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有間大學(ID:youjian-university)作者,小新同學
畢業多年以後,能讓中國學生回味無窮、念念不忘的大學記憶,除了食堂不斷跨越自我極限、推陳出新的黑暗料理,臥虎藏龍、技能點加載爆滿的宿管大媽大叔也應該擁有自己的名字。
雖然摸不著頭腦,依然陪著整棟大樓在IG奪冠之夜徹夜不眠的,是平時一臉緊繃的宿管阿姨。
連夜下了大雪,清早就把門口的積雪清得乾乾淨淨的,是對農業重金屬情有獨鐘的宿管大叔。
宿管員和當代大學生共享著校園的脈搏,是同學們脫離小家後遇到的第一個「大家長」。
宿管大叔,四連嚇。大學四年,見宿管大叔的次數,比你媽還多。
宿管員的出現,起源已不可考。可以肯定的是,有學生集體住宿的地方,就有宿管員。
宿管員的年齡一般在40至60歲之間,因此通常自帶「大媽」「大爺」等親切的後綴。
豐富的人生經驗不但讓他們在與違規電器的搏鬥中屢屢獲勝,更讓他們積累了大量實用(或不怎麼實用)的技能和思維素材,隨時做好向同學們傳道授業的準備。
宿管員的工作範圍寬廣得猶如浩瀚的海洋,上至把握門禁,準時準點開門鎖門,實力勸退企圖看凌晨場電影首映的「浪子」們,下至對同學們的婚戀狀況展現出異乎尋常的好奇與關心,在畢業典禮上提出「緣分就像蒜蓉生菜,端著端著就黃了」之類的原創生猛婚戀理論。
宿管阿姨,一眼看破你們「修電腦」的詭計,而且還懂殺毒軟體。
硬核宿管員,是一種中國特產。他們是一座寶礦,越往深挖,大學生就只會越感嘆於自己的才華匱乏。
學霸型
說到學習能力,宿管員絕對是不輸清北保安員的第一梯隊。
近日,上海交大一位和兒子一起考上研究生的宿管阿姨原阿姨登上了熱搜。
49歲的原阿姨對學習的熱愛是源自骨髓的,她原是來自河南的銀行職員,2011年到上海全職陪兒子讀書後,順手參加了成人高考,成功考取了復旦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
在應徵成為上海交大留學生公寓的宿管後,原阿姨繼續在開掛學霸的路上一往無前,上完了五百多節網課、和留學生堅持用英語交流,她的一句「不在工作的路上,就在學習的路上」。
讓多少周末窩在宿舍,沉迷外賣和遊戲的當代肥宅大學生汗顏。
優秀的人不但自己會發光,還照亮別人。
充滿學習熱情的原阿姨,還鼓勵初時只是技校生的先生讀電大大專、自學考本科、考研究生,一路刷新自己的學歷,最後,在她的支持下,丈夫考上了博士,輕鬆碾壓99%的同齡人。
河南科技大學宿管阿姨遇到留學生,還可以隨時切換英文。
作家型
你以為宿管員在樓下坐著就是坐著,每天過得像同一天嗎?巋然不動的沉穩外表下,也許他們的大腦正在以180倍速高速運轉。
黃澄澄、金燦燦,不得不佩服宿管大叔塑造畫面感的能力。
浙江工業大學的劉叔叔,以2016年到港澳旅遊回來寫小作文遊後感為契機,三年來在朋友圈寫了18萬字日記,被兒子評價為「中國鄉村版的阿甘」。
他退休做宿管之前,當了多年語文老師,發表語句樸實但意味深長的朋友圈日記,也是老本行的延伸。
除了文學類,宿管界也能推出實用類的作家。
武漢理工學院的咼叔叔,結合自身九年宿舍管理的實戰經驗,歷時三年有餘,撰寫出一萬多字的《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大學生宿舍管理員》手冊,回答了包括「宿管員與當代大學生相處要如何與時俱進」等38個問題,堪稱「宿管版知乎」。
實際上,咼叔叔退休後成為宿管員之前,曾擔任縣商業局副局長,石油公司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還被評選過縣勞動模範。
經歷多年來職場大大小小的報告,編寫一本小小的宿管心得手冊,小case而已。
最強大腦型
「同學,請不要帶外人上樓。」當你興衝衝領著準備借宿一宵的朋友踏進宿舍門坎的時候,火眼金睛的宿管阿姨已經洞察了一切。
你以為當代大學生都長得差不多,小透明的自己一定不會被注意,實際上,你的一切動靜都已經刻在宿管阿姨的心坎上。
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的張阿姨,管理宿舍一年多,七層樓700多名學生,每一個都能叫出名字,堪稱行走的「人臉識別機」。
她通過帶有照片的學生個人信息表來訓練自己的認人能力,通過打招呼、聊天來反覆確認記憶。認臉只是初級操作,阿姨還能記得每個人的年級、專業、寢室號。送外賣的、發廣告的外來人員,在張阿姨面前都是小bug,一抓一個準。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一個人玩最強大腦還不過癮,一群人來pk更帶感。
2018年,江蘇省還舉辦了一屆園林綠化、物業管理技能大賽,集結全省54所高校的宿管員,其中「火眼金睛」的比賽項目,參賽者要從20位對象中,快速找到五張證件照中對應的人物。
宿管大叔阿姨正在進行「人臉識別」,看起來是相當緊張了。
拔得頭籌的南京理工大學劉阿姨,只用了29秒就完成了挑戰,效率之高,堪比交通違規攝像頭。
文娛委員型
這一屆宿管阿姨,掌握點唱歌技巧是基本功,更有才華的,已經開始自己譜曲寫歌了。
每年進進出出的學生源源不斷地為充滿藝術細菌的叔叔阿姨們提供無盡靈感,譜出一曲曲充滿感情的樂章。
華中師大的「全能大叔」,玩起了電吉他,看起來是相當搖滾了。
南京農業大學的駱叔叔,年輕時在地方文工團工作,退休後當宿管七年,為送別同學寫出一首《牽掛》,為迎接同學譜出一首《願望》;
西南大學的肖叔叔,用二胡迷倒大片學生,還能用二胡演奏90後經典名曲《東風破》《簡單愛》;
海寧市某中學的方阿姨,每年堅持為高三學生創作舒緩系詩歌,最新作品《靜心歌》唱到「脖子扭扭,屁股扭扭;平心靜息,咱們來練靜氣「,可可愛愛,為學生解壓。
能擔任美術擔當的宿管員也大有人在,武漢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劉叔叔寫得一手好字,還在值班室辦了個免費的書法學習班,拯救一群只會打鍵盤不會提毛筆的青春小屁孩;福建理工學院的李叔叔,以門做畫板,積累多年後在學校開了次個人畫展;
山東財經大學的劉叔叔,愛讀《論語》詩詞,有人上門求教,也只謙虛地推薦了田英章的字帖……
除了能歌,還有許多善舞的宿管員,比如棗莊學院的高大爺,擁有十七年的舞蹈功底,堪稱「男寢郭富城」。
靈魂舞者! 宿管大叔寢室樓內秀「恰恰」 學生們紛紛叫好點讚。
雖然現在身段不復矯健,憑一段恰恰舞視頻驚豔朋友圈,還是遊刃有餘的。發揚中華傳統文化,勸說大家脫離佛系、積極生活,全靠這群宿管文娛委員擔當宣傳大使,向大學生們積極宣發了。
腦力密集型
多少人為大學專業沒學編程,畢業後找工作沒有競爭力而後悔不迭。但是,寧波大學的陳大爺用行動向你證明:學編程,與年齡無關,與心態有關。
高中沒畢業的陳大爺,從一次幫老師找學生遇到的困難受到啟發,靠自學和向學生求教,從零開始搭建起自己的宿舍管理系統,從學生的姓名、學號、學院到籍貫,甚至職務、性格、愛好都能查到,好比單機版的世紀x緣資料庫。
陳大爺的數據保密意識還很強,為自己的獨家系統設了雙重密碼,在專業人士面前也一點不露怯。
得勤奮動腦、燃燒腦細胞的,除了編程,還有編段子。
充滿大愛的宿管員將內心滿滿的正能量用語言藝術的手法傳播給宿舍樓中的每一位同學。
淮陰師範學院的趙阿姨,在小小的黑板報上孜孜不倦地展示自己高速運轉的小腦瓜:值班室換了新號碼,用紅桃同花順的撲克牌連成一片來通知;
畢業季,住男寢的同學們「一路順風,後會有妻」;
邏輯完全沒毛病的「既然1+2=2+1,那麼是否:I love you =You love me「
愛動腦子的宿管員們,可不是靜坐一整天的沒有靈魂的軀殼,換個環境,也許他們就能夠成為追熱點、寫文案的新媒體小編了。
隱形富豪型
宿管員選擇這個工作,到底是為了什麼?
在單純的校園環境中躲避外界的紛紛擾擾?包吃包住、穩定樸素的平和生活?也許都有。但還有一種,錢已經賺夠了,就來看看孩子們,打發悠閒的退休時光。
這些由隱形富豪喬裝扮演的宿管,完全無法在外形上分辨。
他們和其他宿管員一樣,穿半舊的工衣工鞋,吃辦公位桌子下電飯鍋裡煮的火鍋,用的也是幾年前的出的國產手機。
但實際上,他們也許是家中藏書上萬本的退休高級領導,也許是兒女出人頭地、出手闊綽的幸福爸媽,也許是開mini cooper上班的新晉拆遷戶。
總的來說,這群宿管之所以當宿管,不是為了薪酬,而是為了愛好。你以為宿管大叔大媽在為你的日常生活服務,實際上是你在為他們的退休生活帶來樂子。
因此,住宿舍也要守規矩,做個好住客,因為你永遠不知道,端坐在門口的宿管阿姨是不是正在為手握五處豪宅的兒子物色潛在兒媳婦,蹲在草坪上打撲克的宿管大爺是不是想把開了兩三次的寶馬車送給看著順眼的小夥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