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強」,近些年,在網絡上湧現出許多的天才少年,比如說中科大少年班中的青年才俊,又比如獲得《中國詩詞大會》冠軍的16歲「詩詞才女」武亦姝,而今天我們要說的也是一位才女,她叫談方琳,一位年僅15歲的全球頂尖科學家。
「別人家的孩子」
「有志不在年高」,一個人的成就並不憑藉其年齡來判斷。如今少年益智類綜藝節目的數量陡增,使得越來越多的天才少年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在公眾視野當中,這些學習成績優異,博學多識的少年們成為「別人家的孩子」,今天的主人公談方琳也是其中之一。
談方琳出生在一個高知識分子家庭,她的父母都是華東師範大學的大學教授,具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和經濟收入,這樣的先決條件為談方琳在學業上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而推動著她真正走上科學之路的則是她的父親。
她的父親是華東師範數學系的一名教師,在數學方面的造詣頗高,曾多次獲得評優和各類獎項,受到父親的影響,其他小朋友還在為解不出一道數學題而發愁時,談方琳已經進入到對數學的探索期當中了。
父母看見了她在數學學習上的天賦,在她很小的年齡時,就送她參加各類數學競賽的補習班,談方琳對此也樂得接受。但和班上的其他孩子不同,她參加培訓的目的只是為了學習更高階層的數學解題方法,而不是參加競賽。在她看來,競賽需要大量的時間去刷題已獲得更好的成績和名次,但這樣就會導致數學研究的時間減少,她不在乎得不得獎,只想再多學一點知識。
數學天才 嶄露頭角
談方琳在升入初中之後,對於數學的學習興趣並沒有因為繁重的課業負擔而減少,在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後,她幾乎將所有的課餘時間都用來研究數學,她的興趣逐漸轉移到了數學中的數論方向,她提出的很多問題已經不再是初中的數學老師能夠解答的了,於是談方琳轉而向擔任大學數學老師的父親求助。但父親的研究方向並不在數論上,總是被問得啞口無言,就這樣談方琳遇到了自己人生中的伯樂。
父親因為不擅長數論,為女兒聯繫了自己的同事,同樣就任於華東師大的數學老師,請他來向自己的女兒傳授有關數論方面的知識。在之後的採訪中,談方琳沒有向媒體說明這位老師的姓名,但感謝他對於自己在數學方面的啟發。她從初一暑假開始跟著這位教授做研究,在這位伯樂的引導下,談方琳的數學能力突飛猛進。13歲那年,她已經能夠獨立閱讀《美國數學月刊》上的文章。
對於數學的熱愛讓談方琳在數論研究問題上不斷前進,還在上初中的她便開始了對於「斐波那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這一課題的研究,而在那個時候,很多孩子連這樣的數學名詞都還未聽說過。在研究初期,談方琳幾乎是沒有什麼進展的,只憑一個公式並不能讓她有更多靈感,但還好有家人和老師的鼓勵,她沒有選擇放棄,終於在日以繼夜的研究中小有成就。
憑藉這個數學課題,她獲得了「第33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一等獎和主席獎,這樣的獎項對她來說不僅僅是一座獎盃和一筆獎金那麼簡單,更多的是對她在數學研究上的肯定。這為她之後的研究埋下了伏筆,給了她更多的信心,數學天才在這次比賽中初次嶄露頭角,向科學界展示了自己。
天才少女,聞名世界
獲獎後的談方琳並沒有因此鬆懈,在榮譽面前,她從不驕傲自滿,而是再一次帶著沉穩的心態投入到了數學研究當中,在上次數學競賽過去僅僅半年之後,談方琳解出了一道世界級數學難題——貝祖數的最佳上界和下界的估計問題,這與她的第一次研究有關,她的首個課題靈感來源於數學雜誌上一位名為Rankin的加拿大數學教授,而她的研究也是為了解決這個教授對於貝祖數的困惑。
Rankin在得知自己的問題被一個年僅15歲的小女孩解決之後,感到大吃一驚, 他還曾經提出過要拜訪談方琳。正是由於她的這些成就,同時身為「中學生英才計劃」中的一員,正在讀高一的談方琳於2019年受邀出席了在上海召開的「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參與此次會議的科學家都曾是獲得過諾貝爾獎、圖靈獎等知名獎項的科學巨人,談方琳成為與會者中的「最年輕科學家」。
談方琳的身影在會議新聞上出現之後,瞬時受到了社會的關注,很多知名媒體都希望能夠對這位天才少女進行採訪,讓她談談自己的研究過程和感悟,但談方琳方面對此都一一有禮貌地表示了回絕。對於她而言,外界的聲音並不重要,她也並不會因為讚美或是嘲諷而改變自己的人生計劃,在她心中,只有數學研究才是值得自己付出心血和時間的。
談方琳的故事只是個例,天才並不是這麼容易出現的,否則也不會被稱作是天才,但在這個小女孩的身上,我們能看到的是對科學研究的一絲不苟,是對數學的熱愛。這樣的學術研究態度值得現金許多研究者學習,科學研究絕不僅是為了換取一頁證書,一個榮譽,而是秉承著對於科學的熱愛之心,承擔人類文明發展的希望的偉大事業。
近些年來,學術造假的新聞頻頻出現在頭版頭條上,這些造假者中有明星、學生,甚至不乏專家學。學術造假不僅會受到道德的抨擊,也要遭到法律的嚴懲;金錢名譽的浮華蒙蔽了學者的雙眼,燈紅酒綠的生活讓他們沉溺其中。無論何時,學術研究都應秉承著「寧靜致遠,淡泊名利」的態度才能獲得物質和精神上的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