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一條「遭男老師性侵男學生發聲」的話題在微博引爆熱搜。
截至目前,網友對這個話題的討論度已經超過了5.7億。
乍一看這條消息,還以為是1位男學生。
但令人揪心的是,受害者竟然是一群男同學!
這是我國首例因為男性教師大面積猥褻14周歲以上男同學進入刑事司法的案件,其中受害者已經超過20人。
四川一高中教師梁某10年間共猥褻20多名男生,這位「全國優秀班主任」輾轉宜賓和成都等地,甚至以此為威脅對有些學生進行長期性侵害。
一位受害者描述:「內心極度恐懼卻要理性面對生活,極為痛苦。」可見這種傷害是短時間難以恢復的。
受害者的自述
這位「老師」的履歷非常的漂亮!
全國優秀班主任
全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中心四川輔導站負責人
全國自主化管理課題組核心管理團隊成員
一位如此優秀的老師,背地裡竟然能做出如此喪心病狂的事情,更不可思議的是,他還是一位未成年心理健康輔導中心負責人。
近些年,性侵事件不斷被爆出,讓我們又有了新的認知。
談到「性侵」,大多數的潛意識裡會認為受害人肯定是女性,尤其是小女孩。
但前幾天河北發生的一宗案件,又一次刷新了我們的認知。
據媒體報導,河北一中年男子多次深夜潛入10多所中小學男生宿舍,對正在熟睡的男生以摟抱、親吻、撫摸性器官等方式進行公開猥褻,甚至使用暴力手段強制猥褻,侵害男童達40多名。
男孩,也會被侵害,這是很多父母需要正視的事實。
2008年,瑞銀慈善基金會對各國侵害兒童狀況做了一次長達 3 年的調查。結果顯示戀童癖者更偏愛侵害男孩,男性更易遭受侵害。
2010年,美國國家性健康調查給出了一項數據,戀童癖者性侵案中受害男女比例為7比3。
2012年,香港地區的護苗基金會發布了一項未成年性侵犯調查,發現:男孩的總體受性侵犯數量大於女孩。
2013年,廣東省青少年健康危險行為監測報告顯示:
男性遭受性侵害更為嚴重,每100個青少年男性中,就有2-3個有被迫性行為,是女性的2.2-2.3倍。
我家是男孩不吃虧
還記得「網紅女幼師親吻男童」的事件麼?
一名幼教老師,對幼兒園的小男孩嘴對嘴、深吻,還將很多此類令人作嘔的視頻傳到網上。
連網友都看不下去了這些不雅視頻,在線怒罵女幼師變態,是猥褻男童。
可男童的媽媽卻不以為意,不但沒有阻止老師的行為,還開心地認為這是老師喜歡孩子、培養孩子愛的能力的一種方式。
有網友假設如果男童是女孩,媽媽還會如此淡定麼?
其實,在女幼師視頻下男孩媽媽一句「還好我的是兒子,我不擔心」,才是她在整個事件中如此雲淡風輕的真實原因。
不僅僅是這位媽媽,之前應採兒的一句「我生兒子我怕什麼,隨便啊」被罵上熱搜,希望父母在對男孩的性教育上不要再有這樣的豪言壯語:我們家是男孩,不吃虧。
很多父母對於男孩遭到性侵的第一反應是:這怎麼可能?
即便男孩受到侵害時,父母也會認為這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幸虧你是男孩」「男孩沒事」「我們是男孩,不吃虧」有著這樣觀念的父母,從小就在這樣教育著男孩。
即使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親戚朋友,逗弄自己孩子的敏感部位,也會認為是見怪不怪的玩笑。
中國廣東省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在2005年就做了一份《中國青少年健康相關/危險行為調查綜合報告》,調研結果發現:「青少年中男生的性危害防範意識較缺乏。」
所以,那些以為生個男孩就可以高枕無憂,無所顧忌的家長,不得不被這樣的現實打臉:壞人想對男孩下手,真的太容易了。
「我家是男孩兒,不吃虧」,這是世界上最大的謊言!
當一個成年人沒有了界限感,就是在犯罪的邊緣試探。
性侵,不僅僅是女童家長要關注的事,男童家長也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就像一個網友說的一句話:
「性侵就是性侵,跟性別沒有關係,跟你穿裙子還是褲子也沒關係,跟你是短髮還是長發也沒關係,是壞人的錯。」
《熔爐》裡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你無法想像,在你看不到的地方,這世界有多黑暗。「
這世上,確實有很多陰暗,父母保護男孩刻不容緩。
保護孩子不受傷害,是父母的職責。希望父母從小就不要給男孩穿開襠褲,幫助他們樹立身體的界限感。
並告知孩子必要的性知識,以及如何自我防護,遇到讓自己不舒服、反感的事情,應該立刻大聲喊:「停止」,甚至逃跑。
告訴孩子不摸別人的隱私部位,更別讓別人觸摸自己的隱私部位,做到尊重別人的同時,更讓男孩懂得保護自己。
無條件地信任孩子,父母做好堅強後盾
有一項調查顯示,性侵者超六成是熟人,大多是鄰裡、親屬、老師,可遺憾的是,男童在受到侵害時,並沒有選擇第一時間告訴父母。
父母要學會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讓孩子在受到傷害時,能第一時間尋求你的幫助,而不是讓他遇到侵害時,一個人在黑暗中痛苦掙扎。
一定要鼓勵孩子從小向你表達各種情緒,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
當孩子向你表達情緒的時候,家長能夠做的,是不帶任何批判的傾聽與理解。這樣才能讓孩子相信,父母是值得依靠的,而且是接納的。
發現異常,父母一定要足夠重視
就算孩子發出求助信號,很多家長可能都沒有當回事,而讓孩子身心受到無法言喻的摧殘,可悲可嘆!
所以,當男孩有天突然不想去學校,或者身上有異常傷痕,或者喊這裡疼那裡痛,父母就應該警覺。
別讓孩子身心受害,再後悔莫及。
收集證據,主動報警
最後,不管孩子遭到的是猥褻還是侵犯,父母一定要收集證據,主動報警,將壞人繩之於法,並明確地告訴男孩:
在侵害面前,法律能給予男孩和女孩同等保護。
男孩需要說出,父母也需要聽到,這不是一種羞恥。
每個人家長都不應該對任何一種教育的缺失存在僥倖心理,因為一次錯過,可能就會成為過錯。
不要再讓那些觸目驚心的性侵事件再次發生,你嫌性教育太早,犯罪分子卻不嫌你孩子年紀太小,更不會區別男孩還是女孩。
《陳見說性》網際網路視頻品牌創始人說過:
「人從一生下來就是有性的,而且性始終伴隨著我們每個人一生。性教育的第一原則就是性的教育一定是越早越好,第二原則就是性的教育,一定要持續終生。」
不論男孩還是女孩,正確並及時對孩子進行良好的性教育,是每個家長和孩子的必修課。
今日話題: 家長該如何給孩子科普安全教育?如何給孩子撐起強有力的大傘,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我們來一起探討孩子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