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考改革的深化,同學們不僅需要在學科學習方面努力抓緊,在綜合素質的提升上也需齊頭並進了。
綜合素質能力,體現在綜合素質檔案材料上。江蘇的同學該如何準備綜合素質檔案材料呢?讓我們來了解下吧!
2019年4月21日,江蘇省政府發布《關於印發江蘇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
文件中提到2018年啟動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2021年整體實施,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健全促進公平、科學選才、監督有力的高校考試招生體制機制。
全面實施綜合素質評價。根據《教育部關於加強和改進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意見》精神,結合江蘇實際,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導向,研究制定實施方案和評價細則,全面開展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
綜合素質評價有什麼用
綜合素質評價圍繞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自我認識與生涯規劃等六個方面進行寫實記錄,建立個人檔案。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學生畢業和升學的重要參考。學生高中畢業前,個人綜合素質評價檔案將以統一格式提供給高校。
高校要根據學校辦學特色和人才培養要求,制定科學規範的綜合素質評價使用辦法,組織教師等專業人員對檔案材料進行研究分析,採取集體評議等方式作出客觀評價,作為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在考生分數相同時,可作為優先錄取和優先安排專業的依據。高校應在招生章程中明確綜合素質評價的具體使用辦法並提前公布,規範、公開使用情況。
劃重點
2020年1月15日,教育部發布《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簡稱強基計劃)
起步階段,全國共有36所一流大學開展試點。
2020年4月22日,江蘇省教育廳發布《省教育廳關於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綜合評價錄取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
通知中,共有21所高校在我省開展綜合評價錄取改革試點。
A類高校9所:南京大學、東南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科技大學、南方科技大學、上海紐約大學、崑山杜克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B類高校12所:南京師範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南京醫科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南京林業大學、江蘇師範大學、南通大學、揚州大學、江蘇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
隨著2020年的強基計劃,江蘇省綜合素質評價錄取政策的出臺,各高校的招生簡章中反覆的出現了「綜合素質評價檔案」。
綜合素質評價檔案怎麼準備
2020年6月1日,江蘇省教育廳辦公室發布《關於做好江蘇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表使用工作的通知》
通知中,就綜合素質評價表欄目內容和填寫通知做出了相對明確的指導和要求。
1.基本信息:「政治面貌」,考生填寫「黨員」「團員」或群眾。
2.擔任職務:限填兩項。具體填寫內容由學生根據實際情況自主決定。若沒有,則填「無」。下同。
3.榮譽獎勵:限填三項。具體填寫內容由學生根據實際情況自主決定。建議填寫等級最高的榮譽和獎勵。
4.學業水平考試成績:據實填寫「合格」或「不合格」或等級。從2021年起,由省統一平臺自動生成。
5.學科特長:限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學五門奧林匹克競賽學科,限填三項,獲市級及以上獎勵的考生填寫。
6.體質與體育特長:體質健康測試按在校學習期間計算出平均得分,然後根據得分判定等級。90.0分及以上為「優秀」,80.0~89.9分為「良好」,60.0~79.9分為「及格」,59.9分及以下為「不及格」。從2021年起,由省統一平臺自動生成。體育特長獲獎情況限填三項,獲市級及以上獎勵的考生填寫。
7.藝術特長:獲獎情況限填三項,獲市級及以上獎勵的考生填寫。
8. 科技特長:科技創新發明與專利等,限填三項,獲市級及以上獎勵的考生填寫。
9.其他特長:根據表格提示如實填寫。
10.社團和社會實踐與志願服務:限填三項,由學生自主選擇是否填寫,建議填寫獲認可度高的內容。
11.研究性學習代表成果:限填兩項,由學生自主選擇是否填寫,建議填寫獲認可度高的內容。
12.處分信息:限填一項。從2021年起,由省統一平臺自動生成。
13.自我陳述:重點展現學生自我認識與個性特點、學習收穫與成長體驗、人生志向與生涯規劃等,限300字內。學生自主撰寫。
14.籤名蓋章:學生籤名確認、班主任審核籤字、學校蓋章確定表格內容真實。
在文件中,把研究性學習明確的寫入了期中。而在強基計劃和綜評招生的高校招生簡章中,也是反覆的提到了學術潛質、研究學習經歷等。看來,優秀的研究性學習經歷,將為成為高校考評錄取學生的關注重點。
總結
學生從高一開始,就要開始準備優質的綜合素質評價內容,特別研究性學習經歷啦!
江蘇考生看過來,強基政策解讀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