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包不同的觀點
誰也沒有料到,新冠肺炎這隻「黑天鵝」,已經成了當前人類面臨的最大挑戰。
伴隨著疫情的跌宕起伏,全球的抗疫「硬通貨」也隨之變化。
疫情的第一階段,出現了「一罩難求」的場面,口罩是實實在在的硬通貨。
疫情的第二階段,隨著口罩需求量的繼續增加,口罩原料熔噴布成了第二波硬通貨。
如今,疫情已經發展到第三階段,什麼成了硬通貨?
答案是呼吸機。
與此同時,一些呼吸機的亂象也魔幻上演。
01
海外疫情肆虐,呼吸機亂象叢生
時至今日,全球疫情已經不幸地迎來了大爆發。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美國東部時間3月30日晚6點,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升至777286例,死亡病例37140例。
其中,僅美國的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就多達161367例,死亡2956例。
世界的疫情發展走向已經遠遠超出了此前人們的預期,隨之而來的,是巨大的醫療物資缺口。其中,救命的呼吸機更是陷入了全球性缺貨的狀態。保守估計,目前全球呼吸機需求已達到世界各地醫院現有數量的至少10倍。
由於新冠病毒對於感染者肺部具有極強的攻擊性,引發肺炎和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等併發症時,唯有用呼吸機輔助或替代呼吸,才能保證患者血氧含量,避免呼吸系統和重要器官衰竭。可以說,到治療後期,病人的生死完全取決於呼吸機。
有醫生表示,對於新冠肺炎病人來說,呼吸機就是救命機!一臺呼吸機,就能延長一個病人的治療時間,尤其對於肺炎的重症病人。
正因如此,當美國總統川普打電話慰問英國時,首相詹森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們需要呼吸機。」紐約州州長安德魯·庫默也說:「關鍵是呼吸機、呼吸機、呼吸機。這是最迫切的需要」。
根據美國重症醫學會估計,美國總共將有96萬名患者由於感染新冠病毒而需要使用呼吸機,但美國只有大約20萬臺。儘管美國工業巨頭波音、福特、通用汽車等都被川普要求加入到生產前述設備的隊伍中,但短期內,呼吸機的生產依然無法追上美國躥升的確診人數。
除了美國,歐洲的呼吸機也嚴重短缺,德國、義大利等國家紛紛表示呼吸機告急。
在這樣的情況下,世界都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中國。作為全球重要的呼吸機生產國,中國的呼吸機產能約佔全球產能的五分之一。
現實情況是,全世界都來中國尋求呼吸機,中國呼吸機工廠也正全力以赴生產,但問題是這種需求已遠遠超出中國的最大產能。
據《財經》報導,在國內,一些生產呼吸機的大型工廠的訂單早已排到六七月份,小型工廠的訂單亦十分緊張。
原因有很多。一方面,原材料的短缺以及物流的不暢都影響了呼吸機的生產速度。更重要的是,呼吸機這一醫療器械具有一定技術含量,即便對於專業的醫療設備製造商而言,生產一臺呼吸機也可能要花費多達40天的時間。從零起步的跨界企業可能要花費18個月才能實現量產。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些亂象開始竄動跳躍。
第一個是囤貨炒貨。在全球搶購中國呼吸機的當口,一些人開始趁機做起了炒手,從中加價牟利。
緊俏之下,呼吸機的價格已大幅飆漲。「有款呼吸機正常價格2萬美元,但是一家經銷商給我的報價已經達到了36800美元/臺。」一位呼吸機買家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一款型號為ACM812A的簡易呼吸機平時售價在5萬元左右,但是在3月28日,有經銷商報出了15萬元/臺的價格,而且僅限當日。「如果要現貨,價格是30萬元/臺。」該人士告訴記者。而這款呼吸機只具備基礎呼吸支撐功能。
但現狀是,90%的買家不在乎價格,只要有貨,有貨才是王道。
另一種,是一些呼吸機生產商的渾水摸魚。
目前,在呼吸機生產領域,大部分核心技術依然掌握在歐美少數發達國家手中。我國呼吸機部分零部件可自主供給,但渦輪、傳感器等關鍵零部件仍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海外疫情暴發後,物流、供應鏈受到了較大影響。
隨著海外疫情的發展,呼吸機需求量急劇攀升,我國企業接到的海外訂單遠超日常產能。
在巨大的需求缺口面前,國內有些呼吸機生產商就開始鋌而走險,試圖生產一批質量不達標的、不符合疫情治療要求的呼吸機,來渾水摸魚。
這其中,有些是家用呼吸機(治療新冠肺炎需要醫用呼吸機),有些是做工粗糙的呼吸機,有些是偷工減料的呼吸機。
馬克思說:當利潤達到10%時,便有人蠢蠢欲動;當利潤達到50%的時候,有人敢於鋌而走險;當利潤達到100%時,有人敢於踐踏人間一切法律;而當利潤達到300%時,甚至連上絞刑架都豪不畏懼。
巨大的利益面前,部分呼吸機生產商開始枉顧良知、刀尖舔蜜。
還有些不了解呼吸機的熱心企業,購買了不符合標準的呼吸機,捐贈到了海外。
實際上家用呼吸機和醫用呼吸機有著很大的不同,貿然使用極有可能錯過病人最有效的治療時間,對病人造成生命危險。
而質量不達標、偷工減料的呼吸機,則極有可能在治療過程中出現故障,後果更加嚴重。
02
什麼是好的呼吸機?
若不是這次疫情,呼吸機對大部分人來說都是十分遙遠的存在。
呼吸機是一種能代替、控制或改變人的正常生理呼吸,增加肺部通氣量,改善呼吸功能,節約心臟儲備能力的裝置。一般可分為無創、有創兩類。一般病患可採用無創呼吸機,通過面罩連接到口鼻部。如仍不能達到治療效果,則需採用有創呼吸機,用氣管導管經口腔或鼻腔插入病人氣道內,或通過氣管切開進行插管,以達到救治效果。
一般來說,呼吸機分為醫用呼吸機和家用呼吸機兩類,而與此次疫情相關的主要是醫用呼吸機。另外,按照氣源的不同,呼吸機也可以分為電動呼吸機和氣動呼吸機,兩者的結構不同,因此相關零部件也有差異。其中電動呼吸機結構比較複雜,適應範圍較廣,氣動呼吸機則比較簡單、輕便。
這次肺炎的重症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通常都會採用呼吸機,其被視為「救命稻草」,在臨床救治中已成為不可缺少的醫療器械,在急救、麻醉、ICU和呼吸治療領域中應用越來越廣泛。
那麼,國內生產呼吸機的企業有哪些?
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在業、經營範圍包括呼吸機的公司,共計50家。
這其中,被譽為「國內醫療器械龍頭」的邁瑞醫療引起了筆者的關注。
就在3月30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發布會,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介紹製造業復工復產有關情況時,就提及了邁瑞醫療,稱讚邁瑞醫療在疫情期間第一時間恢復生產,為中國的疫情防控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除此之外,筆者還查到,邁瑞醫療生產的醫用呼吸機已獲得FDA EUA(緊急使用授權)認證,這在國內的呼吸機生產企業中是極其罕見的。
2月26日,邁瑞醫療正在核對首批發給義大利的抗議設備清單
這次海外向中國採購呼吸機,邁瑞醫療的訂單量佔比極大。邁瑞醫療工作人員表示,「基本上都是各國政府拿著批文來購買,但是現在就算有批文我們也不接受了,排單已經到六七月了,生產不過來。」
筆者好奇的是,邁瑞醫療的呼吸機為啥這麼搶手?查詢資料後,我發現邁瑞醫療的呼吸機有以下幾個特點:
1、一機多能,病患在使用過程中無需更換機器,適用多種場景
2、採用獨特的肺保護通氣技術,實現智能化的人機同步,能有效減少人機對抗
3、採用自適應通氣模式,內置空氣壓縮模塊,適應能力強
4、操作便捷,步驟簡潔
筆者對比了一下,目前能同時具備以上四點的國產呼吸機,屈指可數。
除此之外,檢索整個呼吸機行業,專利共有10萬件左右,其中國外主要申請人包括3M、瑞思邁、飛利浦偉康和費雪派克等,國內的主要申請人就是以深圳邁瑞為代表的一批醫療器械龍頭企業。
2月26日,義大利政府向邁瑞醫療緊急採購的第一批監護儀和呼吸機發貨現場
正是因為質量過硬,在此次疫情中,邁瑞醫療的產品需求暴增,僅呼吸機的國內需求量就翻了6倍多。
面對如此大量的急需訂單,邁瑞在大年初二就開始召集員工回公司上班,產能逐步企穩。如今,邁瑞醫療已經向全國以及武漢的重點防疫醫院交付了10萬臺的設備,其中火神山和雷神山分別有1800多臺和1200多臺,包括監護儀、呼吸機、除顫儀、輸液泵、可攜式彩超等。
邁瑞醫療工程師給火神山醫院的醫療隊培訓呼吸機使用方法
隨著家用呼吸機不斷地走進千家萬戶,其市場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國外公司確實研發的比較早,並且在研發初期就對產品進行全方位的專利布局,因而一直走在技術的最前端,同時產品各方面性能也優於國內企業,但是相信隨著國內企業不斷的發展壯大,對於技術不斷深入的研究,以及對於專利的保護意識逐漸的增強,也會在競爭激烈的醫療器械行業佔有一席之地。
03
國產呼吸機的海外之旅
隨著疫情在全球的快速蔓延,國外對醫療裝備的需求急劇增長,尤其是對有創呼吸機的需求量較為突出。
據不完全統計,從3月19日至3月29日短短10天,在保障國內需求同時,我國已緊急向國外提供有創呼吸機1700多臺,達到今年以來國內總量的一半。
從國內走向海外的呼吸機,又面臨著一個關鍵的問題:售後服務。
雖然現在的呼吸機已經實現了一定程度的智能化,但依然存在著一定的學習成本。換言之,我們的呼吸機出口到了海外,誰來給外國人做使用培訓?機器出了故障,誰來及時維修?
目前來看,國內的呼吸機生產商幾乎都不具備在海外大規模開展呼吸機業務的條件,而被稱為醫療界華為的邁瑞在全球化方面深耕多年,恰恰很好的彌補了這個短板。
邁瑞醫療在保持國內增長的同時,也積極地布局海外業務。從2008年以來,邁瑞醫療併購13起,其中國際併購4起。通過併購整合,成功打開海外的銷售市場,並處於國際領先隊列。
值得一提的是,邁瑞醫療在海外超過30個國家和地區設立有40家的子公司,有著成熟的海外市場本地化的管理體系。
這次的疫情中,邁瑞醫療就收到了很多海外訂單,包括亞太地區、歐洲和中東,其中義大利最為緊急。
所以,除了及時響應來自全球的訂單外,3月初,邁瑞醫療就已搭建中意危重症專家抗疫交流平臺,分享抗疫經驗,幫助外方專家分析臨床難題,以便高效應對疫情。此外,邁瑞醫療還攜手中國重症超聲研究組,將陸續發起20餘場系列直播會議,為全球一線醫護人員分享抗疫經驗。
對中國製造而言,研發生產只是第一步,如何克服語言、文化等障礙,在海外做好器械安裝、培訓、臨床支持、售後服務等長期工作,才是核心競爭力所在。
對全球來說,這次疫情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對中國製造,尤其是國產醫療器械製造來說,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當國外的醫生、國外的病患用著中國製造的呼吸機時,我們希望他們能更加直觀地感受到,我們國產設備的產品性能不輸於任何進口品牌,甚至在很多創新領域都表現極為出色。
在此,我們鄭重呼籲:
請所有呼吸機生產商、採購者,嚴把質量關,守住行業底線!
不止為中國的尊嚴,也為千萬生命續上呼吸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