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驢,也能在網上買賣?
是的。
線下的驢市,每周一是大集,來自全國十多個省、市、自治區的上千名趕集人,風雨無阻。
線上的驢店,產品展廳裡的驢、牛、馬,足以讓任何一個點開網店的人感到新奇。
賣驢的線下大集在瀋陽市法庫縣葉茂臺鎮,線上的驢店平臺也在這裡。
線下的大集正火著,一年15萬頭的交易量,一年10億元的交易額。
可是,法庫人已經不滿足了,他們開始網上賣驢了。
他們有個計劃,2020年前後,驢的交易量和交易額,線上的店超過線下的集。
請看本報調查——
新聞背景
目前,我國驢產業正經歷深刻變革。
一方面,伴隨驢的役用性能逐漸被現代農機所取代,驢的飼養由千家萬戶式走向規模化養殖,近20年,驢的存欄量持續下降,由上世紀90年代的1300萬頭到現在只剩500多萬頭,目前仍以每年3.5%的速度下降。
另一方面,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眾對於驢產品的消費需求呈剛性的增長態勢,國內主要驢肉產品價格、驢皮製品阿膠價格處歷史高位,驢源不足已經引起行業部門注意,農業部印發的《全國草食畜牧業發展規劃(2016-2020)》首次將規模化養驢列入特色產業。
這個規劃明確提出,推進「網際網路+」與經營實體結合,將大數據、雲存儲等運用到草食畜牧業全產業鏈條風險追溯監管工作中。
引子
11月20日,星期天。傍晚,記者驅車來到位於瀋陽市法庫縣葉茂臺鎮的遼北牲畜交易市場,準備逛逛第二天的驢集。
這裡是東北交易量最大的牲畜交易市場,每周一是集日,上千頭驢、騾聚集在此,好不熱鬧。
「一進法庫門,一半牲畜一半人。」當地人告訴記者,地處科爾沁草原南緣的法庫縣,是塞外通往中原腹地的要道。來自草原的牲畜頻繁在法庫交易,或途經法庫前往中原交易,因此才有了這個說法。
在市場裡,記者遇見了卸完驢正準備在車內過夜的吉林老客王金剛。他告訴記者,遠道的客商大多都在周日晚上就抵達市場了,如果天氣不是特別冷,就在車裡將就一晚,這樣不耽誤周一趕大集,還能省個住宿錢,天冷了就到附近的旅店住。
就在記者和老王聊天的時候,不斷有拉驢的大卡車開進市場。
第二天,這裡會是一種怎樣的場景呢?
線下「驢馬大集」東北交易量最大的牲畜市場
老王不到兩個小時買了40頭毛驢
老侯摸一把驢脊梁就知道驢有多重
11月21日,星期一,早上5點多鐘,遼北牲畜交易市場,開市了。
儘管改造後的市場已經把交易區由分散式交易改成統一隔斷式交易,但在數千驢、馬中穿行,還是需要膽量的。卸車後被趕進圈的驢、馬,有的靜靜地站著,有的則在不停地走動。記者想摸一下那頭黑驢,它立即敏感地躲開了,倔犟得連主人都拉不過來。
記者跟著老王在市場裡轉了幾圈後,老王在收購的牲畜身上噴上自己的手機尾號以示「主權」。記者看到,一些採購商還在驢身上噴上只有自己才能看懂的符號。
老王常年在這個圈子裡摸爬滾打,不到兩個小時就買了40頭毛驢。他說,一頭毛驢能掙一二百元。他現在不但販驢,也是個養驢專業戶,家裡有130多頭毛驢,每周經他周轉的毛驢有百八十頭。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會相馬的人通常被稱作「伯樂」,遼北牲畜交易市場的「馬伯樂」「驢伯樂」無處不在。法庫人侯立新就是這個市場裡非常有名的「驢伯樂」,他做這行20多年,是對驢、馬交易非常有經驗的經紀人。
市場上有稱牲口的磅秤,但侯立新估算牲口分量根本不用過秤,用手一摸就知道這牲口幾斤幾兩。他隨手牽出一頭驢,熟練地用手摸一把驢的脊梁,再撫一下驢肚子,就直接報出這頭驢的體重「400來斤」。結果,這頭驢過秤後的體重是202.5公斤。他說,來這裡交易的都是圈內的行家,是賺是賠靠的就是眼力,要不沒法和人家討價還價。
記者注意到,市場上,買家與賣家交流前,一定先看看牲畜的牙口,然後再談價格。侯立新告訴記者,我國騾馬交易由來已久,古時騾馬集市設有稅亭,並有專職的「牙儈」,即經紀人,他們用「捏碼子」的方式為買賣雙方議價。
所謂「捏碼子」,是一種不說話而用手勢來討價還價的方式,買賣雙方將右手藏在草帽下或袖口中、衣襟裡,用摸指頭的方式來表示報價。牙儈與賣主搞定價錢,再找到買主,同樣用「捏碼子」的方式與買主商議價錢。成交後,由賣主給牙儈一筆佣金。買主將購買的牲口牽到自己的車旁。侯立新告訴記者,如今的交易方式越來越自由,已看不到「捏碼子」了。
年交易量在15萬頭以上,年交易額超過10億元,遼北牲畜交易市場現在已經成為東北交易量最大的牲畜交易市場。
線上「驢馬網店」中國牲畜交易平臺9月上線
牲畜評估師進行網上交易評估
網上下單先交三成款,驗收合格再付餘款
記者在大集四處看的時候,不少經紀人在議論一件新鮮事兒,記者聽後也很吃驚——法庫有網上驢店了。
網上驢店,不是說這家店多驢(牛氣),而是說,這是一家賣真驢的店,是賣真驢的一家網店。
驢,一種大牲畜,也能在網上買賣?
是的。
點開中國牲畜交易市場平臺,網店裡的最新產品是驢、馬、牛。記者了解到,經營網上驢交易的電商是遼寧聖跡山畜牧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聖跡山畜牧公司」),交易平臺就設在這家公司。
聖跡山畜牧公司董事長劉敏告訴記者,法庫縣葉茂臺的驢、馬、騾集市年代久遠,可追溯到遼代時期。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農業機械化的推廣,東北地區的大型牲畜交易市場逐漸減少,一些小型的交易市場散落在各鄉鎮,大多是農民牽著自己的牲畜交易,月交易額不大,交易的人也特別少,沒有外來客商。
上世紀90年代初期,人們對肉驢有了新認識,交易量不斷增加。1997年,做了多年經紀人的法庫人劉德仁看到商機,承包了遼北牲畜交易市場,並對散落在各鄉的小市場進行有效整合。不到兩年的時間,慘澹的市場開始紅火起來。原來的交易時間已不能滿足客商的需求,因此,交易時間由每月一個大集改為每周一個大集,每周一開市交易。
2014年5月,聖跡山畜牧公司對遼北牲畜交易市場進行大規模擴建,綜合服務大樓、綜合服務大廳、餐飲住宿綜合樓相繼建成並投入使用。內蒙古、黑龍江、吉林、河北、天津、河南、山西、安徽、江西、新疆和雲南等地的客商成了市場的常客。
「網際網路時代,電子商務會大大促進一方經濟的發展,我們已經看到越來越多的新興商業模式。所以,我們開始嘗試網上牲畜交易。」劉敏說,遼北牲畜交易的網上市場——中國牲畜交易平臺,今年9月上線。
記者了解到,目前,他們已經開展活畜在線交易試運營,買賣雙方登記、養殖存欄量登記、價格走勢服務、風險預警、獸醫在線、牲畜評估師服務系統、飼料團購、在線金融服務、物流配送服務、牲畜產品服務和牲畜二維碼源頭可追溯等線上交易業務也將陸續開展。可是,買家怎麼確定驢的質量呢?劉敏告訴記者,他們將聘請牲畜交易專業評估師進行網上交易評估,保證質量和重量,其中重量允許誤差為1公斤至7.5公斤,網上交易成功下單後,由買家先預付30%的交易款,貨到買家驗收合格後,再付餘下的70%交易款。目前,網上驢店還沒有交易記錄,仍處於推廣期,但他們對自己的網店很有信心,「2020年前後,相信線上交易額能超過線下大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