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我覺得他不像壞人,也沒想他若不還款咋辦?」今年2月,省城一高校學子小明(化名)替「數碼公司負責人」郭某在泉城路一店鋪通過「0元購機、分期付款」的方式購買了一部蘋果六手機。郭某承諾:購買的手機歸自己,自己替小明分期還款,而小明則得到1000元的好處費。可哪知3月份小明收到銀行發來催繳欠款的簡訊,才發現郭某不過是個騙子。
一千元的好處費
事情還得從今年的1月初說起。當時,正在網上找兼職的小明被一條「招做手機兼職,200到500元」的信息吸引。
「發信息的是郭某,自稱濟南一數碼公司的負責人。」歷下公安大明湖派出所民警趙汝朋說。見面後,郭某告訴小明,現在有店家推出了「0元購機,分期付款」的方式,但只針對在校的大學生。如果小明能以學生的身份幫他去店家籤協議,將手機購買出來,拿到手機後,他就可以給小明500元到1000元的好處費,「當然事成之後每期的銀行還款,郭某自然也承諾由他來支付」。
只需要用自己的學生身份幫人購機,不需要償還貸款,還能有不菲的好處費,小明心動不已,隨即與郭某籤訂了協議書,然後按其所說去泉城路一店鋪,以自己的名義通過「0元購機,分期付款」的方式購買了一部蘋果6手機。而拿到蘋果6手機後,郭某也按原先的承諾支付給小明1000元的好處費。
銀行的催繳簡訊
「兩人所籤的協議書上規定,郭某拿到手機後要替小明按期還款,直到還清。」民警趙汝朋告訴記者,如果郭某沒有及時還款或不還,所有責任由他承擔。
第一個月並未有什麼異常,小明以為郭某開始履行協議書上的承諾。可誰想,3月初,小明卻意外收到了銀行的催繳簡訊,顯然郭某未能按期還款。而此時,小明多方聯繫後,才發現郭某早已不知去向。
「不僅小明,我們還陸續接到省城其他高校學子類似的反映。」歷下公安大明湖派出所的民警立即展開調查。3月4日,民警得知郭某又通過網絡與省城一學子聯繫欲故技重施,趕赴兩人約定見面的泉城廣場將其抓獲。
「孝順」的打工仔
面對民警,郭某自稱行騙是為了患病在家的母親。
經查,郭某今年二十來歲,老家內蒙古。2014年7月份,郭某從內蒙古來濟南打工,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考慮母親患病在家,手頭拮据的郭某發現有店家推出了「0元購機,分期付款」的方式,就動了歪念。
「這種方式多針對在校的大學生,需要對方出具身份證、學生證、餐卡以及圖書證等,而郭某並沒有這些。」民警趙汝朋說。於是,郭某先實地考察了泉城路一家店,然後通過網絡以「招聘兼職」的方式,與在校學子取得聯繫,說服對方籤訂協議書,替自己去購買手機。
拿到蘋果六手機後,郭某立即以3500元的低價出手,賺的錢供自己揮霍,「這些錢,郭某也沒有用於其患病母親的治療。」
低劣的協議書
經查,2015年1月初至今,郭某以類似手法詐騙省城多所高校的12名學子,騙得蘋果手機11部、蘋果電腦一臺,低價變賣後獲利42000元。
「受害人不少還是同班或同校的。」民警趙汝朋說。為騙取更多學子加入,低價販賣蘋果手機賺的錢,郭某一部分用於支付承諾的好處費,一部分還用於償還部分學子的分期貸款,以增加自己的誠信度,「他還承諾,已幫自己購機的學子若能發展他人,也會有相應的介紹費。」
結果,民警調查中發現,有的學子發展下線後,不僅介紹費照拿,還剋扣郭某給予下線的好處費,兩頭獲利。
「其實,郭某的騙術很低劣。」民警趙汝朋說:郭某與學子籤訂的協議書,某數碼公司列印成了某樓碼公司,「但就是這樣,仍有八成學子不慎上當」。
「一方面,有的學子貪圖蠅頭小利;另一方面,也與他們社會經驗不足有關。」民警介紹,不少受騙學子還覺得郭某不像壞人,更沒多想如果郭某不還款逃跑了怎麼辦,「一旦郭某開溜,學子們有可能面對的不僅是高額的貸款,還有信用記錄的受損。」
目前,涉嫌詐騙的郭某已被歷下警方刑拘。(文/片 記者 尉偉 實習生 侯鵬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