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少女痴迷數學,15歲成世界頂尖科學家,與諾獎獲得者一同參會

2021-01-07 銘瑤風月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強」,近些年,在網絡上湧現出許多的天才少年,比如說中科大少年班中的青年才俊,又比如獲得《中國詩詞大會》冠軍的16歲「詩詞才女」武亦姝,而今天我們要說的也是一位才女,她叫談方琳,一位年僅15歲的全球頂尖科學家。

「別人家的孩子」

「有志不在年高」,一個人的成就並不憑藉其年齡來判斷。如今少年益智類綜藝節目的數量陡增,使得越來越多的天才少年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在公眾視野當中,這些學習成績優異,博學多識的少年們成為「別人家的孩子」,今天的主人公談方琳也是其中之一。

談方琳出生在一個高知識分子家庭,她的父母都是華東師範大學的大學教授,具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和經濟收入,這樣的先決條件為談方琳在學業上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而推動著她真正走上科學之路的則是她的父親。

她的父親是華東師範數學系的一名教師,在數學方面的造詣頗高,曾多次獲得評優和各類獎項,受到父親的影響,其他小朋友還在為解不出一道數學題而發愁時,談方琳已經進入到對數學的探索期當中了。

父母看見了她在數學學習上的天賦,在她很小的年齡時,就送她參加各類數學競賽的補習班,談方琳對此也樂得接受。但和班上的其他孩子不同,她參加培訓的目的只是為了學習更高階層的數學解題方法,而不是參加競賽。在她看來,競賽需要大量的時間去刷題已獲得更好的成績和名次,但這樣就會導致數學研究的時間減少,她不在乎得不得獎,只想再多學一點知識。

數學天才 嶄露頭角

談方琳在升入初中之後,對於數學的學習興趣並沒有因為繁重的課業負擔而減少,在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後,她幾乎將所有的課餘時間都用來研究數學,她的興趣逐漸轉移到了數學中的數論方向,她提出的很多問題已經不再是初中的數學老師能夠解答的了,於是談方琳轉而向擔任大學數學老師的父親求助。但父親的研究方向並不在數論上,總是被問得啞口無言,就這樣談方琳遇到了自己人生中的伯樂。

父親因為不擅長數論,為女兒聯繫了自己的同事,同樣就任於華東師大的數學老師,請他來向自己的女兒傳授有關數論方面的知識。在之後的採訪中,談方琳沒有向媒體說明這位老師的姓名,但感謝他對於自己在數學方面的啟發。她從初一暑假開始跟著這位教授做研究,在這位伯樂的引導下,談方琳的數學能力突飛猛進。13歲那年,她已經能夠獨立閱讀《美國數學月刊》上的文章。

對於數學的熱愛讓談方琳在數論研究問題上不斷前進,還在上初中的她便開始了對於「斐波那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這一課題的研究,而在那個時候,很多孩子連這樣的數學名詞都還未聽說過。在研究初期,談方琳幾乎是沒有什麼進展的,只憑一個公式並不能讓她有更多靈感,但還好有家人和老師的鼓勵,她沒有選擇放棄,終於在日以繼夜的研究中小有成就。

憑藉這個數學課題,她獲得了「第33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一等獎和主席獎,這樣的獎項對她來說不僅僅是一座獎盃和一筆獎金那麼簡單,更多的是對她在數學研究上的肯定。這為她之後的研究埋下了伏筆,給了她更多的信心,數學天才在這次比賽中初次嶄露頭角,向科學界展示了自己。

天才少女,聞名世界

獲獎後的談方琳並沒有因此鬆懈,在榮譽面前,她從不驕傲自滿,而是再一次帶著沉穩的心態投入到了數學研究當中,在上次數學競賽過去僅僅半年之後,談方琳解出了一道世界級數學難題——貝祖數的最佳上界和下界的估計問題,這與她的第一次研究有關,她的首個課題靈感來源於數學雜誌上一位名為Rankin的加拿大數學教授,而她的研究也是為了解決這個教授對於貝祖數的困惑。

Rankin在得知自己的問題被一個年僅15歲的小女孩解決之後,感到大吃一驚, 他還曾經提出過要拜訪談方琳。正是由於她的這些成就,同時身為「中學生英才計劃」中的一員,正在讀高一的談方琳於2019年受邀出席了在上海召開的「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參與此次會議的科學家都曾是獲得過諾貝爾獎、圖靈獎等知名獎項的科學巨人,談方琳成為與會者中的「最年輕科學家」。

談方琳的身影在會議新聞上出現之後,瞬時受到了社會的關注,很多知名媒體都希望能夠對這位天才少女進行採訪,讓她談談自己的研究過程和感悟,但談方琳方面對此都一一有禮貌地表示了回絕。對於她而言,外界的聲音並不重要,她也並不會因為讚美或是嘲諷而改變自己的人生計劃,在她心中,只有數學研究才是值得自己付出心血和時間的。

談方琳的故事只是個例,天才並不是這麼容易出現的,否則也不會被稱作是天才,但在這個小女孩的身上,我們能看到的是對科學研究的一絲不苟,是對數學的熱愛。這樣的學術研究態度值得現金許多研究者學習,科學研究絕不僅是為了換取一頁證書,一個榮譽,而是秉承著對於科學的熱愛之心,承擔人類文明發展的希望的偉大事業。

近些年來,學術造假的新聞頻頻出現在頭版頭條上,這些造假者中有明星、學生,甚至不乏專家學。學術造假不僅會受到道德的抨擊,也要遭到法律的嚴懲;金錢名譽的浮華蒙蔽了學者的雙眼,燈紅酒綠的生活讓他們沉溺其中。無論何時,學術研究都應秉承著「寧靜致遠,淡泊名利」的態度才能獲得物質和精神上的雙豐收。

相關焦點

  • 在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邀請了一位15歲天才少女,中國上海的!
    只有15歲的她,早在初中階段就憑藉課題「菲波那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獲得了「第33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一等獎、專項獎一項。她的研究項目第一次建立了菲波那契數列和貝祖數的聯繫。作為應用,解決了貝祖數的最佳上界和下界的估計問題,改進了加拿大數學家Rankin教授於2013年在《美國數學月刊》上給出的一個粗糙的估計式。好吧...
  • 她,15歲蟬聯「中國最年輕科學家」,兩次參加世界頂級科學家論壇
    但有這麼一個女生,她初三不是忙著備考,而是參加了首屆世界頂尖科學家青年論壇。她就是中國最年輕科學家——談方琳。2018年,還是一名初中生的談方琳,就憑藉課題「斐波拉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在「第33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和主席獎(初中生唯一獎)。這一課題也獲得了「第33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一等獎,受到上海青少年科學社的邀請,參加了首屆世界頂尖科學家青年論壇。
  • 15歲中國女孩參加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想想自己的15歲……
    如今也不過15歲的她,早在初中階段就憑藉課題「斐波拉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獲得了「第33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一等獎、專項獎一項;「第33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主席獎(初中生唯一獎)、一等獎。她的研究項目第一次建立了斐波拉契數列和貝祖數的聯繫。作為應用,解決了貝祖數的最佳上界和下界的估計問題,改進了加拿大數學家Rankin教授於2013年在《美國數學月刊》上給出的一個粗糙的估計式。
  • 這個中國女孩痴迷於數學,15歲時,她成為的頭號人物科學家
    近年來,「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強」在網際網路上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許多天才少年,如中大小班的青年才俊,以及「詩詞才女」武亦姝獲得《中國詩詞大會》冠軍,我們要談的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女性,她的名字叫談方琳,一位15歲的世界頂尖科學家。
  • 這個問題甚至難倒了諾獎得主
    羅伯特·奧曼  「我說我不知道,然後孫女對我說,是因為他要把褲子提起來,不穿背帶褲子就掉下去了。」  奧曼在世界頂尖科學家經濟與金融論壇上分享了自己與孫女的故事,場下響起一陣陣笑語,也一下子拉近了這位頂尖諾獎得主與聽眾的距離。
  • 15歲女生參加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 她的研究成果是菲波那契數列與貝...
    15歲女生參加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 她的研究成果是菲波那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時間:2019-10-30 09:19   來源:北晚新視覺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15歲女生參加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 她的研究成果是菲波那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 第二屆頂尖科學家大會還邀請了青少年科學家參加,他們大多出生於2001
  • 「我希望下一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在觀摩了開幕式和線上會議後,2015年圖靈獎得主馬丁·赫爾曼(Martin Hellman)教授說:「我真的非常震撼和感動,可以看到這麼多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力量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聚集起來共抗疫情。」
  • 15歲女孩破解世界難題,成中國頂尖科學家受讚譽
    ——阿倫·尼文斯(美)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627,閱讀約2分鐘有著天才少女讚譽,同時也是中國最年輕科學家的譚方林,受邀參加2019年全球頂尖科學家大會,進入公眾視線,成為很多人的榜樣。譚芳琳2014年出生於上海,父母都是華師大的老師,受家庭的影響,她從小就對數學特別感興趣,父母還送她去補習班,希望她能在數學領域有更多的成就。上初中後,她對數論特別感興趣,父親不是數論專家,幫她請來了這方面的教授,從第一個暑假開始,她就跟著教授學習。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以科學為畫筆 為上海著色
    以好奇打量未知 如果好奇有顏色,20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天體物理學家喬治·斯穆特三世會告訴你,那一定是深空的顏色。 「當你知道的越多,你就發現自己越無知。」
  • 15歲中國天才女孩成全球頂尖科學家,刷新世界對中國的看法!
    俗話說「長江後浪推前浪」,在如今這個文化信息共享的時代,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天才人物,如16歲的「詩詞才女」武亦姝,在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節目中,打敗眾多天才,脫穎而出,榮獲中國詩詞大會總冠軍,之後又以613分的高考成績考入清華大學;還如「少年科學家」談方琳,在15歲的時候就榮獲了「第33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一等獎和主席獎
  • 中國最年輕的科學家,15歲便受邀參加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
    想想自己第15歲的時候還在幹什麼,可能還在為自己逃了一次課,而沾沾自喜吧!今天,我們來講一講最年輕的零零後科學家。中國最年輕的零零後科學家,15歲,便受邀參加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有人說她是真正的天才,她叫談芳琳。
  • 不久前剛完成「身份轉換」的臨港,今起再次舉辦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從「潮來一片汪洋,潮去一片蘆葦」的灘涂開啟新一輪華麗轉身,臨港新片區正向著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新高地邁進。  而今,65位世界頂尖科學家聚集此地,人數較上一年更多,人們的期待也更盛:通過世界「最強大腦」的巔峰激蕩,探究全球最前沿科技發展趨勢,增強上海創新策源能力,彰顯上海開放包容的城市品格。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好奇心!頂尖科學家的高頻詞,臨港新片區的未來...
    再普通不過的小禮物,對於小謝赫特曼來說,卻彌足珍貴,他帶著它看花開花謝,觀破繭成蝶。小小的放大鏡,帶他走上科學道路。最終,他發現了金屬合金中看似不可能的晶體結構——準晶體。圖說:以色列化學家丹·謝赫特曼再度來滬參加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張澤茜 攝今天,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拉開大幕。
  • 世界頂尖科學家有個成長關鍵詞
    再普通不過的小禮物,對於小謝赫特曼來說,卻彌足珍貴,他帶著它看花開花謝,觀破繭成蝶。小小的放大鏡,帶他走上科學道路。最終,他發現了金屬合金中看似不可能的晶體結構——準晶體。今天,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拉開大幕。
  • ...頂尖科學家論壇(WLF)—世界頂尖科學家青年論壇生物醫學會議Ⅰ
    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很榮幸地受到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的邀請,參加將於 2020 年 10 月30 日至 11 月 1 日,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這些科學家確定參加第三屆WLF 他們剛剛摘得...
    昨天,2020年度「引文桂冠獎」名單公布,來自六個國家的24名世界頂尖研究人員獲得此殊榮。「引文桂冠獎」獲獎者的研究成果普遍被認為達到「諾貝爾獎級別」,因此也有「諾獎風向標」之稱。記者從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獲悉,包括知名華人學者戴宏傑在內,有多位本年度「引文桂冠獎」獲得者將參加定於10月29日至31日舉行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F)。
  • 中國夫妻訪問美國,孩子早產生在美國成美國籍,長大後拿下諾獎
    中國夫妻訪問美國,孩子早產生在美國成美國籍,長大後拿下諾獎很多人好奇,為什麼14億中國人出不了世界級的科學家,為什麼那麼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物理獎的全是老外?難道老外比中國人聰明。其次,去網上搜索「華裔科學家」,你會發現,中國不缺少頂級科學家,缺少的是能像錢學森一樣放棄一切回國的科學家。比如我們今天聊的這一位華裔科學家,你知道他在世界上有多「搶手」嗎?被10個國家評為院士,這個人就是丁肇中。1976年,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是一張中國面孔,他走上舞臺接過獎章,發表演講時,讓臺下一片譁然。
  • 15歲參加頂尖科學家大會,數學界小公主,網友:千萬別被我媽看到
    一百多年前,梁啓超寫下了《少年中國說》,告訴世人「少年強則國強」。把這句話放到現在,依舊十分適合。就在前兩日位於上海舉行的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一個雙手撐著下巴的女孩悄然走紅。她留著一頭烏黑的長髮,面容充滿稚氣,眼神萌動可愛,穿著一身黑色禮服,故作成熟的外表之下,掩飾不住朝氣蓬勃的少年感,她就是15歲的談方琳,這屆大會最年輕的科學家,被網友們譽為「數學界的小公主」。
  • 15歲成科學家,和44位諾貝爾獎得主交流,別人家的孩子有多可怕
    要成為科學家就得有被世人認可舉世矚目的成就,而然一個15歲的學生,怎麼就被稱為科學的呢?先看下她是怎麼出名的。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於10月29日在上海開幕,一群穿梭在會場的 「00後科學家」格外引人注目,他們與諸多諾貝爾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等獎項的獲獎者們面對面,掀起了一場科學薈萃的「頭腦風暴」。
  • 17歲的李依庭:獲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頒獎,對科學的熱愛始於小學一...
    作者 | 陳彩嫻編輯 | 青暮昨日,就讀於杭州二中的17歲高中生李依庭因被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頒獎而登上微博熱搜,網友紛紛哀嚎:「17歲的我,只會吃飯睡覺打遊戲,而別人已經獲得了頂級科學家的肯定。」17歲的李依庭作為全國55名科學少年之一,出席了群英薈萃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並獲得「優秀小科學家」的稱號。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在上海舉行,邀請了61位諾貝爾獎得主,近140位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沃爾夫獎等獎項得主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