同步招生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通過網絡平臺、入學服務系統、微信公眾號及其他形式,及時向社會公布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實施方案及實施細則、學校招生計劃、學校入學報名條件、公辦學校學區範圍、民辦學校收費標準、學校招生入學諮詢方式等招生入學工作信息。

全面實行公辦民辦學校同步報名、同步招生。全市學校招生報名時間不得早於5月份,具體報名時間由台州市教育局統一安排。

公辦學校要嚴格執行義務教育陽光招生政策,遵循「免試、就近、劃片」的原則,錄取符合條件的適齡兒童少年。

民辦學校要嚴格按照省教育廳要求開展錄取工作。符合條件報名人數未超過招生計劃數的,其報名對象全部錄取;符合條件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數的,其報名對象全部參加電腦隨機派位(電腦搖號),一次性完成全部招生計劃的錄取。

未被民辦學校錄取的適齡兒童少年,可在規定時間內回到所在學區公辦學校按原有批次參加錄取。

未完成招生計劃的民辦學校可以向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門申請補招。

此外,還對招生區域、對象以及明令禁止做了規定。

招生區域公辦義務教育學校(以下簡稱「公辦學校」)要嚴格按學區招生,未經批准不得隨意變更招生區域。

民辦義務教育學校(以下簡稱「民辦學校」)在審批地範圍(以下簡稱審批地)內招生: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審批的,在本縣(市、區)範圍內招生;市教育行政部門審批、縣(市)教育行政部門主管的,在學校所在縣(市)範圍內招生;市教育行政部門審批、區教育行政部門主管的,在市區(椒江區、黃巖區、路橋區、集聚區,下同)範圍內招生(具體名單見附件);市教育行政部門審批並主管的,在全市範圍內招生(具體名單見附件)。民辦學校在審批地招不足的,經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報市教育局同意後,可以面向全市啟動補招程序。任何民辦學校不得擅自跨市域招生。

招生對象適齡兒童少年入學報名的具體規則按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制定的招生細則執行。

民辦學校招生對象為符合審批地義務教育公辦學校招生條件(以下簡稱符合條件)的適齡兒童少年。在符合審批地招生的前提下,只要符合當地公辦學校招生報名條件的適齡兒童少年,均可參加當地的民辦學校招生報名。

集聚區內的民辦學校招生對象包含原椒江區、路橋區範圍內的適齡兒童少年;椒江區、路橋區審批的民辦學校招生對象包含集聚區原屬椒江區、路橋區範圍內的適齡兒童少年。

受當地政府委託並承擔了部分學區範圍招生計劃的民辦學校,應明確其學區範圍並按公辦學校就近入學相關政策招生,不得選擇生源;其非學區範圍內的招生按照民辦學校的招生錄取規則執行。

民辦學校或投資主體與當地政府部門或功能區管委會等原先已訂有協議,約定由民辦學校負責承接的生源,相關生源按協議約定錄取,不得選擇生源。

嚴格執行招生計劃各地要根據核准的辦學規模編制,下達公辦學校年度招生計劃和核定民辦學校提出的年度招生計劃,並發文公布。

市教育局審批並主管的,由市教育局編制招生計劃並下發至縣(市、區)教育局和集聚區社發局;

市教育局審批、區教育局主管的,由市教育局根據審批時確定的辦學規模,編制跨區招生計劃並下發至三區教育局和集聚區社發局。

各地須將市教育局下發的招生計劃納入本地年度招生計劃,並發文公布。

學校必須嚴格按照核定的招生計劃實施招生,不得隨意突破招生計劃或擴大班額,小學、初中班額分別不得超過45人、50人。

嚴格實行均衡編班各地各校要規範實施學生隨機均衡編班,合理均衡配備師資,嚴禁以任何名義設立重點班、快慢班、實驗班,不得以「國際部」「國際課程班」「境外班」等名義招生編班。學校不得勸退或變相勸退已錄取的學生,不得在學段的中途擴班或增加班額。

今年秋天,該升學政策正式上線執行,再加上公立校的教育優勢,二者加劇了學區房的熱度。

「公辦學校招生名額本就有限,如果沒有一套學區房,孩子就只能去上民辦學校,想到孩子的未來,於心不忍,咬咬牙,還是買套學區房吧。」這種想法在台州家長中很是普遍。

比如,距離椒江實驗(育才)小學3公裡的翠華新村,截至2019年年底的房價最高能達到1.3萬/平。

再比如,學院路小學周邊學區房房價最貴的逼近4萬/平。

台州學院路周邊學區房房價(截至2019年年底,數據來源於網絡)

不止台州市區,教育氛圍更為濃厚的溫嶺,隨著《2020年溫嶺市太平街道區域公辦學校和九龍學校的招生辦法》(下面稱「招生辦法」)的公布,學區房市場更加火爆。

《招生辦法》提到,2021年就讀小學和初中的入學對象,須滿足「房戶一致滿一年」;2022年須滿足「房戶一致滿兩年」;2023年及以後須滿足「房戶一致滿三年」,截止時間為入學當年8月31日。

《2020年溫嶺市太平街道區域公辦學校和九龍學校的招生辦法》部分截取

也就是說,想在太平街道區域公辦學校和九龍學校就讀的孩子,若在2021、2022或者2023年入學,只有今年就買房落戶,才能滿足溫嶺「房戶一致滿一至三年」的要求。

「最近看房的人很多,細算一下,按照市教育局發布的學區新政,小孩4歲、5歲、6歲的家庭,都可以買學區房了。也就是說4歲的小孩要提前3年買房落戶,5歲的小孩要提前2年,而6歲的小孩要提前1年。小套學區房或許會供不應求。」市區人民西路大眾房產中介的葉先生表示,各大房產中介迎來久違的「小陽春」。

溫嶺新政出臺後,去不動產教育窗口辦理登記業務的市民暴增

據溫嶺市新希望郭校長透露,「溫嶺這邊好點兒的學區房也得到3萬多一平了。」

無論是市政府的搬遷,還是升學新政,都會對台州教育格局的形成和發展方向打上深深的烙印。

因此,緊密關注、分析政策的變化,是教培機構長遠發展的必修課。

5.高等教育:34.53%的畢業生流向教育,招人仍是「老大難」

2019年浙江高校資源分布

從2019年浙江高校資源分布來看,台州的高等院校資源較弱,僅有4所大學:

雖然台州整體高校資源較弱,但畢業生對教育行業的熱愛並不弱。

以台州學院為例,2019年台州學院畢業生4034人,師範類畢業生人數為1284人,佔比31.83%,就業區域流向來看,在浙江省內就業的人數為3299人,佔總就業人數89.77%;其中省內就業人數前三位城市為:台州市1212人,佔31.96%;杭州市651人,佔17.17%;寧波市418人,佔11.02%。

2019屆台州學院畢業生行業流向

就業行業去向,選擇教育行業的有1271人,以佔比34.53%的壓倒性優勢碾壓排名第2的製造業。

「我們機構的師資很多時候不是靠招,因為招到成熟、合適的老師很難,所以我們更傾向於依託自己的教研、教學體系培養師資,自己培訓老師雖然會投入一定的成本,但她們會更契合機構文化,也更穩定。」台州不止一家機構是這樣做的。

6.科技創新:科技創新大跨步發展,但科技教育道阻且長

2019年,台州科技創新加快推進。

台州科技城科創綜合區一期項目竣工,20個涉及數字經濟、智能製造領域的項目入駐,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台州創新中心、台州市椒江科創中心2家單位被確定為國家級科技孵化器。全市實現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669.53億元,比上年增長2.7%。

全市共有省級企業研究院122家,省級高新技術研發中心399家,新增國家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191家,累計940家,新增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753家,累計4540家。

不僅科技企業的入駐和新增,2019年台州更將「加快教育信息化」作為重頭戲。台州市五屆三次黨代會提出「以現代化灣區建設統領台州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舉措,舉措提到將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

紮實開展省首批政府數位化轉型重大項目應用試點工作;加強智慧校園環境建設,大力推進學科教室和創新實驗室建設和應用,增加中小學生均教育裝備投入;升級「校園無線網絡、交互式電子白板、移動學習終端」新三樣,建設「括蒼雲」教育大數據平臺,全面推進課堂精準教學;雲圖書館接入率達到80%;推進智慧教育試點,實施中小學校網絡牽手計劃,推進中小學科技教育,深化開展「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但實地走訪發現,科技對教育的加持仍處於非常初級的階段,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培機構校長都對此不太樂觀。

溫嶺市英語教學出身的郭校長表示,「我認為,教學還是得面對面的線下模式才最靠譜,那些老師在網線另一端的教學模式是出不來效果的。」

同樣,經歷了疫情期網課「狂轟濫炸」的家長,也對在線教育模式提不起興趣,「上半年我家娃一直在家上網課,只要我一會兒不盯著,他就放飛自我了,根本學不進去,而我又輔導不了,只能幹著急。」儘管家長已經很熟悉網課等有科技加持的新型教學形式,但距離他們真正接受仍然道阻且長。

台州本土頭部機構分析

在台州,比較有代表性的本土頭部機構有6家(排名不分先後)——睿達資優教育、給力教育、快樂學教育、邁達教育、天一教育和言圖培優教育。

下面我們具體分析。

(一)睿達資優教育

1.基本情況

睿達資優教育創建於2004年,總部杭州,是國內資優學生個性化培養的知名品牌,從資優生培訓起步,現已成為涵蓋全日制學校、培訓學校、在線教育與大數據測評以及教育公益事業四大板塊的綜合性教育機構。

睿達資優教育是培訓學校模塊,聚焦中小學生課外培訓領域,睿達在全國建有20多個教學校區,在校學生超過2萬人,年培訓量超過20萬人次。睿達冬夏令營是全國具影響力的高中學科競賽集訓品牌,為資優學生提供學科競賽、自主招生(三位一體)、高考等全系列的優質培訓課程,一大批學生通過睿達冬夏令營培訓取得優異成績而順利進入北大、清華等著名學府。

其中,台州地區睿達資優分校有12家,分別為台州分校有椒江天和校區、椒江中山路校區、黃巖青年西路校區、路橋妙智街校區、路橋銀安街校區、溫嶺橫湖路校區、溫嶺萬壽路校區、溫嶺澤國校區、臨海校區、天台校區、椒江經中路校區、黃巖城南校區。

課程定價上,精品班二年級秋季班980元/15講,三到六年級秋季班1250元/15講,七八九年級1800元/15講,創新班收費更高,比如,九年級秋季創新班達2600元/15講,四年級數學秋季創新班1850元/15講。

除中小學培訓之外,睿達還有全日制學校、在線教育、大數據測評、睿達公益和浙江師範大學睿達博雅教育研究中心等5大板塊。

目前睿達有3所全日制學校——黃巖區睿達實驗學校(2012年創辦,九年一貫制學校)、德清縣華盛達外語學校(1996年由華盛達創辦,2018年華盛達、睿達聯合辦學,K12學校)、長興縣華盛達睿達實驗學校(2019年創辦,K12學校)。

睿達在線教育,是指提供雙師課堂、在線直播課和網絡錄播課等多種形式課程,構建線上線下互聯互通的教學模式,藉助先進的信息技術、網際網路技術讓更多的學校、學生共享睿達優質教育資源,有力緩解優質教育資源短缺和分布不均等問題。2018年12月,睿達雲課堂雙師課程正式上線。

2016年正睿教育成立,與北京大數據研究院共建正睿教育大數據中心,中心主任由北京大學元培學院院長、中科院院士鄂維南先生擔任。正睿測評旨在為學生提供專業的學業診斷和學習規劃方案,同時為教師提供教學改進建議,為學校定位自身教學水平,為區域整體教育發展評價提供有效的第三方專業數據支持。

2017年,浙江省睿達教育基金會在浙江省民政廳登記成立,先後在北京大學、浙江師範大學、浙江外國語學院、紹興一中和睿達學校等多所高校和中學設立獎學金、獎教金和助學金。

另外,2019年,浙江睿達與浙江師範大學合作,共建「浙江師範大學睿達博雅教育研究中心」,以加強中小學基礎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服務地方教育和經濟發展,目前下設五個學科教育研究所。

2.主要營銷模式

①微信公眾號

【浙江睿達】公眾號上承載的內容為雙師課堂、線下校區、睿達服務、睿達大事件等介紹層面的內容,招生轉化的意味較弱。

②營銷團隊

睿達有自己的營銷團隊,分布線上、線下進行招生引流,「我們這邊睿達的招生營銷做的特別猛,他們有很強大的招生營銷團隊。」溫嶺李校長介紹。

從睿達網站上招聘市場營銷人員的要求和薪酬待遇就能看出,睿達對營銷人才的重視。

(二)給力教育

1.發展情況

給力教育最初是一家由大學教師團隊創辦的教育培訓機構。曾榮獲全國挑戰杯創業計劃競賽銀獎,浙江省挑戰杯創業計劃競賽特等獎,杭州市政府無償資助重點項目,現已成為浙江省高考志願面對面諮詢服務品牌商。

校區共佔地5萬多平,全職員工500多人,其中觀瀾中學過渡校區佔地3.3萬多平(50畝),台州椒江(主校區)4500平,其餘所有校區面積均在2000平以上。並在杭州、溫州、嵊州、天台、玉環等地設有生涯規劃站點,籌備成立溫州、天台、東陽等校區,逐步實現浙江省區域全覆蓋,學員5000+。

集團於2019年創辦全日制中學——浙江大學教育學院(三門觀瀾)實驗學校,是浙江大學教育學院和三門縣人民政府共建、給力教育集團與三門縣科技創新投資有限公司(國資)共同投資的一所全日制普通中學,屬於民辦事業法人單位,享受事業員額報備政策。

給力教育現在台州擁有5家分校,分別是椒江校區、黃巖校區、路橋校區、溫嶺校區和三門校區。

班型主要以1對多(2-5人)、小組課(6-8人)為主。

2.主要營銷模式

相比較其他幾家培訓機構,給力教育從最初的年營收七八十萬,到現在超三千萬的成績,更多的是靠口碑做起來的,「我們沒有專門的營銷團隊,只有服務學生的學習管理師和規劃師,也基本不做戶外廣告。」給力內部員工如是說。

(三)快樂學教育

1.基本情況

快樂學教育集團,成立於2010年,台州起家,總部現在杭州,是一家聚焦3-18歲學科輔導、家庭教育、心理諮詢、升學規劃與素質教育於一體的一站式教育集團。

目前集團開設4個事業部,涵蓋個性化事業部、在線事業部、HL少兒學科、HL少兒藝術四大版塊,加速華東地區3-18歲全生態產業布局,實現全年齡段多元化覆蓋。

所開校區達50家以上,目前還在快速擴張中,主要分布於杭州、寧波、溫州、紹興、台州、無錫、常州等地,其中,大概有15家分校分布在台州。

班型以一對一為主,1對2、1對3、1對4為輔,學員人數4000+人。

2.主要營銷模式

① 狠抓教研

快樂學教育有自己的專職教研團隊,狠抓教研教學,每年出版《高考白皮書》《中考白皮書》《心理白皮書》,在當地收穫優質口碑。

② 市場營銷

快樂學教育有市場營銷團隊,通過線下地推、線上電邀等形式開展招生、營銷動作。

(四)邁達教育

1.基本情況

邁達教育位於台州市三門縣,成立於2015年,主營小學語文和數學,今年暑假開始,增設英語和編程學科。

現有學員2000人次,有5家校區,其中3家位於縣城,2家位於鄉鎮。

走訪發現,邁達教育在三門縣算是教培龍頭機構,其它機構或是僅單科做得好,或是只有一家校區,當地少有與邁達教育旗鼓相當的競爭對手。

2.主要營銷模式

①微信公眾號

邁達教育公眾號承載內容,聚焦課程介紹和節日活動宣傳,是招生和品牌塑造的出口。

②市場營銷

邁達教育設有市場營銷團隊,舉辦線上、線下活動,保持家校溝通的同時,也是招生的重要手段。

邁達教育父親節活動海報

③口碑轉介紹

相比較微信公眾號和市場營銷,邁達教育的主要招生方式是在做好教學、服務基礎之上的口碑轉介紹,這也是其能在三門做到龍頭的關鍵原因所在。

拿服務來說,邁達教育注重家校溝通,在微信公號上接入了不同校區的家校溝通入口,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五)天一教育

1.基本情況

天一教育創始於2009年,歷經10年的積澱,學校目前已發展成為集幼兒、小學、初中、高中等綜合類藝術培訓教育和高考藝術本科生培訓、藝術交流、藝術展覽,國家藝術類考級指定單位為一體的一站式藝術教育培訓集團。

自創辦以來總計培養學員近11萬名,現在年培訓規模達10000餘人次以上,是中國著名綜合藝術教育品牌。

現在台州開設13家直營校區,分別為椒江尚天一畫校區、路橋蓬街文藝中心校區、黃巖院橋校區、路橋天一教育、路橋戲墨校區、黃巖藝道校區、路橋金清天澤校區、路橋蓬街天尚校區、椒江尚憶全腦校區、椒江洪家校區、路橋藝殿堂校區、椒江優憶記憶思維校區和椒江石柱天翼校區。

現有教職員工300餘人,專職課程教師150餘人,外聘教育專家、教授30餘人,教學面積達11萬平方米,製作教學課件系列700餘件,累計舉辦千人文藝匯演70餘場,為省級、市級輸送了大量註冊運動員,為全國省重點中小學培養了大批優秀藝術專業學生,幫助數萬名中小學生圓滿地實現了重點高中、大學本科級別的藝術本科生夢想。

2.主要營銷模式

①廣告投放

與睿達資優教育相似,天一教育注重市場營銷,比如公共運輸廣告投放。

②免費試聽課

點擊網站上免費試學按鈕,彈出的是學生信息徵集頁面,可見,免費試聽課是其儲備、吸引新生源的入口。

③優秀學員案例

優秀學員案例展示是最能打動家長的方式,天一教育深諳此道,在網站上掛滿了各校區、各項目的優秀學員案例。

(六)言圖培優

1.基本情況

言圖培優隸屬於浙江中小學課外培訓連鎖品牌言圖教育,總部位於杭州,旗下設有言圖大語文、言圖培優中學和言圖培優小學三個品牌。

言圖培優專注中小學小組課,1V4、1V6小組課居多,目前擁有教師團隊300多人,年服務學生5000+人次。

在台州,言圖培訓開設11家校區,其中小學部4家,分別為椒江校區、玉環小學部、楚門校區和臨海校區,7家初中部,分別為椒江校區、溫嶺校區、楚門校區、路橋校區、玉環中學部、杜橋校區和臨海校區。

另外,言圖教育非常注重教研、教學、師訓體系的研發和搭建,自主研發了適合本地的小組課分層教材和小組課完整的產品體系,建立了完善的教學服務體系、教研體系、教師培養體系,同時將科技手段融入課堂教學中,不斷提升教學品質。

2.主要營銷模式

①微信公眾號

言圖教育設有[台州言圖培優]公眾號,日常推送學科知識、家庭教育、升學資訊等家長關注的內容,塑造品牌。

另外,微信公號還是免費試聽課、官網的入口,承載轉化目的。

②微信學習群

除了微信公眾號,微信學習群能夠更高頻次觸達、滿足家長學生的學習痛點,按照不同區域,言圖教育還設有微信學習群,做生源蓄水池。

③低價引流課

打開言圖教育官網,會迅速彈出99元搶購學習包、9.9元學整月、中考名師體驗班等引流課彈窗。

(七)本土機構營銷模式分析

相較來說,台州本土機構的營銷模式還是緊跟社會形勢及潮流的,無論是線上的公眾號、學習群,還是線下的營銷團隊、打廣告,都有在嘗試,此外,聚焦教學、教研、師訓體系研發的同時,也較注重利用成功案例和好評帶來的口碑效應。

(八)本土機構擴張模式分析

從以上5個代表性本土機構的發展趨勢來看,本土機構走出去的野心不小,只是相同的目的下,走出去的路徑不同,大體可分為4種:

1.下沉開分區域校

無論是總部在上海、杭州的言圖培優和睿達資優,還是本土起家的天一教育、給力教育、快樂學教育和邁達教育,都在當地區縣,甚至鄉鎮開設分校。

2.開設全日制學校

發展上規模的機構會選擇開設全日制學校,擴大在當地教育領域的影響力,比如,睿達資優有3所全日制學校,給力教育2019年也開設了1家全日制學校。

3.產品矩陣覆蓋整個K12

除了做初、高中起家的給力教育,天一教育、言圖培優和睿達資優的產品矩陣幾乎涵蓋K12整條線,另有消息稱,給力教育也在布局小學段。

4.Tob「才露尖尖角」

睿達資優2016年成立正睿教育,與北京大數據研究院共建正睿教育大數據中心,旨在為學生提供專業的學業診斷和學習規劃方案,為教師提供教學改進建議,為學校定位自身教學水平,為區域整體教育發展評價提供有效的第三方專業數據支持,這條tob的路子在當地還處於「才露尖尖角」的狀態。

教培市場分析

1.台州教培市場:參培率達77.15%,潛在市場規模85.8億

據台州教培業內人士透露,台州現存教培機構有近4800家,而教培氛圍最為濃厚的溫嶺市大概佔到三分之一,也就是1600家。

2019年年底,《台州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消費調查報告》顯示,台州市現有學生參培率為77.15%,尚未有孩子但有意願讓孩子參加校外培訓的佔比17.73%,可見參加校外培訓已成為台州中小學生及家長群體的主流選擇。

另外,有近一半的家庭,一個孩子年均培訓費用在5000-10000元之間。

第一部分可知台州市K12生源存,量為111.21萬人,由此可推算,台州教培市場潛在規模=學生存量(111.21萬人)*參培率(77.15%)*年均培訓費用(1萬元)=85.8億。

2.外來巨頭:學而思新東方初來乍到,教培市場面臨洗牌

2019年之前,台州近10億的教培市場是本土機構「專供」,直到2019年暑假,學而思的進駐。

(1)學而思「先發制人」

①基本情況

2019年11月3號,椒江新時代廣場樓下人山人海,近千名學生家長等待測試,學而思在台州的聲勢起來了。

初來台州,學而思將校區選在椒江區時代廣場,「2019年暑假開始裝修場地,截止11月份開業短短幾個月時間,就招到數百名學員。」椒江區李校長介紹,可見學而思入局之強勢。

截止目前,學而思台州分校課程產品線跨度是幼兒園中班開始到初一年級、以數學為主。

其中,幼兒園中班、大班主打語文、數學和圍棋;小學一年級和二年級開設數學、語文、科學、圍棋和益智課程;等到孩子升至三、四、五六年級時,主要學習理科類別——數學、科學和益智課程;升入初一的學生則學習數學、科學和綜合課程,其中綜合課程是指初一綜合短期班自習室,4次課收費120元。

此外,班型上,台州學而思主打20-25人的小班教學,13次課的短期班收費2340元,每次課2.5h。

②營銷模式分析

線下分校未動,線上造勢先行早在學而思台州分校開業的前1年,它在台州的造勢就已經開始了,比如,2018年11月註冊「台州同城課堂」,以推送家長關心的家庭教育、升學資訊、清北名師課程等內容「收割」家長粉。

以試卷測評為入口前面也提到,台州第一個關於學而思的新聞就是千餘名家長等在分校門口等待測評,這是學而思的「慣用套路」,但對家長很有吸引力。

瘋狂學而思、飢餓營銷的餘溫2016年11月杭州報導的《瘋狂的學而思》,引起全國對培訓機構的密切關注和熱議,加劇升學焦慮,一向注重教育的台州家長影響很深,儘管已經過去了4年,餘溫還在。

低價班引流低價班引流這一招生方式很常見,學而思也在用,比如前面提到的120元的《初一綜合短期班自習室》就是其中的一種,另外,公眾號上的0元實驗課、0元語文也很常見。

本地化、名校背景師資

學而思台州分校的牆上掛著師資介紹7個老師中就有3個來自浙江大學的優質師資,家長們普遍覺得「還挺厲害的。」這個厲害一方面是指老師的教育背景比較好,第二個層面則是師資出自浙江,對本地學情、考情更為了解,因此,師資對家長的吸引力還是有的。

戶外廣告戶外廣告對家長的衝擊還是很大的,在台州的公交站牌等地方,還是可以看到學而思培優的廣告的。

(2)新東方接踵而至

①基本情況

緊隨學而思,新東方台州分校於今年7月4日開,也是在椒江區新時代廣場開業了,與學而思培優相距僅有200米。

目前,新東方台州分校主要開設小學三至六年級的數學和英語課程,初一至初三的數學、英語和科學三門學科。

課時費方面暑假班10次課收費1500元,16課次(每課次2h)的秋季正價班收費2400元,與學而思培優收費基本相同(學而思每小時72元,新東方每小時75元)。

②營銷模式分析

線上造勢先行與學而思一樣,在新東方台州校區籌備階段,公眾號【台州新東方中小學全科教育】就已經開始造勢動作,推送家庭教育、升學政策、體驗課信息、免費公開課,宣傳新東方師資等內容,為開業造足了勢。

「新東方,老師好」品牌借勢2019年秋季,新東方提出「新東方,老師好」這一品牌概念,這也是台州新東方分校主打策略。

地面幼兒園學校入駐,下沉生源入口儘管新東方台州分校的產品線最低為小學三年級,但並不意味著新東方沒有下沉生源入口的想法。

除了中小學培訓,新東方旗下幼兒園已經開在了台州的大地上,現有3所,分別在台州臨海市、路橋區和黃巖區。擴大品牌影響力的同時,幼兒園生源將對培訓業務下沉十分有利。

低價班引流同樣,新東方也沒有捨棄低價班引流這一主流營銷方式,比如,300元/2課時的體驗班,9.9元3人團的學習規劃講座,99元的8節線下專項課等。

藉助學習群搭建生源池通過學習大禮包、群內專享福利等方式吸引新生源,搭建生源池。

(3)外來巨頭對當地教培市場的衝擊

自學而思、新東方這兩家巨頭進駐台州那天起,它們虎視眈眈、瓜分市場的野心已經明了,雖說現只有一家分校,但按照巨頭一貫做法,絕對不會就此滿足、止步,背後一定有計劃在暗暗醞釀。

這對當地市場和本土機構產生了很大影響:

與其他有學而思、新東方的城市一樣,小升初市場會更火熱起來;對當地一些通過學校渠道關係、傳統作坊、家教模式的培訓機構有「溫水煮青蛙」式的打擊,很多機構可能開始不覺得,但突然有一天就會倒下;加劇台州教培市場的競爭程度,面臨洗牌:激發當地機構危機意識,「去年我們就開始布局小學段了,下沉生源入口,要不然真等學而思、新東方發展起來,我們會很被動。」椒江區主做初中和高中段培訓的段校長已經嗅到了危機。

教培角色畫像

1.家長/學生畫像:家長教育意識較高,低年級學生偏愛興趣培養

①教育支出上漲,年均培訓費用近萬元

《台州市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止2019年年末,台州居民在教育文化和娛樂層面的消費價格較上年上漲2.2%。

另據台州校外培訓調研報告,一周家庭年均在校外培訓上的花費在1萬元左右。

②家長看重課外學習,超7成家長選擇報班

從調研報告數據看出,台州參加課外學習的學生中,65%的學生家長看重課外學習,僅2%學生家長不看重課外學習。

另有77.15%的家長選擇讓孩子參加校外培訓,17.73%的尚未有孩子的被調查者中,有意向在將來為孩子選擇校外培訓班佔84.71%。參加校外培訓已經成為台州中小學生及家長群體的主流選擇。

③家長意願成學生是否報班關鍵因素

在參加校外培訓原因的調查中,近半數表示家長的意願很關鍵,43.95%的家長主動為孩子選擇的,遠超升學壓力和學校老師要求。

但,不同年級的學生參加校外培訓時,受到家長意願影響的比例不同,比如,五、六年級的學生選擇課外學習是出於父母要求的分別佔各自年級的41.38%、39.39%,而二、三、四年級的學生選擇課外學習是出於父母要求的分別佔各自年級的24.32%、12.50%、3.85%,相比高年級,中低年級的自主程度要高一些,選擇的空間大。

④低年級家長更注重興趣培養

從台州市小學生課外學習的類型情況可得,只有23%的小學生沒有參加課外學習,17%小學生只參加輔導類課外學習,29%小學生只參加興趣類課外學習,31%小學生參加兩類課外學習,明顯可以看出參加興趣類課外學習的比例明顯比輔導類的高。

究其原因,一是興趣類的課外學習相比輔導類的更有吸引力;二是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壓力相對較輕,學生為了提高學習成績而參加輔導類的課外學習的意願不強;三是家長更注重對孩子興趣的培養。

但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參與興趣類課外培訓的比例在逐漸走低:

二、三、四、五和六年級僅參加興趣類課外學習的分別佔51.16%、32%、33.33%、15%和13.16%。

因為年級越高,升學壓力越大,花在學習上的時間越多,而興趣類課外學習對成績提高沒有直接幫助,因此參加的人數少。

2.機構畫像:小學段小組課、初高中一對一為主,溫嶺興趣類機構佔一半

台州不同轄區地域、經濟發展程度的不同,以及不同年級家長對課外培訓機構的選擇傾向,影響著台州教培機構格局:

相較來說,小學段對學習成績的要求並不算高,因此,小學段以班課和1對多小組課為主;

由於初高中學段學生成績差異較大,當地初中、高中段的學生和家長更為認可1對1或者1對2模式。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經濟最為發達的溫嶺市,小學段的家長有半數會選擇給學生報課外興趣班,其中,音樂類、運動類、書法類和繪畫類較多,手工類、棋類等益智類較少。

台州教培行業前景分析

1.優勢和劣勢

①優勢

台州教培兩大關鍵轄區——溫嶺市近幾年經濟的迅猛發展和椒江區政治中心優勢對教培市場的反哺,將進一步擴大當地和整個台州教培潛在市場;持續升高的參培率、家長對培訓的重視程度和教育支出,台州教培市場逐漸成熟的同時,影響力、吸引力也在節節攀升;外來巨頭初來乍到,留給本土機構反擊的空間很大;興趣類、文化課類培訓機構1:1,台州教培市場包容度較高,有利於當地機構百花齊放;重視教研、教學等核心競爭力當地機構,對抗全國巨頭贏面很大;相比較之前走訪的城市,台州在雙師課堂、線上線下教學方式的滲透上,已出具雛形、邁出了第一步。注重搭建教研、教學體系培訓師資,人才壁壘的打造更具優勢。②劣勢

外來巨頭已經嗅到了台州市場的潛在空間,紛紛入駐,勢必對當地機構造成衝擊;無論是小學還是初高中,一對多、小組課班型是主流,利潤率層面優勢不如班課明顯;雖然雙師課堂、線上線下教學方式的滲透已經邁出了第一步,但家長端對該模式的認知還遠遠不夠;地域分布不均,教培資源集中分布在政治中心椒江區和經濟最為發達的縣級市溫嶺,長遠來看,不利於台州教培整體市場的健康發展。2.前景分析

①主流賽道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台州小學段教培產品會是文化類和興趣類並駕齊驅,初高中段以文化課為主,這也側面反映,小學段的文化類培訓上升空間很大。

②產品模式

線上線下等科技因子加持的新型教學模式在台州初步發展,儘管家長端對其仍有異議,但只要機構能夠沉下心來做好服務,讓家長嘗到新型教學模式的「甜頭」,雙師課堂、線上線下教學模式的發展可期。

③人才壁壘

迫於人才招聘難度,很多有獨立教研體系的機構選擇自己培養師資,但優秀人才引進渠道的拓展仍需繼續探索,畢竟「選+培」合理配置,才能最大程度實現師資的優質和穩定。

④競爭格局

外來巨頭初來乍到,隨著對台州市場的了解加深,勢必會對當地機構產生強烈衝擊,但當地機構是否能夠突破重圍、強勢反擊,當下仍不明朗。

唯一肯定的是,只有改變才能應對變數。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辦學指北」。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相關焦點

  • 台州教培調研報告:「巨獸」奇襲,本土機構攔不住了
    儘管區域發展失衡,但面對77.15%的參培率、85.8億潛在空間的教培市場,本地教培機構再怎麼競爭廝殺,最終受益者要麼是台州本土機構,要麼就是浙江省內的本土豪強,都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買賣。去年,這一格局被學而思新東方打破,教培領域的「狼」來了。面對如此形勢,台州本土機構過的還好嗎?未來,台州教培格局將走去哪裡?往下看。
  • 金華教培調研報告:教培巨擘折戟,沒有一個本土機構是無辜的
    我們發現了這個有意思的現象,於是去當地走訪了一些教育機構輸出了一份金華市教培行業全局報告。金華雖為三線城市,但因其地域優勢,整體經濟水平不亞於一線城市,地區居民人均收入水平遠高於其他同級別城市。就2018年金華市政府對全市校外機構摸底排查公開數據顯示,全市共有培訓機構為4285家,其中從事文化教育類的1747家。
  • 金華教培調研報告:教培巨擘折戟,沒有一個本土機構是無辜的
    我們發現了這個有意思的現象,於是去當地走訪了一些教育機構輸出了一份金華市教培行業全局報告。 金華雖為三線城市,但因其地域優勢,整體經濟水平不亞於一線城市,地區居民人均收入水平遠高於其他同級別城市。就2018年金華市政府對全市校外機構摸底排查公開數據顯示,全市共有培訓機構為4285家,其中從事文化教育類的1747家。
  • 南寧教培行業報告:K12市場熱、本土機構野蠻擴張,當地教培市場可達100億元
    經過調研後,他們認為廣西南寧教培市場可達100億,規模龐大的教育市場搭配當地的高教育意識、高參培率,不僅吸引了新東方的快速擴張和學而思的入駐,也讓本土教培機構立足不同模式,快速發展。目前,南寧的各教育培訓機構不僅向本地的縣級區域進行擴張,更有發展跨區的計劃。
  • 南寧教培行業報告:K12市場熱、本土機構野蠻擴張,外來巨頭在邕城栽了?
    為了豐富區域性辦學數據,一直密切關注教培行業發展的我們,組成區域深耕6人組,將去到全國多個教培重點城市進行市場調研。這是一項長期調研項目,希望能對當地的教培從業者有一定的指導。在歷經半月有餘的調研工作後,我們輸出了這份近21800多字的行業報告。
  • 南寧教培行業報告:K12市場熱、本土機構野蠻擴張,外來巨頭在邕城栽...
    為了豐富區域性辦學數據,一直密切關注教培行業發展的我們,組成區域深耕6人組,將去到全國多個教培重點城市進行市場調研。這是一項長期調研項目,希望能對當地的教培從業者有一定的指導。在歷經半月有餘的調研工作後,我們輸出了這份近21800多字的行業報告。希望能為南寧K12教培企業的發展提供指導性的建議,南寧當地的教培行業從業者、關注南寧教培市場者能在此報告中獲取到對自己有用的信息,以下為報告正文: 南寧,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北部灣經濟區核心城市,中國東協博覽會永久舉辦地。
  • 新鄉調研報告 | 姜公之城的教培機構辦學,也是「願者上鉤」嗎?
    但近兩年,面對「內有小升初政策的取消,外有外來線上線下巨頭的圍剿」,當地的教培機構們慌了神,紛紛走上改革升級之路。本土機構都做了哪些升級?外來線上線下機構發展現狀又是怎樣的?未來新鄉的教培市場又將走向何方?一份報告揭開謎底。
  • K12市場熱、本土機構野蠻擴張,當地教培市場可達100億元
    經過調研後,他們認為廣西南寧教培市場可達100億,規模龐大的教育市場搭配當地的高教育意識、高參培率,不僅吸引了新東方的快速擴張和學而思的入駐,也讓本土教培機構立足不同模式,快速發展。目前,南寧的各教育培訓機構不僅向本地的縣級區域進行擴張,更有發展跨區的計劃。
  • 壓在教培機構頭上的三座大山 推翻了?
    受疫情影響,國家層面發布《通知》嚴禁培訓機構在開學前開展線下培訓活動,而官方叫停直接從根本上扼殺了線下教培機構的最後一絲幻想,哪怕在此之前這些機構已經預收了部分學費。也就是說,由於疫情管制無法為學生提供教學服務的教培機構只能被迫退費,大規模退費潮迅速產生。
  • 重慶教培行業報告:頭部機構聚集的115億級潛在市場
    03本土教培與資本:0上市企業,10餘家融資機構截止2020年6月18日,重慶地區上市公司共計54家,教培機構為0家。根據企查查記錄,重慶共有14家教育機構進行融資。的確,重慶的家長考察某個培訓機構時,更喜歡向身邊的朋友打聽、聽從推薦,所以,如何積累好口碑是當地教培機構們亟需思考的問題。
  • 河南教培行業考察報告:2700萬學生,50000家機構
    這似乎都是河南教培行業甜的一面。但在實際發展經營中,肯定是酸甜苦辣、五味雜陳。 大山外語曾在新東方等外來品牌和本土新興品牌的擠壓競爭下,公司經歷過經營危機;鄭州劍橋外國語曾盛極一時,幾十家校區遍布鄭州各個區,現在也萎縮到只有一家校區;就在最近這一周的教學督查中,數十家教培機構收到了停課關門的取締函,從此與教培市場無緣。
  • 許昌教培「圍城」:外來巨頭進不去,本土機構想出來
    總面積4996平方公裡的土地上,生活著500萬的人口,僅有的2區、2市、2縣的轄區上,孕育著火熱的教培市場。50%的參培率、異常聚焦的理科培訓氛圍、年均1萬的培訓支出……無不吸引著本土豪強和外來巨頭的垂涎,但一反常態的是外來巨頭在這座三線城市進而不得,本土機構卻想著走出去。 那麼,到底許昌教培競爭生態如何?
  • 新東方、學而思在北部灣對戰本土「教培龍頭」,真實戰況是…
    文章來源於辦學指北 ,作者Ora經過近15年的發展,中國培訓行業正進入快速發展時期,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進入教培行業,各類培訓機構呈爆發性增長,已經形成了多種辦學主體的市場格局。為了豐富區域性辦學數據,一直密切關注教培行業發展的我們,組成區域深耕6人組,將去到全國多個教培重點城市進行市場調研。這是一項長期調研項目,希望能對當地的教培從業者有一定的指導。
  • 南昌教培行業報告:百萬學生存量,誰是最後贏家?
    轉載來源:辦學指北  編者按:本文作者觀察到,當前中國培訓業正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各類培訓機構呈爆發性增長。從宏觀來看,教培行業全局數據已較豐富,但區域性數據尚不完整。為了區域數據豐富性,一直密切關注教培行業發展的筆者決定去到全國多個教培重點城市進行市場調研,希望能對當地的教培從業者有一定的指導。
  • 惠州教培行業報告:鵝城,外來巨頭的「噩夢」
    惠州是我們區域深耕小組的第四站,這裡有一半的人口是外來務工人員,人口流動性強;本地機構並不把新東方、學而思當作競爭對手;惠州的參培率較高,但整體的教培發展較緩慢。未來,惠州的教培市場如何?各機構的擴張趨勢怎樣?通過調研,我們輸出了這份12561字的行業報告。
  • 惠州教培行業報告:鵝城,外來巨頭的「噩夢」
    惠州是我們區域深耕小組的第四站,這裡有一半的人口是外來務工人員,人口流動性強;本地機構並不把新東方、學而思當作競爭對手;惠州的參培率較高,但整體的教培發展較緩慢。未來,惠州的教培市場如何?各機構的擴張趨勢怎樣?通過調研,我們輸出了這份12561字的行業報告。
  • 重慶教培行業報告:被外來巨頭裹挾的115億級潛在市場
    作為行業中人,我們總想為大家做點兒什麼,為此,我們啟動【全國教培行業調研項目】,從第三方視角出發,以城市為單位,通過實地調研、機構走訪、觀察剖析等形式,從當地教培行業發展環境、市場競爭、角色畫像、頭部企業調研、前景預測等角度,為你構建一座座鮮活的城市教培生態,希望能給教培行業中的你帶來啟發和思考。  第二站我們來到了重慶。
  • 重慶教培行業報告:被外來巨頭裹挾的115億級潛在市場
    作為行業中人,我們總想為大家做點兒什麼,為此,我們啟動【全國教培行業調研項目】,從第三方視角出發,以城市為單位,通過實地調研、機構走訪、觀察剖析等形式,從當地教培行業發展環境、市場競爭、角色畫像、頭部企業調研、前景預測等角度,為你構建一座座鮮活的城市教培生態,希望能給教培行業中的你帶來啟發和思考。第二站我們來到了重慶。
  • 湖北教培行業考察報告:武漢撐起半邊天,「外來和尚好念經」?
    武漢本土的教培行業極度火熱,同時也吸引了全國性的教培巨頭和獨角獸企業。新東方來了,學而思來了,猿輔導來了,跟誰學也來了……「本地人本地品牌的教培機構」、「本地人外來品牌的教培機構」、「全國性教培機構」、「在線教育企業」,四類教培企業齊頭並進。這四類教培機構中,相較於本土品牌,外來品牌和全國性教培機構發展的要更快更好,「外來的和尚好念經」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 南昌教培行業報告:百萬學生存量、多方覬覦,誰會是最後贏家?
    為了區域數據豐富性,一直密切關注教培行業發展的我們,去到全國多個教培重點城市進行市場調研。這是一項長期調研項目,希望能對當地的教培從業者有一定的指導。南昌市是我們的第1站,我們走訪了當地20+家機構、10+所公立校周邊,與超過100位校長、校區負責人、學科負責人、任課老師、學生及其家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