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性教育,勢在必行!
曾經有一位講者桑德琳·范·德·多芙,談到對兒童性教育的思考,她說:「如果我們只把性當做成人的話題,而不回答兒童關於性的提問,有可能會產生『兒童在面對性侵時,甚至不知道該如何說不有調查結果顯示,在2億多中國兒童裡,可能有2500萬遭受過猥褻、性侵,最小只有幾個月大。不僅女童,大約每100個男孩裡就有8個遭遇過侵害。兒童性侵事件頻發, 一次次給我們敲響警鐘,孩子的性教育、安全教育刻不容緩。
-
老師教孩子懷孕知識被吐槽,談「性」色變幾時休?
很多家長害怕對幼小的孩子們進行性教育,因為他們認為成人有義務保護孩子的天真無邪,所以對性緘口不提。父母要做的,就是強化自己孩子的安全意識,給孩子上好早教性教育這門課。「與其讓孩子從不正確的途徑獲取性相關知識
-
老師教懷孕知識被家長吐槽,中國式父母為何「談性色變」?
也許,在這位對性教育高度敏感的家長眼中,只要給孩子創造一個與「性」絕緣的真空,捂住孩子的眼睛和耳朵,孩子就永遠不會接觸到性。受中國傳統觀念的影響,諸如此類動輒「談性色變」,戴著有色眼鏡,將「性教育」視作洪水猛獸,羞於啟齒、避而不談的家長不在少數。
-
《17.3》:父母還對青春期孩子羞於談性?這部影片適合性教育
我們的父母可謂都是談」性「色變,對孩子提的性問題一般會含糊其詞的敷衍過去。到70-80後的我們成為家長後,開始略有重視,但大部分還僅限於孩子幼年時的性教育。我家也是,女兒小時候藉助一些優秀的繪本,比如《小威向前衝》、《乳房的故事》...
-
如何跟孩子談「性」?快來測一測你有沒有性教育「上崗證」
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我們往往羞於談「性」,談「性」色變。正如李銀河在《中國性教育的現狀》裡談到的,已為人父母的你,是否準備好了成為孩子性教育的第一任老師?如果你照本宣科地對孩子講授性,而事實上你並不這麼認為,那麼這種偽裝終會被孩子識破,你的性教育就徹底失敗了。以一種平和而科學的心態看待性,你才能具有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的上崗證書。
-
性教育,學習與孩子談性說愛
於是,在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和回答方法的過程中,我開始深入了解和學習性教育。想到應該有很多父母和我一樣,要面對孩子十萬個關於性的為什麼,也有很多和我一樣不知道怎麼回答或擔心答錯的父母,所以,我試著將自己所學寫出來。都說輸出是檢驗輸入最好的方式,也希望在分享的過程中和眾多爸爸媽媽們一起學習。
-
何時不再「談性色變」?——大學性教育問題調查
新華社北京12月1日電 題:何時不再「談性色變」?——大學性教育問題調查 新華社記者 李江濤 毛偉豪 12月1日是世界愛滋病日。不久前,中國傳媒大學與疾控部門合作,在校醫院廁所安放免費的愛滋病檢測盒,再次引發人們對我國大學性教育的關注。大學性教育現狀如何?有哪些地方亟待完善?記者進行了調查。
-
童書「異性相吸」片段,引7千萬人關注:我們何時能不談性色變?
在教育面前談性色變,在酒桌飯臺黃腔四起。一方面嫌孩子的性教育不夠,一方面又談性色變。媽媽詫異地看著她,回答:「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謂教育不就是這樣嗎?」思琪一時間明白了,在這個故事中父母將永遠缺席,他們曠課了,卻自以為是還沒開學。
-
媽媽發現女兒瀏覽黃色小說不知所措:身為父母敢不敢跟孩子談性
隨著社會認知的發展,現代父母幾乎都能認識到性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想起要一本正經跟孩子談「性」,多數家長都選擇了沉默。今年4月,海口進行的一項青少年性教育調查顯示,半數家長從未與孩子談及性教育問題。為什麼家長會談「性」色變呢?這與家長受到的教育和自身經驗是分不開的。在我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對於「性」,父母是絕口不提的,每次童言無忌地提起相關內容,都要被狠狠罵一頓。最朦朧的認識,便是在影視劇中,女孩子被侮辱後,不停地洗澡,被稱為「殘花敗柳」,被世人唾棄。
-
別讓畸形性教育毀掉孩子的一生!
你知道中國式教育中家長最避諱的是什麼嗎? 房思琪被猥褻後,在《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中寫道:「世界上有兩種事情,父母不會跟你談,一個是死亡,另一個就是性。」而恰恰就是父母對於性教育的羞恥心,毀掉了成千上萬的孩子。
-
中國的「性教育」有多匱乏?父母還在羞於對孩子的性教育嗎?
10月17日,性教育被納入未成年人保護法,從此「談性色變」的時代終於要正視起來了,以前的父母不會對孩子進行性教育,覺得「這不是孩子該知道的」、「他們還太小」、「知道太早會讓他們早熟的」.....等等一系列理由來避免孩子對「性」的了解。今年性教育的納入說明了,性教育問題,不可避之不談。
-
不要談性色變了,性教育真的很重要
性教育在我們國家的缺失,從這位媽媽的言語之中,全然體現。大人們談性色變,對於性教育的觀念向來是孩子還小,等大了自己就懂了。可閉口不談,對孩子就是有益的嗎?答案是絕對的否定。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裡,被誘姦後的思琪曾試探性地跟媽媽說:我們的家教好像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媽媽卻十分詫異的反駁他: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思琪一時間明白了,在這個故事中父母將永遠缺席,他們曠課了,卻自以為是還沒開學。
-
少女穿母親內褲感染盆腔炎:中國性教育究竟落後多遠?
倘若問我所有性教育課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那便是這個「口交套」了,其實它就是平時在廚房常出沒的保鮮膜!若想避免這麻煩也好辦,只需在和男友或長期「炮友」發生關係前去當地專為青少年建立的體檢所進行檢查,排除性病的可能(青少年體檢是免費的哦)。總而言之,加拿大的性教育是非常專業且完善的,小學中學高中全程採用透明式教育,科普的層面循序漸進,講解方式也十分引人入勝。
-
性教育從浴室開始?專家建議父母與異性孩子共浴談「性」
,得到各種「神回復」:你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你是垃圾堆裡撿來的;爸爸媽媽拉著手就有了你……在北京林業大學性與性別研究所所長、著名性教育專家、中國白絲帶志願者網絡召集人方剛看來,凡此種種迴避「性」的答覆,不僅不能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反而讓他們缺少一份安全感,「好的性教育是人格全面成長的教育,是人際交往的教育,是親密關係的教育。沒有這些,人生是不完美的。」
-
八個國家性教育最成功 荷蘭孩子餐桌上談性
學生將可在性教育科目中,學習到人文發展、兩性關係、婚姻與家庭、溝通技巧,以及安全的性行為。 一位馬來西亞的華人這樣講述:「在馬來西亞,父母會主動談到一些性知識。據我所知,在我們國家還有許多熱線幫助、輔導中心和收留中心。在我上初中的時候,教科書裡就有不少性知識的傳授,包括避孕受孕等。小學生因為怕他們不懂,所以用一些有圖畫的小本子,宣傳如何保護自己身體之類的知識。」
-
與孩子開口談性好尷尬?幼兒性教育的4大疑問
在華人社會中,性是私密、長期避談的話題,多數人從小就沒有接受過性教育,現在要重新學習,教導自己的孩子自然是一大難關。針對家長常見的困擾,我們特邀專家給予精闢解答。1:我希望和孩子健康談性,但覺得好尷尬……首先,家長要理清自己對於性的態度。很多大人容易將性教育跟性侵害劃上等號,以害怕、焦慮的心情教導孩子,或者認為是純粹教導生理知識。
-
那什麼才是正確的青少年「性教育」
一直以來,父母面對孩子談論這個話題的時候,總是羞於你想錯了開口或者色變。知道很重要,卻不知道怎麼講,這是多有父母的內心想法,也有些人覺得性教育就是啪啪啪,其實大錯特錯。所以,性教育是包含了身體知識、家庭關係、人生價值觀,身體健康的教育,而不是單一的啪啪啪信息,就好像女孩子進入生理期時,父母們要學會和她們溝通、和她們解釋,在一份某地區研究性調查報告的數據表明:女孩經期保健知識來源家長的佔了54.7%,學校12.4%,同學15.3%。
-
為什麼不能直白談性?風波之後,兒童性教育教材爆紅
2月底,杭州一位小學生家長在微博上吐槽,稱學校發放的《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尺度太大,並曬出含有「男女生殖器官相關介紹」。此後,在一片爭議聲中,涉事小學收回了讀本,但同時也表示,性教育課程在中小學開展很有必要,將來會在合適時機繼續推進相關課程。 為什麼不能在孩子面前大方談性? 「你們怎麼能在孩子面前特別是在課堂上講這個呢?
-
中國的性教育,匱乏到什麼程度?
中國的性教育,匱乏到什麼程度? 北京市婦聯調查顯示:74%的家長迴避和孩子談性。中國教科院的調查裡:近50%的家長從未和孩子提到過性教育相關內容。
-
性教育的缺失會給孩子帶來傷害,中國家長99%是性盲,並不具備性教育...
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彭曉輝曾經說過:「目前,中國家長99%是性盲,並不具備性教育能力。」中國疾病預防控制局發布的《2018年9月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中,9月愛滋病發病數6155人,死亡人數1698人。很多人對性的意識概念薄弱,不懂得如何保護自己,很容易因為紊亂的性關係等感染愛滋病。青年學生防愛滋要通過個人,還有社會和政府多層面的工作,促進行為的改變,增強自我的防護意識。兒童性侵案的背後有著複雜的社會、心理等方面的原因,但兒童性教育的缺失也不能推卸責任。兒童性教育是兒童和家長都迫切需要接受的教育。知識貧乏 ,對孩子關於性的問題不聞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