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傲!湖州籍院士陳旭獲中國古生物學會終身成就榮譽

2020-12-13 浙報融媒體

近日,第一屆亞洲古生物學大會暨中國古生物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活動在北京舉行。來自20多個國家的300餘位學者圍繞「新時代的亞洲古生物學:合作與創新」這一主題,開展深入交流。會上,8位古生物學院士被授予「中國古生物學會終身成就獎」,其中一位為湖州籍院士陳旭。

據介紹,中國古生物學會成立於1929年,是由丁文江、李四光等老一輩古生物學家組織成立的我國最早的自然科學學術團體之一。90年來,中國古生物工作者們逐漸向世人打開了地球46億年在中國留下的地層書卷。

現場,中國古生物學會向張彌曼、汪品先、殷鴻福、周志炎、吳新智、鄭守儀、陳旭、邱佔祥等8位年逾80周歲的古生物學院士授予了中國古生物學會終身成就榮譽。

據介紹,陳旭,湖州人,1936年9月出生,1959年從北京地質學院地質調查及找礦系畢業後,即到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工作至今。從1987年開始曾先後擔任國際筆石工作組主席、副主席,國際奧陶系分會選舉委員、副主席、主席。200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陳旭主要從事中國奧陶紀和志留紀地層學及筆石動物群的古生物學、全球層型剖面和點位、筆石大滅絕及倖存的過程和機制、古氣候學等方面的研究。他在國內外共發表論著226篇冊,其中SCI刊物51篇(第一著者25篇),還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排名2),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二等獎,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美國古生物雜誌2005年度最佳論文獎等國內外獎項。

陳旭院士在發言時透露,目前他正在和中石油、中石化的團隊進行地層方面的項目合作。「我是一個退休的老頭子。非常幸運又開心的是,在晚年我又重新返回了第一線。」

相關焦點

  • 呂西林院士獲國際結構混凝土協會「終身榮譽會員」獎
    開幕式上,國際結構混凝土協會主席Tor Ole Olsen先生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呂西林頒發「fib 終身榮譽會員」獎,以表彰他在混凝土結構理論研究和工程應用方面所取得的學術成就,以及對國際結構混凝土協會作出的突出貢獻。國際結構混凝土協會每年評選「終身榮譽會員」獎一名。呂西林院士是首位獲得國際結構混凝土協會年度重要獎項的中國學者。
  • 同濟大學呂西林院士獲2020國際結構混凝土協會 「終身榮譽會員」獎
    同濟大學呂西林院士獲2020年度國際結構混凝土協會 (fib) 「終身榮譽會員」獎,以表彰他在混凝土結構理論研究和工程應用方面所取得的學術成就和對國際結構混凝土協會 (fib)的突出貢獻!11月22日,國際結構混凝土協會 (fib ) 2020年國際學術大會開幕式在上海順利召開。
  • 中國科學院院士:建議湖州建一所綜合性大學
    8月28日下午,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院士專家懇談會暨浙江省大灣區建設院士專家顧問團智匯湖州活動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陳旭建議:在湖州師範學院的基礎上,集中湖州的力量,可考慮建設一所綜合性大學。
  • 城環學院王恩湧教授、陶澍院士獲中國地理學會最高學術榮譽
    2020年11月29日,中國地理學會首屆榮譽會士和會士授予儀式暨地理科學前沿論壇在北京西郊賓館舉行大會表彰了在地理學科及相關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決定授予為中國地理學科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的孫鴻烈院士等20位科學家「首屆中國地理學會榮譽會士」、徐冠華院士等22位科學家「首屆中國地理學會會士」。其中,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退休教師王恩湧教授(94歲)榮獲「首屆中國地理學會榮譽會士」,陶澍院士榮獲「首屆中國地理學會會士」。
  • 這位贛州籍老人獲中國翻譯界最高榮譽!
    >其中84歲贛州南康籍波蘭語翻譯家林洪亮獲中國翻譯界最高獎項—— 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波蘭語翻譯家林洪亮(右三)接受表彰「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於2006年設立,主要授予在翻譯與對外文化傳播和文化交流方面作出傑出貢獻,成就卓著、影響廣泛、德高望重的翻譯家,是中國翻譯協會設立的表彰翻譯家個人的最高榮譽獎項
  • 常德驕傲!劉良增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院士數全省排名第二
    最近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公布2019年院士增選名單新當選院士合影湖南省各地市州籍貫院士排行榜:湖南省各地市州籍貫院士排行榜常德自豪!常德驕傲!點擊播放 GIF 1.0M漢壽籍老鄉、澳門科技大學校長劉良新增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成為澳門首位中國工程院院士。
  •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讓「金釘子」綻放光芒
    近日,由中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基金會聯合新華公益推出的「平凡化石故事·非凡貢獻人物」活動,將發掘這些在古生物化石發現、科研、修復、宣傳、藝術展示、文化傳承以及保護等方面做出不朽貢獻的人物,揭開這些人物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2018年6月21日,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批准把寒武系第三統和第五階共同底界的「金釘子」「釘」在中國貴州劍河,這是中國確立的第11顆「金釘子」。
  • 著名整體設計造型師陳旭美業知名教育培訓導師
    中文名  陳旭國 籍中國民 族漢族職 業造型師、培訓導師畢業院校 韓國李嘉子整體形象設計學院等個人畢業院校個人著作有《潮男密碼》、《百變髮型》等主要成就2015年度最佳造型師獎所獲榮譽陳旭的作品大量刊發於《ELLE》世界時裝之苑,《BA2AAR》時尚中國時裝,《COSMOPOLITAN》時尚,《iLOOK》世界都市等知名時尚雜誌,陳旭造型師 - 曾參與大型表演 2010年日本學習工作
  • 城市快報:讓外國人讀懂中國古詩詞葉嘉瑩獲加大學榮譽博士
    本報訊(記者 程婷 通訊員 吳軍輝 賀家豪)昨天,葉嘉瑩教授阿爾伯塔大學榮譽博士學位授予儀式在南開大學八裡臺校區東方藝術大樓舉行。著名中華古典詩詞大家、91歲華裔女學者、南開大學教授葉嘉瑩,從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榮譽董事會主席道格拉斯·高斯手中接過學位證書,成為該校文學榮譽博士。
  • 蘭州大學校友邱家穩當選國際宇航科學院終身院士
    10月27日,國際宇航科學院公布了2020年院士選舉結果,蘭州大學1979級校友、曾任蘭州空間技術物理研究所所長的邱家穩研究員當選工程學部終身院士。1979年9月-1983年6月蘭州大學物理系攻讀本科,1983年9月-1986年6月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510所攻讀碩士研究生,後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攻讀博士研究生獲博士學位。
  • 陳旭訪問俄羅斯聖彼得堡高校
    他回顧了兩校合作的悠久歷史,介紹了清華原校長高景德院士在列寧格勒加裡寧工學院(現聖彼得堡理工大學)學習期間的卓越表現,並通報該校學術委員會關於授予陳旭名譽博士的決定,以表彰她在學術研究和高等教育管理領域的成就,及對促進兩校友好合作和中俄教育人文交流所作出的貢獻。
  • 「江蘇院士」樊春海:曾獲中科院傑出青年獎,是江蘇籍最年輕院士
    最年輕的江蘇籍中科院院士樊春海,獲第十一屆中科院傑出青年獎,創江蘇籍最年輕院士的記錄。「能夠得英才而育之是師者最大的幸事」,這是李根喜教授在愛徒樊春海當選為中科院院士時對他的由衷讚美,先後拜師於朱德煦、陳洪淵和李根喜等人的樊春海,2019年11月22日當選院士時只有45歲,也創下了江蘇籍最年輕院士的記錄,一時之間成為美談。事業始於興趣,興趣是他一生的老師。
  • 太陽系多了顆甬籍院士命名的小行星
    吳祖澤院士(中)獲贈「吳祖澤星」天體運行模型 「吳祖澤星」命名儀式本月在京舉行,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小行星命名委員會宣讀了國際命名公報,決定將盱眙觀測站在2007年10月9日發現的至此,太陽系裡除了「談家楨星」,又多了一顆以甬籍院士姓名命名的小行星。中共寧波市委組織部、寧波市科學技術協會在第一時間發去了賀信,表示欣聞國際小行星中心將第207809號小行星永久命名為「吳祖澤星」,倍感振奮。這是對吳祖澤院士多年工作和研究的充分肯定和崇高褒獎,也是寧波人民的驕傲,謹代表家鄉人民表示熱烈的祝賀和崇高的敬意。
  • 91歲葉嘉瑩獲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中國發展網 吳軍輝、賀家豪、記者王敏報導 10月18日,著名中華古典詩詞大家、91歲華裔女學者、南開大學教授葉嘉瑩,從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榮譽董事會主席道格拉斯·高斯手中接過學位證書,成為該校文學榮譽博士。這份最高榮譽用以表彰葉嘉瑩對於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教學和中西交流所做的傑出貢獻。
  • 「美國院士」鄧興旺:辭去耶魯大學終身教授,回國後籌建北大農學院
    1999年,而立之年的鄧興旺便在植物分子、細胞和發育生物學等方面取得了頗有建樹的成就,也因此被美國耶魯大學提前聘為終身教授,成為了當時美國常青藤大學生物學界第一位頗有影響的來自中國大陸的華籍科學家
  • 劉德華將獲頒香港演藝學院榮譽院士榮銜
    新華網香港7月4日電(記者張雅詩)香港演藝學院4日表示,將向著名藝人劉德華等10位傑出人士頒發榮譽博士及院士榮銜,以表揚他們在表演藝術方面的成就和對學院做出的貢獻。  頒授儀式將於7月7日在演藝學院第二十屆畢業典禮上舉行,並由學院校監、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主持。
  • 房縣籍鄧子新院士被俄羅斯國家工程院授予金質獎章
    日前,俄羅斯國家工程院院長В.V.Gus e V和秘書長L.A.Ivanov代表俄羅斯國家工程院主席團籤署證書,授予房縣籍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鄧子新俄羅斯國家工程院金質獎章,以表彰鄧子新院士在科學與學術素養方面的傑出造詣,在發展和利用生物技術及其發展洲際科技事業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和重大貢獻
  • 葉志鎮李獻華當選中科院院士 蒼南籍中科院院士人數增至4位
    葉志鎮李獻華當選中科院院士 蒼南籍中科院院士人數增至4位 發布時間:2019年11月25日 來源:   蒼南新聞網11月25日消息: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公布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當選院士名單,蒼南籍科學家葉志鎮、李獻華成功當選,為我縣再添兩位國家級高端科學人才,至此,我縣共有
  • 李衍達院士、孫之榮教授榮獲中國生物信息學終身成就獎
    清華新聞網10月6日電 9月27日,在上海舉行的第九屆全國生物信息學與系統生物學學術大會開幕式上,清華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李衍達院士、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孫之榮榮獲中國生物信息學學會(籌)頒發的首批中國生物信息學終身成就獎。
  • 盧姓十三名院士簡介
    分析化學與色譜學家,1948年畢業於同濟大學理學院化學系,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85年加入九三學社。曾任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分析化學研究室主任,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所長,中國色譜學會理事長,第五屆北京國際分析測試報告會及展覽會學術委員會主席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