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學習與孩子談性說愛

2020-10-14 凱媽聊教育

開始關注性教育是因為孩子開始問我:

「媽媽,我是你生的嗎?你是怎麼把我生出來的?」

「為什么女孩子要蹲著上廁所?」

「為什麼我的小雞雞和爸爸的不一樣?」

「為什麼你要用尿包包?」(他以為我的衛生巾和他的尿不溼一樣)

「爸爸為什麼抱你?你們為什麼牽手?」

......

面對這十萬個為什麼,我常常不知道如何回答,而新聞媒體眾多性侵案件的報導,又時常讓我害怕會答錯孩子的問題。於是,在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和回答方法的過程中,我開始深入了解和學習性教育。

想到應該有很多父母和我一樣,要面對孩子十萬個關於性的為什麼,也有很多和我一樣不知道怎麼回答或擔心答錯的父母,所以,我試著將自己所學寫出來。

都說輸出是檢驗輸入最好的方式,也希望在分享的過程中和眾多爸爸媽媽們一起學習。


今天,我們先來聊聊什麼是性教育,為什麼要給孩子做性教育,給孩子做性教育的第一步是什麼?


不知如何長大的我們

學習如何給孩子做性教育之前,我認真回想了自己所接受過的性教育。

想了很久,終於想起來,從小到大接受過的相對正式的性教育,應該是小學五年級時上過一堂生理衛生課,那堂課,老師將我們男女生分開,分別由一位同性別的老師給我們講了一點青春期的生理知識。

而那堂課的內容,我也想了很久,終於想起來,最重要的內容應該是——如何使用衛生巾。

除此之外,沒有其他任何關於接受性教育的印象,仿佛不知道是怎麼長大的,也不知道是怎麼學會的,總之也就這麼長大了,幸好還平平安安,也幸好還順利結婚生子,似乎有沒有性教育並無多大影響。

可是,真的沒有影響嗎?


要讓孩子和我們一樣懵懂地長大嗎?

在學習性教育的過程中,我時常會想:

如果小時候媽媽告訴我的不是「你是從垃圾桶裡撿來的」,我會不會多一點安全感?

如果大人跟我說的不是「來月經很痛很麻煩的」,我會不會對這件事情少一點恐懼?

如果我知道青春期時身體的變化都是正常的,我會不會更愛自己更自信一點?

......

諸如此類的想法很多很多,而更多的時候我會想,我一定不要讓我的孩子像我一樣懵懂地長大,我希望他少一點焦慮,多一點安全,少一點自卑,多一點自信。

如何才能讓我們的孩子過得比我們好?那就從我們自己學習、改變開始吧。


什麼是性教育?

剛關注性教育的時候,我最關注的是讓孩子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如何防止性侵,儘管我的孩子是個男孩,可是仍然免不了這方面的不安和焦慮。

可是,越深入學習越知道,性教育,遠不止防性侵。

早在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聯合國人口基金、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衛生組織就聯合發布了《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

綱要指出:

性教育指的是採取適合一定年齡、具有文化相關性的方式,通過提供在科學意義上準確的、真實的、不帶任何評判色彩的信息,傳授有關性和人與人之間關係方面的知識。性教育為一個人提供了探索自身價值觀和態度的機會,有助於培養其就有關性的諸多問題做出決策、進行交流和減少風險的能力。


兒童性教育繪本《小雞雞的故事》的編者說:

性教育是包含了性別與尊重的教育、愛與生命的教育、情感與責任的教育、道德與法制的教育等等。一個具有健康開明的性觀念、懂得科學的性知識、能夠控制自己的性衝動、懂得保護自己不受性傷害的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長。

而我更認同的是性心理專家、性教育專家白璐在《和孩子談談性》這本書中提出的性教育包括的內容:

  • 性認同

就是每個個體作為一個性存在,是如何感知自己的性特徵的。一般包括性別認同、性別角色、性傾向等幾個概念。


  • 關係的建立

一個人如何才能很好地戀愛、結婚並建立家庭呢?答案是他從小就要有機會去體驗喜歡和愛的感覺,有機會去和不同的人建立不同的關係。

書中講到,家庭的氛圍和親密關係都會對孩子建立關係的能力產生影響,而如何幫助孩子擁有這樣的能力,是家長的課題。


  • 性渴望

對於孩子來說,性的發育幾乎每天都自然而然地發生著。到了一定的時期,孩子就肯定會有性渴望,就會感受到自己身體裡的性慾望,以及感受到他人對自己的性吸引。

曾奇峰在《你不知道的自己》一書中也提到:

人類個體在不同的階段都有性的願望。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性願望,也有相應的、恰當的滿足方式。比如五六歲的男孩、女孩通過在有遊戲中扮演爸爸媽媽而滿足,十幾歲的孩子在很大程度上通過想像滿足,成年人通過性行為本身滿足,等等。

同時,白璐在《和孩子談談性》一書中,還提到了另一個具有性意味,卻常常被忽略的——皮膚饑渴感,及皮膚被觸碰和接觸的需求。這個需求得不到滿足,往往會讓孩子感到沮喪、委屈,甚至覺得感受不到父母的愛。


  • 性的表達

性的表達指的是如何表達自己的性,以及對他人性表達的反饋。

當對一個人產生好感時如何表達?當想拒絕一個人時如何表達?我們家長恐懼的騷擾和性侵,當面對這些負面甚至傷害性行為時,如何保護自己?

這些如果不教孩子,那麼他們就會通過我們不知道的方式去學習,而那些方式所學的真的能讓我們放心嗎?


  • 性健康與生殖

所謂性健康與生殖包括:我們是否擁有健康的身體、健康的生殖器官;生殖器官在哪裡,都叫什麼,什麼叫隱私部位;當孩子進入青春期,身日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月經和遺精是怎麼回事;如果我們選擇發生性行為,這個行為可能帶來怎樣的結果;我們應該如何避孕,當遇到非意願懷孕是,是否要選擇流產;如何預防性傳播疾病;等等。


給孩子做性教育的第一步

是不是不學不知道,一學嚇一跳?原來性教育還有如此多的內容。

可是作為家長,為了給孩子做性教育我們需要學習這麼多內容嗎?哪有這麼多時間、這麼多精力啊?

剛開始學習性教育內容的時候,我也有這樣的焦慮,隨著學習的深入,我總結,作為家長,要給孩子做好性教育,第一步是要從以下方面入手:

  • 自身先脫敏,認識到性教育的重要性。

前面已經講了,我們自己是缺乏性教育的一代人,因此往往我們自己都羞於談性,而認識到性教育對我們和對孩子的重要性,通過觀念的轉變和學習,能夠讓我們「脫敏」,慢慢學會和愛人、和孩子輕鬆談性。


  • 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臺灣性諮商師呂嘉惠在她的課程中講到:良好的依附關係是性教育的基礎。

依附關係就是我們所說的親子關係。不要急著做性教育,而要先建立好的關係。試想,如果我們和孩子連坐下來聊天都做不到談何性教育呢?如果孩子願意信任我們,願意和我們分享密碼,願意向我們求解困惑,願意在困難時向我們求助,那麼在談及興的話題時,即便我們沒有豐富的性知識,也能夠在關係良好的前提下一起找到解決方法。


  • 為自己和孩子建立性教育的支持系統。

什麼是支持系統?就是當孩子向我們提問時能找到答案的書籍、網站、公眾號等;當遇到困難時能求助的專業人士;當孩子不願意和我們溝通時可替代我們的可信任的其他成人。等等。


性安全、性健康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礎,給孩子科學、合理的性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務。

讓我們一起學習和孩子談性說愛。

相關焦點

  • 與孩子開口談性好尷尬?幼兒性教育的4大疑問
    在華人社會中,性是私密、長期避談的話題,多數人從小就沒有接受過性教育,現在要重新學習,教導自己的孩子自然是一大難關。針對家長常見的困擾,我們特邀專家給予精闢解答。性教育即是愛的教育,性和情感教育是相輔相成的,若家長理解正確的性教育內涵、意義,更能以輕鬆自在的心情和孩子談性。2:孩子不小心撞見父母親熱時,該怎麼辦?當孩子不小心看見父母在親熱,可能會感到好奇、或受到驚嚇,以為爸爸在欺負媽媽。
  • 還談性色變?廣州兒童性教育講師跟孩子談性,講出家長不願說的話
    在課堂上,善解童貞廣州站的兒童性健康教育講師熊小洪循循善誘,向三四年級的孩子進行提問。無論你是老師還是醫生,只要是開口談性,那就是赤裸裸地耍流氓。到了21世紀,我們開始推廣性教育,但是我們的性教育仍然停留在比較淺的層面。我們接受的性教育主要是以生理衛生和防性侵安全教育為主。
  • 太羞恥了,怎麼和孩子談「性」說「愛」啊?
    太羞恥了,怎麼和孩子談「性」說「愛」啊?孩子到了青春期,對於異性的好奇到了頂點。這裡不僅是男孩子,女孩子的生理變化更加顯著。而父母和學校對於孩子不夠透徹和不夠大膽的引導難逃其咎。父母,應該如何和孩子談性說愛呢?第一,給孩子買青春期的書。
  • 《17.3》:父母還對青春期孩子羞於談性?這部影片適合性教育
    我們的父母可謂都是談」性「色變,對孩子提的性問題一般會含糊其詞的敷衍過去。到70-80後的我們成為家長後,開始略有重視,但大部分還僅限於孩子幼年時的性教育。我家也是,女兒小時候藉助一些優秀的繪本,比如《小威向前衝》、《乳房的故事》...
  • 呂嘉惠《如何跟孩子談性》性教育主題講座(上篇)
    ~如果我們要和孩子談性需要具備哪些能力?~你發現你的孩子跟密友關在房間裡好像有親密的事情要發生,你會怎麼辦?三人小組腦力激蕩,討論時注意自己的情緒,試著覺察自己的價值觀喔!在與孩子談性時,怎樣才能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不在被處罰的呢?
  • 不要談性色變了,性教育真的很重要
    更別說把它教給只有9歲的孩子,對他們來說,這無疑是罪大惡極。性教育在我們國家的缺失,從這位媽媽的言語之中,全然體現。大人們談性色變,對於性教育的觀念向來是孩子還小,等大了自己就懂了。然而,當我們正在為「該不該普及孩子性教育」而爭論不休的時候,島國一部討論「未成年性關係」的青春短劇火熱上映。
  • 破冰者劉文利:談性說愛32年後,性教育還要夾縫中求生嗎?
    作為北京師範大學兒童性教育課題組的負責人,劉文利在做的事情並不算「主流」,用她自己的話說是「在夾縫中生存」。劉文利被稱為「中國兒童性教育破冰者」,這塊「冰」她已經破了32年,但目前在學校開展性教育依然「步履維艱」。  在一個談「性」仍然色變的社會語境裡,她要研究的是如何向孩子們說「性」,這意味著爭議隨時都可能撲面而來。
  • 與幼兒談性,陪孩子認識身體與性器官名稱
    過去成長環境對性保守,家裡不談性,更別說家庭性教育,學校有時候也跳過性教育的章節,大人在面對孩子自然的性好奇或是提問時,仍感到焦慮,無法使用正確語詞來稱呼性器官也是很正常的現象,因此,與孩子談性需要準備,若大人沒有準備好,勉強自己跟孩子談性或說性字眼,往往會把對性的焦慮加入親子互動中,並傳遞下一代。
  • 如何跟孩子談「性」?快來測一測你有沒有性教育「上崗證」
    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我們往往羞於談「性」,談「性」色變。在和孩子談性時如果你照本宣科地對孩子講授性,而事實上你並不這麼認為,那麼這種偽裝終會被孩子識破,你的性教育就徹底失敗了。以一種平和而科學的心態看待性,你才能具有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的上崗證書。
  • 何時不再「談性色變」?——大學性教育問題調查
    新華社北京12月1日電 題:何時不再「談性色變」?——大學性教育問題調查  新華社記者 李江濤 毛偉豪  12月1日是世界愛滋病日。不久前,中國傳媒大學與疾控部門合作,在校醫院廁所安放免費的愛滋病檢測盒,再次引發人們對我國大學性教育的關注。大學性教育現狀如何?有哪些地方亟待完善?記者進行了調查。
  • 中國式父母是談「性」色變,殊不知「性教育,是勢在必行」
    只要孩子學習成績好,健健康康地長大,在他們眼中便沒有什麼事情可操心的了。但是,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比如青春期對「性」開始探索,很多家長都是「談性色變」,殊不知「性教育,是勢在必行的」。但是,在面對一切未知的「性」時,他們還處於懵懂無知,面對自己的心理反應和生理反應變化,有一些不知所措,甚至會做出錯誤的事情,做出極端的舉動。而這時候,父母的做法就至關重要了,一定要正確地溝通,並加以引導,否則,真的是後悔莫及。
  • 青春期的女兒被男朋友索要「第一次」,父母該如何和孩子談「性」
    如果基本上都選擇後面的答案,那說明這類的家長真的應該看看這篇文章,一起主動學習性教育這個敏感話題。有的家長會說,我真的不好意思和孩子談性,要和孩子聊性,我不可能鼓勵孩子去做這些,其實這是對性教育的最大誤區。家庭中常見的誤區還有以下幾類:①、羞於啟齒(談性色變)。
  • 八個國家性教育最成功 荷蘭孩子餐桌上談性
    馬來西亞:4歲小孩也要學性知識  一份由婦女、家庭與社會發展部、教育部、非政府組織以及教育家等聯手擬定,名為全國性教育的建議書提交給了內閣,並獲得通過,性教育可在兩年內成為學校的科目之一,讓小至4歲的孩童也學習性知識。
  • 性教育從浴室開始?專家建議父母與異性孩子共浴談「性」
    ,得到各種「神回復」:你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你是垃圾堆裡撿來的;爸爸媽媽拉著手就有了你……在北京林業大學性與性別研究所所長、著名性教育專家、中國白絲帶志願者網絡召集人方剛看來,凡此種種迴避「性」的答覆,不僅不能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反而讓他們缺少一份安全感,「好的性教育是人格全面成長的教育,是人際交往的教育,是親密關係的教育。沒有這些,人生是不完美的。」
  • 豆瓣9.2《性教育》:談性,卻遠遠不止於性
    從小到大,我們都知道有兩件事是很不能敞開來說的,第一件是死,第二件是性。談死是直視驕陽,談性是見不得光。這部來自英國的輕喜劇《性教育》,圍繞「性與愛」,講述一所高中學校裡學生們的困惑,以及他們之間發生的有趣的事情,把那些曾經或現在依然困惑我們的羞不可耐的問題一一呈現出來。
  • 向孩子們談「性」:一場備受爭議的兒童性教育實驗
    在孩子面前談性,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北京師範大學兒童性教育課題組負責人劉文利試圖把性教育課帶進幼兒園的課堂時,就遭到了一次堅決的反對。一位幼兒園孩子的家長,一次不落地參加了劉文利組織的性教育課前培訓,但仍舊認為,幼兒園裡的性教育實驗是把孩子當成「小白鼠」,結果是不可控的,「不知道孩子會被教成什麼樣?」她拒絕讓孩子接受性教育課。
  • 教你與青春期的男孩談「性」
    雖然現在許多家長不再「談性色變」。但是針對究竟該如何與男孩談「性」這個問題卻一直沒有太好的方法,我們不知道應該在什麼時候,以及如何和男孩談論這個問題。方法1,永遠不要正式「談性」。隨著男孩的成長,對性已經有了一種神秘而害羞的意識,如果家長鄭重其事地坐下來和他們談性,那麼就可能難以交流。
  • 愛善天使衛蕾行動走進湖南省湘北職業中專學校,把性教育拿出來談
    雖然說有了相關的法律可以保護未成年人,但是仍不能從源頭解決問題。我們不得不承認,"性教育"的現狀處於滯後的狀態成為教育盲點。相關資料顯示,我國性教育滯後於性成熟,現在的未成年性成熟時間一般在12-13歲左右,女孩最早的月經初潮是在9歲前後,也就是說在5、6年級就開始進入了青春期,生理及心理都發生了急劇的變化。
  • 親子共讀:如何與孩子談性
    你覺得我是不是可以開始教她一些性知識了?) (兒子現在念八年級,最近他常特別交代我,說沒事不要進他房間,甚至表示不需要我幫他打掃房間了。後來我才發現,他在房間的垃圾桶裡塞了好多用過的衛生紙,我想,他大概開始有自慰的情況了。可是我本身是個單親媽媽,想了好幾天,不曉得怎麼跟他開口談這些男人成長的問題?)
  • 大大方方談性教育是關鍵:老師教孩子懷孕知識被拉黑
    很多人害怕對幼小的孩子們進行性教育,因為他們認為成人有義務保護孩子的天真無邪,所以對性緘口不提。事實上,這種行為不是在保護孩子。是大大方方的告訴孩子,還是支支吾吾、左顧而言他,再或者是什麼也不告訴希望孩子自己長大了後就能慢慢理解了。「我也知道對孩子的性教育很重要,可總希望孩子長大後自己能慢慢理解。」可以說,許多父母總是在對孩子開口談「性」的最後關頭放棄,對他們來說,內心存在這樣一種僥倖的想法,就是孩子無師自通,直接實現「從少年到成人」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