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30日,一篇發表在微信公眾號和微博上的文章爆出,四川省宜賓市高中老師梁某十年間猥褻多名男生。
目前,案件已偵查終結,梁某被移送當地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據被害人代理律師介紹,這是我國首例男性教師大面積猥褻14周歲以上男性學生而進入刑事司法程序的案件。
一名教師在長達十年多的時間內猥褻多名男生,令人震驚。其罪行敗露,關鍵因素是部分被害人站出來公開指認。這樣的結果讓人忍不住假設:如果其惡行能早日被控告和發現,他為害的時間不至於長達十年,被害人也會少很多。
性侵案件背後
那些被忽略的男孩們
說起性侵案件,很多人第一時間想起的是那些遭受傷害的女性,可你們知道嗎,性侵案件的背後,還有被忽視的男性!其中,男孩被侵害事件絕非個案。
7月16日,河北省人民檢察院召開「冀望未來 守護祖國明天」未成年人檢察新聞發布會,其中一起典型案例顯示,被告人房某某為滿足性刺激,經過「事先踩點」「喬裝打扮」,故意選擇在凌晨時分潛入河北省某市三縣10餘所鄉鎮中小學,通過破壞宿舍門窗、溜門等手段進入男生宿舍,對正在熟睡的男同學以摟抱、親吻、撫摸生殖器等方式公開進行猥褻,甚至對多個學生使用暴力威脅手段實施猥褻行為,共計作案11起,受害學生多達40餘名,一度給周邊多所學校師生造成嚴重心理恐慌。
據中國新聞網5月18日報導,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女童保護基金髮布的《2019年性侵兒童案例統計及兒童防性侵教育調查報告》稱,2019年全年中國媒體公開報導的性侵兒童(18歲以下)案例301起,在受害兒童的男女比例上,從案例數量來看,301起案例中共有293起表明了受害人性別,其中女童為272起,佔比92.83%;男童為21起,佔比7.17%。從受害人數量上看,807名受害人中有758人表明了性別,其中女童677人,佔比89.31%;男童為81人,佔比10.69%。
儘管從整體數據上來看,男童受侵害比例比女童低,但男童被性侵狀況同樣不容忽視。
▲圖片來源: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女童保護基金
談「性」色變
未成年性教育嚴重缺失
在梁某案中,接受採訪的被害人表示,猥褻發生後,出於對性侵害的羞恥和對法律的無知,他們在心理上是無助的,「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
作為年齡尚小毫無社會經驗的學生,遇到這種突發事件「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是一種正常反應,責任不在他們,而在大人,在於家庭、學校、社會教育存在缺失。之前並沒有人明確告訴他們:遭遇這種傷害應該怎麼辦?
一直以來,中國式父母從來都會有意識地避開「性」這個話題。而絕大多數人的童年,所接受的性教育為0。
至於原因,也許是因為父母覺得性是一件羞於啟齒的事情,所以才很少提及。至於為什麼覺得羞恥,絕大多數是因為中國的傳統家長也沒有接受過正當、全面的性教育,更不會跟孩子講述。
於是在這種現狀下,孩子根本不懂什麼是性,被猥褻也毫不知情。
對於沒有接觸過性知識的孩子來說,性充滿著陌生與神秘感,他們不明白這種行為會帶來什麼後果,反而會被別有用心的犯罪分子利用、引誘。
男孩要勇敢地站出來
才能避免更大的傷害
社會對「男性氣質」的要求往往是強調「男孩只流血不流淚」、「男性在性上更強勢」等社會印象,這讓男孩在遭遇性侵後,不願意或不敢求助。
家庭與學校教育中,往往對男孩子有著成為「強者」「硬漢」的期望,促使他們不願意過多表露自己的情緒或者展現自己的軟弱。在成長過程中遇到挫折與困難,男孩們也不敢跟家長與老師說。為了維護自己男子漢的形象,往往會選擇默默隱忍,把「秘密」藏進心中。這也使得男童遭遇性侵更具有隱蔽性,容易被忽視。
遇到此類情況,要記住,你永遠不是孤身一人,永遠可以向信賴的成年人傾訴、尋求當地公益律師的幫助,也可以選擇向公安機關報案、到心理諮詢機構求助。
除了性教育
法律手段的保護更加必要!
刑法修正案(九)於2015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廢除了嫖宿幼女罪,以強姦罪從重處罰。然而,「男童遭性侵害」在我國一直處於難以入刑的尷尬境地。雖然刑法修正案(九)將原來的強制猥褻婦女罪修改為強制猥褻他人罪,擴大了保護主體範圍,打破了被害人性別的限制,不僅包括婦女,還包括14周歲以上的男性。
但事實上,還未真正實現對於男性未成年與女性未成年人給予同樣的保護。現行刑法中對強姦的定義還只針對女性,強姦未滿14周歲男童和14周歲以上的男性未成年人只能分別按照猥褻兒童罪和猥褻他人罪論處,對於強姦行為按照猥褻罪處理無疑將會輕縱犯罪人。
比如上述提及的河北省檢察院通報的房某某案件,法院最終以猥褻兒童罪判處其有期徒刑十三年,以強制猥褻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五年,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十四年零六個月。
其中,「以強制猥褻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五年」這一判刑的現實依據便是通報中提及的「房某某還存在強制猥褻已滿14周歲男生的犯罪事實」。五年已經是強制猥褻罪的頂格處罰,然而,如果涉及對已滿14周年男生實施更嚴重的性犯罪比如強姦,權利的保護可能出現真空。
「央視社會與法」提示
面對性侵害,男孩要做「帶刺的仙人掌」,敢於捍衛自己的權利;而一旦被侵害成為事實,不能做「沉默的羔羊」。這是因為,對罪惡保持沉默,會讓正義無從實現,也會讓作惡者在僥倖心理驅使下變本加厲,更多人可能成為受害者。
正義會遲到,但是永遠不會缺席!讓我們在保護女童的同時,也要給予男童同樣的關愛。
參考來源: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央視新聞客戶端、「女童保護」公眾號、中國新聞網
來源:視社會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