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美娟代表:加強民族醫藥保護 傳承特色診療技術

2020-12-25 光明網新聞中心

  【我從基層來·代表委員談新發展理念】

  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南林鄉黨委委員林美娟代表:

加強民族醫藥保護 傳承特色診療技術

光明日報記者 王佳

  「黎族醫藥源遠流長,對骨折、毒蛇傷、肝臟等方面疾病的治療均有特效,是民族文化的瑰寶。」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南林鄉黨委委員林美娟代表建議,針對黎藥開發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國家應採取相應措施,鼓勵傳承和開展實地調研,推動黎藥事業發展。

  林美娟代表介紹,目前黎藥存在特色診療技術瀕臨失傳、醫藥理論和技術方法創新不足以及人才匱乏等問題。她建議,一方面,應加強民族醫藥傳承、鼓勵民族醫藥創新。另一方面,要重視黎藥的調查研究,由食品藥品監管、中醫藥管理等部門成立調研組,通過實地調研,從政策層面、臨床研究等方面為海南黎藥事業提供指導意見。

  《光明日報》( 2017年03月13日 07版)

[責任編輯:孫宗鶴]

相關焦點

  • 湘西民族醫藥快速發展的「法寶」
    條例第十條第二款規定:「沒有取得執業醫師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確有獨特診療技術的土家醫藥苗醫藥從業人員,經本人申請,縣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推薦,州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專家委員會考核確認,並根據《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註冊取得執業證書。」
  • 廣西全面實施中醫藥民族醫藥「十大重點工程」
    在國家繼續加強中醫藥民族醫藥服務能力建設的基礎上,重點建設12個國家和自治區級中醫藥壯瑤醫藥學科,申請8個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和25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加強3個綜合改革試點縣的中醫藥壯瑤醫藥服務能力建設;提升20個地市級和68個縣級中醫民族醫醫院的服務能力;重點建設20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1200個鄉鎮衛生院中醫壯瑤醫科,並納入自治區為民辦實事項目。
  • 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貴州省「十二五」民族醫藥和特色食品及...
    在現有中藥材GAP種植技術研究的基礎上,加強示範基地建設,構建試驗、示範、輻射推廣相結合的中藥材規範化生產示範多元化推廣體系。以道地特色、大宗常用、名貴珍稀藥材,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用藥材,林藥間作與食藥保健多用藥材為重點。加強我省用量較大的野生藥材變家種與保護撫育的研究,加強對重要藥材資源和野生瀕危藥用資源的有效保護。
  • 傳承、保護、記錄雲南特色民族文化 雲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2020...
    推介會現場此次推介會邀請了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雲南省文物鑑定委員會主任、研究員張永康;雲南民族大學教授,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評審專家、原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楊德鋆以及最早的昆明外文書籍聚寶地——東方書店開創者王嗣順的女兒,原雲南省婦聯主任王潤裳三位嘉賓,與現場讀者分享璀璨奪目、多態多姿的雲南民族文化。
  • 「健康中國、民族醫藥在行動」第二屆民族醫藥論壇在長召開
    ,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張文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原副局長吳剛,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監事長蔡國斌、副會長李寧等嘉賓,以及全國民族醫藥、中西醫藥專家、企業代表350多人共聚一堂。論壇圍繞少數民族醫藥及中醫藥在醫療、保健、教育、科研、產業、文化等多領域的特色優勢和最新成果進行交流合作。原國家衛生部部長高強就中醫藥的傳承、創新與發展發表了重要講話。他指出:當前中醫藥的振興發展面臨著千載難逢的大好機遇,黨中央把中醫藥發展擺在國家戰略的重要位置。國務院召開的全國中醫藥大會近期成功舉行,黨中央和國務院關於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的意見向社會公開發布。
  • 林美娟:「三小」人大代表的大擔當(圖)
    根據當前的經濟發展形勢,結合羅葵村的實際,在林美娟的倡導下,羅葵村以「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成立花源養蜂合作社、檳榔花織錦合作社以及巾幗養蜂合作社等,發展羅葵特色產業。  羅葵村有不少婦女會織黎錦,她們加入合作社後,利用農閒時間織錦,增加家庭收入。
  • 中西醫藥臨床診療科技創新聯盟耳鼻喉專業委員會在合肥成立
    在剛剛結束的黨的十九大上,習近平總書記向大會作了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報告,提出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健康中國戰略
  • 人大代表林美娟:加強貧困山區水利設施建設 保障飲水安全
    全國人大代表林美娟接受南海網記者採訪。住瓊全國人大代表,保亭南林鄉黨委委員、宣傳委員,羅葵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林美娟建議,加強貧困山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水利設施的建設。  林美娟說:「我們鄉存在地下水礦物質超標的情況,鄉裡有自來水喝,是山上流下來的地表水,到了雨季水勢大了,水就變得渾濁。為了預防旱季水不夠喝,我們也打了地下井,但地下水大多用作洗漱用途。」
  • 自治區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
    加強中醫醫院信息化平臺建設,優化醫院服務流程,推動線上線下一體化和遠程醫療服務。引導和鼓勵中醫類醫院運用信息化、智能化技術裝備開展遠程醫療服務。完善少數民族醫醫院信息系統基本功能,研究開發基於少數民族醫藥理論體系的現代信息管理系統及電子病歷,並推廣使用。發揮中醫藥在健康新疆戰略中的獨特作用4.聚焦重點疾病治療,突出中醫藥特色優勢。
  • 創新聚勢 讓民族瑰寶走向世界——通遼市大力推進蒙醫藥創新發展綜述
    如今,在科爾沁大草原的腹地,通遼市的蒙醫藥產業猶如一匹奔騰的駿馬馳騁在千裡沃野,疾速前行。  2015年以來,通遼市連續三年召開國際蒙醫藥產業博覽會,全方位展示了蒙醫藥科技成果和研發產品, 500餘名國內外醫藥專家、企業代表聚集在一起,共商蒙醫藥產業發展大計,一次又一次打響了通遼蒙醫藥產業在世界的知名度。這顆無比璀璨的民族瑰寶正一步步從草原走向世界。
  • 自貢富順:突出特色中醫文化助推醫藥衛生體改
    人民網成都11月1日電 近年來,自貢市富順縣將特色中醫文化和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有機結合、統籌推進,突出「創建工作、體系建設、要素保障、人才培養」,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中切實突出中醫藥特色和優勢,加強領導、強化管理、夯實基礎,有力地促進了全縣中醫藥事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 代表委員新春寄語|林美娟:進一步保障村委換屆選舉平穩有序
    (原標題:代表委員新春寄語|林美娟:進一步保障村委換屆選舉平穩有序)
  • 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
    鼓勵社會資本建設康復醫院、療養院、護理院等中醫特色康復服務機構,支持各類醫療機構開展中醫特色康復服務。針對慢性病和傷殘等,制定推廣一批中醫康複方案,推動研發一批中醫康復器具。 三、推動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八)加強中藥材保護與開發。強化湘產道地藥材種質資源和原產地保護,加強珍稀瀕危野生藥用動植物保護,支持珍稀瀕危中藥材替代品的研究和開發利用。
  • 民族民間舞蹈藝術的傳承與發展
    加強立法,落實民族民間舞蹈藝術的傳承與發展政策  在立法方面,我國先後制定了《著作權法》《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等法律法規,正在起草或將要頒布的法律法規有《民間文學藝術作品保護條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法》等。從這些法律法規可以看出,我國民族民間舞蹈藝術已有了初步的立法保障體系。
  • 傳承保護民族文化瑰寶
    圖為西藏倉央嘉措文化研究協會第二次會員大會暨換屆選舉大會現場 西藏倉央嘉措協會成立四年來,以研究倉央嘉措文化為己任,全方位、多角度保護、傳承和發展優秀傳統文化
  • 我院田士英醫生榮登《中國醫藥技術百名專家名錄》
    核心提示:2019年11月,我院癲癇診療醫生田士英榮登《中國醫藥技術百名專家名錄》並受邀擔任編輯委員會委員,本書以傳承、傳播醫藥技術人物模範事跡、高雅風採和醫藥技術特技、成果展示為宗旨,將從不同角度介紹醫藥技術先進人物的模範事跡和崇高品德,重點介紹為我國醫藥發展、醫藥衛生事業做出積極貢獻和學者風採,從而展示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取得的輝煌成就。
  • 晚報中醫體驗團帶你探尋民族醫藥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焦守廣 劉小田 實習生 張澤文9月23日下午,在淅瀝的秋雨中,齊魯晚報中醫體驗團第四期走進了具有濃鬱民族醫藥色彩的濟南市民族醫院,深入了解這家建院68年的醫院,並體驗藏醫、針灸推拿、蠟療、磁療等特色診療服務。
  • 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湖南省委省政府出臺實施意見
    鼓勵社會資本建設康復醫院、療養院、護理院等中醫特色康復服務機構,支持各類醫療機構開展中醫特色康復服務。針對慢性病和傷殘等,制定推廣一批中醫康複方案,推動研發一批中醫康復器具。三、推動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八)加強中藥材保護與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