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人養鳥的罐子,可惜漏了

2020-12-18 百年酸爺

1、磚雕

這件磚雕造型很規整,滿身都是工,雕刻技法精湛,傳統的『福在眼前』紋飾,這件東西很大,高達到了40公分。

磚雕是古代建築中很重要的藝術形式,比石雕要節約成本,民間建築應用較多,雕刻手法有透雕、浮雕、隱雕、剔雕、圓雕、多層雕等。

磚雕介於石雕與木雕之間,兼併了兩者剛柔之美,純樸又不是格調。

2、鐵磬

這件鐵磬滿身都是紋飾,大而飽滿,表皮的這種滄桑,給人一種肅穆之感,全身並無磕損,實在是難能可貴。

磬是古代的打擊樂器,有各種材質。而圖中的磬是一種佛教用器,這件應當是一件小磬,看起來像缽。

3、漏刻

這件東西非常有趣,是古代發明的計時器,這種帶孔的屬於洩水型漏刻,水從漏壺孔中流出,漏壺中的浮箭隨之下降,浮箭上面有刻度指示,就能知道時間了。古人為了準確性,還會製作多級受水壺。

漏刻是中國古代使用時間最長和應用最廣的計時工具,最早在《周禮》中有記載,而出土最早的實物為東漢時期,僅僅有三件,而且都是受水型,這件是洩水型,可以說彌足珍貴,算得上是民藏精品了。

4、宋代鐵壺

這件鐵壺已經是鏽跡斑斑,沒有銘文,即使有也繡的看不到,是從造型上來判斷它的年代,長頸、瓜腹、細流都符合宋代壺的造型。

一般我們見到的此壺比較多,湖田窯這種壺型較多,但鐵壺還是不多見的。

北宋時期北方開始用煤來冶鐵,效率得到提高,但是鐵含硫較多,製作出來的鐵延展性和韌度降低,火器容易炸膛,南方的鐵則沒有這種現象。

可能這種『鐵疙瘩』看上去並不美觀,但作為一件宋代鐵器能保存到現在也是不容易的,而且造型完整,宋代之所以創造了很多美學經典,就是因為器物的造型上讓人賞心悅目,而這件壺雖然鏽跡斑斑,更增添了時間之味,老氣兒撲面而來,擋都擋不住。

5、鳥食罐

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東西,不仔細看還以為定窯的東西,仔細一看發現釉不對,這是一件當陽峪窯的鳥食罐。

當陽峪窯是宋代著名的民間窯口,窯址在河南修武縣當陽峪村,當陽峪窯分為很多品種,廣義上說當陽峪窯是一個窯系,因為窯址分布很多,瓷器的胎質也很複雜,有精細白胎,也有粗黃胎。

有時候鑑定瓷器只能判斷個大概,具體到哪個窯口是有些困難,比如先看是北方窯口還是南方窯口,因為瓷土不同,胎底的顏色是不一樣的,這件鳥食罐就有使用化妝土的痕跡。因為所有者對瓷器的來源較為清楚,對窯口判斷就更加準確。

宋代對禽鳥的馴養和鑑賞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史籍中有關汴京和臨安的養鳥記載最多,常見的種類有百靈、畫眉、金翅、百舌、相思、繡眼、秦吉了、倒掛兒、黃鶯、蠟嘴、鵪鶉、鴿子等,還有一些只知其名而不知其形的鳥種。

宋代的養鳥盛行,得益於崇尚文化的風氣,還有商業、手工業發達,城市經濟發展迅速,新興市民階層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中寫道:「零陵李宗古居士,唯一妻一女,垂老病足,養鷓鴣、鸚鵡以樂餘年。「

這件鳥食罐美中不足之處就是漏了。

相關焦點

  • 趙長春 | 以讀攻讀:鄭板橋不養鳥及其養鳥之道
    鄭板橋不養鳥
  • 雲南苗族養鳥文化初探
    而今所見,苗族人養鳥,多為畫眉。為何偏愛畫眉呢?但凡養過鳥的人都知道,畫眉鳥聲音宏亮,婉轉動聽,尤其在清晨時分,幾聲畫眉鳴叫聲響,足以讓你睡意全無,神清氣爽、精神十足。「我們聽說的最貴的一隻畫眉鳥成交價是20萬!」
  • 養鳥人的四門功課
    養鳥人也有四門功課:選、養、遛、盤。 首先說選,選功是關鍵,選到一直好鳥的意義想必大家都知道,不喜歡的鳥養著也是浪費時間。對我而言,如果沒有中意的鳥,我寧可不養,寧缺毋濫。 第三就是遛了,遛是核心,玩鳥的樂趣主要就來自遛,其實養鳥就是人想親近自然,而遛鳥就是讓鳥重新找到在自然中的感覺。從這個意義上說,養鳥就是在遛人,遛鳥亦可養心養人。最後一點就是盤了,盤是靈魂。盤就是讓鳥不怕人,親近人,甚至變得有些像人、理解人。是人性和鳥性之間的相互摩擦,融合。
  • 養鳥用哪種飲水器好
    寵物飲水器今天我們就談談如何解決飲水不潔這樣的問題,在養鳥過程中清潔的飲水是養鳥成敗的重要因素,這一環節是不可以小視的,那麼像鷯哥、八哥用什麼飲水器好呢?體型較小的鳥,可以用我前期文章裡的所說自製那種最為實用,請搜索《自製小鳥飲水器》鷯語花香篇,照文章中所說一一去做就可以了,比較簡單,小體型鳥裝滿水可以喝上十幾天,這是我多年養鳥總結的經驗,和大家一起分享,愛鳥就要對鳥的健康負責,不愛也請不要去傷害。
  • 養鳥人要知道在家養鳥的六大禁忌,如果你犯了錯誤,請注意
    「種花養鳥,修身養性」自古以來就是我國學者所喜愛的。漂亮的觀賞鳥可以為家族增添色彩許多,但許多新手卻經常會提交「養鳥忌諱」,讓我們來看看下面六個常見的禁忌,如果有,請記得換。不要養鳥換明天換,如果你看到別人的鳥好,你會放棄你自己的,這不僅浪費時間和精力,而且無法獲得經驗和支付學費。禁忌4,隨機照明鳥類通常需要暴露在陽光下,但並非所有的鳥類都適合長時間暴露在太陽。比如很多硬物不適合頻繁曬太陽,不但不會好,還會使羽毛變色,影響健康。
  • 看老北京人如何以養鳥為趣
    [摘要]養鳥是老北京的雅好。提籠架鳥,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雖然,如今車馬喧囂的北京城已很難看到提籠架鳥,但是愛鳥、養鳥依然是舊京文化中的一部分。養鳥是老北京的雅好。可見,滿族人有養鳥聽音的傳統。清朝滿族人入關以後,這種傳統也被帶入北京。
  • 養鳥如何招財旺運?原來這麼簡單!
    據《禮記》《孟子》和《山海經》等文獻記載,我國人民自古以來就有愛鳥養鳥的傳統,養鳥的歷史非常悠久。在幾千年以前,人們為了物質生活的需求,把狩獵獲得的一些體型不大、性格溫順、容易養活的野鳥圈禁起來進行飼養。經過漫長歲月的繁殖和馴化,有一部分野鳥逐漸變成了我們飼養的家禽,比如雞、鴨、鵝等。
  • 【英語晨讀】The Cracked Water Pot 有裂痕的罐子
    印度有一個挑水工,他有兩個大罐子,分別掛在肩上扁擔的兩頭。One of the pots had a crack in it, and while the other pot was perfect and always delivered a full portion of water.其中一個罐子做工精細,從不漏水,另一個上面則有一道裂縫。
  • 【雙語閱讀】初中英語寓言故事:有裂痕的罐子
    其中一個罐子做工精細,從不漏水,另一個上面則有一道裂縫。At the end of the long walk from the stream to the master's house, the cracked pot arrived only half full.每當挑水工回到僱主家時,罐子裡的水就只剩一半了。
  • 《密封罐子》:玻璃罐子隱喻的隔閡真相,遊戲背後的自我迷失
    這其中我感觸最深的是《密封罐子》。它講述的故事是:畢業後獨居深山的兩夫妻,看起來很幸福。一天晚幾個孩子的嬉鬧聲打破了平靜。妻子固執地要找到那些孩子,並提出要玩一個遊戲:用紙條分別寫下對彼此最想說的話,裝進罐子裡埋著,等20年後再拆開看。
  • 聽故事,學英語:有裂痕的罐子 The Cracked Pot
    印度有一個挑水工,他有兩個大罐子,分別掛在肩上的扁擔兩頭。One of the pots had a crack in it, while the other pot was perfect and always delivered a full portion of water.其中一個罐子做工精細,從不漏水,另一個上面則有一道裂縫。
  • 2019年中考英語閱讀理解之有裂痕的罐子
    其中一個罐子做工精細,從不漏水,另一個上面則有一道裂縫。   At the end of the long walk from the streamto the master's house, the cracked pot arrived only half full.   每當挑水工回到僱主家時,罐子裡的水就只剩一半了。
  • 可惜還沒結帳就被她摔壞了,水都漏出來了
    這種小女生必須逛的店,只要孩子看到,就挪不動了,無法理解她的感受尤其是各種盲盒,轉來轉去,許諾只能買一個,才戀戀不捨的選了一個毛絨玩具的,小朋友選了個美麗天鵝造型的水晶球,可惜還沒結帳就被她摔壞了,水都漏出來了,沒辦法,只能結帳買了兩個
  • 百靈鳥要從小養起,選擇幼鳥是關鍵,養鳥人必看
    養鳥人都知道一個道理那就是養鳥一定要從小養起,因為鳥兒不是像其他的動物一樣那麼容易接近,鳥兒的脾氣個性一般都是非常的倔強,所以養鳥一定要從小養,今天要給大家說的是百靈鳥,百靈鳥是在咱們國家非常有名氣的鳥,經常與畫眉相思鳥齊名國內,它鳴叫的聲音非常的好聽動聽,而且它還善於模仿其他的鳥類的鳴叫
  • 百靈會叫「十三套」 鷯哥竟然是「話癆」 胡同養鳥人的樂趣
    今天說說北京人四大愛好中的養鳥。從清末到民初,北京的四九城遛鳥的人很多,《燕京雜記》裡說:「京師人多養雀,街上閒行車有臂鷹者……」老北京養鳥的習慣,要追溯到滿族人養鳥聽音的傳統。就說這養鳥,電視劇裡一演到老北京就要有一個提著鳥籠子的人。老人們喜歡養鳥,早上遛早的時候拿到城根兒下、小樹林去「哨哨」,最普遍的鳥是百靈,叫起來好聽,還能學別的鳥的鳴叫聲。除了百靈以外,畫眉、黃鸝、鸚鵡也很普遍,畫眉叫聲也不錯,長得也比百靈水靈,面頰上有兩撮白毛,儼然是畫了兩道眉。小時候,我養過一段時間的鸚鵡,一天到晚嘁嘁喳喳叫不停。
  • 養鳥常用到的術語!別再讓別人把你當成「小白」了
    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專業術語,對於養鳥來說也不例外。我們在鳥市也好,在公園也好,當看到一群養鳥的人在一起交流總是喜歡去湊個熱鬧。
  • 宋代人怎樣過春節?年貨清單裡都有些什麼
    宋代人的生活是公認的最風雅,最有品的慢生活。瞧瞧宋代人的年貨清單都有些什麼。縷花、幡勝太可惜了,現代人已經不時興在頭上插花帶朵了。古人可不是這樣,男男女女的飾品大多數都是戴在頭上的。「縷花」是將綢布和彩紙剪成花朵形狀,過年時插在頭上。
  • 別看國外有能說話的鸚鵡,要是真論起養鳥水平還得看咱們中國!
    雖然國外有說話能力較強的鸚鵡,但是要真論起養鳥的水平,那還得看咱中國。中國的養鳥文化源遠流長,往上追溯的話可以到商周朝代。這點我們能從一些出土的文物中推測出,比如一些青銅器和一些甲骨文中就常見到「鳥圖騰」。可見從那時人們就非常追捧鳥類,「鳥圖騰」也表現出了當時人們對自然的敬畏與對鳥類的崇尚。
  • 罐子造句和解釋_罐子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水滴得很慢,半天才裝滿一罐子。] 罐子在教材中的例句: 1、國王的櫥櫃裡有兩個罐子,一個是陶的,一個是鐵的。(出自:統編版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6、陶罐和鐵罐) 2、王朝覆滅了,宮殿倒塌了,兩個罐子遺落在荒涼的廢墟上,上面覆蓋了厚厚的塵土。(出自:統編版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6、陶罐和鐵罐) 罐子參考例句: 1、他從小就容易生病,是個藥罐子。
  • 課程|《糖果罐子》
    繪畫材料:繪畫步驟:1.在白色的卡紙上用黑色的勾線筆畫出裝糖果的玻璃罐子:2.用丙烯顏料給罐子稍加著色,同時用海綿棒在糖果罐子上拓印出色彩豐富的糖果,注意色彩搭配:3.參考步驟2的方法,將糖果罐子裡「裝滿」馬卡龍色調的糖果:4.將畫好的糖果罐子粘貼在背景卡紙上,再在罐子周圍用丙烯顏料表現出光的質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