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姐姐
時間管理,是很多全職媽媽比較頭疼的問題, 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活出自我,還能兼顧家庭對媽媽們來說,真的是個挑戰。
下面是一位媽媽的留言,真是如此,帶孩子就要花費很大的精力,學習也是一件需要消耗精力的事情,如何兩個都做到呢?
我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時間。
季羨林老先生說:在時間面前,人人平等 。
是的,不管是全職媽媽,還是職場媽媽,時間面前,人人平等,都是24小時,你我都一樣,不一樣的是,如何分配這24小時?
我是這樣分配我的24小時的。
每天早上6點鬧鈴響,如果想給娃兒做花式早餐,就6點起床,如果做簡單的早餐,就6點半起床,大概到7點早餐做好,娃兒洗涑好,開始吃早餐,吃完早餐,大概7點半,送娃兒上學,我再回來,回來之後,把碗收拾好,因為家裡裝了洗碗機,所以大概8點20左右就能把這些事情做完。
8點20到10點半這段時間,一般會用來寫作或是學習,有時候想寫的東西難一點,時間會用得更多一些,或是想表達的東西比較複雜,會分兩天來完成,總之就是8點20到10點半這段時間多會用來寫作學習。
10點半到11點半主要用來溝通,因為每天都會有想從業的家庭教育指導師諮詢從業的問題,或是家長諮詢家庭教育的問題,所以,這段時間主要用來溝通。
溝通完就準備午餐,午餐有時在家吃,有時會去旁邊的小店吃,這段時間大概是1個小時,時間比較富餘。
為什麼要把這段時間多留一點呢?
主要是為了讓溝通的時間可以更有彈性一些。
吃完午飯,之後的一個小時就是午休,其實這個時間也是比較富餘的,每天休息20分鐘就好了。
這段時間給自己留得富餘一點,主要是因為讓自己能夠放鬆,經常用腦的小夥伴可能有這樣一些感受,就是想問題多了之後,大腦似乎很難停下來,所以,給自己多一點時間。
午休完之後,如果沒有其它事情,就會開始答疑,網絡答疑,微信群答疑等等。
為什麼要答疑呢?
一方面是想幫助到有困惑的人,二方面通過答疑也能幫助自己梳理所學的知識,還有就是推廣自己,這是做自由職業者必須要做的事情。
到了2點半,就該接娃了,我家娃兒2點50放學,回來之後,我們要練跳繩、陪他們寫作業、買菜、做飯,吃完後要收拾碗筷,洗簌,講故事,背古詩,這樣下來就到了9點,娃兒去睡覺,然後我就再留一個小時的時間出來閱讀,10點睡覺。
這是我的一天,然後再把這個安排放到一周的時間裡去,這樣一周的時間安排就出來了。
加起來,屬於工作的時間大概是5小時,帶娃做家務的時間接近9個小時,休息的時間10個小時左右。
這大概就是我一天的安排,別小看每天只有5個小時的工作時間,只要安排好,找到目標,這5個小時也能釋放出無窮的力量,讓你活出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