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環學院王恩湧教授、陶澍院士獲中國地理學會最高學術榮譽

2020-12-11 北京大學新聞網

2020年11月29日,中國地理學會首屆榮譽會士和會士授予儀式暨地理科學前沿論壇在北京西郊賓館舉行。大會表彰了在地理學科及相關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決定授予為中國地理學科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的孫鴻烈院士等20位科學家「首屆中國地理學會榮譽會士」、徐冠華院士等22位科學家「首屆中國地理學會會士」。其中,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退休教師王恩湧教授(94歲)榮獲「首屆中國地理學會榮譽會士」,陶澍院士榮獲「首屆中國地理學會會士」。

中國地理學會會士,是中國地理學會設立的地理學科領域的最高學術榮譽稱號,分為會士和榮譽會士,為終身榮譽。

會議現場部分會士合影

城市與環境學院黨委書記劉耕年、院長賀燦飛慰問王恩湧並代授證書

榮譽證書

獲獎教師介紹

王恩湧,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我國著名的地理學家、文化地理學家和地理教育家。原從事植物地理的教學,後轉向文化地理,開設文化地理與政治地理課,介紹西方的人文地理思想,推動了我國人文地理教育新發展。所寫的《文化地理學導論》與主編的《人文地理學》分別獲得國家教育委員會與教育部的教學成果二等獎與優秀教材一等獎。長期擔任北京大學地理系主任,對地理系的建設與革新作出了重要貢獻。退休後,仍筆耕不息,撰寫出大量文化地理方面的科普文章。

陶澍,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主要從事區域性微量有毒汙染物的排放、行為、歸趨和效應研究。近年工作集中在全球汙染物高分辨排放清單、遷移及暴露風險模擬。200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主持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創新研究群體、基金重點、重大項目和多項國際合作項目。曾獲全國模範教師、寶鋼教育基金會全國優秀教師特等獎等稱號。兼任國家環境諮詢委員會委員、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副主編等。

延伸閱讀:

中國地理學會(The Geographical Society of China , 縮寫:GSC)是由全國廣大地理工作者自願組成、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依法登記註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全國性、公益性、學術性的社會團體,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發展地理科學事業的重要社會力量。學會掛靠在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中國地理學會是我國成立最早的學術團體之一,前身是1909年在天津成立的中國地學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中國地學會與1934年在南京成立的中國地理學會合併,組成現在的中國地理學會。目前,學會擁有個人註冊會員近15000人,聯繫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地理學會(不含臺、港、澳)。學會下設24個專業委員會、10個分會、9個工作委員會、9個研究(工作)組以及7個區域代表處。主辦或聯合主辦有《地理學報》、《地理學報》(英文版)、《地理研究》、《地理科學》、《中國地理科學》(英文版)、《地理科學進展》、《冰川凍土》、《中國沙漠》、《遙感學報》、《山地學報》、《乾旱區地理》、《地球信息科學學報》、《全球變化數據學報》(中英文版)、《經濟地理》、《人文地理》、《世界地理研究》、《寒區旱區科學》(英文版)、《歷史地理研究》和《中國國家地理》等19種科技刊物。

相關焦點

  • 北大城環學院王恩湧教授、陶澍院士獲中國地理學會最高學術榮譽...
    「11月28日,北京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和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聯合舉辦「慶祝新時期中國政治學恢復重建40周年暨《新時代中國政治學學術發展》新書發布會」。來自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吉林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天津師範大學、西南政法大學和中國政治學會等教學科研機構的20餘名專家學者齊聚北京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
  • 華東師大地理科學學院黎夏教授當選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
    昨天,英國社會科學院公布了37位新晉院士(Fellow of th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名單,華東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教授黎夏成功入選
  • 第六屆北京大學地理·環境講壇暨第二屆北大城環國際青年論壇舉行
    ,創建國際青年學者之間的學術交流平臺,2020年12月12—13日,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舉辦第六屆北京大學地理·環境講壇暨第二屆北大城環國際青年論壇。受邀出席本屆論壇的嘉賓有天津大學地球系統科學學院劉叢強院士,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崔鵬院士,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倪晉仁院士,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陶澍院士,以及來自6個國家16個單位的18位青年學者。
  • 會議通知 | 中國地理學會政治地理與地緣關係專業委員會2018年學術年會暨第三屆地緣關係學術研討會通知(第二號)
    (一)學術顧問秦大河(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地理聯合會原副主席)陸大道(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理學會原理事長)傅伯傑(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部部長)王恩湧(中國地理學會原副理事長,北京大學教授)(二)組織委員會
  • 華人學者趙月枝教授獲評加拿大皇家學院院士
    趙月枝 9月10日,值此教師節之際,加拿大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 of Canada)公布最新一期入選的院士名單。華人學者趙月枝教授成為新晉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也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傳播學學者。趙月枝教授1965年出生於浙江省縉雲縣,1984年獲北京廣播學院(今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本科學位,1996年獲加拿大西門菲莎大學傳播學博士學位,1997年至2000年間曾任教於美國加州大學聖迭哥分校傳播系。
  • 院士論文網上遭「炮轟」是研究毫無意義還是自媒體斷章取義?
    學術論文引發自媒體質疑這篇學術論文是由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院士、教授、特聘教授陶澍團隊共同完成,作者署名共18人,第一作者為韻瀟。論文於2020年10月28日發表在國際核心期刊Science Advances。
  • 我校林琿教授當選為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
    英國社會科學院,是在1902年由英國皇家特許成立的國家學術機構,由社會科學領域的學術研究團隊和相關機構組成,社會科學院的建立旨在跨越社會科學學科和學派,促進社會科學的發展與創新,支持相關學術活動,使社會科學的發展成為促進公眾利益的有力手段。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是英國社會科學院授予的最高榮譽,是對學者學術成就的最高認可。
  • 呂西林院士獲國際結構混凝土協會「終身榮譽會員」獎
    11月22日,國際結構混凝土協會 (fib ) 2020年國際學術大會在上海召開,會議採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開幕式上,國際結構混凝土協會主席Tor Ole Olsen先生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呂西林頒發「fib 終身榮譽會員」獎,以表彰他在混凝土結構理論研究和工程應用方面所取得的學術成就,以及對國際結構混凝土協會作出的突出貢獻。國際結構混凝土協會每年評選「終身榮譽會員」獎一名。呂西林院士是首位獲得國際結構混凝土協會年度重要獎項的中國學者。
  • 羅公利會見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
    11月30日,校黨委書記羅公利會見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羅公利對李德仁院士的到來表示歡迎,介紹了學校近期發展情況,希望李德仁院士為學校測繪學科提供支持與幫助,幫助相關學科發展和提高。李德仁院士對學校相關學科的發展成就表示讚賞,表示願意與山東科技大學加強交流與合作,為學校的發展作出貢獻。測繪學院黨委書記秦昌盛、院長陽凡林參加會見。會見後,李德仁院士應邀為學校師生作了題為「新基建時代地理信息產業的機遇與挑戰」的報告。
  • 中國工程院繆昌文院士受聘為無錫太湖學院特聘教授
    7月16日下午,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內著名建築材料專家繆昌文院士特聘教授聘任儀式在無錫太湖學院工科樓一樓會議室舉行。學校黨委書記金秋萍、校長李廉水,校領導金成、丁濤、闕明坤,相關職能處室、院系負責人及學院教師代表參加儀式。聘任儀式由校長李廉水教授主持。
  • 同濟大學呂西林院士獲2020國際結構混凝土協會 「終身榮譽會員」獎
    同濟大學呂西林院士獲2020年度國際結構混凝土協會 (fib) 「終身榮譽會員」獎,以表彰他在混凝土結構理論研究和工程應用方面所取得的學術成就和對國際結構混凝土協會 (fib)的突出貢獻!11月22日,國際結構混凝土協會 (fib ) 2020年國際學術大會開幕式在上海順利召開。
  • 2019年中國人文地理學術年會在重慶·西南大學舉行
    本次會議由中國地理學會人文地理專業委員會主辦,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學院、重慶師範大學地理與旅遊學院承辦,重慶工商大學旅遊與國土資源學院、重慶交通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重慶地理學學會、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地產學會協辦。
  • 湖州籍院士陳旭獲中國古生物學會終身成就榮譽
    近日,第一屆亞洲古生物學大會暨中國古生物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活動在北京舉行。來自20多個國家的300餘位學者圍繞「新時代的亞洲古生物學:合作與創新」這一主題,開展深入交流。會上,8位古生物學院士被授予「中國古生物學會終身成就獎」,其中一位為湖州籍院士陳旭。
  • 航院莊茁教授獲英國斯旺西大學工學榮譽博士學位
    航院莊茁教授獲英國斯旺西大學工學榮譽博士學位清華新聞網8月10日電 (通訊員 柳佔立)7月27日,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教授莊茁因其在計算斷裂力學及工程應用,微尺度晶體塑性力學和非線性有限元諸方面的學術成就,獲英國斯旺西大學(Swansea University
  • 明尼蘇達大學副教授曹新宇訪問城環所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曹新宇訪問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並作了題為Consumption-Based Carbon Footprint of Chinese Urbanization: A Comparison between Rural Residents and Rural Migrants的學術報告。
  • 義大利米開朗琪羅美術學院授予南京曉莊學院王承昊「榮譽教授」
    月6日下午,因國際新冠疫情影響,義大利米開朗琪羅美術學院通過在線視頻的形式決定授予南京曉莊學院美術學院原院長王承昊教授-「榮譽教授」,由義大利米開朗琪羅美術學院院長、義大利國家藝術科學院院士阿爾弗雷德·帕拉多教授為王承昊頒發榮譽證書,義大利米開朗琪羅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全體教授在現場見證。
  • 天津大學建築學院名譽院長康健教授當選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
    天津大學建築學院名譽院長康健教授當選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http://www.huaue.com  2019年10月3日  來源:天津大學   2019年9月,天津大學建築學院名譽院長康健教授正式當選為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
  • 燕山大學田永君教授 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11月28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公布了2017年新增院士名單,共有61人新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田永君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在Nature、Physical Review Letter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等國際著名學術期刊上發表SCI論文225篇,SCI他引3600餘次。獲國際、國內發明專利15項。
  • 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名譽校長孟傑教授入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名譽校長孟傑教授入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    2019-07-05 大 中 小
  • 同濟大學兩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兩校友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2015年院士增選名單12月7日下午正式揭曉,同濟大學兩教授名列其中,分別是醫學院的陳義漢教授和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的常青教授,分屬中科院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及技術科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