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大學生開始陸續返校,和嬸嬸說話的時候,嬸嬸家女兒小麗出來給他的媽媽說要開學了安排這個那個的,還得帶兩個行李箱,剛開始我以為是得帶被子什麼的,誰知道人家被子都在學校,兩個箱子裡全是衣服,我真的震驚了,可能是當年我們上大學時條件不太好,現在正是發展的好時代,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變好了,隨之自家的小孩子的生活條件當然也變好了。
但接下來的我是真的震驚了,一個月三千塊錢,並且三千塊錢小孩子都不覺得多,不去想當年我們上大學那會兒,只是站在現在社會發展的程度看,一個女生一個月三千塊都不覺得夠,難道是我與這個時代脫節了麼?我們那時候買個香蕉都是一次買幾根,買蘋果也是,一次買幾個,覺得啥都不貴,到了小超市也不敢隨便花,買個衣服都得一直跟老闆講價,覺得省幾塊錢一天都是開心的。小麗說他們宿舍都是這樣的,有的男生花得更多。我在反思我自己,後來偶然一次和我的一個朋友討論大學生生活費的問題,我的這個朋友是大學輔導員,我就問他我覺得一個月三千塊錢很多是不是有點誇張了,他說不誇張,多的都花的很多,他說他有的學生一個月五百塊錢,他就很納悶他們都是怎麼花的,別人都是幾千幾千的花,再少也不能五百塊啊,經過與這些同學交流得知,學校食堂裡的凡是很便宜實惠的,一個月最雖不能吃的每天不重樣,但每天吃得飽飽地吃些家常便飯還是可以的。
而再去想那些大幾千塊錢都覺得不夠的大學生,他們的錢大概是真的花到吃喝玩樂穿了,我不禁有一絲絲擔憂,如果大學生都這樣豈不是得一步步倒退嘛。另外我覺得家長的對於生活費這件事上對他們有所管控,每次都擔心他們吃不飽穿不暖,每次都多給他們錢,當然你多給的也只會讓他們花掉,就是這樣的一次又一次的擔心,生活費逐漸增高,孩子們花錢大手大腳的程度也越來越高,在吃喝玩樂買衣服時也會越來越缺少理智,沒有一絲絲猶豫多得是一次又一次的爽快。他們還沒進入社會,也無法真正體會到賺錢是有多麼的不容易,並且他們在花錢的時候可不會想想父母賺錢是會否容易。另外我也覺得生活費高低這件事雖說是件小事,但我覺得這也暴露了許多孩子自制力很低的弱點,自制力不只體現在花錢這一方面,它包括所有,自制力的養成非常的重要,不要因為過分的寵愛孩子而讓他們產生了性格缺陷,現在你將他們保護得很好,走到了社會那將是一次又一次的磨練,說是磨練我認為是打擊才更加合適,因為畢竟溫室裡的花骨朵的出來曬曬太陽。
並且我的那個同學跟我說他們班還有人寧願自己餓著少吃幾頓飯也得追求名牌,還有那些家裡本就很貧困的人拿著助學金去買名牌追求名牌的心理我是真的不太理解。
大學生生活費反映的不只是數字的高低與多少,我想更是一種上一代人和我們這代人觀念的差異,我們需要進步,我們的思想也需要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