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創業初期非常忙,忘了給孩子過生日,孩子卻回答「沒關係媽媽,你工作忙我很開心,這樣你就不用像以前每天都管著我啦,哈哈哈哈」。朋友聽後心裡五味雜陳,突然間發現自己早已不能很好的平衡工作和孩子了。
如果把自己、孩子、伴侶、父母做個輕重排序的話,哪一方應該是最重要的呢?理想的家庭模式,孩子從不排在第一位,名次應該在第三、第四。
楊絳先生曾說過「人這一生,自私很容易,愛自己卻很難」。這句話同樣也得到了網紅明星媽媽Papi醬的認可,她認為獨立女性人生最重要的排行榜中,第一位應該是自己,其次是伴侶,然後才是孩子和父母。
因為人陪伴自己的時間最長,而伴侶是和自己度過這一生的,作為其次。而我們只能陪伴孩子和父母共同度過人生中的一小段路,剩下的路都是他們自己走,所以排在最後。
把自己排第一位並不是自私的行為,自己好了才能更好的愛其他人。而且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言傳身教很重要,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自己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有人說,一個家庭幸不幸福,看孩子就知道了。北京四中劉校長在談家庭教育的時候說過這樣一句話:
「一個家庭最重要的基礎是夫妻關係,夫妻之間最珍惜的應該是對方,這是維繫一個家庭的基礎,讓孩子在幸福的家庭成長,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的確,夫妻之間的婚姻好不好,會直接影響到教育孩子的方式和這個家庭的幸福程度。不把孩子當作自己的附屬品,更多的是尊重他的自主選擇權,這樣才有助於培養他的獨立人格。
杜江和霍思燕這對恩愛的夫婦,就是不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典型例子。在日常生活中,杜江會明確讓孩子知道「媽媽才是家裡的老大,媽媽比爸爸生氣後果還要嚴重,我們都不能欺負媽媽」。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成功的婚姻能給孩子帶來持久的幸福感;與父母關係溫馨的孩子,在幾十年後,患各種嚴重疾病的概率幾乎要少50%。
夫妻越恩愛,越能讓孩子感到幸福。在父母的相愛中成長,在父母的相愛學習,孩子會看到人世間相愛的模樣,成為自信、溫暖和勇敢的人,同時也將學會如何欣賞他人,尊重他人。
各位父母,你認為自己、孩子、伴侶、父母的輕重排序應該是怎樣的?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真實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