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嘉惠《如何跟孩子談性》性教育主題講座(上篇)

2021-02-13 大白兒童成長團體

    

所有讓你吃驚後退三步的事情都是機會

這個機會是用來與孩子創造連接的

而不是截斷連接的

在最困難的時候我們還是要保有與孩子的連接

如果孩子不和你談你就失去他

無論我們創造怎樣的世界

重點是與對方連接                     

                                              ——呂嘉惠       

              

做為一名性諮商師需要具備怎樣非常重要的能力



課程一開始

就有學員快速拋出超極挑戰的性諮商議題~個案在諮詢師面前自慰,諮詢師需如何處理?(哎喲,我們的題目是兒童、青少年性教育講座,親你一下子就拋出撞擊力如此強的議題,該不會把在做的家長嚇跑了吧,如果有請先深吸一口氣)

嘉惠:如果把性諮商當做科技來比喻的話,性諮商是非常高科技的一件事情,一個心理師需要具備各個年齡階段心理問題都可以處理的時候你才可以做到這個非常專的議題;做性諮商議題時你無法阻攔你的案主會發生什麼事情投射到你身上,所以性諮商師要有非常重要的能力:對各式各樣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你都可以坦然處理,當然這需要有一個訓練的過程 ,協助你有能力處理轉移與反轉移。

 

嘉惠老師在這個案例中談到要注意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倫理和界限;第二個層次經過訓練後有能力處理諮商室現場出現的新的狀況;第三層次運用諮商室內發生的狀況成為治療案主的媒材。

通過這個個案也讓現場的聽眾深深地了解到的沒有經過專業訓練貿然從事與性相關的諮商工作是非常具有冒險與挑戰性的一件事。

在與孩子談性時,怎樣才能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不被處罰的感覺呢?



接下來輪到嘉惠老師拋出問題了:

~如果孩子主動問跟性有關的話題,有可能會問哪些問題?

~性是什麼?高潮是什麼?

~撞見孩子在房間自慰時請問你會怎麼辦?

~如果我們要和孩子談性需要具備哪些能力?

~你發現你的孩子跟密友關在房間裡好像有親密的事情要發生,你會怎麼辦?

三人小組腦力激蕩,討論時注意自己的情緒,試著覺察自己的價值觀喔!

在與孩子談性時,怎樣才能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不在被處罰的呢?

除了需要相關知識外、最重要的是父母在與孩子談性時需要具備有處理性議題情緒狀態的能力、需要有支持團體,在性教育的溝通過程中孩子最重要是需要你的態度,而不是你教了他什麼,接納與尊重的具體表現是有回應,即孩子拋出一個性的事情時你是可以接住,接住的意思是這是可以談的,如果你害怕可以先深呼吸,告訴自己冷靜,告訴孩子說:「你長大了,這個問題問得太好,但我現在不知道怎樣和你談,給媽媽一點時間去了解一下」,做到有回應傳達給孩子一個信息:性真的是很難面對的事,但我不放棄站在你身邊,我們與孩子的每一個互動都要覺察自己是在建構孩子的人格更好?還是在傷害他的人格?

比如說當我開門後撞到孩子自慰, 如果我自己被恐懼淹沒了,我好擔心,我就會指責孩子,這時我呈現了一件事:我完全不懂性,我完全沒有能力和孩子談性,我傳遞的信息是性是髒的,不可談的~ 

關於人格脊椎,需要具備5個能力幫助孩子建立一個好的人格脊椎空間

嘉惠老師用人格脊椎形象地比喻人格發展能力:例如人的脊椎是有彈性的,一個脊椎健康的人,他摔倒後可以爬起來再走,但一個脊椎不健康的人摔倒後可能需要就醫,如果我們具備充足的知識、我的自尊狀態、人際狀態、能夠照顧自己的情緒、有處理危機的能力,有資源的支持、有益於生命發展的人生哲學等五個能力,這樣我們的人格脊椎就是好的,即使孩子的這件事情撞擊到我,我也有能力應對撞擊,並且幫助孩子建立一個好的人格脊椎空間,但是一個完全沒有能力和孩子談性的家長就好比一個脊椎側彎的家長,如果父母的人格脊椎是彎的,性的撞擊就會使我們把孩子壓跨。

孩子的脊椎是靠我們撐起來一個空間,給他的時間去慢慢發現他自己真實的樣子。

 

怎樣做好與孩子談性的預備:準備好人(一個有彈性的人,可以談自己的緊張);創造一個可以談的事件,目的是與孩子連接;時間是寬裕的;有開放的空間。

 

我們擔心孩子會不會發生性行為,會不會懷孕,如果孩子是同性戀怎麼辦,這些擔心後面都有我們自己的價值觀,當我們的價值觀出來就會把事情看成是問題,因為違反了你的價值觀。

而孩子進入青少年後,開始挑戰家長,這時非常考驗我們:什麼樣的孩子你可以接受他?什麼樣子的孩子你會選擇離開他?我的愛是否有條件的?保持連接很重要,家長是高難度的工作,臺灣把它叫做親職來看,溝通、溝通、溝通很重要,保護溝通管道的暢通,重要是保持連接,不是教孩子知識,價值觀各式各樣的都有,任何時候與孩子互動時都不是教他,重要是如何保有和孩子更多溝通的機會,才有機會和孩子面對越來越多的挑戰。

 

親們不斷學習~開始規劃您的親職性生涯發展吧

嘻嘻~嘉惠老師暴料了很多她與女兒之間的故事喔~不過小編在這裡還是遵守保密原則,不把詳細內容告訴你喔,以上只分享自己學習啦!除了感受到老師的幽默外,收穫到是深深的感動!

                   Save   your  own  feelings 

能夠讓孩子保護自己的不是恐懼——壞人很多要小心

不是恐嚇——如果你沒有怎樣就會怎樣

重要的是幫助孩子保有她自己的感覺

而要讓孩子保有他自己的感覺

家長需要很大的努力

而這個努力不是給孩子

是回來照顧自己!   

如需報名呂嘉惠老師的工作坊 聯繫我們

Tel:13950069120

 

相關焦點

  • 邁向性諮商師之路 呂嘉惠
    演講中你會聽到我分享在美國雪城大學就讀時最後一個學期,到婚姻家族治療學系修了『Sexual Issues For Helping Professional』課的故事,(請參考文章呂嘉惠的生命故事之成為性諮商師)這堂課啟蒙我的,不只是性,是呼應了我內在對於世界的相信與對於人的希望~每個人都該被正確的傾聽,即便在性這個超具道德批判性的主題上。
  • 性教育,學習與孩子談性說愛
    剛關注性教育的時候,我最關注的是讓孩子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如何防止性侵,儘管我的孩子是個男孩,可是仍然免不了這方面的不安和焦慮。可是,越深入學習越知道,性教育,遠不止防性侵。和孩子談談性》這本書中提出的性教育包括的內容:性認同就是每個個體作為一個性存在,是如何感知自己的性特徵的。
  • 如何跟孩子談「性」?快來測一測你有沒有性教育「上崗證」
    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我們往往羞於談「性」,談「性」色變。告訴孩子男人和女人該如何相愛。在和孩子談性時如果你照本宣科地對孩子講授性,而事實上你並不這麼認為,那麼這種偽裝終會被孩子識破,你的性教育就徹底失敗了。以一種平和而科學的心態看待性,你才能具有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的上崗證書。
  • 與孩子開口談性好尷尬?幼兒性教育的4大疑問
    在華人社會中,性是私密、長期避談的話題,多數人從小就沒有接受過性教育,現在要重新學習,教導自己的孩子自然是一大難關。針對家長常見的困擾,我們特邀專家給予精闢解答。1:我希望和孩子健康談性,但覺得好尷尬……首先,家長要理清自己對於性的態度。很多大人容易將性教育跟性侵害劃上等號,以害怕、焦慮的心情教導孩子,或者認為是純粹教導生理知識。
  • 八個國家性教育最成功 荷蘭孩子餐桌上談性
    學生將可在性教育科目中,學習到人文發展、兩性關係、婚姻與家庭、溝通技巧,以及安全的性行為。  一位馬來西亞的華人這樣講述:「在馬來西亞,父母會主動談到一些性知識。據我所知,在我們國家還有許多熱線幫助、輔導中心和收留中心。在我上初中的時候,教科書裡就有不少性知識的傳授,包括避孕受孕等。小學生因為怕他們不懂,所以用一些有圖畫的小本子,宣傳如何保護自己身體之類的知識。」
  • 為什麼不能直白談性?風波之後,兒童性教育教材爆紅
    此後,在一片爭議聲中,涉事小學收回了讀本,但同時也表示,性教育課程在中小學開展很有必要,將來會在合適時機繼續推進相關課程。  為什麼不能在孩子面前大方談性?  「你們怎麼能在孩子面前特別是在課堂上講這個呢?「  「為什麼不能用更委婉的方式,而要簡單粗暴呢?」
  • 還談性色變?廣州兒童性教育講師跟孩子談性,講出家長不願說的話
    在課堂上,善解童貞廣州站的兒童性健康教育講師熊小洪循循善誘,向三四年級的孩子進行提問。無論你是老師還是醫生,只要是開口談性,那就是赤裸裸地耍流氓。到了21世紀,我們開始推廣性教育,但是我們的性教育仍然停留在比較淺的層面。我們接受的性教育主要是以生理衛生和防性侵安全教育為主。
  • 何時不再「談性色變」?——大學性教育問題調查
    新華社北京12月1日電 題:何時不再「談性色變」?——大學性教育問題調查  新華社記者 李江濤 毛偉豪  12月1日是世界愛滋病日。不久前,中國傳媒大學與疾控部門合作,在校醫院廁所安放免費的愛滋病檢測盒,再次引發人們對我國大學性教育的關注。大學性教育現狀如何?有哪些地方亟待完善?記者進行了調查。
  • 還在對「性教育」避而不談?聰明的家長這樣教,孩子受益早
    其實當孩子問出了這類的問題,父母不應該躲躲閃閃的不回應,更不應該選擇說謊話,而應該站在科學的角度上給孩子進行性教育。 兒童性教育,科普一下 通常來說,性教育就是對性發育、性道德、性功能等方面的教育。給孩子進行性教育不僅會對孩子的身心發育有好處,還會學會保護好自己。
  • 還在對「性教育」避而不談?聰明的家長這樣教,孩子受益早
    其實當孩子問出了這類的問題,父母不應該躲躲閃閃的不回應,更不應該選擇說謊話,而應該站在科學的角度上給孩子進行性教育。兒童性教育,科普一下通常來說,性教育就是對性發育、性道德、性功能等方面的教育。給孩子進行性教育不僅會對孩子的身心發育有好處,還會學會保護好自己。
  • 親子共讀:如何與孩子談性
    在媒體多元化充斥跟性有關的資訊,是如此蓬勃發展的今天,希望男孩女孩有美好的兩性未來,一定要從性教育著手。然後性知識並不等於性教育。正確的性教育是從認識自己的身體開始,並具備保護的義務和能力,以達到兩性互重、負責的境地。正確性教育從家庭開始。
  • 缺位的兒童性教育談性色變!這個課到底誰來上?
    曹世楠是一家心理培訓機構的心理諮詢師,這次的講座由他來主講。在講座開始的時候,曹世楠先對家長們做了個小調查。調查內容是:家長們小時候都知道自己是從哪裡來的嗎?80後當父母之後,對孩子的性教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他們知道應該對孩子進行性教育,但是對於特別露骨的問題仍然比較隱晦,不願提及。
  • 向孩子們談「性」:一場備受爭議的兒童性教育實驗
    在孩子面前談性,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北京師範大學兒童性教育課題組負責人劉文利試圖把性教育課帶進幼兒園的課堂時,就遭到了一次堅決的反對。一位幼兒園孩子的家長,一次不落地參加了劉文利組織的性教育課前培訓,但仍舊認為,幼兒園裡的性教育實驗是把孩子當成「小白鼠」,結果是不可控的,「不知道孩子會被教成什麼樣?」她拒絕讓孩子接受性教育課。
  • 大方說性,一月服務20萬人(賦權型性教育講師團隊11月工作展示)
    >2020年11月12日,受翎心教育進行了主題為「青春期,如何與孩子談性說愛」的線上公開課主要內容:青春期性教育的準備、青春期性教育實操指南以及性教育學習資源推薦在線人數:家長440人2020年11月14日,在始終E.S.E性教育成長社群進行了主題為「學會這三點,與青春期孩子輕鬆談性」的線上公開課主要內容:走出家庭性教育的誤區
  • 不要談性色變了,性教育真的很重要
    更別說把它教給只有9歲的孩子,對他們來說,這無疑是罪大惡極。性教育在我們國家的缺失,從這位媽媽的言語之中,全然體現。大人們談性色變,對於性教育的觀念向來是孩子還小,等大了自己就懂了。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裡,被誘姦後的思琪曾試探性地跟媽媽說:我們的家教好像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媽媽卻十分詫異的反駁他: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思琪一時間明白了,在這個故事中父母將永遠缺席,他們曠課了,卻自以為是還沒開學。
  • 孩子指著「保險套」問:媽媽這是什麼?如何正確跟孩子「談性」
    文丨福林媽咪孩子無意中發現家裡的保險套,並且天真無邪的問出來,這是什麼,遇到這樣尷尬的情況,爸媽應該回答孩子呢?騙孩子肯定是不對的,那如何跟孩子正確的談性呢?當然,如果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幼年時期的「性意識」淡薄,會對孩子的一生造成「不可扭轉的傷害」。然而,性教育的確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首先:難以啟齒。
  • 專家指導如何跟孩子談性:家長要跟孩子談戀愛
    、「性問題對青少年不可避免,對他們而言越早知道越好,香港已經把性教育提前到幼兒園,而家長也應該提前準備」……日前,有著20年家庭及兒童社工服務經驗的香港專家蔡素妹就「如何與孩子談性」話題與家長交流時提出「雷人」觀點——要學會和孩子「談戀愛」!,此觀點一出就在網絡上引起熱炒。記者採訪發現,有一半以上的家長不能直面孩子關於青春期的敏感問題。那麼,究竟該如何和孩子「談性」?
  • 如何跟孩子談性,這位父親的回答絕了!
    還有的家長,隨便找個理由給糊弄過去,不想給孩子太多正確的解釋。家長們總覺得,這些問題孩子長大了自然就懂了。但是,你卻不知道,孩子越對什麼事情感到好奇,越容易去鑽研,最後很可能誤入歧途。之前在網上看過一部短劇《父與子》,劇中的父親,在性教育方面很值得我們學習。
  • 中國式父母是談「性」色變,殊不知「性教育,是勢在必行」
    只要孩子學習成績好,健健康康地長大,在他們眼中便沒有什麼事情可操心的了。但是,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比如青春期對「性」開始探索,很多家長都是「談性色變」,殊不知「性教育,是勢在必行的」。在孩子適當的年紀,進行正確的性教育,真的是勢在必行的。
  • 兒童性教育不可忽視,八個話題帶孩子了解生命,性教育不尷尬
    中國家長大都談性色變,覺得性這個話題不「正經」。隨著國民素質的和文化的提升,年輕家長開始認識到兒童性教育的重要性。但從何談起,怎樣談,談到什麼程度,家長拿捏不準。學校開設性教育課通常是在孩子進入初中之後。但是,孩子對這個話題的好奇和疑惑遠遠早於初中。你的孩子一定也問過你這個問題吧,媽媽,我從哪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