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裡該不該出現「自慰」?專家:「不談性就是壞的性教育」

2020-12-23 新京報官微

當時,人民教育出版社相關負責人回應稱,「自慰並不是淫邪的那種說法,自我安慰也是自慰。辭典也不可能將所有的詞語都舉例出來,有選擇當然是正常的。」

文4295字,閱讀約需8.5分鐘

近日,有家長反映稱,在孩子學校發的《新編學生字典》裡,關於「自」的詞條,出現了組詞詞條「自慰」。該家長認為,該字典選詞不妥,並且自己無法跟孩子解釋這個詞。但也有家長向新京報記者表示,自己對字典裡出現該詞持支持態度。

據了解,該字典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辭書研究中心編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於2018年12月第1次印刷的第2版《新編學生字典》。

━━━━━

字典裡該不該出現「自慰」?

4月19日,一位自稱為「童年館館主」伊森媽的網友發文質疑,認為《新編學生字典》裡出現「自慰」一詞不妥。她表示,《新編學生字典》是字典不是詞典,所以詞語選擇權在編者手裡,「『自由』為何不選?『自覺』為何不選?『自愛』為何不選?偏偏選了一個有爭議用法的『自慰』?」

對於字典裡出現「自慰」一詞的情況,家長林女士告訴新京報記者,她的第一反應是有點「汙」,「但孩子(尤其是小學生)的認知思維不同於成年人,他們應該不會聯想到什麼不堪的畫面,可能理解為『自我安慰』。不考慮第一層面的意思,這個詞寫上解釋也沒有什麼,畢竟孩子沒有性方面認知的時候,解釋了他們也不清楚是什麼。」

同時,林女士表示,如果孩子詢問了這個詞的意思,自己會進行解釋,「我個人比較傾向於開明的親子關係,我希望孩子在青春期或者生理上有困惑時,第一時間向我求助。由父母講,總比他自己去搜索,看各種不好的東西,更好一些。」

另一位備孕媽媽殷女士則持支持的態度。「字典裡沒有對『自慰』一詞的詳細解釋,僅僅出現這個詞無可厚非,而且現在的小孩都很早熟。」殷女士認為,加強性教育很重要,「為了讓孩子保護好自己,也保護好別人,家長們不應該談性色變,這是觀念的倒退。」

不過,也有家長表示,孩子在小學生時期接觸到「自慰」這個詞,為之過早。

2015年,曾有媒體報導稱,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1月第1次印刷《新編學生字典》中,「自」字的詞條出現了「自慰」,卻沒有「自由」。當時,人民教育出版社相關負責人回應稱,「自慰並不是淫邪的那種說法,自我安慰也是自慰。辭典也不可能將所有的詞語都舉例出來,有選擇當然是正常的。」

━━━━━

性教育之路漫漫

「不談性,就是一種壞的性教育。」性教育專家方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

2017年11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全球至少有1500萬名年齡在15至19歲間的少女曾被迫發生性行為,但僅有1%的受害者通過專業渠道尋求過幫助。此外,多數性侵害案例中的施害者是受害者的熟人,如朋友和同學等。

社會學家李銀河曾在2018年的一次教育行業大會上指出,性侵是很多孩子的噩夢,家長遇到該類情況也非常痛苦,做好性教育,一定程度上能避免這種情況。「但性教育的推進仍然很困難,有很多保守的觀點在阻礙著。」

2017年,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也曾引起熱議。浙江杭州一位媽媽發帖稱,書中內容尺度很大,感覺「看不下去」,並稱「確定這學校裡發的不是一本假書?」這位媽媽還表示,「不管圖片如何,學校應該正確引導,而不是發一本書回家自己看就完了。」

▲性教育教材提綱。新京報記者 王遠徵 攝

對此,浙江教育廳工作人員曾回應稱,該書不是教材,是讀本,屬於合法出版物。讀本編寫方北師大兒童性教育課題組發文稱,讀本是經過大量文獻研究工作,以及教學試驗後推出的,是為了幫助孩子們樹立自我保護意識。

之後,下發該讀本的杭州蕭山高橋小學對媒體稱,校方已決定將該書收回。

2011年,國務院頒發的《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中明確指出,要提高適齡兒童性與生殖健康知識普及率,加強兒童生殖健康服務,並且要將性與生殖健康教育納入義務教育課程體系。

但記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的性教育教材仍然十分稀少。在亞馬遜中國上的教材教輔類目裡搜索「性教育」,除搜索結果首頁展示的十幾本圖書以外,剩餘十餘頁結果大多為心理健康類書籍。

━━━━━

拓展:國外如何觸及性教育?

李銀河曾在公開場合講述了她去荷蘭阿姆斯特丹交流的案例,一位專門在荷蘭從事性教育的老師告訴她,在荷蘭,性教育是從四歲開始的,因為四歲是孩子剛開始有性別觀念的年齡,在四歲之前,孩子對性別沒有感覺。

據了解,在日本,性教育是「從娃娃抓起」的。日本的大多數小學會普及性教育,有的小學還會將具有男女性特徵的公仔用以教學,到了初中和高中,學生們則可以了解到避孕、性病、流產等方面的知識。早在1955年,日本就建立了純潔教育分科審議會,制定《純潔教育之進行方法(試案)》,將性教育引入課堂。

瑞典性教育協會(RFSU)的一項調查顯示,瑞典男女生的首次性行為一般發生在16、17歲。而瑞典也在1942年起就開始對年齡在7歲以上的孩子進行性教育。1945年,瑞典還出臺了性教育大綱。

不久前,英國教育部發文稱,將於2020年9月開始推行關係教育(relationship education)必修課程及關係和性教育(Relationships and SexEducation,RSE)必修課程。英國教育部表示,並不會在小學階段引入強制性性教育,而是在小學階段引入關係教育,從而打下建立各種積極和安全關系所需的基礎。

新京報見習記者 高楊 校對 吳興發

值班編輯花木南

相關焦點

  • 「自慰」入學生字典 倒逼性教育進課堂 - 現代金報-數字報刊平臺
    近日,有家長反映稱,在孩子學校發的《新編學生字典》裡,關於「自」的詞條,出現了組詞詞條「自慰」。該家長認為,該字典選詞不妥,並且自己無法跟孩子解釋這個詞。但也有家長向記者表示,自己對字典裡出現該詞持支持態度。加強性教育很重要,「為了讓孩子保護好自己,也保護好別人,家長們不應該談性色變,這是觀念的倒退。」
  • 小學生字典出現「自慰」就代表「汙」嗎?你是如何看待的?
    近日,某家長反映,在學校下發的小學生字典中,關於「自」的組詞中,出現了「自慰」的組詞詞條。有不少家長認為,這個組詞出現在小學生的字典中不合適,更無法向孩子進行解釋。據了解,該校發放的字典是於2018年12月第1次印刷的第2版《新編學生字典》。
  • 學生字典現惹爭議詞語 性教育何時能走在陽光下?
    近日,有家長反映稱,在孩子學校發的《新編學生字典》裡,關於「自」的詞條,出現了組詞詞條「自慰」。該家長認為,該字典選詞不妥,並且自己無法跟孩子解釋這個詞。但也有家長向新京報記者表示,自己對字典裡出現該詞持支持態度。
  • 自慰,保險套:這才是中國該有的性教育
    而在中國,人們往往談性變色,導致的後果就是,性教育的缺失。 就像人們會對自慰存在誤解,自慰本身對身體沒有傷害,除非使用了錯誤的方式。自慰最大的害處是,心裡對自慰有害的擔心。很多人一邊自慰,一邊自責。如果能提早跟孩子們科普,就能減輕一些他們的心理負擔。今天文章所倡導的,是性教育,而不是性交教育。
  • 性教育困擾家長,學校是該跟進了
    誠如專業人士所言,一些家長能夠主動帶孩子參加相關的性教育學習,並且敢於把困惑表達出來,就證明他們本身在孩子的性教育問題上已經開放了很多。而在另一面,則是大量的性教育問題和困惑,包括孩子和父母的,都處於一種「懵懂」、「沉默」的狀態,這實際上是目前社會性教育的一種基本面。今天多數為人父母者也就是這麼過來的。
  • 解答性教育:小學生上課自慰緩解緊張
    - 幼兒園小朋友午睡時自慰,蒙著頭,滿頭大汗。老師和家長[微博]說,家長很生氣,覺得老師多事,孩子在家裡從來不這樣。  可能是家長愛面子,加上對性汙名化,覺得不好意思了,認為性是不能說的,所以感到羞恥。老師講的時候可以說,這是很正常的事。另一方面,如果觀察孩子沒有自我傷害,也可以不必告訴家長,提醒他不要蒙著頭就好了。
  • 性教育啟蒙難以啟齒?這個話題不該和孩子尬聊
    也是第一次看到這麼不正經的正經解答。關於什麼是自慰、大姨媽、懷孕、保險套,什麼是同性戀。甚至什麼是性的,成人與孩子的對話。什麼是「自慰」?自慰其實就是:一對球伴,發現對方不在時,自己玩球的故事。這對球伴,出自童謠《傑克和吉爾》。傑克與吉爾是好朋友,經常一起玩球。
  • 廣東性學會會長:自慰不丟人,換偶可商量(圖)
    國內其它城市也曾效仿,但有的被喊停,有的不成功。回頭看,為什麼性文化節會在廣東首先出現,並能堅持下去?張楓(以下簡稱「張」):全國有一些城市也辦過類似的性文化節,比如上海,還有江蘇、四川、東北的一些城市,深圳今年也開始辦。但為什麼就是廣州辦得最早也最火呢?我覺得這跟廣州的文化性格有關。文化不是空中樓閣,離不開孕育培養她的現實土壤。
  • 《17.3》:父母還對青春期孩子羞於談性?這部影片適合性教育
    從垃圾堆裡撿的....我們的父母可謂都是談」性「色變,對孩子提的性問題一般會含糊其詞的敷衍過去。到70-80後的我們成為家長後,開始略有重視,但大部分還僅限於孩子幼年時的性教育。我家也是,女兒小時候藉助一些優秀的繪本,比如《小威向前衝》、《乳房的故事》...
  • 《新編學生字典》現「自慰」組詞詞例,家長該怎麼跟小孩解釋?
    數日前,一位朋友跟我說她遇到了一個尬尷的問題——   「娃學校裡發的《新編學生字典》裡,有個『自』的詞條,居然出現了組詞詞條『自慰』……我娃問我什麼意思……」   說實話,我和我朋友一樣,當初就表示驚呆了……我還反問了一句:是自衛隊的……自衛麼?
  • 日本學校不談性教育該怎麼辦?女大生創辦「性教育衛生紙」
    但這起案子最終仍遭足立區教育委員會的高層,也就是東京都教育委員會的反對,校園內就是不能出現上述這些單字。例如,前述的NPOピルコン代表染矢明日香就和知名成人玩具大廠TENGA聯合推出插畫版青少年性教育網站「セイシル」,從認識身體、性別認同、性傾向、戀愛煩惱到性行為(含自慰、避孕)、性病與性暴力防治的內容應有盡有,網站上還有附上各個諮詢窗口的熱線電話。
  • 不要談性色變了,性教育真的很重要
    性教育在我們國家的缺失,從這位媽媽的言語之中,全然體現。大人們談性色變,對於性教育的觀念向來是孩子還小,等大了自己就懂了。可閉口不談,對孩子就是有益的嗎?答案是絕對的否定。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裡,被誘姦後的思琪曾試探性地跟媽媽說:我們的家教好像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媽媽卻十分詫異的反駁他: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思琪一時間明白了,在這個故事中父母將永遠缺席,他們曠課了,卻自以為是還沒開學。
  • 撞見兒子自慰,家長該怎麼辦?
    我聽說自慰會損害身體,不衛生還會上癮。如果整天想著這種事兒能不影響學習嗎?會不會是孩子學壞了,變得骯髒下流了?我覺得跟孩子說這事張不開口,而且我的脾氣又很大,一旦控制不住會適得其反。我讓丈夫跟兒子說,可他也有些為難。究竟該怎麼辦?領他去看心理醫生又怕他不肯,也怕人家笑話。真是進退兩難,百感交集。連日來我滿腦子都是這件事兒,為此吃不香睡不好,工作也沒精打採。
  • 呂嘉惠《如何跟孩子談性》性教育主題講座(上篇)
    (哎喲,我們的題目是兒童、青少年性教育講座,親你一下子就拋出撞擊力如此強的議題,該不會把在做的家長嚇跑了吧,如果有請先深吸一口氣)嘉惠:如果把性諮商當做科技來比喻的話,性諮商是非常高科技的一件事情,一個心理師需要具備各個年齡階段心理問題都可以處理的時候你才可以做到這個非常專的議題;做性諮商議題時你無法阻攔你的案主會發生什麼事情投射到你身上,所以性諮商師要有非常重要的能力:對各式各樣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你都可以坦然處理
  • 青春期的女兒被男朋友索要「第一次」,父母該如何和孩子談「性」
    如果基本上都選擇後面的答案,那說明這類的家長真的應該看看這篇文章,一起主動學習性教育這個敏感話題。有的家長會說,我真的不好意思和孩子談性,要和孩子聊性,我不可能鼓勵孩子去做這些,其實這是對性教育的最大誤區。家庭中常見的誤區還有以下幾類:①、羞於啟齒(談性色變)。
  • 不管男人女人,自慰並不丟人
    第五屆性文化節周六開鑼,省計生委主任張楓坦然談性  不管男人女人,自慰並不丟人  南方獨家  第五屆廣州性文化節,本周六將在廣州錦漢展覽中心開鑼。有評論說,這5年,廣東人把這個「尷尬」的活動辦成了性文明、性健康、性科學的盛會。
  • 父親發現兒子自慰難以啟齒 邀大學生講性知識
    「對於性知識,我自己也是個『文盲』,萬一講錯了,豈不是害了孩子!」雖然當時沒當面跟家長明說,但小馬私下裡認為:「跟孩子談這種事情,不是應該家長最合適嗎?我一個陌生人突然跟他講這個,他難道會聽得進去嗎?」
  • 學校該不該對學生從小進行性教育?該如何把握?
    近日看到一名老師教一名9歲的孩子普及性知識被家長投訴,引發了不少網友的吐槽,那到底學校該不該對孩子從小進行性教育呢?我同意大多數網友的意見,認為是有必要的。記得小時候當我們一問父母我是從哪裡出來的?父母總是說是青蛙變的亦或說是從池塘裡水裡撈出來的,那時也傻傻的相信了,記得有一次鄰居大嫂來串門,腆著個大肚子,她走後我問:她的肚子為什麼那麼大呀?
  • 大學開性教育課 學生提問一周自慰幾次合適
    伴隨著笑聲和掌聲,「前列腺炎能不能根治」、「自慰要一周幾次才算『適度』」等在其他場合會讓人臉紅的話題被拋向老師,師生均一臉輕鬆。「有時我們邀請校外學者來共同主講,學生們反響熱烈。等我講完下臺,發現自己的座位都被人佔了。」主講教師、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張濱教授說,除了上課愛提「重口味」問題,有不少同學課後還會來問「我同學的性困惑」。實際上,等老師坦誠回答問題後,他們才悄悄說實話「當事人就是我」。
  • 中山大學開性教育課 學生提問一周自慰幾次合適
    伴隨著笑聲和掌聲,「前列腺炎能不能根治」、「自慰要一周幾次才算『適度』」等在其他場合會讓人臉紅的話題被拋向老師,師生均一臉輕鬆。「有時我們邀請校外學者來共同主講,學生們反響熱烈。等我講完下臺,發現自己的座位都被人佔了。」主講教師、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張濱教授說,除了上課愛提「重口味」問題,有不少同學課後還會來問「我同學的性困惑」。實際上,等老師坦誠回答問題後,他們才悄悄說實話「當事人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