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臺企聯人士:大陸惠臺政策更深化、更細化、更完善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龍巖11月8日電 (龔雯)「臺商臺胞分享到大陸發展機遇,享受同等待遇,我相信臺灣人民必然會感受到大陸的溫暖。」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簡稱「全國臺企聯」)副會長楊榮輝8日在海峽兩岸(龍巖)投資論壇上如是說。

當天,海峽兩岸(龍巖)投資論壇在福建省龍巖市舉行。來自福建、江西、成都、廣東等多地的全國臺企聯代表、臺灣企業家等50餘人參加論壇,探討海峽兩岸投資發展機遇,為推動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建言獻策。

「大陸惠臺政策更深化、更細化、更完善。」談及4日大陸新出臺的26條惠及臺胞措施,楊榮輝認為,這與去年2月大陸出臺的31條惠及臺胞措施一脈相承,是「深化版和加強版」,「這些措施涵蓋了科技創新、融資擔保、進出口便利、領事保護、證件申請、青年就業創業等經濟社會大範疇,十分鼓舞人心。」

「在大陸發展的臺商,是最快享受到大陸發展機遇和同等待遇的,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共同促進兩岸和平發展。」楊榮輝說。

全國臺企聯駐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程金中說,近年來大陸與臺灣經貿領域方面的交流合作不斷加強,且力度很大,「希望準備來大陸的臺商臺胞體會到無論何種形勢下,大陸在支持兩岸經貿合作、臺商事業發展上只會向好的方向變化。」

「臺商來到大陸從早期看重廉價勞動力、低成本轉向投資環境利好,都意識到要『外銷轉內銷』。」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陳錦龍說,來大陸投資更安全、高效,回報率更高,「我對臺商來大陸投資很有信心,相信以後會拓展投資項目和優惠政策。」

論壇現場,福建省臺港澳辦副主任鄭一賢介紹了福建經濟社會發展和閩臺交流合作情況。他表示,熱切期待與全國臺企聯的密切合作能延伸到更廣領域,誠懇邀請與會臺灣朋友多來參觀考察、交流合作、投資興業。

龍巖是臺灣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對臺交流合作先行先試,截至今年9月共批准臺資企業389家,合同利用臺資8.83億美元,實際利用臺資3.32億美元,涉及種養殖加工、製造、批發零售等行業。(完)

相關焦點

  • 全國臺企聯會員:「31條惠臺措施」為臺胞在大陸發展創造更多機遇
    新華社北京5月16日電(記者劉歡)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第四屆第三次會員大會16日在北京舉行。多名全國臺企聯會員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31條惠臺措施」為臺商、臺胞帶來諸多便利,創造更多發展機遇,影響正面。  全國臺企聯會長王屏生表示,「31條惠臺措施」讓廣大臺商深受鼓舞。
  • 更具體更細化!大陸「惠臺26條」出臺,為臺企臺胞提供同等待遇
    這些惠臺措施立即受到島內歡迎和高度關注,但臺灣當局卻迫不及待地跳出來詆毀抹黑。對此,島內媒體稱,對比蔡英文當局極力打壓赴大陸投資臺商和赴大陸工作學習的民眾,給他們扣「紅帽子」,到底是誰真心為兩岸同胞好,一目了然。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4日表示,誰與廣大臺灣同胞的利益為敵,誰就終將被民意拋棄。「26條措施」發布後立即在島內引起巨大關注。
  • 借力惠臺政策,登陸大陸資本市場,在廈臺企迎來發展新機
    「惠臺政策措施宣傳月」第二場宣講會27日下午,由廈門市臺港澳辦牽頭組織的「惠臺政策措施宣傳月」第二場宣講會來到廈門臺商會館,吸引數十名在廈臺企代表參與,吳家瑩在會上接受記者採訪時作上述表態吳家瑩介紹,廈門臺企為中小型為主,發展過程中面臨融資貸款難題,近幾年來,從中央到省市,各項惠臺利民政策先後推出,臺胞臺企享受「同等待遇」,這個問題得到了很大的緩解,「尤其有臺資背景的廈門銀行,對臺企提供相關的金融擔保服務,讓部分臺資企業能順利取得貸款資金,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
  • 新時代大陸惠臺政策實效初顯
    大陸惠臺政策更具「兩岸普惠性」   黨的十九大以來,特別是過去一年來,大陸惠臺政策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共治共享,覆蓋面廣」。同時,大陸還制發臺灣居民居住證,取消臺灣居民就業許可證,實現向金門供水。值得一提的是,其中部分政策正是2018年全國兩會涉臺提案的付諸落實。   2019年初,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引下,大陸惠臺政策連譜新篇。
  • 從惠臺「26條措施」看大陸對臺政策的方向
    2019年兩岸關係經歷頗多起伏變化,從年初遭到民進黨抹黑、抵制的「一國兩制臺灣方案」、到被蔡英文頻頻利用的香港「反修例」事件,再加上美國不斷提升與臺灣的關係,大陸官方定調這一年的兩岸關係「嚴峻複雜」。臨近歲末,大陸重磅推出「惠臺26條」措施,可從中一窺在當前兩岸關係背景下,大陸對臺政策的方向。
  • 臺籍人大代表蔡培輝:一系列惠臺政策充分體現了祖國大陸把臺胞當作...
    臺籍全國人大代表蔡培輝(圖片來源:全國臺聯)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馬曉葉):兩會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臺辦等十部門聯合出臺了助力大陸臺企的「11條措施」,引起兩岸臺胞的廣泛關注。身為企業家的臺籍全國人大代表蔡培輝對大陸的一系列惠臺政策深有感觸,他說,從「31條」、「26條」到剛剛出臺的「11條」,既一脈相承,又互為補充,充分體現了祖國大陸把臺胞當作「自家人」,讓臺胞鄉親感受到了「兩岸一家親」,心裡充滿了獲得感和自豪感。 蔡培輝表示,大陸這些惠臺政策的出臺,給臺胞、臺企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福利。
  • 大陸惠臺措施含金量高 臺商加大對大陸投資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涉臺內容一方面強調反對和遏制「臺獨」,另一方面表示高度重視臺灣同胞福祉,表明大陸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的方向不變。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也在政協工作報告中表示,深化同臺灣島內有關黨派團體、社會組織、各界人士交流交往。
  • [31條落地]福建省各市相繼推出惠臺政策
    平潭將通過提供政策集成服務、臺胞臺企幫扶服務等一系列活動,建立臺胞臺商服務常態化機制,落實好臺企臺胞「同等待遇」,切實幫助在嵐臺胞臺企解難題。漳州市有6家臺企申報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其中5家通過省經信委認定。    更加實惠的是,在漳臺資企業與大陸企業一樣,同等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稅收減免政策。 >>詳細
  • 賈慶林會見出席全國臺企聯第二屆會員代表會代表
    兩岸關係的改善與發展,為臺資企業在大陸發展事業創造了更有利的條件,提供了良好的環境。這一局面來之不易,值得兩岸同胞共同珍惜和維護,更需要不斷加以鞏固和發展。兩岸應共同努力,積極拓展合作領域,完善合作機制,提高合作水平,從而增強兩岸經濟的競爭力,造福兩岸同胞。    賈慶林表示,臺企聯承載了廣大臺商的重託與期望,肩負著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任,應該為廣大臺商多做實事,多辦好事。
  • 學者解讀:大陸加強惠臺政策供給 推進兩岸民心契合
    來源:中國新聞網學者解讀:大陸加強惠臺政策供給 推進兩岸民心契合中新社廈門12月31日電 (黃詠綢)自2020年1月1日起,在大陸的臺灣同胞便可和大陸居民一樣依法參加社會保險並享有相應權利,這是大陸近期出臺的為臺灣同胞提供同等待遇的又一具體措施
  • 為「反制」大陸惠臺政策 臺當局宣布「八大強臺措施」
    【觀察者網綜合】臺灣「行政院」原訂12日舉行的反制大陸「惠臺措施」的跨部會議「暫時取消」。當時給出的解釋是,「大陸惠臺政策許多不是新的,衝擊不會太大」。一拖再拖後, 「行政院」終於在今日宣布了「反制」惠臺31條的「八大強臺措施」。
  • 大陸惠臺政策已逐漸產生積極效果
    今年以來,大陸陸續推出一系列惠臺措施:從2月28日國臺辦等29個部門公布實施31項惠臺措施,到各省市根據自身情況紛紛推出具體實施辦法,再到日前國新辦公布將於9月1日起推出18碼的「居住證」,惠臺措施不斷深化和細化,受到各方普遍肯定與好評,積極效果已逐漸顯現。
  • 擴大惠臺措施知曉率 廈門開啟「惠臺政策措施宣傳月」
    記者 陳翠仙 攝  廈門網訊 (海西晨報記者 陳翠仙) 日前,由廈門市臺港澳辦牽頭組織的「惠臺政策措施宣傳月」正式啟動,首場宣講活動在廈門團結大廈舉行。宣講活動為在廈臺胞解讀各類惠臺措施,並對其遇到的相應問題進行答疑解惑。活動吸引百餘名臺胞參與。
  • 劉結一出席全國臺企聯五屆二次會員代表大會
    中新社北京6月10日電 國務院臺辦主任劉結一10日應邀出席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第五屆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並講話。他表示,一年來全國臺企聯新一屆理監事會秉持協會宗旨,積極創新會務,熱忱服務臺企,熱心社會公益,幫助青年發展。
  • 大陸出臺惠臺政策措施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相關部門在陸續公布了一批新的政策措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大陸鐵路和民航部門宣布改造自助服務設備,實現臺胞自助購、取票和值機;第二,教育部等部門修改完善臺生在大陸學習的有關規定;第三,開放在大陸工作的臺灣研究人員申請國家社科基金;第四,人社部擴大臺胞在大陸事業單位就業試點領域;第五,司法部門決定進一步擴大法律服務對臺開放。
  • 臺灣青年教師眼中的大陸「惠臺政策」
    王孟筠理解的,臺灣同胞來到大陸得到的所謂「惠」臺政策,指的並不是「優惠」,而是惠及臺胞的「同等待遇政策」,「也就是說,她們和大陸同胞,在應聘、接受考核、可獲得的職業榮譽感、職業發展空間方面,是平等的。比如她之前也沒想到,自己來大陸任教,還可以拿到事業編制、還可以獲得三八紅旗手、五四青年獎章。」
  • 福建省委臺港澳辦組團赴寧德開展惠臺政策集中宣講
    中新網寧德10月23日電 (吳允傑 何慧貞)10月23日,福建省臺港澳辦聯合省農業農村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人民檢察院等單位,赴寧德市開展「惠臺政策措施宣傳月」活動,在寧臺灣人才、臺商、臺青等30餘名臺胞參加當天的惠臺政策措施集中宣講會。  福建省臺港澳辦副主任鍾志剛表示,臺港澳辦始終是臺胞的貼心人,我們也始終願意一如既往地做好為大家服務的工作。
  • 黃清賢:大陸惠臺政策有助於兩岸融合發展
    黃清賢表示,惠臺政策確實可以看到大陸在「融合發展」層面的努力,而且隨著時空環境演變,動態調整政策以符合大陸推動此案的預期效果。從擴大對臺產品採購、增加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等;到增加向臺灣居民開放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積極支持大陸臺資企業轉型升級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等,滿足愈來愈多前往大陸發展的臺灣民眾需求政策;這些「融合發展」政策都存在讓兩岸結合後成長得更先進的動機,而且成長的方向需要符合大陸的期待,所以相對於被動、持保留態度的臺灣,大陸不但是「推動」,而且是積極主導的「推進」融合發展。
  • 臺灣輿論和學者高度評價大陸31條惠臺措施
    臺灣輿論和學者盛讚大陸對臺胞、臺企送出的「大禮包」是「全覆蓋式」的,每一條都打動人心,體現了「兩岸一家親」的精神。  「這31條惠臺政策讓我感動。」臺灣時事評論員黃智賢告訴記者,此次出臺的政策,力度比以往更大、範圍更廣,從鼓勵臺灣企業參與重大規劃和「一帶一路」建設,到金融業開放更深入的合作;從影視文化業的相關限制取消,到歡迎臺灣同胞到大陸申請專業技能資格……「這是大陸與臺灣同胞分享快速發展的歷史機遇的具體表現,讓臺灣民眾能夠大展拳腳,貢獻自己的才智和努力。」
  • 全省「惠臺政策措施宣傳月」集中宣講活動走進寧德
    原標題:全省「惠臺政策措施宣傳月」集中宣講活動走進寧德   10月23日,由省臺港澳辦聯合省人社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檢察院、人行福州中心支行組成的宣講團蒞臨我市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