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餵養,還需解開職場媽媽「心結」

2020-08-12 環球網

來源:中國婦女報

■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 彭芸

「母乳是嬰兒最安全、最完整、無公害、綠色環保的純天然食物,已經發現母乳中的有益物質超過400種,它含有嬰兒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素和抗體,是嬰兒的黃金食品。」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林星光這樣強調說。

目前母乳餵養已成為國際共識,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針對母乳餵養提出聯合倡議:嬰兒出生後1小時內開始母乳餵養;最初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6個月後應及時添加輔食,在添加輔食基礎上繼續母乳餵養至2歲或以上。

然而,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近期發布的《中國母乳餵養影響因素調查報告》顯示,目前,我國嬰兒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率為29.2%,遠低於國際平均水平的42%,與《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和《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中的到2020年我國純母乳餵養率達到50%的目標仍有較大差距,我國母乳餵養現狀不容樂觀。

母乳可提升嬰兒免疫力,是對孩子健康最好的保護

「第一口奶應該吃媽媽的母乳,而不是配方奶。」林星光說,因為早期寶寶的腸胃功能非常薄弱,如果過早接觸牛奶中的大分子蛋白會引起寶寶腸道過敏,這也是近年來腸道過敏寶寶人數增長的重要原因。

同濟大學近期實驗表明,在患上新冠肺炎母親的乳汁和血液中都沒有檢測出核酸陽性,沒有證據表明母乳餵養會傳染新冠肺炎。在疫情尚未結束的當下,這可解除一些高危母親的顧慮。而母乳最大的優勢是含有天然抗體,林星光表示,疫情期間,嬰兒通過母乳餵養可增強免疫力,就是對寶寶健康的最好保護。

以往研究也表明,母乳餵養可以減少嬰兒72%的腹瀉入院和57%的呼吸道感染入院。從長遠角度看,母乳餵養的孩子成年後罹患肥胖和糖尿病概率顯著較低 。

餵養困難和誤區讓許多媽媽不願哺乳

影星章子怡在微博中曾寫道:「產後35小時漲奶症狀開始出現,雙乳硬得就像艱不可摧的巖石。生理性漲奶,是給所有堅持母乳餵養的寶媽們上的最摧殘的『酷刑』……」

林星光表示,儘管母乳餵養對母嬰健康均有益處,但媽媽們在堅持母乳餵養中卻會遇到許多障礙,比如乳頭疼痛和皸裂、堵奶、乳腺炎等問題。同濟醫院很早就在全院新生兒中開展了全母乳餵養,但也面臨很多阻力:許多媽媽存在餵養困難,擔心乳汁不夠而出現餵養焦慮;還有許多媽媽因害怕疼痛等問題而放棄母乳餵養;有些產婦害怕哺乳會影響身材;有些產婦對某些合併疾病的認識不足,比如妊娠合併B型肝炎的患者和家屬因擔心餵養會傳給下一代而拒絕母乳餵養。

專家指出,並非每一位患了B肝的母親都不能哺乳,要視具體情況而定。而母乳餵養對於身材的影響相比於嬰兒健康而言,更是作為一個母親應承擔的;況且,如果是正確哺乳一般對身材沒有什麼影響,但這也與女性年齡有一定關係。

哺乳對女性自身健康更有益處

其實,哺乳對於女性長期健康的正面影響更應關注。越來越多研究表明,母乳餵養可以減少女性乳腺、卵巢腫瘤及缺鐵性貧血等疾病的發生率。

科學研究證實,就算是只餵奶幾個月的媽媽,患乳腺癌概率也會大大低於從沒餵奶的女性。與從沒餵奶的女性對比,哺乳期超出25個月的媽媽們患乳腺癌概率要降低許多。除了防止乳腺癌,哺乳還可防止和降低卵巢癌、尿道感染和骨質疏鬆的發生,可促進女性健康。

林星光建議,需在孕期就進一步加強對年輕父母進行母乳餵養相關知識的教育,醫院或醫護人員應充分擔負起為媽媽們提供充分母乳餵養方面專業指導的責任。

建設母嬰室,讓「母愛空間」不再稀缺

相關調查表明,我國近年來母乳餵養率下降原因還包括:職場女性權利得不到充分保障;生活節奏過快、競爭壓力過大,有些單位對於女性休產假時間沒有嚴格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沒有為女性哺乳提供足夠便捷,這些都是影響女性母乳餵養意願與能力的負面因素。

從2013年開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婦幼保健中心聯合發起「母愛10平方」活動,推動所有的辦公場所和公共場所建立母嬰室。據《中國城市母嬰白皮書》顯示,到2019年2月,全國已有城市母嬰室2643間,越來越多的媽媽開始告別不得不屈身於公共衛生間、雜物間或會議室餵娃的窘狀。

林星光表示:「在醫院、餐館、商場等公共場所設立母嬰室。一來保護婦女隱私,二來緩解她們作為哺乳母親的外出困難,幫助她們儘快重返社會。更重要的是,尊重哺乳媽媽身份以外作為個人的心理感受和尊嚴。」

2019年廣州市頒布的第一個母乳餵養地方性法規《廣州市母乳餵養促進條例》規定,新建公共場所的母嬰室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交付使用;已建公共場所應當建設而未建設母嬰室的,應當補建;女職工比較多的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女職工的需要,建設哺乳室,配備母乳儲存設施,並鼓勵寫字樓、工業園區等場所統一建設哺乳室。該條例為母嬰室的建立掃除了障礙,也讓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母乳餵養已不再是一件個人私事,應該得到全社會的理解與支持。

打造愛嬰社區,為母乳餵養家庭護航

據北京市衛生健康委發布的消息,2019年,北京市6個月內嬰兒母乳餵養率超過92%,純母乳餵養率為72.9%。北京的母乳餵養率為何能逆勢上升?

據了解,自2013年以來,北京市在全面開展愛嬰醫院覆核基礎上,啟動愛嬰社區試點建設工作,開啟「在醫院、下社區、進家庭」的連續管理和綜合促進新模式,開展愛嬰社區創建,結合新生兒訪視開展母乳餵養家庭指導,依託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立哺乳室,提供母乳餵養環境和條件。目前,北京市有206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成為愛嬰社區,其中西城、昌平、密雲三個區實現愛嬰社區全覆蓋。

大多數母親在出院後的母乳餵養過程中都會遇到各種問題,由於社區的介入,產婦出院後,可由社區對產婦進行後續連續性護理,提供哺乳餵養指導。這樣就能起到比較好的產前產後服務的連續性效果。林星光對此稱讚說:「母乳餵養工作進社區,有助於長效管理,可持續保護、促進和支持母乳餵養,提高母乳餵養率。」

相關焦點

  • 這是一份職場媽媽的母乳餵養報告
    >冷藏室內5天冷凍室內6個月這些東西職場媽媽必備國內母乳餵養現狀92.4%的寶寶在出生後4個月內都獲得了母乳餵養,其中65.3%的寶寶為純母乳餵養。山東、河北、河南的母乳餵養比例排名前三。寫在最後母乳餵養並不是平常人想像中那麼容易,職場媽媽需要平衡好生活和工作
  • 職場媽媽母乳餵養攻略
    職場媽媽母乳餵養攻略2016-01-29 11:31:04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2015年的尾巴,朋友圈都被一條消息刷屏了:  從2016年1月1日起,晚婚晚育的夫妻將不再享有晚婚假、晚育假  最為關注這一消息的,自然是與之密切相關的職場媽媽們。
  • 世界母乳餵養周特輯,重返職場的媽媽們該如何母乳餵養?
    大家都知道,世界衛生組織是倡導準媽媽母乳餵養,因為母乳餵養不僅可以提供寶寶同時期生長發育的營養素需求,提供生命最早期的免疫物質,減少感染性疾病;還可以促進準媽媽子宮收縮、減少產後出血,協助準媽媽體形恢復,減少乳腺癌、卵巢癌發病機率。
  • 37°母愛—致敬每一位堅持母乳餵養的職場媽媽
    作者:寶寶知道 掃e嫂「職場媽媽」在今天這個經濟高速發展的社會已經不是什麼新鮮詞了,而想把「堅持母乳餵養的職場媽媽」單獨拿出來作為一個話題,則源於在騰訊《中國人的一天》欄目裡看到的一篇《不堪的37度母愛》攝影圖集。
  • 母乳餵養多久最好?眾多職場媽媽都是這樣做的
    母乳餵養多久最好?想必這是眾多寶媽想要知道的問題。參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在寶寶6個月前給予純母乳餵養,6個月到2歲或更長時間內,在繼續母乳餵養的同時,要補充其他食物。一般職場媽媽的母乳餵養時間:現在我國最新產假規定為98天,這意味著很多新媽媽在哺乳期內就得去上班。對於職場媽媽來說,哺乳寶寶到1歲左右是最好的。職場媽媽可以在上班前,用手或吸奶器將乳汁擠至消毒過的奶瓶中,然後存入冰箱。當寶寶肚子餓,需要吃奶的時候,家人就可以幫忙把母乳用熱水慢慢溫熱,然後給寶寶吃。另外,冷藏過的母乳一旦加溫後,即使沒有餵食,也不能再冷藏,必須丟棄,不要捨不得。
  • 做好這幾點,清除職場媽媽母乳餵養的障礙!
    母乳餵養的諸多優勢和好處,很多媽媽毅然的選擇了母乳餵養。儘管她可能會面臨產後的各種不適應,為了孩子的健康,媽媽們都能堅持下來。然而,比起在餵奶期間的各種不適應,更多媽媽擔心的是在餵養6個月之後,重返職場時,該如何取捨?如何面對?
  • 中國母乳餵養報告:85%職場媽媽洗手間擠奶(圖)
    8月1日至8月7日是第23個世界母乳餵養周,為了解中國媽媽的母乳餵養現狀,育兒網同國際母乳會日前進行了大型調查並發布《2014中國媽媽母乳餵養現狀報告》。共有21407名媽媽參與,覆蓋備孕、孕期和0~6歲的孩子媽媽。
  • 母乳餵養日 |「新手媽媽」母乳餵養攻略奉上
    國務院《2011—2020年中國婦女兒童發展綱要》提出:「積極推行母乳餵養, 並將實現0到6月嬰兒純母乳餵養率50%」作為重要目標。(「新手媽媽」母乳餵養困難及其發生情況)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講講母乳餵養,通過直觀的圖示,教寶爸寶媽正確餵養自己的娃
  • 職場媽媽也想要母乳餵養寶寶?看來只能這麼辦了
    Mother是經過投票排名第一的最優美與偉大單詞,但我們今天要說的是比mother更偉大的——workingmother職場媽媽。由於很多複雜的原因,很多寶媽在生產結束後就快速的重返職場,工作與家庭的雙重壓力讓職場媽媽經常被「虐」。但是,為了寶寶在家能夠喝到健康的母乳,職場媽媽在工作外還要做好自己的背奶工作。
  • 職場女性母乳餵養面臨「四缺」 正確姿勢要牢記
    本周正值世界母乳餵養宣傳周,今年的主題為:職場媽媽,「餵」愛堅持。面臨種種窘境的職場媽媽們,該如何堅持母乳餵養?新華網近日專訪了北京婦產醫院產科護師徐暉。面臨餵養四大煩惱:缺睡眠、缺時間、缺地方、缺力氣一個大大的雙肩背,裡面裝上一套吸奶器、兩隻奶瓶和一個母乳儲藏袋,這就是「背奶媽媽」小聶每天上班必不可少的裝備。
  • 母乳餵養周 | 母乳餵養的堅強戰士——背奶媽媽
    8月1日至7日是第29個 世界母乳餵養周 ,今年活動主題為 支持母乳餵養,守護健康地球。,很多媽媽為了兼顧寶寶的母乳和自己熱愛的工作,成了背奶媽媽大軍中的一員。剛剛適應了媽媽的角色,同時又要投入另一個職場角色,忙亂程度可想而知。如果有什麼緊急情況可以請朋友或親戚幫忙應付。3、教會寶寶用奶瓶。吸乳頭和吸奶瓶完全是兩種不同的喝奶方式,成為背奶媽媽之前,可以在每次餵奶之前或餵奶快結束的時候,讓寶寶吮吸一下奶瓶的奶嘴,讓寶寶慢慢適應這種方式。4、選擇合適的背奶用品。
  • 世界母乳餵養周:「餵」愛堅持仍需社會關注
    堅持「餵」愛,媽媽們除受到自身工作、生活因素限制外,公共場所缺乏母乳餵養室、社會觀念封閉等也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想要堅持「餵」愛的媽媽們,促進母乳餵養仍需社會各界關注。 「我也知道母乳餵養對於孩子的成長是最好的,但是因為工作的原因,不能按照醫生囑咐的那樣每天按時哺乳。」一位從事新聞工作的崔女士告訴記者。
  • 飛利浦新安怡幫助媽媽實現成功的母乳餵養
    母乳餵養方法的不當以及媽媽的心理和生理因素都會影響到正常的乳汁分泌。當然為了刺激母乳分泌,媽媽們要注意營養均衡,同時保證充分的休息。輔助工具的選用  媽媽應該選擇不單純依靠吸力吸乳的產品,例如飛利浦新安怡自然原生吸乳器,其花瓣狀的按摩墊可以模仿寶寶的吸吮來溫柔地擠壓乳暈,它絲絨般柔軟的質地,還可給皮膚帶來溫熱感。媽媽在舒適放鬆的感覺中,獲得了寶寶般溫和吸吮的刺激,同時有效排空了乳房。
  • 職場媽媽也可以實現母乳餵養
    近期,在母乳餵養這件事情上,可謂是讓她大傷腦筋。新手媽媽很容易出現奶水不足的情況,陳意涵在微博中發文,來自於圖片上面的信息告訴我們,好不容易用吸奶器吸出了一些母乳,卻又一不小心打翻了。不禁吐槽到:養兒方知父母恩!說到職場媽媽,女明星們當屬典型。隨著生活壓力的增大,即便是日常生活中,絕大多數女人,還是要面臨產假過後儘快投入到工作崗位當中的境況。
  • 媽媽哽咽:誰不想純母乳餵養!混合餵養無錯,兩點做對營養不差哪
    微弱的光線下,她的眼眶微噙眼淚,聲音沉悶的說:「我在產後的第2個星期就發現自己的母乳不足了,但是身邊很多人都不理解,他們都說只要有母乳,就一定可以達到供需平衡,可我的母乳真的不夠。寶寶上周感冒咳嗽還一直發燒,今晚家裡人又說是寶寶母乳喝得少,奶粉沒有抗體。如果條件滿足,沒有哪個母親不想實現純母乳餵養。我已經感到很愧疚了,他們還如此不理解我,我真的覺得很委屈難過!」
  • 職場媽媽和母乳寶寶
    自己也特別認同母乳餵養,加上生產的醫院是家部隊醫院,醫生護士們近乎嚴苛的要求產婦們進行母乳餵養,於是小土豆出生後,就開始積極實施。 既然有奶水,那麼就這麼餵下去吧。可是第一個問題很快就來了,寶寶會不會吃不飽?第三天的時候孩子黃疸出來了,醫生讓把母乳擠出來用奶瓶喂。
  • 520母乳餵養日 一起做個快樂的背奶媽媽
    當職場女性和背奶媽媽融為一體時,會面臨身心精力極大消耗的狀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用甘甜的乳汁哺乳下一代是每個媽媽神聖的任務,37度的母愛,母乳餵養是甜蜜的、快樂的,同時也是痛苦的。
  • 職場媽媽成主流,工作、母乳餵養如何兼得,正確儲存母乳很重要
    「本文由媽媽力育兒原創,歡迎大家評論、分享」越來越多的寶媽為了減輕家中的經濟負擔,都會選擇外出工作,可家裡嗷嗷待哺的寶寶可怎麼辦?寶寶可以找人帶,可一直母乳餵養的寶寶,這「口糧」問題怎麼解決。工作、母乳餵養如何兼得?
  • 母乳餵養六問:新手媽媽請記下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純母乳餵養直到6個月,繼續母乳餵養至2歲或更長時間,同時要補充其他適當的食物。堅持母乳餵養的媽媽都是十分辛苦且偉大的,但因為缺乏經驗,很多新手媽媽都會踩一些「坑」走一些彎路,以下關於母乳餵養的小知識,你了解多少呢?1.配方奶粉可以代替母乳嗎?
  • 母乳餵養六問:新手媽媽請記下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純母乳餵養直到6個月,繼續母乳餵養至2歲或更長時間,同時要補充其他適當的食物。堅持母乳餵養的媽媽都是十分辛苦且偉大的,但因為缺乏經驗,很多新手媽媽都會踩一些「坑」走一些彎路,以下關於母乳餵養的小知識,你了解多少呢?1.配方奶粉可以代替母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