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院校遭遇零投檔 民辦高校瀕臨破產

2020-12-14 新東方網

  十年前,曾有學者撰文指出,地方一般本科院校受到降分錄取新生及新生報到率下降問題的困擾,生源危機初露端倪。

  一年前,原武漢大學校長顧海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隨著出生人口基數的下降,某些高校,特別是某些民辦學校和獨立學院離破產可能不遙遠了。」

  十年前、十年後。專家們的預言是危言聳聽?還是未雨綢繆?

  2011高招結束。一個詞彙頻頻映入眼帘——「零投檔」。部分省份「二本」、「三本」院校降分錄取仍然招不滿學生,甚至遭遇無考生填報的尷尬,面臨「生源危機」。

  有專家指出,如果僅僅是個別年份出現生源下降,可以歸因為適齡人口數量的下降,但是,如果一些高校連續多年遭遇生源不足,那麼,就要從更深層次去分析原因。「生源危機」倒逼發展轉型,某些「弱勢」高校路在何方?

  警報拉響

  由「零投檔」說起

  這個例子曾讓很多二、三本院校的招生老師深有同感:

  作為一所本科院校,湖北黃岡師範學院的招生老師們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挨個去問考生,「你到底會不會來?」黃岡師範學院是一所有著百年歷史的老牌學校,屬於湖北省第二批本科錄取的院校,為了確保生源,招生老師要挨個給4000多名擬錄取的學生打電話。不少考生對這樣的電話感到奇怪,招生老師只得無奈解釋:「我們不是騙子,我們是黃岡師範學院……」

  這是個案嗎?

  據了解,2011年,山東省本科二批一志願投檔結束後,437所文科院校、530所理科院校生源不滿,幾十所院校無考生問津;本科二批第二次徵集志願投檔後,仍有文科43所、理科25所院校計劃出現錄取控制線上考生「零投檔」情況。

  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其他省份:北京市二本經過一次補錄之後仍剩餘469個計劃,多所高校未完成高招名額,因此向二本線下20分以上的未錄取考生重新徵集志願。江西省二本文理221所院校降分錄取,降分幅度達20分的文史類院校有22所,其中4所省內民辦高校降分超過20分。

  ……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幾年前地方一般本科院校就已經受到降分錄取新生及新生報率下降問題的困擾,生源危機已初露端倪。以江蘇省為例,2001到2004三年之間均降分錄取的地方一般院校有近10所。地方一般本科院校降分幅度均在20分上下,最多的需要下降30分才能勉強完成招生計劃。

  2007年,福建省15所高校在本一批首輪投檔出現零生源。一志願投檔後,文、理科都有接近半數的學校生源不足,缺額的計劃數都達到1/3。2009年,河南本三批招生近半數院校一志願生源不足,有2/3的學校文、理科一志願生源不足,計劃缺額數佔到該批一志願缺額總數的90%以上。2010年,河南省本科二批六成高校一志願上線人數不足,文科54所、理科63所院校出現了零投檔,專科批次零投檔率現象更不在少數。

  除了適齡人口下降這個顯性的因素之外,部分學校遭遇「生源危機」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考生需求及選擇層次上移,更看重名牌大學與理想專業;需求的強度降低,2009年起,高校開始全面迎來「90後」新一代,這代人在價值觀念與追求、思維方式與行為習慣上呈現新特點。「不走尋常路」,主動放棄高考者不在少數。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考生需求的務實取向,近10年來,公眾的高等教育需求得到充分釋放,曾經狂熱的學歷文憑情結有所淡化,這是社會發展和競爭所引發的人才觀的變化,折射出高等教育需求的務實取向。

  面對如此變化,北大、清華等重點院校受到影響不大,但是,二、三本院校和民辦院校受到的衝擊則不小。專家指出,調整發展思路、找準自身定位才為上策。

  二、三本院校

  注重內涵發展

  「生源警報」改變了以往人們對公立大學的傳統認識——旱澇保收、無需貸款、師資雄厚、無慮生源。

  其實,冷靜分析,從師資隊伍、科研經費、生源質量等因素考量,二、三本院校都與一本院校有較大差距。如果一味地模仿一本院校的發展路子,只會讓自己處於更加劣勢的地位。中央教科所研究員儲朝暉說,「切勿求全、求大、求高,追求辦學特色,提高學校管理能力」是這一層次大學的當務之急。

  儲朝暉認為,公立二、三本高校必須實現從「外延發展」到「內涵發展」的轉變。在專業設置上,切勿盲目跟風,求全求多;也不能一味追求綜合性和科研型大學的建設,必須根據自身條件進行發展。關注學生成長需要,制訂個性化的培養方案,丟掉上大課、開大班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有充分的空間和寬廣的平臺來發展興趣,幫助學生找到合適的成長之路。

  記者了解到,西安外國語大學是西北地區唯一一所主要語種齊全的高等外語院校,大部分省份中為二本院校,但錄取分數卻高出一本分數線。論及語言的學習與研究,比一本院校的外國語學院甚至要高出一籌。沒有一本的招牌,卻贏得了一本的聲譽和生源,這一切成功都源自該校定位清晰,集中力量辦品牌。

  「二、三本院校屬於人才培養主導型的高等教育機構,首先要端正心態,準確定位,以完善的、長遠的市場需求為導向,服務地方,形成區域特色。」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教授柯佑祥認為,特色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短期的應景之為,應是圍繞培養目標的長期發展。

  柯佑祥說,二、三本院校必須堅持特色發展,大力發展特色學科專業,優化專業結構,形成特色熱門專業、優勢冷門專業、重點學科群並舉,實現專業培養規格多元化。在專業發展中以唯一代替單一,以特色取代一般,探索專業學科建設新路。

  「很多二、三本高校都急於轉向綜合性科研大學,這對於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是不利的。」儲朝暉認為,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出社會需要、公眾認可的人才,才是高等教育的使命所在。

  民辦高校

  尋找自身特色

  據報導,2011山東省本科二批錄取招生中,遭遇「零投檔」的幾十所院校中,不少是獨立學院「升級」之後的民辦普通高等學校。

  我們知道,今年我國大部分獨立學院脫離「母體學校」,成為獨立的民辦高校。如中國海洋大學青島學院今年正式改建為青島工學院,武漢大學東湖分校改建為武漢東湖學院,中南民族大學工商學院改建為武漢長江工商學院……

  失去「母體學校」的光環,這些「新面孔」的知名度還不高,勢必面臨轉型和優勝劣汰的考驗。尋找到自身的準確定位和發展特色才能在大浪淘沙中生存下來。

  有專家指出,獨立學院面臨的生源危機反映了民辦高校整體生源缺少的全貌。對於民辦高校來說,從存在之初,生源便是考驗其質量的重要標準,也是很多民辦高校為之奮鬥的方向。失去生源的民辦高校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如果民辦學院像公辦學校一樣辦學,那麼倒閉將是遲早的事,」 中山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教授黃崴提出了這樣的忠告,「民辦院校發展環境相對惡劣,但也有著獨一無二的優勢——充分的辦學自主權。公辦學校在政府管理下,專業設置和課程設置都趨於僵化,辦學自主權受到很大限制。民辦學校應該充分發揮這一優勢,自主調整自身專業和學科設置,增設社會急需專業,及時淘汰落後專業,靈活機動地適應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

  如何做到靈活調整專業和課程設置,突出「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專家指出,民辦高校應依據自身特點,避開熱門專業和其他學校的優勢學科,增設社會急需學科,逐步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形成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在差異化中發展壯大,以就業為導向來確立人才培養要求,著眼於滿足區域發展需要來培養人才。

  當然,除了找準自身定位,規範管理,提高教學質量是贏得學生與市場口碑的重要法寶。廣州大學華軟軟體學院招生辦主任李雯說,民辦高校應加強內涵建設,提高教學質量,切不可為求生存而放棄了質量。要強化管理,利用「民」的靈活機制提高有限資金的利用效率。定位找準了,質量提升了,知名度提高了,學校發展才能進入良性循環。

  (責任編輯:陳永雷)

相關焦點

  • 「非全」學歷歧視,可以休矣 遭遇「零投檔」,職校何去何從
    新聞:今年高職招生落下帷幕,據媒體報導,今年多省高職院校的投檔分數高企,很多高職院校投檔分數超本科線。然而,這邊熱門高職院校投檔分水漲船高,那邊仍有多所院校無人問津,遭遇零投檔,旱澇兩極分化嚴重。點評:隨著「雙高計劃」「升級職業大學」「擴招」等各項利於職業教育發展的政策的發布與落實,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走上高速發展的軌道。
  • 河南今年高考三本超錄近千人 34校零投檔
  • 山東:二本院校錄取分層明顯 財經類院校燙手 「老三本」墊底
    根據近3年本科二批一志願的投檔情況看,東部沿海的高校,特別是財經類院校持續火爆,甚至有點燙手,每年都會撿到不少一本落檔生;而與之形成冰火兩重天的是獨立學院、民辦院校或中外合作辦學的相關專業,幾乎每年這些學校一志願投檔情況都不很樂觀。
  • 這六所本科院校在福建遭遇「極端情況」,投檔最低分為「0分」
    每年高考,都會有一部分院校投檔線比上一年漲了點,也都會有一部分院校投檔線比上一年降了一點。還有極少數院校,會出現「線上無生源」現象。筆者在查看2020年福建高招理工類本科批常規志願院校最低投檔線數據時,發現至少有六所本科院校遭遇「極端情況」,投檔最低分為「0分」。
  • 專科投檔煙臺部分高校「吃不飽」,個別專業「零投檔」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李楠楠8月31日,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發布2020年普通類常規批第二次志願投檔情況統計表。此次煙臺有14所高校參與招生,多數高校招生理想,部分高校「吃不飽」,有個別專業出現「零投檔」現象。新高考首年,我省的普通類二段線定為150分,與去年的專科線持平,也就是說,今年只要高考分數在150分以上就可以參與普通類常規批第二次志願填報,報考專科志願。
  • 河北省本科二批投檔線公布,民辦高校投檔線低學費高,公辦高校呢
    數據顯示,無論文科還是理科,投檔線從高到底最高的10所高校都是清一色的公辦高校,而投檔線最低的10所高校,卻是以民辦高校為主,偶爾會出現公辦高校。2019年河北省文科本二投檔線前十了解中國高考情況的人士可能會知道,現在的本科二批原來分為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其中原來的本科二批多為公辦本科高校,原來的本科三批多為民辦本科高校。
  • 3本民辦高校是否野雞大學?廣東高分優先投檔線是什麼意思?
    前2天隨著廣東第一批次的投檔線放出來,網上好多熱議600多分報讀傳統3本民辦高校是否被學校名字擾亂等問題非常熱點!分析一下廣東目前錄取規則和傳統的差異!現在投檔的都是524分以上的高分學生,相當於以前的一本錄取分數線再降20這樣子!這些學生可以先投一次所有院校,如果沒有被錄取,還有第二次機會的! 這一次錄取的比較滿意的都是傳統重本院校,還有最近幾年2本院校有部分專業升級到一本的如佛山科學技術學院等! 那些2本高校沒有專業升上去的自然在這一次高分學生裡面比較弱勢!比如惠州學院,實際是2本裡面比較牛逼的!
  • 本科三批投檔線出爐,踩線投檔的院校很少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9月6日訊(記者 黃京)昨晚,省教育考試院公布了湖南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本科三批平行一志願投檔分數線。作為本科錄取的「末班車」,今年本科三批投檔線呈現哪些特點?另外,參與該批次錄取的院校絕大部分都是獨立學院,而教育部目前正在加快推進獨立學院轉設工作的實施,這個變化對今年投檔線有影響嗎?
  • 632分卻投檔三本院校!一文搞懂獨立學院,別傻傻分不清
    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日前,廣東省教育考試院發布本科批次高分優先投檔線的投檔情況,有88876名考生成功「上岸」。但在這些幸運的考生中,有三位考生的投檔結果,引起了廣泛熱議:他們本可以選擇「雙一流」大學或省內高水平大學,但最終都投檔獨立學院。
  • 本科三批投檔線出爐,踩線投檔的院校很少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                                                                   三湘都市報9月6日訊(記者 黃京)昨晚,省教育考試院公布了湖南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本科三批平行一志願投檔分數線。
  • 湖南本科三批投檔線出爐,今年踩線投檔的院校很少
    華聲在線9月6日訊(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黃京)昨晚,省教育考試院公布了湖南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本科三批平行一志願投檔分數線。作為本科錄取的「末班車」,今年本科三批投檔線呈現哪些特點?另外,參與該批次錄取的院校絕大部分都是獨立學院,而教育部目前正在加快推進獨立學院轉設工作的實施,這個變化對今年投檔線有影響嗎?
  • 湖南本科三批投檔線出爐 今年踩線投檔的院校很少
    9月5日晚,湖南省教育考試院公布了湖南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本科三批平行一志願投檔分數線。作為本科錄取的「末班車」,今年本科三批投檔線呈現哪些特點?省內高校投檔線最高的為:文科湖南師範大學樹達學院524分;理科湖南師範大學樹達學院和長沙理工大學城南學院均為461分。值得一提的是,從今年本科三批平行一志願投檔線來看,踩線投檔的院校很少。
  • 985的分投檔三本院校!一文搞懂獨立學院
    8月16日,廣東省教育考試院公布了2020年本科優先投檔線上投檔情況,但是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烏龍,相信眼尖的你們也看出來了,來了解一下具體情況:廣東理科考生632分填錯志願,985分數報了三本學院。我們不清楚報考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的那位考生是不是填報失誤,還是什麼原因,但是,985、211院校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和三本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就多了四個字「成都學院」。確實很容易讓人產生誤解,所以,考生、家長一定要看清楚招生簡章。
  • 今年二本招生獨立學院、民辦院校遭遇「冰火兩重天」到底出現了哪些變化
    志願填報時,學生們誠惶誠恐,如今塵埃落定,到了學生們用錄取成績給高校投票的時候。雖然目前還在二本志願徵集補錄環節,各學校分數線還未公布,但從陝西省考試院日前公布的本科二批正式投檔情況統計表,已經能夠看出陝西高校二本招錄今年發生的一些變化。
  • 632分考生被三本院校錄取?
    這讓很多考生都敢於衝報往年投檔排位都高於自己排位的高校,但也有人因此不服從專業調劑,導致「衝一衝」失敗,此時他又沒有填報往年投檔排位與自身相當的高校,進而最終造成他投檔至往年排位大大低於自己的高校。我們不清楚報考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的那位考生是不是填報失誤,還是什麼原因,但是,985、211院校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和三本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就多了四個字「成都學院」。確實很容易讓人產生誤解,所以,考生、家長一定要看清楚招生簡章。
  • 632分考生被三本院校錄取? 985院校和獨立學院就沒法比了
    632分考生被三本院校錄取? 985院校和獨立學院別再傻傻分不清了...我們不清楚報考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的那位考生是不是填報失誤,還是什麼原因,但是,985、211院校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和三本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就多了四個字「成都學院」。確實很容易讓人產生誤解,所以,考生、家長一定要看清楚招生簡章。根據今年公布的數據,廣東理科632分完全能上眾多211或985高校。
  • 這三所民辦高校,不僅學費貴,錄取分數線更是高過很多一本院校?
    這三所民辦高校,不僅學費貴,錄取分數線更是高過很多一本院校?在我國的2900多所高校中,公辦高校佔絕大多數,而且我國實力強的大學也都是公辦高校,公辦高校集中了我國大多數的科研人才和教育資金,因此公辦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也更好。
  • 「七分考,三分報」,廣東考生從985掉到民辦三本,實慘
    ,白白浪費高分,最後只能選擇民辦三本或復讀。有人歡喜有人愁,有的考生就「悲催了」,廣東考生632高分報考了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民辦三本),這讓很多人驚訝,也引起了不少人討論,可能這位考生想報考「兩電一郵」的電子科技大學,卻誤以為這兩所院校是同一所,最終導致這樣的遺憾。
  • 河北公布2019年本科二批投檔線,意外!最低的竟然是一所公辦高校
    河北省本科二批投檔線公布,考生們不知幾家歡喜幾家愁。有的被意中的高校錄取,歡呼雀躍;有的名落孫山,垂頭喪氣;有的則因為被民辦高校錄取,為高昂的學費發愁。一般情況下,公辦高校的提檔線要遠遠高於民辦高校。因為公辦高校的學費低廉,且辦學正規,師資強大,教學質量能得到保證。所以在填報志願的時候,公辦高校一直都是學生和家長的首選。雖說高考志願填報是一門技術活,但也有很大的運氣因素在裡面。比如位列九八五的shandong大學在河北省的錄取就曾遭遇過滑鐵盧,曾經有一年投檔線僅僅和本一分數線517分持平。不知道哪位同學有如此好的運氣,剛到本一線竟然能考上九八五名校。
  • 貴州二本文史類561分考生投檔民辦本科院校:成都東軟學院
    貴州2020年普通高校高考第二批次本科普通類投檔線出爐,本期世紀(教育)在線給大家分享貴州省的二本文理科院校投檔的簡要分析。分重慶師範大學 565分 551分遼寧師範大學 564分 546分成都東軟學院 561分 502分 (民辦)長江師範學院 561分 539分浙江工商大學 561分 551分分析:1、成都東軟學院作為民辦本科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