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顏美妝服務電話:0972-8636526
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根據《佔書》記載,由初一開始,上天創造萬物的次序是「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這天,香港市民喜歡吃及第粥,所謂及第,是希望科考狀元高中。人日要尊敬每一個人,連官府也不能在這一天處決罪犯,家長也不能在這一天教訓孩子。
大年初七為「人日」,意思是人類的生日,傳統習慣要吃麵條,這樣可以保佑老年人健康長壽。究竟大年初七有什麼習俗與禁忌呢?鄭博士簡單說說: 道教認為:「天地先生雞,次狗,次豬,次羊,次牛,次馬,始生人。」此說頗有「進化論」的科學觀念。漢人東方朔的《佔書》亦云:「歲正月一日佔雞,二日佔狗,三日佔豬,四日佔羊,五日佔牛,六日佔馬,七日佔人,八日佔谷。」因此,位理學認為如果正月初一天晴,是年雞則繁育,陰雨雞則不旺;初二陰晴兆狗;初三日陽晴則兆豬,以此類推。正月初七如果天氣晴朗,則謂吉祥,主一年出入順利,人口平安,生丁繁衍;若陰晦則兆災患。 在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又叫「彩勝」、「華勝」,從晉朝開始有剪彩為花、剪彩為人,或鏤金箔為人貼於屏風或窗戶,也戴在頭髮上,因此,「人日」也稱「人勝節」。過去在「人日」這天,中國一些地方有「麻稈點天燈」、「用豆熬粥治頭疼」、「婦女遛彎祛百病」、「登高賦詩」等習俗。唐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遺》詩云:「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柳條弄色不忍看,梅花滿枝空斷腸。身在南蕃無所遇,心懷百憂復千慮。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 人們用五彩絲織品剪成人形,或用金箔刻成人形,掛在屏風或帳子上。婦女將刻得小小的人形戴在鬢髮上,既講吉利,又是一種裝飾。過去廣州人日這天青年男女結伴到郊外遊玩,選「人日皇后」,中選者主持一天的活動。年長者則登上觀音山(今越秀山)或白雲山飲酒、吟詩作賦;女的去神廟參神,男的到花地(今芳村區)賞花或拜黃大仙廟。 這一天,中國南方一些地區有「撈魚生(類似吃生魚片)」的習俗,寓意越撈越高、步步高升。此外,正月十七和正月二十七也被視為「人日子」。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此三天分別為小孩兒,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誰要過「日子」就要吃麵條,並講究麵條越長越好,寓意著用麵條纏住歲月的雙腿,取長壽之意;另外還有用種蔬菜熬「七菜粥」的習俗,在人日食用,以此來取吉兆,並說此物可以除去邪氣、醫治百病;
在該日吃攤煎餅和七寶羹:攤煎餅,要吃春餅卷"盒子菜"(熟肉食品),並在庭院攤煎餅,「燻天」。七寶羹,用七種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時候食用,以此來取吉兆,並說此物可以除去邪氣、醫治百病。各地物產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別。廣東潮汕用芥菜、芥蘭、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蔥、芫茜、韭菜加魚、肉等;臺灣、福建用菠菜、芹菜、蔥蒜、韭菜、芥菜、薺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蔥兆聰明,蒜兆精於算計,芥菜令人長壽等。 因此,提醒朋友們:大年初七是「人日」,人人過生日,要以七種蔬菜,煮成七菜羹,也就是將七種蔬菜,煮成雜菜湯,在農業社會,大家都祈望吃了七菜羹,來年大豐收。 人日吃了「七菜羹」,也代表新年已告一段落,初八應該重新打起精神,開始努力工作了。 古時逢人日,除了吃「七菜羹」,還有吃「及第粥」與「吃麵線」等象徵吉祥如意,步步高升的食物。「及第粥」的主要材料是豬潤(豬肝)和豬腸,潤者富潤之意 ,而「腸」音與「長」同,也就是長生富貴之意。大家都希望人日,富潤長壽。 在中國有些地區還有人日「補天穿」的習俗,說是人日多陰,好像天穿了洞,要幫它補一補,以免大雨成災。於是以年糕祭神,叫做補天。
惠而不貴誰能做到?
只有我們!
美麗驛站:咱們海東老百姓自己的美妝連鎖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