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小的時候,都特別喜歡幫媽媽「做家務」,很多媽媽都說自己的孩子在家的時候,不管自己幹什麼,孩子都會搶著幫忙,雖然孩子可能做的不是很好,但是孩子有這份心還是很好的。當然,大部分孩子幫家長做事,多數都是「幫倒忙」,可即便如此很多家長依然會讓孩子幫忙做家務。
最近網上有一個小男孩幫媽媽「洗菜」的視頻火了,因為孩子用的洗菜工具不是我們普通的菜盆,而是「馬桶」。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小趙帶著兒子去超市買菜,兒子是屬於特別乖巧的那種孩子,這天媽媽和兒子從超市回來已經滿頭大汗,回到家沒多長時間就躺在床上睡著了。
這個孩子可能覺得媽媽太辛苦了,於是就想著幫媽媽分擔些,於是這個男孩就自己做主,把媽媽剛從超市買回來的食品都給清洗一下。但是這個男孩從來沒有進過廚房,更是沒有看過媽媽清洗事務的,於是便陰差陽錯的走進了廁所。因為廁所裡也有水,這個男孩就認為這裡也可以洗菜。
便把所有食品都倒進了馬桶裡,還用手蘸著水認真的清洗每一個蔬菜、水果和零食。過了一會,媽媽醒來後發現孩子不見了,聽見廁所有聲音傳來,於是趕緊跑到廁所,媽媽這一推門看到廁所的畫面,讓寶媽的血壓迅速上升了,只見這個孩子正一隻手拿個西紅柿,另一隻手還在廁所裡清洗別的食物。
媽媽生氣地問孩子:你這是在做什麼?沒想到孩子用一臉天真的表情說:「我看媽媽太累了,在幫媽媽洗菜」,聽完孩子的解釋,小趙當時的臉是一會紅一會白,不知道是該誇孩子懂事,還是該打孩子一頓,不過小趙也著實被孩子的這一舉動給氣樂了,於是便把孩子這份「孝心」給分享到了網上。小趙無奈地把孩子的手從馬桶中拿出來清洗,並告訴孩子馬桶只能用來上廁所。
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個孩子幫媽媽洗菜時,我也被這個男孩給逗笑了,雖然孩子是好心,不過要是我家孩子做出這樣的事,可能我的血壓比這個寶媽的上升的還要快。這個男孩雖然方法做錯了,不過願意幫媽媽分擔家務還是值得表揚的。畢竟現在的孩子都習慣了衣食無憂的生活,很少有願意主動做家務的了。
讓孩子從小就做家務好處還是很多的,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讓孩子做家務對孩子有什麼好處?
1. 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
如果孩子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幫助媽媽疊衣服、收拾衛生、整理房間等等,孩子從小就熟悉這些事情,將來孩子肯定要比從小沒做過這些事情的孩子,獨立自主能力會更強一些。所以,讓孩子適當地參與到家庭工作中,還是很有好處的。
2.孩子不易懶惰
一個人的成敗與否和一個人勤快還是懶惰有很大聯繫,如果一個孩子非常懶惰,對什麼事情都提不起精神,那麼這個孩子在做很多事情的時候,失敗的機率都會更大些。但是如果孩子連平常生活中的小事都能親力親為,不等著父母把一切都安排好,這樣的孩子不僅不會懶惰,反而做任何事情也都容易成功。
3.將來不容易邋遢
很多孩子都有這個現象,家裡有媽媽收拾,幾乎任何事情都不用自己插手幫忙,自己的房間多數也都是父母收拾,就連自己衣服也從來沒有洗過。這樣的孩子在父母身邊還好。將來一旦有一天離開父母,比如住寄宿學校,或者是將來自己成家,孩子一定是最邋遢的那個人。所以為了孩子將來一個人也能把自己照顧好,父母一定要讓孩子從小就學會管理自己的事務。
4. 孩子有責任感
讓孩子參與到做家務中,能夠樹立孩子的責任感,通過在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能夠讓孩子明確地感受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員,不是一直受父母保護的孩子。這樣孩子在家有責任感,將來到了社會上也一定是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孩子幫助父母分擔的越多,孩子懂事的速度也還會更快,而且在這些家務中,不僅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強,還能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為孩子的將來生活能力打好基礎。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父母不要一直溺愛孩子,讓孩子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將來孩子一定會更優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