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黑變病」可致癌是謠言

2020-12-11 復禾健康

這是一份腸鏡報告單,隨著電子腸鏡的普及,做腸鏡的人越來越多,對於檢出「結腸黑變」的,目前國內很多醫生將之視為「病」,在腸鏡報告單中,會填上診斷結果——「結腸黑變病」。而且很多腸鏡醫生都會將所謂的「結腸黑變病會導致腸癌」的結論告知患者,給患者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

「結腸黑變病」不會致癌

2018年7月,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管的《世界中醫藥》刊登了一篇題為《關於「結腸黑變病」的商榷》(以下簡稱《商榷》,原文連結見文末)的文章,該文提出:由於經過多年研究,並未確定「結腸黑變」的危害,宜科學嚴謹地看待之:

應禁止結腸鏡醫師診斷「結腸黑變病」,而應描述為「於某節段,發現瀰漫性、片狀色素沉著」;

如果結腸鏡醫師需要與受檢者進行溝通,應告訴患者「結腸黑變就像老年斑一樣,是一種色素沉著,是結腸黏膜下巨噬細胞吞噬了新陳代謝廢物後留下的,隨著飲食結構改變,腸道上皮細胞更替,它有恢復的可能,沒有證據認為其具有任何危害」;

值得注意的是,刊登該文的《世界中醫藥》雜誌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管,是中國第一本面向全球公開發行的中醫藥學術期刊,並被國家科技部收錄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並已與29個國家(地區)籤署了合作意向與協議,已發行了日文版、馬來西亞版、義大利版、墨西哥版等。

而《商榷》一文還是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的資助項目(編號:2012M510120),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是由李政道先生倡議、鄧小平同志決策,於1985年設立,是國家專門為博士後研究人員設立的科研基金。

為什麼國家級的相關醫學期刊和科學基金會如此關注「結腸黑變病」呢?

「結腸黑變病可致癌」的謠言在中國已傳播了20年

自2000年開始,隨著某國外進口通便藥物進入國內醫院,國內各大媒體、醫學專業期刊尤其是網絡上,便開始充斥著「結腸黑變病可致癌」的言論,而這些謠言和不嚴謹的學術文章,都將導致結腸黑變原因歸結為「蒽醌類瀉劑」,矛頭直指中國傳統醫藥學中的通便常用藥材:大黃、蘆薈等。

對此,該文明確指出,「結腸黑變的原因至今尚未被正式確定」,將結腸黑變的原因歸結為便秘患者使用了含蒽醌類物質的藥物所致,是非常不嚴謹和草率的。由於「結腸黑變病」的不嚴謹傳播,已經使多種中藥被臨床減少使用,轉而被更為昂貴的西藥所取代。而這些西藥的通便的療效「遠不如祖國傳統中藥,尤其是含蒽醌類物質的藥物」。

基於此,《商榷》一文指出「對結腸黑變的正確認識非常重要,關乎到中國傳統醫藥學還能為現代人民健康做出多大貢獻的問題,關乎到全中國醫療負擔和醫保基金壓力的問題。」

「結腸黑變病」已給中國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負擔

對於「結腸黑變」,患者最關心的就是與腸癌的關係,該文指出:結腸黑變與結腸癌並沒有直接關係,「結腸黑變也不適合作為診查結腸癌的警示信號」。在「並未發現結腸黑變的危害」的情況下,部分結腸鏡醫生對患者進行缺乏科學依據的「可能導致結腸癌」的警告,導致患者出現焦慮狀態。而這些焦慮狀態可能直接導致患者發生:腦梗、高血壓、冠心病、消化性潰瘍、糖尿病、哮喘等疾病,也是發生結腸癌的危險因素。

某醫患問答平臺的對話截圖

該文指出,國外早就有研究指出:結腸黑變色素顆粒與老年癍的色素顆粒相似,其中主要包含脂褐素,其次還含有少量糖蛋白、矽酸鹽、鈦、含鐵血黃素和硫化亞鐵。結腸黑變可能是一種退化性改變,尤如老年人體表的「老年斑」一樣。

因此該文建議:修改「結腸黑變病」的稱謂為「結腸黑變」或「結腸色素沉著」。

正確認識中國傳統瀉藥

結腸黑變是1825年首次被發現,並於1857年被命名為MC(melanosiscoli)並沿用至今,這種西方人發明的「疾病」,卻在中國受到更多的關注,相反,國外的權-威專科醫療協會發布的便秘相關指南基本沒有提到「結腸黑變病」。而在國內被視為導致「結腸黑變」的「元兇」——以傳統中藥為代表的蒽醌類瀉劑,國外卻有不同的態度,比如美國胃腸病協會(AGA)在其定期發布的一系列便秘指南類、治療方案類等中指出:

·長期使用刺激性瀉劑是安全的

·對於因藥物引起便秘,瀉藥是一線首選用藥,並給出「強烈推薦」的評級,其中就有中國傳統瀉藥。

·藥物引起的便秘、正常傳輸型便秘、慢傳輸型便秘,都推薦安全的長期使用瀉劑。

顯然,把「結腸黑變」塑造成可以致癌的「病」然後再將其和傳統中藥瀉劑掛鈎,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攻擊中國的傳統中藥。該文指出:「結腸黑變病」導致大量傳統中藥使用受到影響「黑變病」問題導致大量含大黃的中藥被棄用或少用,相關市場份額轉而被跨國企業瓜分。

更有甚者,「結腸黑變病可致癌」的謠言,還被網絡水軍利用,為了博眼球,提高知名度甚至敲詐勒索,在網上不停發布、轉發毫無依據的所謂「科普文章」,攻擊含有傳統中藥成分的國內知名藥品和保健食品品牌。

《商榷》一文呼籲:「各大媒體應主動撤下,不繼續發布關於『結腸黑變病導致結腸癌』的謠言文章」。呼籲國家相關部門考慮開展專項整治,繼而建立健全對「科普文章」科學性的長效監督機制。

如此,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公眾對「結腸黑變病」的誤解和恐懼,保護祖國傳統中醫藥生存土壤的公平。

相關焦點

  • 濫用瀉藥隱患多,可以引起結腸黑變病
    這樣,一種特殊的病症,結腸黑變病的發病率就開始直線上升。結腸黑變病,又稱為結腸黑色素沉著病,不同的研究顯示的發病為0.06%到5.9%,由於結腸黑變病的症狀和體徵沒有特異性,而且,其診斷需要藉助內鏡檢查。考慮這兩個因素,一是患者沒有感覺因此不就診,另一方面接受內鏡檢查的比率不高,因此,實際的發病率應該遠高於研究統計數值。
  • 便秘就吃蘆薈膠囊 九成結腸黑變病都是瀉藥惹的禍
    腸鏡下看到的結腸黑變病。記者昨日從溫醫大附屬第一醫院消化內科了解到,今年1月以來,該院接診的結腸黑變病患者共155例,其中約九成患者都有長期服用含有大黃、蘆薈、番瀉葉等成分的瀉藥。醫生說,蘆薈膠囊真的不能隨便吃。
  • 長期吃瀉藥導致「結腸黑變病」,該怎麼辦?醫生告知你全部
    隨著結腸鏡檢查的普及,最近得結腸黑變病的人越來越多了,那麼究竟什麼是結腸黑變病,有什麼危害,我們又該如何預防呢? 什麼是結腸黑變病呢?結腸黑變病是以大腸黏膜色素沉著為主要特徵的非炎症性的良性病變。那麼結腸黑變病是怎麼發現的?一般來說,都是便秘、腸息肉等病人在做結腸鏡的過程中發現的。咱們正常人的結腸在結腸鏡下是淡紅色的,黏膜也相對完整、光滑,血管紋理多數也清晰可見。
  • 研究:蒽醌類通便藥物可造成結腸黑變
    據臨床資料顯示,間斷服用蒽醌類通便茶超過1年以上的便秘患者,結腸黑變病的發生率約在70%左右,而連續服用1年以內的便秘患者,結腸黑變病的發生率在80%以上。同時,美國國立公共衛生院還研究發現,連續2年飼餵蒽醌類物質會誘發大鼠各臟器產生腫瘤或癌變。
  • 結腸「變黑」,是腸癌前兆嗎?消化內科醫生給出解釋
    吃著喝著,不知不覺跟「結腸黑變病」越走越近。這時,她們驚慌失措,以為自己得腸癌了,開始害怕命不久矣! 清腸排毒產品是不是一吃就會導致腸子變黑?結腸黑變病就是腸癌嗎?今天P教授邀請到「真相專家」、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丁元偉、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李鷹飛為大家詳解。 「清腸排毒」為何反令腸子變黑?
  • 排毒保健品大多含有瀉藥 養顏不成或致結腸變黑
    結腸黑變病患者易伴發息肉,而大腸癌切除標本4.8%~5.9%伴有結腸黑變病,或黑變病結腸息肉合併癌變。    最近幾天,一條名為《結腸轉黑:蘆薈膠囊、排毒養顏膠囊服用者的標誌》的微博引起了網友廣泛關注,新浪微博認證「科普網站科學公園站長」@吳興川在微博上發了一張正常結腸和一張發黑結腸的對比圖片,並稱第二張圖「在每一家現代化醫院胃鏡室資料庫裡都很常見」,是「吃一年蘆薈膠囊」後的結果。
  • 長期服用瀉藥或導致腸子變黑
    不久前,七十多歲的王大爺被醫生診斷為結腸黑變病。據了解,王大爺有三年的便秘史,因為排便困難經常使用導瀉劑。醫生判斷,王大爺的結腸黑變病很可能是長期服用導瀉劑導致的。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消化科副主任醫師王曉表示,導瀉劑中一般含有蒽醌類藥物,慢性便秘患者長期服用,可能會造成某些腸道疾病。
  • 結腸黑化病,其實沒那麼可怕!
    所以大家不用太過擔心,還是要遵照醫囑進行調理,下面就簡單為大家科普一下「結腸黑化病」,真的沒那麼可怕!  ·為什麼結腸會變黑?  1 . 慢性便秘  經常便秘、老便秘患者(未服用過瀉藥),糞便在腸道內存積時間長,腸道吸收細菌合成的色素顆粒,會讓腸道變黑,從而導致結腸黑變。
  • 喝減肥茶喝出了結腸黑變病?有些減肥產品,說是清腸,實則為瀉藥
    一聽何女士的情況,醫生建議她儘快做個腸鏡檢查,腸鏡檢查結果顯示何女士的腸道已經長滿了「豹紋」,並且腸道顏色比正常人黑很多。醫生告訴何女士:她患上了結腸黑變病,這種病變正是由於長期服用含有蒽醌類成分的瀉藥造成的。
  • 南通女白領為瘦身吃「隨便果」 結腸變成黑色
    「隨便果」可不能隨便吃南通女白領為瘦身吃得腸子都黑了微商遍地的時代,你的朋友圈有沒有被一種神奇的零食「隨便果」刷過屏?據說減肥、排毒又養顏。聽起來很高大上,但功效真的有這麼神奇嗎?聽說了劉女士的檢查報告,一起服用了「隨便果」的好姐妹嚇壞了,立即也來到南通六院檢查,不出意料也中招,結腸呈現淺棕色的色素沉著。根據檢查報告,再綜合病症,消化內科主任姜樹中診斷兩人均患上了「結腸黑變病」。
  • 吃排毒保健品腸子變黑
    微博截圖深圳特區報訊 最近幾天,一條名為《結腸轉黑:蘆薈膠囊、排毒養顏膠囊服用者的標誌》的微博引起了網友的廣泛關注,微博認證「科普網站科學公園站長」@吳興川在微博上發了一張正常結腸和一張發黑結腸的對比圖片(左圖
  • 長期服用會致便秘甚至結腸變黑
    長期服用會致便秘甚至結腸變黑 澎湃新聞記者 羅燕倩 2016-12-15 07:39 來源:澎湃新聞
  • 長期喝清腸茶 當心腸子變黑
    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伍仞通訊員黃月星)張女士便秘有3年多了,平時習慣在藥店買瀉藥幫助排便,沒想到不久前在醫院被診斷為結腸黑變病。接診她的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李鷹飛說,在腸鏡下可以看到,張女士整條大腸的內壁全是黑的。
  • 腸子竟然這麼黑?原來長期吃瀉藥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早報記者 杜妮娜 泉州市民李先生今年58歲,最近複查了腸鏡,拿到檢查報告,他頓時傻了眼,上面赫然寫著「結腸黑變病」。這是個什麼病?會不會癌變?他緊張地詢問醫生。原來李先生常年便秘,後來朋友推薦了一種通便的保健品,效果不錯,前後吃了一年左右,沒想到一年後結腸竟然發生了黑變。
  • 喝了3年潤腸茶,腸子黑成啥樣了
    一便秘就喝潤腸茶,此法不妥無奈的陳女士便到廣州消化疾病中心、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疾病中心內科就診,醫生一檢查竟診斷出:結腸黑變病。而結腸黑變病的腸黏膜色澤為棕色、褐色甚至黑色,有豹紋、蛇皮一樣的條狀紋,這就是消化內科醫生所說的「黑腸子」。結腸黑變病在醫學上被認為是結腸壁的吞噬細胞吞噬了褐色素樣物質,導致腸壁色素沉著。通俗點說,就是大腸吃多了色素,就變成了「黑腸子」。
  • 長沙老太被便秘困擾30餘年,長期依賴瀉藥,腸子變「黑」 了!
    因6年前做過結腸息肉切除術,擔心結腸息肉復發的彭奶奶特意做了個腸鏡檢查。   可拿到腸鏡報告的她頓時傻眼了:「我的腸子怎麼是黑色的?我這是得了什麼病?」
  • 腸子竟然這麼黑?醫生檢查後發現原來是長期吃瀉藥
    原來李先生常年便秘,後來朋友推薦了一種通便的保健品,效果不錯,前後吃了一年左右,沒想到一年後結腸竟然發生了黑變。結腸黑病變是咋回事李先生平常都挺健康,怎麼就突然患上了結腸黑變病?福醫大附屬二院消化內鏡中心主治醫師黃思付告訴記者,結腸黑變病是以結腸黏膜黑色素沉著為特徵的非炎症性腸病,其本質是結腸黏膜固有層內巨噬細胞含有大量脂褐素。男性多於女性,發病年齡多大於60歲。主要有腹脹、便秘及排便困難,少數患者有下腹部隱痛及食慾欠佳等。黃醫師說,正常的結腸黏膜光滑平坦,呈淡紅色,而結腸黑變病的腸黏膜色澤為棕色、褐色甚至黑色。
  • 女子長期吃它檢查後發現腸子黑了
    而通過腸鏡檢查,醫生很快發現了罪魁禍首,結腸黑變病。所謂結腸黑變病是以結腸黏膜黑色素沉著為特徵的非炎症性腸病,其本質是結腸黏膜固有層內巨噬細胞含有大量脂褐素,它的主要表現便是腹脹,便秘。醫生對小枝解釋了,但她顯得有些茫然。其實說通俗點,就是腸子發黑了,只是不是缺血壞死,而是表面沉積了大量的色素,這麼一說,小枝反倒被嚇到了,直接暈了過去。
  • 常喝清腸茶,「黑」了腸子還易依賴
    李女士便秘有2年多了,平時習慣在藥店買瀉藥幫助排便,沒想到不久前在醫院被診斷為結腸黑變病。接診她的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李鷹飛說,李女士的病因很可能是她連續喝了2年的清腸茶中含有的蒽醌類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