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這些農民幹活之後,我只想說一句:勞動,才是最美的風景!

2020-12-16 愚伯的自留地

在北方農村的稻區,農閒時,留守在家的鄉鄰們,都會一起編織草珊子,完工後,直接拉到壽光那邊,用來蓋蔬菜大棚。起到保溫的作用。

隨著秋收秋種的結束,稻區農村的副業也開始漸漸興起,比如:打稻草包和織草珊子(冬天用來蓋蔬菜大棚,起保暖作用)。

這些年,隨著磚瓦廠的沒落,打稻草包的副業也隨著日落直下,不少農村的村民,紛紛轉入織草珊子的行列。

織好的草珊子,大多供應給蔬菜大棚的種植者,每一母蔬菜大棚,大概用一百多個這樣的草珊子。

現在由於機械化操作,一般需要一二十人配合,機器才能正常運轉。

但織草珊子和打草包區別很大,它是一個群體性的勞動,機器一旦開動,一群人便忙的不可開交。

織珊子需要大量的稻草,也吸引了不少村民前來售賣。

他們年紀雖已經老邁,但也不妨礙他們對三輪車靈活自如的操控。

這樣的活計,也不乏小孩子的身影,他們的任務,也只是稻草的「搬運工」。

大人不會介意他們能幹多少,孩子參與的過程,會使枯燥的勞動煥發出很多的話題和興奮點。

相信,很多常年在外的小夥伴們,也是和我一樣,第一次「親眼目睹」。

操作過程中,會散發出大量的灰塵,講究一點的人會戴上口罩。

幹起活來,大家有說有笑,忙得不亦樂乎。

雖然看上去不太辛苦,但一天下來,工作量還是很大的。

工作現場,灰塵飛揚。

大家各司其職,有的抱稻草,有的添加稻草,有的負責包裝。

機器也有失誤的時候,對於空缺的地方,還需要人工進行修補。

寬一點的珊子,需要兩個力氣大的男勞力才能夠綁得牢固。

窄一點的珊子一個人包紮就夠了。

把整個草珊子捲起來,看起來很容易,其實還是很費力的。

卷好後,就這樣立在那裡,會節約很多空間。

人在寬大的草珊子之間,顯得那樣渺小。

到達一定的數量,這些從珊子將被拉到種植蔬菜密集的區域(山東壽光),用來遮蓋塑料大棚。

我問了下幹活的村民,他們說,一天忙下來,差不多有六七十元,但大家互相幫忙配合,有說有笑的,賺這些錢,也不孬了。

相關焦點

  • 在田裡幹活的農民多大歲數算老了?
    在田裡幹活的農民多大歲數算老了?這個老了的概念很模糊,怎麼算老了呢?幹不動活算老了,還是劃定一個年齡段算老呢!若按幹不動活了為標準,更不好確定。因人而異,有的70~80歲還能幹呢!有的40~50歲就幹不了活了,甚至永遠不幹活了。
  • 勞動,是最美的風景——那些迴旋在古詩中的勞動旋律
    帝力於我何有哉!擊壤歌是一首淳樸的民謠。據《帝王世紀》記載:「帝堯之世,天下大和,百姓無事。有八九十老人,擊壤而歌。」這應該是中國最早描寫勞動的詩篇吧!短短幾行詩,將勞動者的生產規律、勞動場景及因勞動而生的自豪感,表露無遺。
  • 最美秋天|十七歲那年,我才真正認識了秋天
    知青跟著農民到田野砍棒子、刨芋頭、割豆子,秋糧歸倉,就砍紅麻。這時,村頭、田野瀰漫著紅麻的特殊香味,愈是夜裡香味愈濃。我們揪了一些紅麻葉子放在宿舍讓那特殊的馥鬱香氣催著我們入眠。老農說,那是鬼魂在前頭狂跑,身後捲起旋風。知青們躺在鬆軟的黃土地上,涼風吹進領口袖口,也將舒服吹透人的皮肉,真好受。誰喊一句宋詞「天涼好個秋」。浩瀚的藍天上一朵朵白色浮雲悠閒地飄著,變幻無窮。
  •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下一句?3000年農民生活的真實寫照
    其間風調雨順,社會和諧,農民的生活史無前例的滿足和快樂。根據史料記載,「帝堯之世,天下大和,百姓無事。有八九十老人,擊壤而歌。「意思和第一段介紹的差不多,天下太平,沒有繁重的苛捐雜稅,徭役,人們能夠靠自己的勞動養活自己。而第二句就是太平盛世的鐵證了。」有八九十老人,擊壤而歌。
  • 農民土地打的糧食,究竟有什麼價值呢?看透說透讓有些人明白透
    農民土地打的糧食,究竟有什麼價值呢?直到今天幾乎無一人能說破。糧食的價值,絕不是農民把糧食賣了得到的利潤。若按照這個算法,一畝地全年最大的價值也就是幾百元。工人和農民有本質區別。工人的勞動,是個中間過程,工人的勞動成果才是價值。但是這個價值是由資本家拿去了,給工人的是勞動報酬,不是價值報酬。就是說,工人所付出的勞動,是被折算成價格的,是給了這個勞動報酬,所以工人並不存在承擔勞動價值的成果。而農民的勞動過程是沒有報酬的,直到這個勞動成果才有價值。這個價值又不能以糧食價格去反映。
  • 初中生優秀作文《最美的風景》
    最美的風景文/王熙璇她在斑駁的光影裡來回走動,用她略顯枯瘦的手在黑板上擦寫,給同學們講解。那便是最美的風景。有一句話說:「人的一生會遇到兩種人, 一個驚豔了時光,一個溫柔了歲月。」我的小學語文老師黃老師簡直就是溫柔本身。黃老師中等個子,有著一雙炯炯有神洞察一切的眼睛,高挺的鼻梁為她增添了幾分神氣,全身散發著書香味。
  • 只想說一句:姐姐好颯!
    來源:新浪娛樂去年木村大神的那部《東京大飯店》大家都看過嗎,為了讓自己不要厭煩起做飯最近我又去重溫了。本質目的就是為了自己能重燃對做飯的熱情,哪曾想,熱情還沒有重燃倒是越看越餓了。太!下!飯!了!除此之外,又一次想感慨,富永愛真是長在了我審美上的颯姐!就問一句,這部劇當初多少人是衝著木村大神去的,最後被這位姐給A到了。《東京大飯店》裡她從一出場我就看不見別人了。木村的劇裡其實很少有人會把他的氣勢壓下來,但富永愛確實例外。
  • 【尋找最美勞動者】田士孟:勞動改變命運
    11月17日 雨 8~13℃ 土生土長的農民,一輩子紮根農村;63年黨齡,一輩子聽黨話跟黨走,時時處處為村集體為社員和群眾的利益著想。今天的《執守初心·匠心築夢·尋找最美勞動者》,我們來認識憑藉勤勞雙手改變命運,晚年幸福的田士孟。
  • 內心的安靜與平和,才是生命最美的風景
    如去山中感受問答,去幽室喝茶,站在最美的風景裡賞景,坐在音樂廳聽曲,或者乾脆一個人呆呆坐著,浪費一個下午的時光。但是,這不是我想要的安靜。身體的安靜是表象的,形式安靜,心裡嘈雜,生命中似乎總有千軍萬馬在廝殺。
  • 幾米:我總是在最深的絕望裡,看見最美的風景
    直到前不久,孩子隨手拿起幾米的書,以為是童話故事讓我給她講的時候,如今再讀,體會似乎才更多了一點。繪本中那些看起來古靈精怪的人物其實都是一個個縮影,也許你身邊就有那樣的一個人,然後你看到幾米的畫之後才會猛然發現,這不就是誰麼,畫得太像了。可也不是外表上的像,而是內在的像。
  • 臺灣美女碩士棄高薪,來廣西當農民
    陳燕儒自稱是個「奇葩」,「同齡人大部分都找悠閒穩定體面的工作,而我卻只想當一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  談起與農業結緣,陳燕儒說,年幼時,父親就已經開始在臺灣種植水果。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下,水果、種植、土地……這些與農業種植相關的事物,逐漸與陳燕儒建立起深刻的關係和淵源。  作為臺商二代,陳燕儒本可以輕鬆地繼承父親的家業。
  • 散文欣賞:人生 最美風景在路上
    作者:陳寶璐有人說,風景在遠方,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有人說,風景在身邊,只要你懂得觀察和欣賞;也有人說,風景在旁觀者的眼裡,你站在橋上時,看風景的人正在樓上看你。而我要說,人生,最美的風景就在路上,過程之美無可比擬。
  • 55歲王祖賢被傳出家,對於紅塵事,她只想說一句:「阿彌陀佛」!
    摘要:王祖賢面對網絡上的流言蜚語,以及面對外界的紅塵事,只想說一句「阿彌陀佛」!以及她為什麼退出娛樂圈,並且她的愛情故事,最終以失敗告終!放下狠話說:我的字典沒有「結婚」二字!近日,媒體採訪王祖賢的事,面對鏡頭哽咽落淚,她說:感謝在網絡上那些關注她的朋友和媒體們,為了網上的不實言論,再為自己努力辯解!
  • 男子被拖上車拉進黑磚窯幹活 每天勞動17小時
    吃飯時,頭天晚上掄皮鞭打我的那個人給我講規矩:不準跟其他人講話,不然挨打,再不聽招呼就得從磚窯「消失」;每天早晨5點鐘起床吃飯,5點半乾活,中午12點吃飯,12點半繼續幹活,晚上6點吃飯,6點半乾活到晚上11點回平房睡覺;隔10天吃頓肥肉炒菜,平時每頓只能吃一個素菜和一碗乾飯。  白天和晚上,我上了兩次廁所,解的都是小便。
  • 你是我心裡最美的那處風景
    每個人靜靜的心裡,都有一道最美麗的風景。儘管世事繁雜,心依然,情依然,情牽一處,你是我心裡最美的那處風景。漫步紅塵,沿著時光舉步拾階,穿梭與滴露的柔美與清蒼間,被風蕩著淡淡的漣漪,織成一個淺淺的夢。雲水深處,萬丈情緣,那駐足在生命中的情感,搖曳著記憶的湖畔,勾勒成寂寂的歡喜,重逢了舊時的風景。曾經以為一諾相許,會是青澀年華最永恆的風景,卻不知繁華有盡,落寞有時,世間風雨無存釀,終是讀不懂心頭的一絲纏綿,解不透人間的一抹情意。
  • 璧山風景美,璧山人更美!
    你為我開啟一扇門,能走多遠看天分   那一段未知的旅程,要耗盡我的青春   你說選擇是一門學問,要想好了才認真
  • 農民到了70歲,領了養老補貼就不用幹活了嗎?現實有點打臉專家!
    提到幹活兒,農民應該是最不怕苦不拍累的群體之一,農民農忙時候跟土地打交道,農閒時候外出幹力氣活兒。而這種狀態一直持續,有的農民已經七八十了還在地裡幹活。而根據相關部門公布的數據,農村老年人口已經達到了近2億,也就是說農村的養老缺口空前巨大,為了幫農民解決養老問題,農民先後能拿到基礎養老金和高齡補貼了,因為有專家說農村的養老問題已經基本上得到解決,農民領了養老金就不用幹活了。可是老徐打小生活在農村,也忍不住想談談我看到的農村的現狀。
  • 為追求「個性」風景擺拍逼停火車,守規矩才是最美的風景
    為追求「個性」風景擺拍逼停火車,守規矩才是最美的風景放假了,大學生閒來無事,外出看風景,拍照留念是好事。但有的大學生毫無規矩意識,做出了危險的拍照舉動。為追求「個性」風景,他們跑進了高崎鐵路貨場,四處取景。因為影響列車運輸安全,他們被廈門鐵路公安處依法予以行政處罰和批評教育。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高速運行的列車剎車距離非常長,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釀成無法挽回的慘劇。說白了,站在鐵軌中央拍照的危險性可想而知。作為大學生,不可能連這點常識都沒有。
  • 超有意思的小插畫,再現勞動場景,只想說一句:您辛苦了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群最普通的勞動者,他們可能從事著最不起眼的工作,拿著很一般的工資,卻是城市發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他們都是靠著自己的勞動獲得薪水報酬,用自己辛勤的汗水默默勞動著。國際勞動節是世界上80多個國家的全國性節日,我們一直喊著「勞動最光榮」的口號,勞動者也為自己的勞動成果而高興,城市裡的高樓大廈都是工地裡的工人們一磚一瓦搭建起來的,他們在最平凡的崗位上勞動著。
  • 關於勞動8句古詩詞,獻給最美的勞動者!
    關於勞動8句古詩詞,獻給最美的勞動者。1. 深處種菱淺種稻,不深不淺種荷花。——阮元《吳興雜詩》。水的深處適合種菱,水淺處適合種稻子,不深也不淺的地方適合中荷花。這句詩詞描江南勞動人民充分利用自然生產的情形。2. 丈夫力耕長忍飢,老婦勤織長無衣。——宋代徐照《促促詞》。丈夫在努力的耕種,但是還在忍飢挨餓。老婦勤勞的紡織,卻總是身上沒有衣服穿。這句話說明勞動人民的辛勤,卻還是缺衣少糧。3. 農月無閒人,傾家事南畝。——唐·王維《新晴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