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逐漸開始寒冷乾燥起來,媽媽們是不是在悄悄進行的寶寶肌膚呵護工作了。由於兒童皮膚發育還不成熟,比成人更加嬌嫩難以護理。所以,與爸媽比起來更容易出現皮膚過敏、皮膚乾燥等各種狀況。不過,媽媽們也不要著急,皮膚護理工作本身就是個技術活,用好護理技巧,過敏情況就會變得很少。
皮膚過敏嚴格意義上來講不是一種病,它只是是人體免疫系統對陌生物品的本能應激反應,這種機制是有利於保護孩子自身的身體健康的。它不像發燒是一種病,發燒發熱是為了通過生病的症狀表明需要治療。而過敏更多說明了皮膚正在適應,只不過是對來自空氣、水源、接觸物或事物中的無害物質出現過度反應而已。
那孩子哪些情況下極容易發生過敏情況呢?
1、粉塵過敏
過敏主要出現在身體健康防禦系統不成熟的寶寶身上,粉塵在生活中又是無處不在的。他們攜帶的細菌和真菌含量並不比媽媽平時擦桌子的抹布少,因此,眾多寶寶沒有接觸過的細菌鋪面而來,孩子的臉上出現發紅的情況就比較普遍了。如何把皮膚和粉塵隔離開來,相信媽媽們是比較有經驗的。各種霜、粉底都能隔離粉塵,而孩子當然要用專用的面霜來防護啦。
2、輔食致敏
現在父母比較關心孩子的營養補給,而孩子在不經意的情況下「被動」吃下鈣鐵鋅硒各種營養物質。雖然它們對身體是有利的,但是沒有計劃的補充是會打破平衡的。父母認真研讀孩子所吃的營養品說明書,就會發現即使是單純的鈣片有時候為了讓口味適合兒童,商家還要在其中加入維生素C等等。
放到米粉、餅乾等等食品中也是一樣的,這種提高口感的同時讓食品也富含營養是沒有問題的,重要是媽媽得了解孩子缺什麼,針對性的補充就不會破壞腸道環境,沒有合成消化酶能力的寶寶自然會引起過敏反應。因此,年齡較小的孩子應該是以母乳餵養優先。
另外,媽媽可能會有儲存母乳的習慣,就是上次寶寶吃完之後母乳並沒斷,需要把母乳儲存到瓶子內,這時候如果奶瓶清洗不淨,會在裝入乳汁後滋生更多的細菌,因為乳汁本身就是營養豐富的培養皿。
3、消毒劑廣泛使用致敏
多數爸媽認為細菌是孩子致敏的主要問題根源,那把細菌滅得越徹底,就能還孩子一個健康身體了吧。所以家裡多用消毒劑清潔,尤其是孩子頻繁拿的玩具和睡覺的被褥。可是當周圍的環境過於乾淨,有害細菌和有益細菌同時消失,已經被孩子接受的細菌也沒有了。
在家裡接觸不到細菌,孩子總是要出門的呀,自然界的細菌種類更多,他仍然是適應不了的。其實,與其防著還不如想辦法適應,讓孩子隨身帶著溼巾,哪裡痒痒了可以先擦掉,次數多了皮膚自然建立融合機制,就會慢慢適應與細菌和平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