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一出生就會「嗚哇嗚哇」地哭起來,向世界宣告他的存在。很多朋友納悶,為什麼每個胎兒剛出生就放聲大哭,難道是因為剪臍帶很疼嗎?
剪臍帶很疼嗎?
臍帶主要是由血管組織組成的,雖然有神經,但不是痛感神經,所以剪臍帶的時候不會疼。
剪臍帶時,會用兩個大夾子夾住,用剪刀從夾子中間剪開,這個部位的血液被趕到兩邊去,也不會感到痛。如果小時候有扎過耳朵眼的經歷,可以回想一下,兩顆綠豆把血液趕到周圍,針扎進去的時候一點都不痛。
剪臍帶時,胎兒還要適應環境、還要忙著喘氣,也來不及去考慮疼還是不疼。
有朋友就要問了,那媽媽一定感到疼吧?媽媽也不會感覺到疼,因為臍帶不連接媽媽的痛感神經,而且胎盤已經從身體中娩出了,所以媽媽才不痛呢!如果真痛,媽媽也不會感覺到疼,和分娩痛相比,完全不是事。
胎兒剛出生就哭了,為什麼?
胎兒的一聲啼哭,象徵著胎兒呱呱墜地,安全了,我們可以鬆一口氣,胎兒的生命從此在外界拉開了序幕。
1、自主呼吸的需要
胎兒哭的時候,會把肺部的廢氣和羊水「哭」出來,肺部開始擴張,胎兒開始呼吸,以適應這個新的環境。在母體中胎兒是不需要自己呼吸的,所有的氧氣都通過臍帶來傳輸。但是早在28周,胎兒已經在練習呼吸,為來到外界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胎兒是怎麼練習呼吸呢,他通過大口地吞咽羊水來練習,我們會感覺到肚子一跳一跳的,那就是胎兒因為吞咽了羊水,被嗆到而引起的打嗝,這就是他練習呼吸的方式。
2、不適應外界環境
胎兒在母體中,被子宮緊緊地包裹,周圍環境溫度是40度左右,溫暖舒適。在羊水環繞的大遊泳池裡,胎兒自由自在地玩耍,可以吞咽羊水、可以玩臍帶、可以觸摸子宮四周,好玩的事很多。
一旦來到外界,沒有緊緊地子宮包住他,溫度變低,也就20幾度,胎兒感到冷。周圍也沒有熟悉的羊水環繞,也沒有臍帶晃來晃去地讓他玩耍,手抓不到那個圓粗的東西,也觸摸不到子宮四壁,一摸都是空氣,他會感覺到很害怕。
人類的外界對他來說一片陌生,一種恐懼莫名湧上心頭。哭就是胎兒最好的語言,用哭表示他不安的情緒。
總之,胎兒剛出生就哭了,是因為剪臍帶很疼嗎?不是因為疼,是因為呼吸的需要和情緒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