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人民教育出版社相關負責人回應稱,「自慰並不是淫邪的那種說法,自我安慰也是自慰。辭典也不可能將所有的詞語都舉例出來,有選擇當然是正常的。」
全文4295字,閱讀約需8.5分鐘
近日,有家長反映稱,在孩子學校發的《新編學生字典》裡,關於「自」的詞條,出現了組詞詞條「自慰」。該家長認為,該字典選詞不妥,並且自己無法跟孩子解釋這個詞。但也有家長向新京報記者表示,自己對字典裡出現該詞持支持態度。
據了解,該字典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辭書研究中心編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於2018年12月第1次印刷的第2版《新編學生字典》。
━━━━━
字典裡該不該出現「自慰」?
4月19日,一位自稱為「童年館館主」伊森媽的網友發文質疑,認為《新編學生字典》裡出現「自慰」一詞不妥。她表示,《新編學生字典》是字典不是詞典,所以詞語選擇權在編者手裡,「『自由』為何不選?『自覺』為何不選?『自愛』為何不選?偏偏選了一個有爭議用法的『自慰』?」
對於字典裡出現「自慰」一詞的情況,家長林女士告訴新京報記者,她的第一反應是有點「汙」,「但孩子(尤其是小學生)的認知思維不同於成年人,他們應該不會聯想到什麼不堪的畫面,可能理解為『自我安慰』。不考慮第一層面的意思,這個詞寫上解釋也沒有什麼,畢竟孩子沒有性方面認知的時候,解釋了他們也不清楚是什麼。」
同時,林女士表示,如果孩子詢問了這個詞的意思,自己會進行解釋,「我個人比較傾向於開明的親子關係,我希望孩子在青春期或者生理上有困惑時,第一時間向我求助。由父母講,總比他自己去搜索,看各種不好的東西,更好一些。」
另一位備孕媽媽殷女士則持支持的態度。「字典裡沒有對『自慰』一詞的詳細解釋,僅僅出現這個詞無可厚非,而且現在的小孩都很早熟。」殷女士認為,加強性教育很重要,「為了讓孩子保護好自己,也保護好別人,家長們不應該談性色變,這是觀念的倒退。」
不過,也有家長表示,孩子在小學生時期接觸到「自慰」這個詞,為之過早。
2015年,曾有媒體報導稱,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1月第1次印刷《新編學生字典》中,「自」字的詞條出現了「自慰」,卻沒有「自由」。當時,人民教育出版社相關負責人回應稱,「自慰並不是淫邪的那種說法,自我安慰也是自慰。辭典也不可能將所有的詞語都舉例出來,有選擇當然是正常的。」
━━━━━
性教育之路漫漫
「不談性,就是一種壞的性教育。」性教育專家方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
2017年11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全球至少有1500萬名年齡在15至19歲間的少女曾被迫發生性行為,但僅有1%的受害者通過專業渠道尋求過幫助。此外,多數性侵害案例中的施害者是受害者的熟人,如朋友和同學等。
社會學家李銀河曾在2018年的一次教育行業大會上指出,性侵是很多孩子的噩夢,家長遇到該類情況也非常痛苦,做好性教育,一定程度上能避免這種情況。「但性教育的推進仍然很困難,有很多保守的觀點在阻礙著。」
2017年,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也曾引起熱議。浙江杭州一位媽媽發帖稱,書中內容尺度很大,感覺「看不下去」,並稱「確定這學校裡發的不是一本假書?」這位媽媽還表示,「不管圖片如何,學校應該正確引導,而不是發一本書回家自己看就完了。」
▲性教育教材提綱。新京報記者 王遠徵 攝
對此,浙江教育廳工作人員曾回應稱,該書不是教材,是讀本,屬於合法出版物。讀本編寫方北師大兒童性教育課題組發文稱,讀本是經過大量文獻研究工作,以及教學試驗後推出的,是為了幫助孩子們樹立自我保護意識。
之後,下發該讀本的杭州蕭山高橋小學對媒體稱,校方已決定將該書收回。
2011年,國務院頒發的《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中明確指出,要提高適齡兒童性與生殖健康知識普及率,加強兒童生殖健康服務,並且要將性與生殖健康教育納入義務教育課程體系。
但記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的性教育教材仍然十分稀少。在亞馬遜中國上的教材教輔類目裡搜索「性教育」,除搜索結果首頁展示的十幾本圖書以外,剩餘十餘頁結果大多為心理健康類書籍。
━━━━━
拓展:國外如何觸及性教育?
李銀河曾在公開場合講述了她去荷蘭阿姆斯特丹交流的案例,一位專門在荷蘭從事性教育的老師告訴她,在荷蘭,性教育是從四歲開始的,因為四歲是孩子剛開始有性別觀念的年齡,在四歲之前,孩子對性別沒有感覺。
據了解,在日本,性教育是「從娃娃抓起」的。日本的大多數小學會普及性教育,有的小學還會將具有男女性特徵的公仔用以教學,到了初中和高中,學生們則可以了解到避孕、性病、流產等方面的知識。早在1955年,日本就建立了純潔教育分科審議會,制定《純潔教育之進行方法(試案)》,將性教育引入課堂。
瑞典性教育協會(RFSU)的一項調查顯示,瑞典男女生的首次性行為一般發生在16、17歲。而瑞典也在1942年起就開始對年齡在7歲以上的孩子進行性教育。1945年,瑞典還出臺了性教育大綱。
不久前,英國教育部發文稱,將於2020年9月開始推行關係教育(relationship education)必修課程及關係和性教育(Relationships and SexEducation,RSE)必修課程。英國教育部表示,並不會在小學階段引入強制性性教育,而是在小學階段引入關係教育,從而打下建立各種積極和安全關系所需的基礎。
新京報見習記者 高楊 校對 吳興發
值班編輯花木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