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寫育兒主題,可能很多新朋友關注我是因為這篇文章:我為什麼不看《82年生的金智英》?,它超高的閱讀量也讓我認識到全職媽媽在成為如今越來越大一個社會群體的同時,內心的壓抑和感慨也如冰山一角般,不容小覷。
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大部分行業都恢復了正常,我的生活也暫時告別了前幾個月的混亂,回到了正軌上。從2017年底休產假到現在全職帶娃兩年多,自覺也可以把個人的感受經歷拿出來分享,今天就來簡單描述一下作為全職媽媽的一天是如何度過的。
//
我家寶寶目前2歲3個月,最近生活中最大的變化就是在年前奇蹟般地自然離乳後能睡整覺了。在此之前的3年裡我幾乎沒能睡過一個超過4小時的覺。想起堅持全母乳兩年和每天半夜起身三四次哄睡的日子也是極其崩潰,說起來就是滿臉淚。箇中心情也是只有親身經歷才能體會,等有機會再分別寫文記錄這段時光。
早上
8:00-9:00 閱讀
最近我和娃的睡眠質量逐漸提高,大部分時間能睡到天亮。但由於睡渣娃和我還沒有分床睡,所以我醒來後不能隨意走動起身,否則她就像安了雷達一樣自動炸醒大哭。為了她能多睡一會,我睡醒後第一件事就是看書。
這也是我一天混亂忙碌中少有的個人時間,這時的閱讀像一杯醒神的清茶、一針強心劑,讓我先整理好心情、奠定好情緒基調,振奮又平和地開始一天。
有時早上6-7點醒來也是照例先看一小時書,看完再等孩子起床。讀書的意義在這裡有記錄:全職媽媽如何不變絕望主婦,我用讀書來自救
9:30 -10:30 梳洗早餐
如果孩子能睡得穩,我就利用之前的時間躡手躡腳去梳洗,做早餐的準備工作。但大多時娘倆共同起床。現在寶寶大點可以自己玩不用隨時粘著我,不像一歲時拉著人褲腳什麼都不讓做,連上廁所都要抱著更是家常便飯。
然而她也不像小嬰兒時期任人擺布,穿衣服洗臉換尿片都要滿地滿床滿屋抓娃,還要討價還價艱難談判。尤其進入Terrible 2後有了自己的個人意志和喜好,穿衣服還要挑三揀四一番非常難伺候。原本一個人5分鐘就能做完的事情,到了娃身上就能生生拖拽成·1個小時。
我也是當了媽以後,才充分體會到相對論的存在。以前做事的效率速度完全都不成立了,時間刻度從此失去意義,娃說多久你就得多久。
等把娃收拾出來放在餐椅上開始吃飯,我再抓緊時間去做個人衛生、收拾臥室、在阿姨沒來以前做簡單家務。這期間還要不時揀娃扔滿地的玩具、食物,給她拿牛聽聽選曲播放兒歌。
我屬於對吃不是特別講究精細的cereal mom,再加上平時家裡只有我一個人(娃爸長期出差周末才回來),精美擺盤、手包餛飩這些就顧不上也沒條件搞,一邊開火做飯一邊還要盯著娃,甩開她的撕扯、阻擋隨時伸向灶火的小手也令人精神緊繃。所以早餐保證肉蛋奶基本的營養搭配,麥片香腸中西式包點這些輪流著來能吃飽就好了。
很佩服很多媽媽能給娃做五花八門的愛心美食,看到日本全職媽媽事必躬親也極其膜拜,但我也意識到術業有專攻,尤其一個人帶娃就不對自己要求太高做什麼超人媽媽了,懂得放下、取捨,維繫良好的母女關係才是保命的關鍵。
11:00-12:30 戶外活動由於我家阿姨不住家,每天早上要快11點才來,所以上午都是我在家陪娃。等阿姨來了是戶外活動時間,不然娃在家又是花式作妖:和阿姨搶抹布搶拖把掃帚,把雜物玩得滿天飛,時不時又往嘴裡塞個垃圾……所以為了阿姨能好好不受打擾搞衛生都要把娃拖出去放電。
每天定點溜娃從她出了滿月就開始直到現在,因為平時基本是獨自帶娃、算是傳說中的「單撫」媽媽,這項任務又落到了我一個人的身上。無論寒暑冬夏,能堅持兩年溜娃我自覺也是不容易。偶有家人親友來訪,參與圍觀一下,但和每晚哄睡一樣,是我至今未能外包出去的項目。
去年年底嘗試送了半天的託班(其實也就2個多小時),突然覺得上午的時間就空出來了,整個世界安靜了!不禁感嘆幼兒園是多麼偉大的人類發明!本期待著過完年再接著送,結果疫情爆發就涼涼了,好不容易甩出去的娃又被退貨砸在了親媽的手裡。
我們活動的地方也不遠,就是樓下小區、附近超市轉轉。娃還小的時候就坐在推車裡,現在大點就手拉手一起跑。每天玩玩滑梯搖搖、去小河邊看小花小草吹蒲公英、和寵物商店的小貓打招呼。有時跟我去超市買東西扒著水產品區的魚缸看魚,想起來很無聊,但也很治癒。
如果不是她,我不知道何時還能有時間和心情用孩子的速度和視角重新關注這個世界。無形中這恬靜的母女二人時光也給了我再次成長的機會。
當然也有心情不美麗的日子,一言不合作起妖來死活要媽媽抱、不肯回家也是常有的事。只能一邊流汗安撫,一邊覺得無助崩潰,但還要溫柔堅定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和小人談判。最後妥協的大多數都是媽,只能抱起快30斤重的娃踉蹌走回家,給她全部的愛和安全感。有時好心的鄰居路過,看我提了滿手購物袋都貼心地幫一把手,讓我感激不盡。
中午
12:30-13:30 午飯休息
回家以後阿姨飯菜做好,我們趕緊分頭吃。娃現在會自己用餐具但也需要阿姨輔助餵一下,否則能有一萬件事情分散好奇寶寶的注意力。我則需要儘快在娃吃飯的時候自己吃完,不然稍微慢點娃先吃完了,就來找我要媽媽抱著再吃一遍(所以我家娃胖不是沒有原因的)……
吃完中午飯阿姨收拾碗筷的時候,我就陪著娃做遊戲或講繪本。基本也是隨著她的興趣點來進行安排。之前做了一段時間線上早教,也是選這個時間上課做遊戲。現在比較鬆散隨機,不會有太固定強硬的安排。在雞娃這件事上,我今年似乎突然鬆弛了下來,不像以前那麼焦慮雞血。即使是「學習」也是邊學邊玩的性質,以開心為主,有點放羊。
14:00-15:00 全民午休
娃一周歲後,讓現在的阿姨從原來的鐘點工變成了全天的白班工作,所以中午有人可以帶著娃睡覺。對於晚上睡眠質量奇差,經常失眠的我來說可以好好地補眠休息積蓄一下體力。雖然曾經並沒有午睡習慣,但這樣的安排也令帶了近20個小時娃的我能喘息一下。
同樣是照例看半小時左右書直到入睡,power nap控制在 3-40分鐘至1小時,現在考慮如果以後晚上能睡好就逐漸把午睡取消,擠出時間再做點別的,對於我來說,世界上最寶貴的就是時間。
下午
16:00-19:30 個人時間
下午等寶寶睡醒以後陪玩一下,餵點酸奶水果後我就奪門而出,溜之大吉享受自己的Me Time了。這也是每天我唯一能夠斷娃獨處的時候。阿姨會利用這段時間帶娃下樓玩後回家吃飯洗澡,相當於和我輪流倒班帶娃。
這段整塊時間對我也極其重要,尤其是自從去年開始寫公號後,每周都要給自己設置個推文數量目標。我的大部分文章就是用午後的這段心流時光完成的。在家就會要經受小鬼拍門的內心折磨,沒法清靜,加上也沒有合適的空間條件,一般都會找自習室或者小書店咖啡館打開電腦奮筆疾書。
等到夜幕降臨、千家萬戶華燈初上,才覺得時間過得飛快,趕緊回家帶娃。有時寫得忘記了時間來不及吃飯就隨便買個漢堡鍋貼路上啃兩口果腹。
回到家又要打仗一樣趕緊洗漱換衣,在阿姨八點回家以前收拾完一切個人內務,進行交接後正式上崗帶娃。
這樣的整塊時間除了寫作就是健身或者看書做日常計劃、貼貼手帳,總之是完全的baby-free time,這些小事都是我苦悶中的消遣、精神上的依傍,努力維繫自己心靈的獨立性對於一天到晚對著孩子的媽媽來說尤為重要。
偶爾也會約朋友喝個下午茶(酒)吃餐飯,彼此吐槽一下隊友、抱怨一下生活,再回憶一下單身時的美好往事,憧憬一下娃上幼兒園後的自由時光,好不快活。
晚上
20:00-24:00 陪玩哄睡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一轉眼又要回家帶娃了。還是一樣陪讀繪本、彈琴、捏橡皮泥、搭磁力片等。而且娃也不大會同意你做自己的事情,總和貓輪流上來搗亂搞破壞,只能見縫插針地隨便做做家務。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長時間陪過孩子的經歷,一兩小時還好,三四小時就是真的考驗人了。一兩天還好,三兩年或者更長更是不易。總之是使出渾身解數陪玩,到最後精神意志慢慢渙散、體力不支就變成了被玩。我有時候都記不得每一晚是怎麼度過的。家裡買的育兒書《遊戲力》還一直沒時間看,反正各種遊戲是玩著玩著就沒力了,只想躺平……
有時會跟外地的家人或出差的爸爸視頻,但沒多久又狀況頻出,一手拿著手機一手要處理娃的突發事件也不是沒有,恨不得自己在家弄個支架直播帶娃生活,完全沒有多餘的手出來做別的。
日常帶娃名場面
2歲以後我開始允許每天20分鐘的屏幕時間,貝樂虎、小小優趣等幾個app輪流看看動畫片,唱唱兒歌、念她能聽懂的英語單詞(還沒有特別系統教學,就是生活裡隨時代入啟蒙)她視貝樂虎為愛豆,跟著唱歌跳舞恨不得馬上參加女團出道,戲特別多。睡以前還要看一段溫馨治癒的BBC動畫《月亮寶寶》,九點半左右開始哄睡。
但如此的哄睡反覆3-50次後才能老實入睡,期間免不了「迴光返照」,各種渴了餓了燈光太暗了沒有小動物玩具了等10086個奇葩訴求。直到最終氣得人吹鬍子瞪眼,恨不得上手的時候才知道厲害肯閉眼沒有動靜,這時已經是午夜以後。
有時太累了就跟娃一起睡著,有時又心有不甘地起身,寫寫東西看看書、刷個美劇聊聊天、整理近期的生活照片為每年一本的寶寶成長日記積累素材。午夜以後媽媽群又開始活躍起來,這才是老母親們真正結束工作,得以放飛靈魂的有限時光。
半夜娃還會起來一兩次,請注意停止夜奶不代表沒有夜醒,我家的睡渣娃如今都要半夜醒幾回,好在現在比較好安撫。起來嚎一兩下拍拍喝口水,看到媽媽在身邊就能倒頭安心睡去。 看著她睡夢中的樣子也是我一天中最甜蜜的高光時刻,把鼻子插進她香軟的頭髮裡聞聞,聽著她小小的呼吸,感慨恍惚間這世界上就多了這麼一個奇妙的小人兒,體味到做媽媽這自足溫暖的人生意義。
//
這就是現階段周一到周五、我比較典型的一天是如何度過的。周末等爸爸回來就會安排些整天外出的家庭活動。
全職媽媽們的生活就是這樣,有平凡有不易,有辛酸也有幸福,在一次次的崩潰無助中努力建立生活的秩序,平衡自己的需求和孩子的需要,尋找每一個能讓家人自由幸福的方法。做了生活中最瑣碎看上去最無意義的事,卻仍貪心地希望被理解,更希望被珍惜。
我還專門拍了一些視頻素材,打算有時間剪輯個vlog出來和大家直擊一下勁爆的帶娃現場。最後也歡迎大家分享你們的帶娃時光,一起吐槽交流~
END
作者簡介:馬背上的民族,旅英工作生活十餘年,現定居廣州,全職帶娃兼職寫稿,日常分享育兒話題、教育觀點、生活感悟及文藝評論。《少年商學院》國際教育專欄作者。頭條號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數次青雲獎獲得者。合作推廣請添加微信:mayauk
馬背上的女超人
一個學商科的文藝女中年
一個有點勵志的家庭婦女
育兒心路|讀書電影|生活旅行
浪漫之都的「滄海遺珠」— 珠海瑞吉酒店親子遊記
去不成巴黎,就在珠江新城做個復古奢華夢-廣州麗思卡爾頓親子遊記生命是一場壯美的旅程——內蒙古自然博物館親子遊記
如何養育女孩,這個「喪偶式育兒」卻培養出四個《小婦人》的超人媽媽給出了最好的答案《蝸居》和《安居》之後,蒙古族英漂女生的「廣州安家記」2019年終總結-文藝中年+全職媽媽的斜杠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