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婦聯發布母乳餵養調研報告:年輕媽媽更傾向純母乳餵養,職業...

2020-12-20 金羊網

廣州市婦聯發布母乳餵養調研報告:年輕媽媽更傾向純母乳餵養,職業對餵養方式有影響

金羊網  作者:符暢  2019-03-13

金羊網訊 記者符暢 通訊員穗婦宣報導:今年廣州兩會上,多名市人大代表聯名提議案,希望立法支持母乳餵養。記者獲悉,目前該議案已被市人大受理,正處於調研階段。近日,廣州市婦聯又發布了一項有關母乳餵養的網絡問卷調研報告,報告顯示,過半已婚女士會選擇給自己0-6個月內的寶寶進行純母乳餵養;而20-30歲的年輕已婚女士更傾向選擇純母乳餵養。

調研結果為母乳立法提供數據參考

據悉,該調研由廣州市婦聯委託第三方機構開展。調研以線上問卷收集的形式,面向全廣州市11個行政區的20-50歲已婚女性,包括已婚未孕、懷孕中、哺乳期、哺乳期結束的女士,共收集並篩選得到1031份有效問卷。針對部分母乳餵養情況摸查的具體內容,調研中再追加收集571份有效數據。

市婦聯表示,這些調研結果,將為《廣州市母乳餵養促進條例》的相關內容制定,提供真實的數據參考。

年輕已婚女士更傾向純母乳餵養

據悉,參與此次問卷調研的,在職與非在職女性群體參半,其中有近一成受訪女性在哺乳期間選擇成為家庭主婦,以便更好地照顧孩子。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在嬰兒6個月前給予純母乳餵養,6個月到2歲或更長時間內,在繼續母乳餵養的同時,要補充其他食物。此次調研發現,過半的(52%)已婚女士會選擇給自己0-6個月內的寶寶進行純母乳餵養,其中準媽媽(包括已婚未孕及懷孕中的母親)選擇純母乳餵養的比例達到54%。

而母乳餵養的觀念更受年輕人「歡迎」。調研數據顯示,20-30歲的年輕已婚女士更為傾向於選擇純母乳餵養,而41-50歲的則會因為自身身體原因或者家庭照顧等原因,較為傾向於混合餵養。

在選擇純母乳餵養的已婚女士中,73%的選擇原因是認為「母乳營養物質豐富,有利於寶寶健康」,位居第二和第三的選擇原因分別是「母乳經濟安全、餵養方便」,「能促進母親與孩子間的情感交流」。

而對於選擇混合餵養或者純配方乳餵養的已婚女士,媽媽的身體條件成為影響寶寶餵養方式的重要原因,「奶量少/奶水不足」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

僅七成媽媽接受過醫護人員的母乳餵養指導

調研數據顯示,媽媽們獲取母乳餵養相關知識的途徑,62%是從「父母或同伴經驗」獲得,46%是從「自己通過書籍/網絡/手機軟體學習」獲得;而醫院講座及公益宣傳,僅佔了三成多。

當母乳餵養出現疑問時,選擇求助對象是「家人/親友/同事」、「從業人員(催乳師/通乳師/月嫂/母乳指導)」的比例佔了近一半。

關於母乳餵養知識的認知,數據顯示,59%的已婚女士不認知「三早一晚」(早接觸、早吸允、早開奶、晚斷臍);了解「寶寶第一次吸吮乳頭應在出生後半小時以內」的僅有24%;對嬰兒出生第一口食物,28%的已婚女士存在錯誤認知。

關於醫療機構對母乳餵養的執行情況,僅有七成左右的媽媽在產後有接受過醫護人員關於母乳餵養的正確意見指導。

另外,79%的已婚女士認為政府部門有責任推廣母乳餵養,提升大眾對母乳餵養的意識,從而提升國民綜合素質。

在職媽媽更容易放棄母乳餵養

調研還顯示,職業會對餵養方式有所影響,家庭主婦選擇純母乳餵養的比例顯著高於職業女性,在職媽媽會更容易放棄純母乳餵養。具體來說,45%的媽媽上班後會選擇「混合餵養的方式,工作時間喝配方奶粉,早、晚還是母乳餵養」;選擇背奶的人群中,僅有3%的用人單位設有哺乳室,85%的背奶媽媽只能在洗手間或隱蔽無人的辦公室裡進行。

記者了解到,從2016年起,廣州市婦聯開始主導廣州市公共場所母嬰室建設,共新建及改建提升了共658間公共場所母嬰室,同時命名了共99間公共場所母嬰室示範點,覆蓋全廣州11個行政區的交通樞紐、公園景區政務中心、大型商業中心等領域。

這次問卷的數據顯示,超過七成的已婚女士認為比較容易找到遍布廣州市公共場所的哺乳室,其中43%的人認為哺乳室的環境有待完善。

(圖片由通訊員提供)

編輯:智羊

相關焦點

  • 《廣州市母乳餵養促進條例》一審通過
    2014年,廣州市總工會推出了《廣州市工會愛心媽媽小屋三年行動計劃》,截至2018年12月,全市已建成愛心媽媽小屋531家(含公共場所189家)。廣州愛心媽媽小屋的建設還是略顯不足。據廣州市婦聯委託第三方機構對廣州20—50歲的已婚女士進行的母乳餵養網絡問卷調研結果顯示:背奶媽媽所在的用人單位中,僅有3%設有哺乳室。
  • 廣州制定全國首部母乳餵養促進條例:母乳餵養 立法促進
    2013年3月20日,年輕的媽媽徐靚走進了正在「試水」的全國第一家母乳庫——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母乳庫,成為001號捐獻者,而這次捐獻,幫助了一名危在旦夕的嬰兒,也讓徐靚與促進母乳餵養行動結了緣。2019年2月,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發布的《中國母乳餵養影響因素調查報告》顯示,嬰兒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率為29.2%。
  • 母乳餵養宣傳日|「母乳餵養,廣州先行」雲發布會今舉行
    為了宣揚這種生命最初最珍貴的母愛,強化人們的母乳餵養意識,提升母嬰健康保障,由市婦聯、母乳愛志願服務隊主辦的「母乳餵養,廣州先行」母乳餵養萬裡行公益·雲發布會將於今日(20日)通過網絡直播方式正式發布。廣州市婦女聯合會主席劉梅作為代表,發布了即將在廣州地鐵與大家見面的「母乳餵養 廣州先行」的公益廣告。 「母乳餵養萬裡行」公益項目啟動。
  • 廣州制定全國首部母乳餵養促進條例
    2013年3月20日,年輕的媽媽徐靚走進了正在「試水」的全國第一家母乳庫——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母乳庫,成為001號捐獻者,而這次捐獻,幫助了一名危在旦夕的嬰兒,也讓徐靚與促進母乳餵養行動結了緣。2019年2月,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發布的《中國母乳餵養影響因素調查報告》顯示,嬰兒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率為29.2%。
  • 520全國母乳餵養宣傳日「母乳餵養,廣州先行」 母乳餵養萬裡行公益...
    母乳餵養,立法是最好的倡導 2019年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發布的《中國母乳餵養影響因素調查報告》的數據顯示,嬰兒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率為29.2%,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嘉賓們一致認為,近年來社會對於母乳餵養的整體認知度及接受度都在不斷提升,母乳餵養的促進體系正在逐步成為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一個重要環節。母乳餵養不再僅僅被認為是母親和孩子的事情,而是成為了全社會共同認可並推動的一份責任,更進階為通過法律對母乳餵養相關促進環節進行明確的規範及保障。廣州的媽媽們,也因為有了遍布全廣州市的標準化的公共場所母嬰室,幸福感與作為母乳媽媽的自豪感也有了明顯的提升。
  • 廣州母乳餵養促進條例今日通過,讓媽媽有尊嚴地母乳餵養
    ……今天(10月29日)上午,廣州市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廣州市母乳餵養促進條例》(下稱《促進條例》)。最後的表述是「嬰兒出生後的前6個月,推行純母乳餵養,但不具備母乳餵養條件的除外,對6個月到24個月內的嬰幼兒,在為其補充其他食物的同時,鼓勵母親繼續進行母乳餵養。」新京報:《促進條例》還第一次涉及了母乳庫,這在全國的相關規範性文件中還是首次。
  • 家庭主婦選擇純母乳比例高於職業女性
    大洋網訊 過半(52%)已婚女士會選擇給6個月內的寶寶進行純母乳餵養,職業會對餵養方式有所影響,家庭主婦選擇純母乳餵養的比例顯著高於職業女性,45%的媽媽上班後會選擇混合餵養,背奶人群中僅有3%的用人單位設有哺乳室。
  • 「母乳餵養,廣州先行」母乳餵養萬裡行公益·雲發布會
    「母乳餵養 廣州先行」公益戰略發布廣州市婦聯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提出的「四個走上全國前列」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涉及婦女兒童重要權益保障的新領域凸顯新擔當,在率先推動建成963間公共場所母嬰室的基礎上,主動作為,接續發力,成功助推廣州市人大於2019年10月29日出臺全國首部母乳餵養地方性法規,在增強廣州綜合城市功能,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中實現新作為。
  • 人民日報:地方立法新實踐——廣州制定全國首部母乳餵養促進條例
    2013年3月20日,年輕的媽媽徐靚走進了正在「試水」的全國第一家母乳庫——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母乳庫,成為001號捐獻者,而這次捐獻,幫助了一名危在旦夕的嬰兒,也讓徐靚與促進母乳餵養行動結了緣。2019年2月,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發布的《中國母乳餵養影響因素調查報告》顯示,嬰兒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率為29.2%。
  • 廣州或將立法 促進母乳餵養
    若想查詢您家附近的母嬰室,請戳二維碼    昨日下午舉行的廣州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上,廣州市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報告了對《關於立法促進母乳餵養的議案》的審議結果,該委員會經調研後認為,立法促進母乳餵養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會議對該議題進行了審議。    2019年1月,雷建威等市人大代表在市十五屆人大第四次會議上聯名提出了《關於立法促進母乳餵養的議案》。
  • 《廣州市母乳餵養促進條例》通過,系全國首部相關地方法規
    據廣州市人大代表、律師雷建威介紹,《促進條例》是中國首部與母乳餵養相關的地方法規。為此,新京報記者與雷建威及廣州市婦女聯合會主席劉梅進行了對話。前者負責立法前期調研工作,並於2019年1月和73名人大代表聯名,提出《關於立法促進母乳餵養的議案》;後者推動立法,並見證了立法整個過程。
  • 廣州立法促進母乳餵養,距離全國普及還要多久?
    廣州先行一步,做出示範,10月29日,廣州十五屆人大二十八次會議通過《廣州市母乳餵養促進條例》,這是中國首部促進母乳餵養的地方性法規,按立法程序,這份條例將在提交廣東省人大常委會議進行審查,有望在明年初實施。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證明母乳餵養是對嬰兒最有利的餵養方式,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就建議,嬰兒出生後至6個月齡應當堅持純母乳餵養。
  • 廣州多方支持「媽媽餵好奶」 促進母乳餵養如何實現立法保障?
    據廣州市婦聯相關負責人介紹,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廣州市通過推動公共場所母嬰室建設和單位內部的「愛心媽媽」小屋建設,全市母乳餵養率從2010年的48.53%提高到60.9%,高出全國平均水平。但仍然存在母乳餵養知識缺乏、哺乳婦女就業保障差、哺育設施嚴重匱乏、母乳代用品銷售混亂等問題,影響了母乳餵養的普及率。
  • 母乳餵養好處多,中國純母乳餵養率為何仍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奶粉無法完全複製母乳母乳餵養的好處不言而喻。2016年,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發布母乳餵養系列報告,報告指出,母乳餵養能夠促進嬰兒成長發育,包括降低嬰兒日後的超重肥胖風險、改善早期腸道微生物菌群等好處。母乳餵養還可促進嬰兒早期認知能力和非認知能力的發展。
  • 【資訊】中國母乳餵養暨母乳代用品報告發布
    「最初一小時,拯救100萬嬰兒」,新生兒出生一小時內開始母乳餵養,全世界會有100萬嬰兒倖免於各種疾病或營養不良。看到這組數據你是否吃驚呢?今天是國際母乳餵養周的第二天,從1992年開始,國際母乳餵養行動聯盟(WABA)確定每年8月1—7日為「世界母乳餵養周」,意在加大對母乳餵養的普及力度。
  • 廣州為促進母乳餵養立法背後凝聚幾多合力推動
    院方決定嘗試母乳餵養,在觀察孩子是否耐受後再增加奶量。徐靚隨即在自己的節目和微博上號召媽媽們捐母乳,這一舉動讓平時冷清的母乳庫熱鬧起來。一度病危的孩子,最終在眾多志願者的幫助下幸運地轉危為安。這件事讓媒體人徐靚體會到:「母乳對孩子而言,不僅僅是營養,有時候甚至意味著生命」。自此,徐靚利用自己的職業人脈和影響力大力宣傳。
  • 全國首創,廣州立法促進母乳餵養
    2018年9月20日,北京故宮博物院首次開設母嬰室,旨在為媽媽們提供更加全面貼心的服務。一些商場在廁所旁單獨闢出一間,或是將殘疾人衛生間當成了母嬰室,有的索性把母嬰室和馬桶混在一起,髒亂差到哺乳媽媽根本不願踏進一步。中國6個月以下嬰兒的純母乳餵養率不足30%,遠低於43%的世界平均水平。缺乏家庭支持、包容的職場環境、社會和政策環境、公共設施等,都會增加純母乳餵養的難度。
  • 母乳餵養,還需解開職場媽媽「心結」
    目前母乳餵養已成為國際共識,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針對母乳餵養提出聯合倡議:嬰兒出生後1小時內開始母乳餵養;最初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6個月後應及時添加輔食,在添加輔食基礎上繼續母乳餵養至2歲或以上。
  • 愛博恩響應《廣州母乳餵養促進條例》首個母乳媽媽身心支持公益...
    在過往三年多服務孕產媽媽的過程中,愛博恩觀察到不少媽媽在產後會遭遇母乳餵養困難、情緒低落甚至抑鬱等困擾。如果在這個階段,媽媽們的情緒得不到有效疏導,未能得到科學專業的母乳餵養知識支持,她們最終會選擇放棄母乳餵養,重者甚至會遺留下身心創傷。據2016年5月20日由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發布的《中國母乳餵養研究報告》,1998年-2014年這16年間,中國的母乳餵養率從67%下降至28%。
  • 「母乳餵養,廣州先行」公益活動線上發布
    信息時報訊 (記者 廖溫勃 通訊員 劉日秀) 「提高寶寶的免疫力,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母乳餵養。」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副院長、兒科專家陳運彬告訴記者,母乳餵養對孩子好處巨大,但目前我國母乳餵養率仍亟待提升。在5月20日全國母乳餵養宣傳日當天,「母乳餵養,廣州先行」母乳餵養萬裡行公益·雲發布會在廣州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