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突出的偶然的機遇是赫赫名人、偉大人物的間歇出現。——阿倫·尼文斯(美)
文章類型/歷史見聞
字數|627,閱讀約2分鐘
有著天才少女讚譽,同時也是中國最年輕科學家的譚方林,受邀參加2019年全球頂尖科學家大會,進入公眾視線,成為很多人的榜樣。
譚芳琳2014年出生於上海,父母都是華師大的老師,受家庭的影響,她從小就對數學特別感興趣,父母還送她去補習班,希望她能在數學領域有更多的成就。上初中後,她對數論特別感興趣,父親不是數論專家,幫她請來了這方面的教授,從第一個暑假開始,她就跟著教授學習。
在老師的講解下,她對數論有了更清晰地認識,數學能力也在不斷提高,13歲時就能閱讀深奧的數論文章。初三時,儘管學業壓力很大,她還抽出時間學習了"斐波那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的課題。
第一個月,她沒有太多的研究成果,有一絲氣餒,但很快父親開導她,讓她重新振作起來,調整好心態後,她繼續潛心研究,在不懈的努力下,破解了課題,獲得了上海市科技創新一等獎。
半年後,她破譯了"牛黃數的最佳上下界"問題。來自加拿大的蘭金教授聽說了這件事,但他不敢相信。這道世界難題他研究了5年都沒弄懂,卻被15歲的小姑娘破譯了。
2019年10月29日,高中一年級的方琳受邀加入了頂級科學家論壇,這裡聚集了65位全球頂級獎項獲得者,方琳是團隊中年齡最小的。
消息傳出後,很多媒體都想採訪,但都被拒絕了,家長說:"言過其實了",而談芳林也說:"我從不追星,也不想成為網紅。"的確,在科學的道路上,只有一步一個腳印,才能有更好的成就!
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