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至8月7日是第23個世界母乳餵養周,為了解中國媽媽的母乳餵養現狀,育兒網同國際母乳會日前進行了大型調查並發布《2014中國媽媽母乳餵養現狀報告》。共有21407名媽媽參與,覆蓋備孕、孕期和0~6歲的孩子媽媽。調查結果顯示,96%的媽媽都採取過母乳餵養,在堅持時間上,佔比最高的為6到12個月,短於國際母乳會建議餵養到2周歲。有90%的公司未設置哺乳室,只有近六成的媽媽能夠享受國家規定的1小時哺乳假,這使得職場媽媽要麼放棄母乳餵養,要麼選擇「早晚母乳,其他時間奶粉」的混合餵養方式。
3原因致母乳餵養難堅持
NO.1
孕期開始接觸奶粉
調查顯示,有34%的孕媽收到過奶粉試用裝,68%的孕媽會提前為寶寶準備好一段奶粉,存在以防不時之需的心理。
專業聲音:
產後30分鐘內即可開始餵奶,雖然新媽媽身心疲憊,乳房也不感到脹,但一定要及早讓寶寶吸吮乳房刺激下奶,以免失去最佳時機。如果過早給寶寶添加配方奶,可能會產生「乳頭錯覺」,影響新媽媽順利完成母乳餵養。
NO.2
產後奶水不足
調查顯示,在放棄母乳餵養的媽媽中,有六成是因為奶水不足;而在已經選擇母乳餵養的媽媽中,也有近三成表示自己的奶水不夠寶寶吃。
專業聲音:
奶水不足是母乳餵養的常見誤區,這種觀念導致了很多媽媽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慢慢不再堅持母乳餵養。
實際上很少有新媽媽是真正意義上的奶水不足,多數人還是因為信心不足、寶寶吸吮不頻繁或方法不正確以致乳汁分泌減少。「寶寶吃奶越頻繁,母乳分泌就越多。媽媽的身體通過寶寶頻繁吃奶及有效吸吮獲得信號,以分泌出寶寶需要的等量母乳。」
NO.3
背奶環境惡劣
調查顯示,上班後有79%的職場媽媽仍堅持母乳餵養。21%放棄母乳餵養的職場媽媽,其放棄的主要原因在於母乳量減少、單位不方便進行母乳餵養以及覺得寶寶不需要再吃母乳了。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調查顯示,90%的公司未設置哺乳室,職場媽媽們只能選擇衛生間、空房間、更衣室擠奶。
同時,只有近六成的媽媽能夠真正享受國家規定的1小時哺乳假,而近兩成的則表示公司不允許放哺乳假。哺乳假的缺失讓職場媽媽自顧不暇,工作生活都受到影響。為了能夠在恢復工作的同時繼續滿足孩子的吃奶需要,職場媽媽有多種途徑給寶寶餵奶,其中選擇最多的是「早晚進行母乳餵養,其他時間餵配方奶粉」這種混合式餵養的方式。
專業聲音:
「媽媽重返職場後,職場壓力、工作性質等因素,會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媽媽的奶量下降,但這只是一個過程,只要你放鬆心情,調整心態,規律性地擠奶、親喂,奶量就會慢慢回來。」
坐上西關小船快閃
媽媽宣傳母乳餵養
本報訊 (記者伍仞)本周是世界母乳餵養宣傳周。昨天上午,一群懷抱寶寶的年輕媽媽現身廣州荔枝灣景區,在西關小船上集體進行快速哺乳。當天全球有多個城市的母乳媽媽參與全球「母乳餵養快閃」行動活動,旨在引起公眾破除對母乳餵養的認識誤區。
昨天,國內首家母乳庫、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母乳庫派出流動母乳車,在現場接受產後10個月內的母乳媽媽捐贈母乳。有的媽媽前天剛出月子昨天就去捐獻,也有媽媽在車上「左右開弓」,一邊給自己的寶寶餵奶,一邊替母乳庫捐獻母乳。昨天共9位媽媽捐出1100毫升母乳。
母乳愛志願服務隊隊長徐靚介紹,現在有6名寶寶在市婦兒醫療中心接受「母乳營養治療」,有的寶寶一天母乳需要量達一兩千毫升,每天每個寶寶平均需要10名媽媽捐獻,而目前每天捐獻者為六七人,母乳庫存量缺口非常大,還有不少重症寶寶在排隊等候捐獻。
「適合捐獻母乳的是『奶齡』在十個月內的媽媽,」母乳愛志願服務隊隊長徐靚表示,「由於不斷有老隊員『退役』,我們希望有更多『新手媽媽』參與捐獻。」
現在市內有三個地點可以捐獻母乳給市婦兒醫療中心母乳庫,據了解,由於捐獻地點較少、天氣炎熱、照顧寶寶等原因,一些有意捐獻的媽媽一直未能如願。有媽媽呼籲市婦兒醫療中心在人民中路的院區亦設立捐獻點,方便更多熱心媽媽。
「捐奶冠軍」:捐了100多公斤
據悉,目前已有316名志願者為市婦兒醫療中心母乳庫捐獻母乳累計36.72萬毫升。而「捐奶冠軍」是該院的一名兒科醫生周小渝,她從寶寶出生第四天就去捐獻,百日後幾乎天天捐一兩次,最多的一天捐出母乳1000毫升,救治過母乳庫中的過半病寶寶。她的捐奶記錄11.36萬毫升,相當於100多公斤重,比老公的體重還要重。「自己有這個條件,能給寶寶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我感到很驕傲。」周小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