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5G大行其道。擁有極高速率、極大容量、極低時延的5G技術正在成為繼蒸汽機、電力、網際網路等之後社會發展的新引擎。5G時代,萬物互聯,也因此給眾多傳統行業創造了新的發展機遇和可能性。而當5G新技術遇上人類最古老的行業之一「教育」,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
教育,伴隨人類社會的歷史綿延上千年,始終脫離不了兩個問題:教育公平和教育質量。總有學生被困在教育的孤島,有的因為知識難以被觸達,有的因為知識難以被理解。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文件中強調,「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優先提升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的能力」。而5G的普及,將為這兩個問題提供全新的答案。當5G與4K技術、增強現實、虛擬仿真、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技術相融合,不僅可以為教育插上有力的翅膀,還將為教育打開全新的視角。
自2019年起,中國聯通攜手國內頂級音樂學府中央音樂學院共同打造了「5G+智慧音樂教育」, 具體包括5G+4K遠程互動音樂教學和AR/VR樂器百科,豐富的5G+智慧音樂應用展現了藝術與科技的跨界融合將為音樂的普及與教育帶來怎樣令人驚喜的改變與創新。
5G+4K遠程互動音樂教學:促進教育公平,為教育插上有力的翅膀
5G+4K遠程互動音樂教學融合5G網絡和4K技術的優勢,利用高清顯示器、電腦、手機等終端展開互動課堂,實現大並發量在線互動學習。主講教室實時直播,採集超清視頻和高品質的音頻數據,互動教室實現超清、無感知延時、隨堂互動學習,直播課堂包括固定教室、移動教室和學生終端等實現隨時隨地想學就學。優質的教育資源總是稀缺,這不僅僅體現在我國無數貧困學校缺乏教育資源,同時還存在於擁有多個分校的集團校中。5G+4K可以實現1個主講教室對多個互動教室的教學,對教育扶貧和集團校的優質教育資源均衡都提出了解決方案。
在2019年國民音樂教育大會和烏鎮網際網路大會上,中國聯通與中央音樂學院聯手打造的5G+4K遠程互動音樂教學應用讓觀眾在大會現場即可通過5G+4K技術,盡享來自中央音樂學院6位名師傾情奉上的藝術盛宴。5G技術穿越空間距離,打破時間限制,實現「異地無感知」的遠程互動,打造全時域、全空域、全受眾的音樂教學,讓大家在全國各地都可以享受到中央音樂學院最頂級的教育資源。
世界5G大會遠程音樂合奏
5G+虛擬實境音樂教育:提升教育質量,為教育打開全新的視角
多年來,我國的傳統教學方式飽受填鴨式傳授的詬病,知識對於學生來說猶如苦海,枯燥乏味、晦澀難懂,由此導致了教學質量令人堪憂的問題。針對此問題,教育部提倡大力發展虛擬實境教育。例如《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提出,以增強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素質提升的效率和效果為重點,以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示範性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等建設為載體,加強大容量智能教學資源建設,加快建設在線智能教室、智能實驗室、虛擬工廠(醫院)等智能學習空間。
緊隨政策出發,中國聯通和中央音樂學院聯合打造了5G+虛擬實境音樂教學。利用增強現實和虛擬實境技術,在虛擬世界體驗樂器的全方位多維展示與拆解,輔助疊加以相應的圖像、視頻、3D模型等內容,5G+虛擬實境讓音樂欣賞教學從此告別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變得更直觀、更形象、更豐富,提高學習效率。中央音樂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孔聰院長談起此次合作,表示5G+虛擬實境會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增加學習樂趣,讓音樂教育變得「好看、好玩、好學」,把學海無涯苦作舟變為巧作舟,最後達到樂作舟。技術與藝術的結合讓傳統的音樂教學進入了樂學時代。
AR樂器百科欣賞
5G+智慧教育是中國聯通發展5G業務布局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改變教育資源的分布形態,也改變學習者獲得教育的方式,5G不但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也突破了真實世界裡書本和資源的限制,從而以更加智能、生動、身臨其境的方式,幫助學生快速掌握專業技能、拓寬視野挖掘興趣。此次與中央音樂學院合作孵化5G+智慧音樂教育,既是高校與企業合作的一次創新實踐,也是5G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教育的一次完美融合,更是科技與藝術——這兩大人類精神瑰寶,一次極具意義的激情碰撞。未來,5G+智慧音樂教育定會釋放前所未有的力量與價值,為推動我國教育現代化建設和普及藝術修養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