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懸案:兇手用一瓶可樂殺數人,現場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2021-01-09 扒拉筆跡

歷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衝過去的——李道釗(現代)

文章類型|歷史文化

文章字數|1302字,閱讀約3分鐘

可樂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受歡迎的碳酸飲料。早在上個世紀,可樂就風靡全球。但在上世紀70年代的日本,可樂在這段時間卻成了人們談之色變的現象。幾個人因為可樂失去了生命,兇手仍然逍遙法外。日本人將這一事件稱為「毒焦連環殺人案」。

一九七七年一月四日凌晨,在新幹線餐車上工作的六個年輕人剛下班,正結伴向員工宿舍走去。突然,其中一個女孩發現路邊一個電話亭旁的地上躺著一瓶可口可樂。於是她上去拿可樂,發現可樂的蓋子還沒打開。估計是誰打電話後落在這裡的。

女孩不愛喝碳酸飲料,就把可樂送給了線上最年輕的成員奎元明。男孩只有16歲,還在讀高中。平日裡大家都很照顧他。回到宿舍,奎元明打開可樂倒進嘴裡,但沒喝兩口,就把可樂從嘴裡吐了出來,跑到洗手池裡漱口。

同事問他怎麼了,奎元明皺著臉說:「不對勁,這可樂太苦了!」話音剛落,他的眼睛突然泛白倒在地上,身體不自然地抽搐,很快就失去了知覺。

經過一夜的搶救,奎元明被宣告不治身亡。死因是氰化物中毒。害死他的罪魁禍首是他撿來的那瓶可樂。當時的可樂瓶都是玻璃瓶。只要細心,他就能把它們打開封存起來,不露痕跡。兇手往瓶子裡扔氰化物,導致小男孩死亡。

然而,奎元明只是第一個受害者。就在民警還在檢測可樂中的成分是,第二起案件又發生了。這一次,死的是一個叫菅原博的中年男子。他倒在街上,旁邊有一瓶喝了一半的可樂。死因也是氰化物中毒。

這兩起案件引起了警方的注意。他們很快意識到這是一起大規模的投毒案件,於是開始在周邊搜索,並向居民發出通知:不要使用任何來歷不明的食品和飲料。果不其然,經過一天的搜查,民警又四處收繳了兩瓶可樂。同時,實驗室的分析報告也已經出來。檢測表明,氰化鈉是兇手用來毒殺氰化物的。

在隨後的採訪調查中,附近居民表示,其實從兩個月前開始,街上到處都出現了未開封的可樂,但之前撿來喝的可樂都很安全,沒有人因此丟了性命。對此,民警判斷,作案人是在不斷測試可樂的位置,以確認可樂在哪裡最容易被發現,不可疑。

警方發出通報後,可樂中毒事件沒有再發生。只有一個叫森崎的卡車司機不顧勸阻,喝下撿來的可樂,去了醫院。幸運的是,他被救出來了,但後來不知是否為此感到羞愧,他在自己的住處自殺了。

至此,警方仍沒有投毒案兇手的線索。要找到這起濫殺事件的蛛絲馬跡,實在是大海撈針。直到1977年2月14日,有人在路邊撿到一盒40盒巧克力。警察發現了巧克力被打開的痕跡。經檢測,40箱中至少有一箱混入了約0.5克氰化鈉。在盒子的一側,裡面印著一行字,還蓋著印章:「我要用上天消滅卑劣傲慢的日本人。」。

這是警方發現的最後一期中毒事件。此後,黑暗中的兇手徹底消失,警方再也沒有找到他。至於肇事者的精神疾病?還是報復社會?人們也毫無頭緒。

也正因為如此,可口可樂從1978年開始,用易拉罐和螺旋瓶蓋取代了原來的玻璃瓶。這些新包裝使得瓶蓋打開後無法輕易還原,可以有效防止此類中毒案件的再次發生。

這裡是《扒拉筆跡》,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真理因為像黃金一樣重,總是沉於河底而很難被人發現,相反地,那些牛糞一樣輕的謬誤倒漂浮在上面到處泛濫。

相關焦點

  • 日本懸案:兇手用一瓶可樂殺數人,現場沒留下任何痕跡,至今成謎
    可樂是一種日常生活中非常受歡迎的碳酸飲料,早在上個世紀,可樂就在全世界風靡起來。而在70年代的日本,可樂卻在這段時間裡成了人們談之色變的存在,有好幾人因為可樂而丟掉了性命,而兇手至今逍遙法外,日本人將這個事件稱為「毒可樂連環殺人案」。
  • 日本懸案:路人喝下街邊可樂,馬上毒發身亡,兇手下落至今成謎
    1977年1月4日下午,日本東京地鐵品川站,幾名放學的日本高中生走出站臺,有說有笑地向家中走去,他們約好放下東西,再出來玩,當走到一處電話亭的時候,眼尖的檜垣明君突然發現,電話亭當中,有一名10元的硬幣掉在了地上,此外還有一瓶沒有打開的可樂。
  • 轟動日本的三大懸案之可樂殺人事件
    接著他們6人回到了各自的宿舍,惠源明就隨手把可樂放進了冰箱裡,由於第二天不上班,大家都不著急休息。洗完澡後,大家就到休息室聊天,直到凌晨1點多。這時,惠源明想起來還有一瓶可樂,於是他從冰箱裡把可樂拿出來帶到了休息室。打開後,喝了沒幾口就把嘴裡的可樂都吐了出來,覺得這個可樂的味道又苦又澀,味道很不好。於是趕緊用自來水漱了漱口,過了5分鐘,惠源明突然跌倒在地,身體不斷抽搐,漸漸失去了意識。
  • 日本近代史上的天才犯罪,至今都沒有破案:一瓶可樂引發的血案
    他迅速用清水漱口,但是沒有什麼效果,數分鐘後,檜垣明君開始神志不清,而後倒在地上渾身抽搐並且口吐白沫。同伴這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隨即報警並撥打救援電話。
  • 日本變態連環殺人案,兇手留字條:天誅驕傲而醜陋的日本人
    警察覺得兇手不會就此收手,在全東京搜查公開場合是不是有「好心人放的可樂」!同時通知市民注意不要喝別人放在公開場合的可樂,一時東京談可樂色變。果然在一些公開場合找到了別人投放的可樂,化驗後確實含有氰化鈉。警察走訪一些經常在那電話亭路過的人,他們說從去年11月就發現過有人遺棄可樂在裡面,可能也是被人拿走喝了。
  • 一瓶可樂在日本引發「連環案」,幕後黑手從不露面,43年仍未破解
    檜垣明君是從外地來東京兼職的,同事裡數他年紀最小。 這行人在回宿舍的路上經過一個電話亭,其中一個女孩忽然發現路邊有10元硬幣,旁邊還擺著一瓶可樂(當時日本的可樂都是瓶裝),她立馬上前撿起來,大家都覺得很幸運,天降免費飲料,還有錢撿。
  • 日本七大懸案之二世田谷滅門案:兇手殺人後,留在現場達10小時
    嫌疑人在犯罪現場留下的線索太多,辦案人員反倒不知重點從何處入手,甚至容易先入為主,將從線索中推理出的可能性當成事實,致使案件最後走入迷途。2000年12月30日深夜在日本東京都世田谷區發生了一起滅門事件,目前日本警方公布或媒體披露的情報,除了事實本身之外,或多或少都帶有他們的推測,而這些推測至今沒有結果。日本東京都世田谷區的一棟聯排建築。
  • 林書友:這些電影裡的國外殺人懸案 都是真的
    如果將世界上懸而未決的著名案件進行簡單的分類,白銀案破案前,可以與「開膛手傑克」、「十二宮殺手」、「華城連環殺人案」一起歸為連環殺人懸案,而「南大碎屍案」則是單起,其破案難度可能更高,因為兇手雖然有碎屍的特定作案手法,卻沒有重複使用,也就沒有留下更多的蛛絲馬跡,令線索更為有限,美國的著名懸案「黑色大麗花」殺人案就屬於這一類孤案。
  • 兇手到底是誰?日本史上最燒腦的超市懸案,巨額賞金仍難尋兇手
    三名女店員離奇被害,兇手究竟是誰?兩次出現在超市的神秘男子,又是何來歷? 今天咱們來說一起發生在日本的超市懸案。無冤無仇,一家店內的三名女員工,在晚上離奇被槍殺。而後,大概21點10分的時候,則子小姐用辦公室的電話,打給了一位約好吃飯的男性友人,讓他來接自己。 十分鐘後男性友人便來到了附近的停車場,等待則子小姐下班,但等了半個小時卻依然沒等到。於是,就開車去到了二人約定的小酒館,但也依然沒有見到則子小姐的身影。
  • 「分屍九段懸案」,至今未破
    上世紀70年代末,市區一個賣素麵的女人被人砍成九段後,放在素麵擔子裡,被丟在市區麻行僧街的一個廁所旁邊。當時,雖然公安部門做了大量的偵查工作,由於設備落後,兇手又十分狡猾,以致這個案件一直偵破不了。這就是轟動溫州的「九段懸案」。  這個案件給市民留下了很多疑團:兇手的作案動機是什麼?是劫財?還是劫色?是仇殺?還是情殺?
  • 十年懸案他沒殺「小美後」?
    大轉折DNA不符推翻殺人嫌疑  地方檢察官萊西說,他們已不再受理針對卡爾的案件,「因為現在沒有找到任何證據,除了他自己不斷承認案發時他在現場。更重要的是,他的DNA與犯罪現場遺留的血跡中的DNA不相符」。萊西表示:「儘管他堅稱殺害了瓊貝尼特,但沒有證據顯示他犯了罪。」卡爾的律師說:「沒有任何刑偵證據證實卡爾做錯了事,但警方卻逮捕了他並把他從曼谷帶到了這裡,這讓我們感到很困惑。」
  • 聆聽那些塵封的世界十大懸案——歷史懸案
    世界十大懸案之;紐奧良的斧頭殺人魔(1918—1919)對於紐奧良斧頭殺人魔的介紹資料比較少,據說他可能是個義大利人,他對義大利人開的雜貨鋪似乎特別仇視。他至少殺害了8個義大利雜貨商。他總是在夜晚先撬開門,然後又用斧頭將裡面睡覺的人砍死。
  • 1977年日本可樂投毒案,無差別隨機殺人?因貪小便宜引來殺身之禍
    不過在以前人們沒有這麼高的警惕性,面對路邊出現的一些東西不會去思考太多,更何況是一個看起來並沒有被打開的可樂呢,這件事就是影響整個日本的毒可樂事件,因這個事件的發生讓整個日本在那段時間對於可樂都心生恐懼,誰都不敢再喝可樂,那這個無差別的毒可樂殺人事件到底有多大的影響呢?
  • 日本「毒可樂」連環殺人案,4人遇難,1人被救回後自殺
    很多人都有這麼一個心態,那就是愛貪小便宜,不少人應該都遇到過這個情況,那就是有個舍友特別喜歡用別人的沐浴露洗髮水。乃至是更加私密的東西,而這就是典型的貪小便宜心態,同樣心態的還有那些喜歡在某拼買東西的人,希望用最低的價錢,買最好的東西,這也是愛貪小便宜的一種,事實上,貪小便宜並非什麼壞事,但一定得分場合 。
  • 日本著名未解懸案,日本福島便池藏屍案,真相到底是什麼?
    警方趕到現場後,原本想直接將屍體拉出,但是管道口太狹窄,屍體卡在那個位置無法拉動。無可奈何之下,警方聯繫相關人員,使用重型機械將整塊管道取出,用機器切開才將人救出。經過法醫鑑定後得知,這具屍體在這個下水道中死亡至少5天。在管道中,這具屍體呈蜷縮狀,一雙鞋在頭邊上,這就是當初女教師發現的那雙鞋。除此之外,屍體上身赤裸,衣服被緊緊的抱在胸前,雙膝彎曲。
  • 美國「黑色大麗花」懸案,兇手到底是誰?犯罪心理學分析!
    可是,令人奇怪的是,案發現場並未發現任何血跡,警方推測,這裡可能並非第一案發現場,同時受害者的血液已經被放乾淨,而且屍體上還有被清洗的痕跡,從手指蜷縮的狀況來看,受害者曾經長時間被放置在冰上。與此同時,令人氣憤的是,就在警方仔細搜尋案發現場的時候,一大批記者以及眾多的圍觀者也聞訊趕到了。
  • 20年前一樁懸案:被稱「人類破不了」的案子,華人神探都束手無策
    《懸案》系列專欄第003篇:樓梯懸案歷史九點半 | 文「法證之父」埃德蒙·羅卡有句名言:凡兩個物體接觸,必會產生轉移現象,即犯罪現場調查中,兇犯必會帶走一些東西,亦會留下一些東西天下沒有破不了的案子,只有還沒發現的微證據。但在實際操作中,人總會有疏漏的時候,羅卡定律也束手無策,於是就有了懸案。在人類遺留的眾多懸案中,美國「樓梯懸案」曾名噪一時,它是發生在20年前的一樁懸案,也被稱為「人類破不了」的案子,華人神探李昌鈺都束手無策。美國警方評價「樓梯懸案」時認為:真相或許永遠只有兇手和死者知道。
  • 最考驗智商的滅門案:兇手留下的證據太多,導致20年無法偵破
    一般來說,案發現場留下的證據越多,對破案就越有利。但也有一些極端的例子非常考驗智商:兇手留下的大量痕跡居然嚴重幹擾了警方判斷,導致案件幾十年都沒有進展,不知聰明的你,能否從已有證據中發現不對的地方呢?而泰子和女兒倒在了二層浴室前,泰子的屍體已經看不清容貌,因為兇手喪心病狂,將其臉部和頸部用刀破壞,泰子的手更是有不少刀痕,應當是為了保護女兒格擋兇手,但泰子的女兒情況並沒有好到哪裡去,與母親一樣,她也臉部頸部傷痕無數,身上還有被擊打痕跡。
  • 「臺灣十大未解懸案」公開 母女搭電梯人間蒸發 夫妻殺親生5子女
    ▲花蓮五子命案因兇手劉志勤夫婦已經死亡,為何要痛殺5名親生子女的真相已無法得知。(圖/)每次有重大刑案發生時,儘管現代的科學辦案,幾乎都能很快抓嫌犯受審定罪,但其實不論哪個國家地區,過去至今仍有許多刑事案件,即使過了十年、百年都未能找到兇手,又或是有抓到嫌疑人,但卻沒有關鍵性的證據能將之定罪,這些懸案真相也成為了電視節目常拿出來討論的話題。
  • ...懸案告破:一兇手為知名作家劉某 另一兇手現是上海某投資公司...
    20多年過去了,兇手是誰,在哪?警方查了又查,依然毫無線索。 這也是湖州歷史上影響最大的兩大懸案之一,另外一樁懸案,是1994年11月發生在長興龍達商場的殺人搶劫案——值班老伯被殺,商場被搶走黃金珠寶若干,報案價值97萬多元。 今年3月29日,徐某在諸暨一棋牌室內被抓獲,浙江第一懸案、寧波紹興系列持槍搶劫殺人案告破,長興龍達商場的殺人搶劫案也隨之告破,也是徐某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