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女兒被男朋友索要「第一次」,父母該如何和孩子談「性」

2020-12-22 如穎隨行育兒經

「學校、幼兒園應當對未成年人開展適合其年齡的性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防範性侵害、性騷擾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人保護法》

文|如穎隨行育兒經

今年5月,在上海一家書店,一位10小男孩和一個5歲小女孩趴在一起看書,沒想到小男孩子竟然對小女孩子做出猥褻的行為,男孩家長開始還拒不承認,直到女孩家長調出監控,才證實了小男孩所做的令人噁心的行為。

最氣憤的是,不僅小男孩的年齡夠不到法律上的懲罰,而且小男孩的家長還強勢的說,小女孩是自願的,強調自己是上海本地人。如此蠻橫的態度,真的是要氣壞很多有女生的家長。

壞人從來不會認為你家孩子還小。父母對孩子的性教育更是影響著孩子的健康成長。

更別說孩子到了青春期,接吻,早戀、墮胎、大姨媽這類的生理問題更是接踵而來,如果父母還不重視對孩子應有的性教育,只會讓越來越多悲劇上演。

還好,光明正大的性教育已經來臨。2020年10月17日,「性教育」被正式納入了未成年人保護法律。

一、家長在性教育中的幾大誤區?

首先請各位家長根據以下題目做個小測試:

1、在跟孩子介紹生殖器官的時候,你是喜歡說「陰莖」還是「小雞雞」?2、孩子提出關於性的問題時,你一般是「認真如實地回答」還是「選擇迴避」?3、你認為性教育應該從什麼時間開始?「從孩子出生」還是「孩子青春期」?4、如果電視劇裡的男女主角正在接吻,你會就親吻這事「與孩子聊聊」還是「馬上換個頻道」?......

如果選擇前面的答案,那說明家長對性教育的態度非常開明。如果基本上都選擇後面的答案,那說明這類的家長真的應該看看這篇文章,一起主動學習性教育這個敏感話題。

有的家長會說,我真的不好意思和孩子談性,要和孩子聊性,我不可能鼓勵孩子去做這些,其實這是對性教育的最大誤區。家庭中常見的誤區還有以下幾類:

①、羞於啟齒(談性色變)。我們這一代父母沒有接受過正確的性教育,而且東方人對性的態度,總是比較保守,總是覺得不好放在檯面上來講。如果我們支支吾吾地和孩子談性,那孩子也會覺得性是一個非常羞恥的話題。遇到他們有困惑的時候,就不會選擇向家長求助。

②、認為孩子還小。總認為孩子還很小,很多父母認為性教育必須要等到孩子18歲以後,至少是青春期後再進行。其實,性教育是從孩子出生那一刻就可以開始了。

③、對性教育認為就是做愛。大部分人對性教育的理解比較狹隘,其實性教育包含的不只是這些,還包括五個部分的內容。

④、認為性教育主要針對女孩子。家長在性教育方面容易重女輕男,很多男孩的家長基本上放任,因為我家是男孩,吃不了虧。其實男孩更應該教育,教會他對女性的尊重,減少社會傷害發生,就像上海書店的這位家長,如果不及時對小男孩進行正確的教育,以後還會發生類似的問題。

除了家庭,學校也有缺失,生理課大部分是男女分開,避重就輕地給孩子講講,生怕太敏感。所以導致很多青春期的孩子以為接吻就會懷孕,不知道如何正確避孕,如何避免性侵害。

二、性教育包括哪些?有什麼作用?

聊到性,很多家長會認為就是愛、生殖、性行為和蒼老師。

每個人對性的理解有不同,如果家長都不了解性教育包含的正確內容,又如何能正確引導孩子呢?

性教育,從來不是「你是從垃圾桶裡撿來的」這麼簡單的開始。

性教育:狹義指性交,而廣義的性不僅包括性交,還有性別認同、性別角色、性傾向、情慾、親密關係、生殖器官等。

《性與性別問題》研究專家方剛說:「性教育不是單純的生理教育,還有性別平等、人際關係、親密關係的教育。」

很多家長會認為性教育並不是家庭必修的功課,因為我們這一代也沒接受過性教育還是長大了,性教育應該是學校的事情,而且父母也真的不會做性教育,也怕越教越錯。

其實性教育是家庭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環,現在的社會不再像過去我們的年代,孩子從小通過手機、電視、網絡獲取各種各類的信息,社會的不安全性更高,人們的生活更開放,所以性教育已經越來越重要了。

性教育應該是我們家長在孩子整個成長過程中,不斷與人們溝通的話題,是家長應該儘早且長期堅持下去的事,有很重要的作用:

首先:保護孩子不受侵害。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報告說:全世界有10%的女孩在18歲產前遭遇過性侵害或性騷擾。你總認為不會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其實兒童受到的傷害遠比報導出來的更普遍。

其次:幫助孩子正確過渡青春期的過程。孩子進入青春期的生理困惑本來就比較多,需要家長正確引導,如果家長不受信賴,孩子就只有求助其它渠道。

最後:盡父母的職責。傳遞正確的價值觀,讓孩子對性有正確的認知,認為性是健康的,性是美好的。

總之,性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是不可缺失的,它不僅是保護孩子,更是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同時也在塑造孩子的人格。

正確的性教育會讓孩子懂得自我保護,自我悅納,懂得尊重自己、愛自己,也更容易去尊重別人,愛別人,成為有責任感和自控力的好人。

三、家長如何承擔責任?

首先:家長需要先補課

我們這一代父母本身就是性教育缺失的一代,還要承擔起引導孩子性教育的責任,父母更應該主動去學習,主動與孩子溝通,不要再談性色變了。

1、了解自己,改變自己。家長要改變自己對性的消極態度,這才是對孩子性教育的第一步。

2、主動去了解孩子各個階段的發育和特點。

-抓住0-3歲是性教育的黃金期,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性別,教孩子認識自己的生殖器,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

-4-6歲主動和孩子談性說愛。對孩子問的性問題,認真回答。性教育是從孩子的第一個提問開始。

-7-10歲可以和孩子聊一些比較尷尬的問題。什麼衛生巾、無痛人流,遇到性侵害時如何辦?

-10歲以上更要堅持陪伴孩子。這個時期重點是塑造孩子的價值觀,幫助孩子正確選擇文胸、正確看待自慰問題,懂得安全套有什麼用等等。

前不久,熱播電視劇《以家人之名》中,單親家庭李尖尖的爸爸就學得很快。在遇到女兒第一次來月經,最開始也很尷尬,但是他願意學,很快就找隔壁女鄰居請教這個事,應該注意的事項,如何告訴孩子。

其次: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

在家庭性教育中,家長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是,常站在成人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問題,覺得這個不對,那個也不能做。這樣的性教育常常是不得要領,效果很不好。

我們一定要改變這種視角,從孩子的視角去看問題,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1、孩子的交流從問句開始。當孩子有一些異常行為的時候,我們不要主觀地判斷孩子的原因,而是問問孩子真實的想法。

2、不要給孩子貼標籤。一看到孩子偷看色情網站就覺得孩子變壞了,不要把孩子出現的性有關的行為和道德品質捆綁在一起了。

3、不要只會培養聽話順眾的孩子。要教會女兒學會自主,不願意的時候要學會說不。

4、多和孩子交流。每天和孩子聊聊當天的經歷,或者針對某條新聞,聽聽孩子的想法。

總之,用適合孩子的方式、從孩子的角度去溝通,去引導,才會有效。

最後:建立和詣的親子氛圍

1、給予孩子足夠高質量的愛。經常陪伴孩子,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讓他感受到父母的無條件的愛。這才能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溝通氛圍,孩子遇到危險時才願意向家長求助。

2、成為孩子堅實的後盾。孩子遇到困惑的時候,能及時提供幫助。這個時候一定要先安撫好孩子的情緒,及時與孩子溝通,了解他的擔心和困惑,及時解答孩子的問題,把影響降到最低。

3、和孩子談性的方法。談性很敏感,很難。家長需要找到一個合適的時間和環境,給孩子傳遞的一定是事實信息,最好用簡短、科學及易懂的詞語。同時明確和孩子的界限,比如幾歲分房睡。最後做好孩子的榜樣。

結語

在《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一書中,13歲的房思琪五年間被老師不斷性侵,最後導致發瘋,這是一個悲慘的故事。書裡有這樣一段描述:

思琪對媽媽說:「我們的家教好像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媽媽詫異地看著她,回答:「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思琪一時間明白了,在這個故事中父母將永遠缺席,他們曠課了,卻自以為是還沒開學。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在性教育這一課中,希望這代父母不要再缺席了,不要再有悲劇發生。

沒有性教育,孩子會長大,但有了性教育,孩子會更健康、更美好地成長。

最後推薦一些近期學習性教育的相關資源,適合父母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補課:

兒童的繪本:《小威向前衝》《我的弟弟出生了》《我寶貴的身體》《我是女孩,我弟弟是男孩》《乳房的故事》《不要隨便摸我》《小雞雞的故事》青春期家長可以看的書籍或電視:《善解童貞》《和孩子談談性》《尿布和約會》《17.3 關於性》電視《性愛自修室》電視《性教育》電視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我是@如穎隨行育兒經,專注家庭教育,每年閱讀書100+,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為你推薦育兒書籍及乾貨,歡迎關注我,和孩子一起成長 】

相關焦點

  • 《17.3》:父母還對青春期孩子羞於談性?這部影片適合性教育
    我們的父母可謂都是談」性「色變,對孩子提的性問題一般會含糊其詞的敷衍過去。到70-80後的我們成為家長後,開始略有重視,但大部分還僅限於孩子幼年時的性教育。我家也是,女兒小時候藉助一些優秀的繪本,比如《小威向前衝》、《乳房的故事》...
  • 《從尿布到約會》:如何與青春期孩子談「性」?3次機會和切入點
    作者| 榮榮不管你是否願意接受這個事實,你的孩子進入青春期都在試圖探索「性」的好奇,而這其中不僅包括我們所認定的「性行為」,還包括「性健康」。中國父母很少有和子女主動談論「性」問題的,甚至在影視媒體出現相關性行為、初高中談戀愛問題上,都是主動採取迴避的。
  • 父親問青春期女兒:你還是「處女」嗎?如何正確和孩子談「性」?
    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對於青春期的孩子,由於身體和心理上的萌動,很多父母在擔心孩子學習的同時,也逐漸擔心孩子的「早戀問題」。單純地早戀並不可拍。爸爸問青春期的女兒:「你還是處女嗎」?在《少年派》中,有這樣一個橋段,妙妙帶著同學來家裡玩,無意間聽到女兒和同學的談話內容,就聽到女兒不是「處女」這件事。
  • 青春期女兒被男生索要「第一次」,親媽並未「義正言辭」的說女兒
    家有女兒的父母,值得好好看一看今天的文章。順從男朋友,還是順從內心?女孩咲(xiào)良是一個17歲的高中生,有一個談了快一個月的男朋友。他們約會的時候,男生提出讓咲良後天去他家。被釘在「孩子」的角色中,不被允許長大,不被允許接觸到性、彰顯出性感,這才導致了咲良對於性的無知,同時又急於用性來證明自己「不是孩子了」。事實上「性」作為人類的本能,和「餓」「困」是一樣會貫穿人的一生的。
  • 「媽媽說:『你不是處女了,這該怎麼辦?』」| 七個和父母談性的故事
    我當時嚇壞了,因為潛意識裡覺得自己看了很骯髒的、不該看的東西,我媽一叫我過去我就開始哭……我媽倒比較淡定,耐心地和我解釋了我是怎麼來的,還去臥室拿了一個保險套給我看。後來我上了大學,談了男朋友,我媽和我說:「那件事不是不能做,但你一定要想好,以後假如和他分手了,再回想起這件事是不是也不後悔?如果做了,一定要做好保護措施。人流對女孩子的身體傷害很大。」
  • 親子共讀:如何與孩子談性
    其中超過80%的孩子,根本不敢跟父母談[性],而大部分受訪的家長也坦承面對[性]的情慾問題,實在跟兒女[難以啟齒],也[擔心自己知識不足],或[怕自己說得越多,孩子的興(性)致就越高]。在家庭性教育裡,母親跟女兒、父親跟兒子是最佳的溝通管道。
  • 教你與青春期的男孩談「性」
    雖然現在許多家長不再「談性色變」。但是針對究竟該如何與男孩談「性」這個問題卻一直沒有太好的方法,我們不知道應該在什麼時候,以及如何和男孩談論這個問題。方法1,永遠不要正式「談性」。隨著男孩的成長,對性已經有了一種神秘而害羞的意識,如果家長鄭重其事地坐下來和他們談性,那麼就可能難以交流。
  • 如何和青春期孩子開口談性教育?
    夏衛萍 上海新華臨床心理黃先生的兒子14歲,是初中二年級學生,最近兒子的床上頻頻出現「地圖」,手機上也疑似下了兩性相關的APP;黃先生犯愁了,覺得該出手管管,但是到底如何和兒子談及性的話題呢?
  • 《從尿布到約會》:父母要學會和子女談「性」,為他們負責任
    對於中國的很多父母來說,他們是不願意和孩子談論「性」這個話題的,一方面中國的父母覺得和孩子談論這個問題太早了,另一方面他們覺得和孩子談論這個話題有些害羞,這是中國父母的想法。其實這種想法是大錯特錯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父母需要為他們負起責任來,必須要讓他們擁有性健康,必須要和他們談論「性」這個話題,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孩子茁壯成長。
  • 如何跟孩子談「性」?快來測一測你有沒有性教育「上崗證」
    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我們往往羞於談「性」,談「性」色變。告他孩子男人和女人該如何相處。告訴孩子男人和女人該如何相愛。如果孩子從小缺乏這種體驗,長大之後當他發現性器官的參與很容易讓他體驗到這些感覺時,就容易依賴性活動來得到它們,從而影響他們建立對性和愛情的正確認識。
  • 媽媽發現女兒瀏覽黃色小說不知所措:身為父母敢不敢跟孩子談性
    我們與其在「性」的問題上支支吾吾、遮遮掩掩,導致孩子們自行探索、誤入歧途,不如大大方方跟孩子談「性」。1、性教育從出生的一刻開始。孩子從出生開始,每一天都在生長,性心理和性生理也隨之發展。這時起,性教育就應該成為家庭教育的一部分。
  • 父親持菜刀反對女兒早戀:父母該如何正確處理孩子的早戀問題?
    如果問一個父母,最怕青春期的孩子發生什麼?我想,早戀肯定會是大多數父母最擔心的問題之一。那如果你的孩子早戀了,你會怎麼做呢?近日,廣東佛山有名父親在發現女兒早戀後,就做出了驚人的舉動。在發現自己十幾歲的女兒早戀並和男朋友出去約會後
  • 專家指導如何跟孩子談性:家長要跟孩子談戀愛
    「母親要試著與兒子『談戀愛』,父親要試著和女兒『談戀愛』,讓他們明白什麼是拍拖,什麼是喜歡,什麼是愛!」、「性問題對青少年不可避免,對他們而言越早知道越好,香港已經把性教育提前到幼兒園,而家長也應該提前準備」……日前,有著20年家庭及兒童社工服務經驗的香港專家蔡素妹就「如何與孩子談性」話題與家長交流時提出「雷人」觀點——要學會和孩子「談戀愛」!
  • 法國媽媽是怎麼跟孩子談性的?聽完十分受用!
    在大堆的兒童讀物裡,我發現了很多如何給小朋友們講性的繪本。可愛的配圖加上循循善誘的語言,讓我這個成年人都感覺受益匪淺。我有一次感嘆,在法國養育女兒的過程中,我自己成長中的很多缺失得到看了一次跨文化的補償。 怎麼和孩子談『性』,可能是我們這代家長才有的覺悟吧。想想我們是怎麼一路走來的,真是有點不堪回首。
  • 你還可以這樣與孩子談性
    」女兒接著說,「對啊,真的很沒智能。 只要你們不再上床,就不會生小孩了。 幹嘛拿那個東西開刀,很可怕耶! 」這時我起身收拾碗筷,摸摸他們的頭說,「恩,希望你們都比爸爸聰明。 」便去洗碗,一邊豎起耳朵聽老公如何回答接下來一連串的「性」問題。 我從來沒有覺得洗碗是很棒的事,但那天突然覺得洗碗好好喔∼另外,平常都是我在對孩子講性問題,這響應該換當爸爸的講。
  • 青春期孩子瀏覽不健康網站,家長該如何引導?
    目前青少年普遍缺乏正確的性教育和引導根據中國人口宣教中心的數據,74%的高中生父母未與子女交流過性知識,而49%的青少年主要從網際網路獲得各種性知識。學校對於青少年性教育不重視,教材內容枯燥乏味;絕大部分家長不知道該在這方面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農村留守女孩更是得不到關心和教育。
  • 《從尿布到約會》:該如何和孩子坦然地聊「性」
    她編寫此書的目的,就是為了指導家長該如何和青少年溝通「性」的問題,把孩子教育成一個有正確性價值觀的人。她細心地談到了孩子各個階段面臨的各種難題,並給出了解決方法。內容豐富且實用。而最為關鍵的,便是以下幾點。
  • 青春期孩子秘密多,在家愛鎖房門不愛交流,父母該如何陪伴
    如何更加地了解他們,如何去陪伴他們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一、青春期孩子構建秘密天地的原因孩子們構建秘密天地的原因,是青春期出現的心理閉鎖性的表現,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可能孩子正經歷著自我思考和探索。有些青春期的孩子,有了關於自我的困惑,可能會開始進行一些自我的探索。他們懵懂地探索「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如何評價自己」,「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這些內容。
  • 發現青春期孩子的早戀,父母該如何巧妙應對?家長必看
    一聽到早戀這個詞,我們作為父母首先想到的都是種種危害,一些不好的事情,所以當一旦孩子出現了早戀的苗頭,他們第一時間都會想著如何制止孩子。那麼發現孩子早戀我們到底該不該管?當然要管。這個年紀的孩子尚未形成健全的戀愛觀和擇偶觀,自控能力不夠強,極容易行差踏錯。
  • 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趕緊來看看
    8—16歲的孩子會經歷一段可預期的生理發展過程,即進入青春期。女孩的青春期變化最早開始於8歲。男孩最早9歲就可能開始了!青春期的過程,從第一次身體變化到完全發育成熟,需要4—5年的時間。女孩子乳房開始發育,出現月經,第一性徵變得明顯。男孩子開始出現喉結,聲音變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