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子老師、熊吉老師,浙江兩位熱心公益的年輕教師因公殉職,太痛心

2021-02-21 浙江手機報

意外總是讓人猝不及防,還很殘忍。

6月24日,溫州商學院兩位年輕教師丁俊雷、李韋劍遠赴新疆參加高招諮詢會,卻不幸遭遇車禍,雙雙因公殉職。

丁俊雷喜歡朋友叫他釘子,李韋劍則喜歡熊吉這個名字。

▲釘子

▲熊吉

在茶山大學城,乃至溫州的公益圈裡,釘子和熊吉都是響噹噹的名字。助學扶貧,兩個小夥子都是衝在一線的。

奈何,天意弄人。

目前,學校師生在網上發起為兩位年輕老師祈福送別的活動,目前已有十萬人參與其中。

▲左一釘子,右一熊吉

6月24日,溫州商學院的丁俊雷和李韋劍老師赴新疆參加招生諮詢。當天下午5時許,兩人卻在新疆境內高速公路發生車禍,經搶救無效因公殉職。

34歲的丁俊雷來自河南信陽的一個農村,2012年來到溫州商學院工作,目前是溫州商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的輔導員,喜歡戶外的他稱自己是「行走的釘子」,還開了一個同名的公眾號,分享自己的公益和生活點滴。

28歲的李韋劍是溫州鹿城人,在北方上大學,後來留學歸國,2017年成為溫州商學院校團委指導老師。90後的他,只比學生大六七歲,有個可愛的微信名「熊吉」,他喜歡同學叫他「熊哥」、「熊老師」。

事故之後,很多人才發現,兩位年輕的老師有著迥異的人生故事,卻一樣熱心公益,對學生滿懷赤忱之心。

6月25日,兩位老師的家人從不同的地方趕往新疆,和校方一起接兩位老師回家。

在新疆,學校老師才知道,熱情陽光的丁俊雷,有著一個心酸的求學故事。釘子有一個弟弟,父母都在打工,當年因為家境不好,家裡只能供一名大學生。為此,釘子的弟弟選擇了輟學打工,把上大學的唯一機會留給了哥哥。

釘子的媽媽說,上大學的四年,兒子為了省車費沒有回過家,一直在外面打工掙錢,而且那時候是老房子,回家也只能和父母擠在一起。「今年家裡修了新房子,還專門給大兒子留了一間,可是他永遠回不來了。」提起兒子,釘子的父母止不住淚水,說一陣哭一陣。

90後的李韋劍(熊吉),是一位低調的溫商二代,喜歡潛水、滑雪、蹦極等戶外運動。最初,父母希望他留學回國後接手家族生意,可喜歡教育的他,執意來到學校,成了校團委的一名老師。

▲熊吉在去年支教時

34歲的丁俊雷就像他的微信名一樣,永遠行走在路上,穿著戶外靴追著風,朋友圈裡有著天南地北的足跡。

他是溫州商學院有名的公益人士,從2007年以來一直堅持著支教項目,2014年成立了水滴公益團隊,每年組織學生前往西南山區支教。

釘子曾經說,之所以取名為「水滴」就是因為水滴小而無形, 持之以恆可水滴石穿,聚少成多可成汪洋大海。

早在大學時,釘子就有支教的經歷。這些年,他帶領水滴隊員在雲南香格裡拉、怒江、廣西南寧市天等地方的邊遠山區。這麼多年來,他支教的足跡已遍布湖南、湖北、雲南和廣西等地。

去年7月,他帶著熊吉,招募了十幾名學生志願者,前往雲南怒江傈傈族自治州的山村支教一個月。

「釘子老師有自己的公益群體,每次確定支教地點,他都會提前實地探查一番,確保大家的安全。」即將大三的陳鑫豪是去年水滴支教團隊的志願者之一。「釘子老師說,去支教心要誠,不是為了混學分或者純粹去玩,要懂得溝通,不能有城市孩子慣有的毛病。」

飛機、大巴、三輪車、摩託車,最後爬了幾個小時的山,他們終於到達支教點。住處安置在村民的豬圈上面,外面下雨的時候,裡面也會漏小雨。十幾個志願者負責不同山頭的支教點,每去一個地方都要走一個小時以上的山路,有些地方是懸崖沒有路,下雨天常常滑倒。可就是這樣,大家還是堅持了一個月,學生從三四歲到十幾歲都有,大家排課、教美術和音樂,給這些孩子們講述外面的世界,傳遞讀書的信念。

支教並沒有隨著志願者的離開畫上句號,水滴公益團隊還幫助村裡成立扶貧微心願項目,讓村民們增加自助和互助的觀念。

「這一個月的經歷像是一場洗禮。」與陳鑫豪感受一樣的同學不少,溫州商學院的很多學生都來自浙江,很少體會過別樣人生,每次跟著釘子出去支教的學生,回來後心裡總是多了份溫暖,用心對待身邊的每一件事。

今年7月,釘子和熊吉原本打算去四川涼山支教,他們已經初步招募完志願者,做好了一切準備。然而,所有的公益計劃因為這場意外而終結。

90後的熊吉有著優越的家境,他喜歡健身,喜歡蹦極、滑雪、潛水,朋友圈裡說「每個男孩都有樂高夢」,曬美食曬健身。但是,這兩年總是曬工作,作為校團委老師,幾乎每天都有學生工作的日常。

同事說,熊吉是個暖男,碰到的時候總是一臉陽光的笑,幫忙搬個水扛個桌子,找他總沒錯。很多同事都沒有想到,作為溫商二代,原本畢業就可以回家上班的熊吉,卻一心來到了學校工作。

「這兩年來他就是個普通的老師,一點一滴看著他成長起來,為了早點上手工作,總是熬著一個又一個夜晚。」帶熊吉的老師回憶。

入職以來,熊吉開著普通的大眾越野車代步,申請住學校公寓,做事情認真負責,因為初來學校不熟悉工作,常常頂著黑眼圈加班,根本看不出一絲的優越感。

「要說有一點不尋常,那就是他的支出,請學生吃飯的錢都比自己的工資高。」22歲的沈家俊,兩年前就認識了熊吉,一直叫他「熊哥」。

「在學生中間,如果有人說李韋劍老師,可能有人不知道,不過要說起熊吉老師,很多人都知道是他。」

1992年的熊吉比學生們大不了幾歲,常常和學生們一起健身看電影聚餐。

「他常常用自己的人脈和資源幫同學去連結項目。」沈家俊說,因為指導學生的創新創業項目,熊吉總是像哥哥一樣,默默為學生付出,甚至用自己的經歷來引導同學。

「第一次看見他是去年迎新的時候,當時下著大雨,他披著雨衣幫新生來回接行李,衣服已經溼透了。」 即將大三的顧潔宇是熊吉的學生助理。

「他和我聊天對話框的背景還是我的課表,如果我有課,他是絕不會打擾的。」因為校團委的工作有很繁雜,剛接手工作的時候,熊吉常常向她討教。「一點沒有老師的架子,不清楚的問題常常問學生,他也常常加班。」

「你陪我長大,你告訴我方向,三天前送你們去機場,沒想到成了永別。說好的回來讓我接機呢?說好的帶我水滴支教呢?你答應了我太多未實現的夢,你快回來吧大哥。」6月25日,聽聞兩位老師遇難的噩耗,沈家俊在朋友圈裡這樣寫。

6月28日深夜,熊吉的遺體運回溫州,許多學生自發去接他。

昨天清晨,釘子在河南老家下葬,20多位老師和同學陸續前往河南,去送他最後一程。

了解到釘子家境貧困,這次父母去新疆認領遺體都是借了錢才去的。事發後,溫州商學院的師生發起募捐,目前已籌集80多萬元,想要幫助釘子的家庭。

「我們不僅是送他最後一程,也希望跟他的家人建立聯繫,想用更多元的方式幫助他的家庭。」前往河南的同學陳鑫豪、蘇孝錢等人說。

可以告慰兩位老師的是,正是因為他們的言傳身教,因為師生間的友誼和信任,學生們才會如此感恩,懂得追憶和緬懷。

「兒子既然熱愛這個學校,熱愛學生,那就讓我們作為父母替他完成他的使命。」在悲痛中之餘,熊吉父母找到溫州商學院的校長,決定向商學院捐贈五百萬獎學金,用來幫助欠發達地區的孩子到溫州讀書。

「桃李含淚,家校同悲。立德樹人,行為世範。」溫州商學院領導告訴記者,無論家境貧寒亦或是優越,兩位年輕老師都對教育事業執著追求,他們帶著未盡的任務和無盡的遺憾離開了摯愛的教育事業,學校追授兩位老師為「終生教師」。

悲傷之餘,師生們也心懷感恩,丁俊雷、李韋劍老師身上積極向上的力量,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對社會公益的奉獻,永遠是大家學習的榜樣。我們也將接過他們手中的接力棒,帶著他們溫暖的力量繼續前行。

來源:錢江晚報/浙江24小時

相關焦點

  • 釘子老師、熊吉老師,快回來吧!浙江兩位熱心公益的年輕教師雙雙因公殉職,太痛心
    6月24日,溫州商學院兩位年輕教師丁俊雷、李韋劍遠赴新疆參加高招諮詢會,卻不幸遭遇車禍,雙雙因公殉職。丁俊雷喜歡朋友叫他釘子,李韋劍則喜歡熊吉這個名字。當天下午5時許,兩人卻在新疆境內高速公路發生車禍,經搶救無效因公殉職。34歲的丁俊雷來自河南信陽的一個農村,2012年來到溫州商學院工作,目前是溫州商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的輔導員,喜歡戶外的他稱自己是「行走的釘子」,還開了一個同名的公眾號,分享自己的公益和生活點滴。28歲的李韋劍是溫州鹿城人,在北方上大學,後來留學歸國,2017年成為溫州商學院校團委指導老師。
  • 熱心公益的釘子和熊吉,兩位可敬的溫州老師,你們一路走好!
    6月24日,溫州商學院兩位年輕教師丁俊雷、李韋劍遠赴新疆參加高招諮詢會,卻不幸遭遇車禍,雙雙因公殉職。丁俊雷喜歡朋友叫他釘子,李韋劍則喜歡熊吉這個名字。▲釘子當天下午5時許,兩人卻在新疆境內高速公路發生車禍,經搶救無效因公殉職。34歲的丁俊雷來自河南信陽的一個農村,2012年來到溫州商學院工作,目前是溫州商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的輔導員,喜歡戶外的他稱自己是「行走的釘子」,還開了一個同名的公眾號,分享自己的公益和生活點滴。28歲的李韋劍是溫州鹿城人,在北方上大學,後來留學歸國,2017年成為溫州商學院校團委指導老師。
  • 釘子老師、熊吉老師,快回來吧!
    6月24日,溫州商學院兩位年輕教師丁俊雷、李韋劍遠赴新疆參加高招諮詢會,卻不幸遭遇車禍,雙雙因公殉職。  丁俊雷喜歡朋友叫他釘子,李韋劍則喜歡熊吉這個名字。▲釘子  學校師生在網上發起為兩位年輕老師祈福送別的活動,目前已有十萬人參與其中。
  • 【陽光關注】釘子老師、熊吉老師,快回來吧!
    6月24日,溫州商學院兩位年輕教師丁俊雷、李韋劍遠赴新疆參加高招諮詢會,卻不幸遭遇車禍,雙雙因公殉職。  丁俊雷喜歡朋友叫他釘子,李韋劍則喜歡熊吉這個名字。  學校師生在網上發起為兩位年輕老師祈福送別的活動,目前已有十萬人參與其中。
  • 「網際網路+」時代:「因公殉職」用英語怎麼說?
    「網際網路+」時代:「因公殉職」用英語怎麼說?1)這個問題也可以問成:如何Yahoo一下,就知道「因公殉職」英語怎麼說?這個問題是從一位老師寫的文章引發的:「因公殉職」如何翻譯?#英美文化常識#「跟莎士比亞學英語」#英漢互譯精講# 「因公殉職」如何翻譯?我無法看到他是怎樣寫的「用翻譯的方法」學習 「因公殉職」如何翻譯,因為他設定了付費限制。
  • 河南信陽平橋42歲鄉村教師餘光輝因公殉職
    【河南信陽平橋43歲鄉村教師餘光輝因公殉職】  2018年12月3日下午2點03分,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胡店鄉中學餘光輝老師倒在會場上,永遠地倒下了!  倒下的餘光輝老師年僅42歲,教齡22年。  當時,學校正在開會,餘老師坐在同事們中間,認真地看材料,做記錄,聽講話。
  • 「釘子」別走!媽媽在等著抱抱你—專題—信陽晚報數字報刊
    本報記者 周 濤 6月24日下午,溫州商學院兩位年輕老師丁俊雷和李韋劍在赴新疆參加活動的高速公路上發生車禍,不幸因公殉職。事故發生後,兩人的人生故事被《人民日報》官微、人民網、《錢江晚報》等媒體報導、轉發,感動億萬人。
  • 昭通學院一名教師上班途中遭歹徒襲擊因公殉職,學院追授「模範教師」
    7月31日,昭通學院官網發布《學校追授吳德蘭同志昭通學院「模範教師」稱號》通告。昨日,經學校研究決定,追授物理與信息工程學院吳德蘭老師為昭通學院「模範教師」。2020年7月28日上午,吳德蘭老師在上班途中遭歹徒襲擊,因公殉職,享年56歲,她用一生踐行了為黨的教育事業無怨無悔的誓言。吳德蘭老師從教35年來,始終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潛心問道,關心師生,集中展示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人民教師時代風採。
  • 「因公殉職」英文表達
    北京市政府新聞辦通報,已經確認身份的66名遇難者中有5人為因公殉職。上文中perish in the line of duty就是「因公殉職」的英文表達,perish是比較正式的詞,一般情況下可以直接用die來替代;另外,也可以用be killed in the line of duty來表示,如:The police officer was killed in the line of
  • 勞累過度,山東38歲老師倒在陪考路上!考點外暈倒因公殉職!
    6月12日15點,東營市河口區實驗學校八年級七班班主任劉增壽正在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河口區一中考點外,等待著還沒來拿準考證的考生,卻因勞累過度,突發疾病倒在了地上,經搶救無效,因公殉職
  • 英語詞彙:「因公殉職」英文表達
    北京市政府新聞辦通報,已經確認身份的66名遇難者中有5人為因公殉職。 上文中perish in the line of duty就是「因公殉職」的英文表達,perish是比較正式的詞,一般情況下可以直接用die來替代;另外,也可以用be killed in the line of duty來表示,如:The police officer was killed in the line of duty during a criminal investigation
  • 河南信陽鄉村教師餘光輝因公殉職:折騰和被折騰,還要累死多少教師?
    當時,學校正在開會,餘老師坐在同事們中間,認真地看材料,做記錄,聽講話。可是,噩耗來得如此突然,餘老師很累,他再也支撐不住了,倒下了,搶救無效,因公殉職。但一切都在12月3日下午2點03分改變了,餘老師再也無法履行為人夫、為人父的天職了。他閉上眼睛,停止心跳,休息了,永遠地休息了。  餘老師所在的胡店鄉中學是一所寄宿制初中。餘老師是班主任,他每天一睜眼就要為學生忙碌了,一直要忙到學生就寢。餘老師是九年級數學老師,他星期天也要在學校補課,當然是學校統一安排的。  餘老師是一位十分優秀的老師。
  • 網課一個半月後,數學老師被家長拉黑,老教師苦笑:兩位都太年輕
    最近,在網課教學進行了一個半月後,某一線城市公辦小學數學教師被家長直接「拉黑」,發送任何消息都被拒收。究竟怎麼回事?據了解,該數學老師為某一線城市小學公辦教師,2018年某省屬師範大學畢業後通過社招考試被分配至一所當地實力不錯的公辦小學,任教數學。
  • 國務院港澳辦對香港3名海關人員因公殉職表示沉痛哀悼
    新華社北京1月22日電 國務院港澳辦發言人徐露穎22日對香港3名海關人員在海面執行巡邏任務時因公殉職表示沉痛哀悼,並對遇難者家屬和受傷人員表示深切慰問。徐露穎說,1月21日晚上9時許,香港海關一艘巡邏艇在沙洲一帶海面執行巡邏任務期間沉沒,船上5名海關人員墜海,其中3人不幸殉職,2人受傷。目前巡邏艇沉沒原因正在調查中。徐露穎表示,我們對不幸殉職的香港海關人員表示沉痛哀悼,向他們的家屬以及兩位受傷海關人員致以深切的慰問,祝願傷者早日康復。
  • 河南42歲鄉村教師餘光輝因公殉職:折騰和被折騰,還要累倒多少教師?
    他真的太累了……教師為什麼這麼累?無外乎兩個方面:一是有效勞動,應該做而且需要做好的工作;二是無效勞動,做了沒有用卻又不能不做的工作。比如: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還帶動周圍的學生一起玩,學習進度跟不上,老師其實會在之後拿出更多時間重複、複習舊知。學生心理太脆弱,受不了一點打擊,為了保證學生健康的心理,班主任老師還會擔任學生的心理老師。為其排憂解難。留守兒童因為父母長期不在身邊,大多由祖輩代為撫養。
  • 臺一消防員颱風天移樹被撞死 申請因公殉職遭駁回
    人民網9月2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屏東縣滿州消防分隊小隊長陳信宏在蘇迪羅颱風期間摸黑移除傾倒路樹,遭酒駕的鄭姓男子撞死,屏縣府向臺當局提報因公殉職從優撫恤,遭「內政部消防署」駁回,縣長潘孟安昨日大動作召開記者會指出,這不算因公殉職?什麼才算因公殉職?
  • 教師節 | 一張照片,36年教齡的王老師,找到了她的王老師!這兩位特級老師竟是師徒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金丹丹錢報小時記者從沒想過,錢江晚報教育微信公眾號「升學寶」的推送,有朝一日會成為尋人帖,而且是讓一位36年教齡的老師找到了自己的老師,重敘師徒情。更有意思的是,兩位老師都是省特級老師,而且都姓王。下周就是第36個教師節了。你的成長路上,最想感謝的是哪一位老師?是否還記得他/她當初的模樣?
  • 蚌埠:毛懷豔 熱心公益樂於奉獻的好老師
    作為蚌埠市禹之光愛心公益協會「愛心大使」和「最美公益人」,47歲的毛懷豔多年來熱心公益事業,作為一名教師,在校工作表現優秀,在社區更是如此。她投身於社會公益事業的熱情和自覺性很高,更花費了大量的資金和心血,願為留守兒童、困難群眾、孤寡老人做義工,全心全意作奉獻。
  • 教師節|一張照片,36年教齡的王老師,找到了她的王老師!這兩位特級...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金丹丹錢報小時記者從沒想過,錢江晚報教育微信公眾號「升學寶」的推送,有朝一日會成為尋人帖,而且是讓一位36年教齡的老師找到了自己的老師,重敘師徒情。更有意思的是,兩位老師都是省特級老師,而且都姓王。下周就是第36個教師節了。
  • 痛心!又有一位男教師猝死!對不起,老師的詞典裡沒有「請假」兩字!
    學期已過半,新學期繁重的工作已經讓不少老師再次「病倒」在崗位上。還有許多剛剛上崗的年輕老師,每天忙於班級管理和教學任務,總是不按時吃飯,加班熬夜。儘管沒生什麼大病,但身體已經隱隱吃不消了。最近,又一個讓人痛心的消息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