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一些大戶人家中,女子出嫁都會帶著一個陪嫁丫鬟,那陪嫁丫鬟到底是幹什麼的呢?
其實古代丫鬟也就是滕妾。在古代,國與國之間的和親,陪嫁一般則是由女子的姐妹或者表親擔任。還有一種,就是平民百姓富人或者世家之類一般則是由從小跟著小姐一起長大的貼身丫鬟扮演。
為什麼大戶人家小姐出嫁時,都會帶上一個陪嫁丫鬟呢,也許你會感到好奇。就是因為小姐在懷孕等身體不便時,與姑爺行房會有諸多不便。這使,在小姐同意之後,丫鬟則會代替小姐行房。如果運氣好的話,就可以成為滕妾,地位僅次於大房。同時也作為小姐的耳目,鞏固其在家中的地位。
對新娘來說,有了陪嫁丫鬟不至於無依無靠,平日裡也有人幫忙出出主意。其次,對新郎來說,這也算是一個彩頭,顯得嶽丈家人對其重視。古代家族男人大多三妻四妾,也是為了多多開枝散葉。而千金小姐一般都是正房,是妻,按封建禮數來說,姑爺只要願意,是可以同丫鬟行房的。
小姐與丫鬟十幾年的感情,陪嫁丫鬟就是她的耳目和幫手,是小姐的自己人。以前的人結婚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新郎和新娘大多都是沒談過戀愛的,對於新娘而言,新郎都是陌生人,何況他的家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