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夜深人靜,(武漢)漢口武漢港江邊,一名女子步入長江輕生,臨時後悔大聲呼救,三名拾荒人聞訊飛奔趕到,成功將輕生女救上岸邊。沒有手機的拾荒人用公用電話報警求助,事後還去獲救者家探訪,希望此女能回心轉意。7日上午,被此事感動的公用電話亭主忍不住撥打了本報新聞熱線。
深夜 寒江勇救輕生女
7日中午12時許,記者經人指點,穿過漢口武漢客運港,來到這棟船形建築物的臨江一側,在一處距地面五六米高、六七米寬、數百米長的「頂棚」下,找到了拾荒人的臨時住地。
熟悉11月5日晚救人情況的是一名姓郭的拾荒人,今年57歲,說話有些拘謹。他說,當晚救人的除他外,還有兩名拾荒人。
據郭師傅介紹,11月5日晚11時許,武漢港19碼頭江邊,隱約傳來呼救聲:「救命!」岸上一名拾荒人聽到了,也跟著喊起來,睡在岸邊空地上的郭師傅和「小胖子」也被喊聲驚醒,三人循聲跑向五六十米外的江邊。
25歲的「小胖子」披著被子衝在了最前面,率先趕到江灘,踏進踩一腳就會陷下去的淤泥,這才看到在距岸邊五六米外的棧橋兩個橋墩間,有一名女子在江水中徒勞地掙扎,根本無法上岸。
「小胖子」扔下棉被,來不及脫衣就跳入江中,很快遊到落水女子身邊,將她一把抓住,奮力拉向岸邊。可能「小胖子」低估了夜晚江水的寒冷,遊了一會就遊不動了。好在這時,郭師傅和另一名撿荒人找來一根長棍伸過來,「小胖子」連忙一手抓住長棍,一手抓緊輕生女,岸上兩人奮力拉,這才將水中兩人拖上江灘。
讓出棉被 救人者挨凍
獲救的是一名三十多歲的女子,在江水中體力消耗較大,身上穿的睡衣溼透,上岸後冷得直打哆嗦。三名拾荒男子一下子不知如何是好。
「要不你脫下溼衣服,用我的被子暖下身子。」「小胖子」拾起扔在岸邊的棉被遞給獲救女後,三名男人一起轉過身去。獲救女當即脫下睡衣裹上了棉被,隨三名拾荒人走到岸上他們的臨時住地。
「小胖子」這時也渾身溼透,凍得瑟瑟發抖。和其他拾荒人一樣,「小胖子」只有一床棉被和一條鋪在地上的毯子,自己的棉被裹在獲救女身上,他只好找另一名拾荒人合裹著一床被子。
借著住地附近微亮的光線,郭師傅這才發現,被救女竟是一名「熟人」。
郭師傅從河南來漢拾荒有十餘年,此前在王家巷江邊住了七八年,近兩年才遷到目前這處江邊,這名被救女正是郭師傅在王家港江邊暫住時見過面的。郭師傅記得此女姓李,三十多歲,丈夫王某,約50歲,有個兩歲的孩子,以前這對夫妻經常到王家巷江邊散步。
「要不要通知你的丈夫?」郭師傅關切地問。「不用通知了,通知他,他也不會理我的。要不然,我也不會這樣……」李某絕望地說。
「讓她留在我們這裡,也不是個辦法。」郭師傅和「小胖子」商議後,決定報警求助。
由於郭師傅和其他拾荒人都沒有手機,郭師傅讓李某就地休息,他跑到200米外的武漢客運港公交站場找了個公話亭,撥打了110和120。
6日凌晨零時許,李某被120急救人員接走。
遊客稱他們為「平民英雄」
據武漢客運港公交站公話亭主李先生介紹,當時他聽到郭師傅打了報警電話後,就提議說,他想給報社也打個電話,請記者來宣傳一下他們救人的事跡。郭師傅聽後,連連擺手說,「不用,不用宣傳……」
昨日上午,李先生左思右想,認為這些處在「城市邊緣」的拾荒者做了好事,不應被市民所遺忘,還是決定給本報新聞熱線打來電話。
昨日一見面,郭師傅見到記者來採訪,起先還是有些躲躲閃閃,記者與他反覆溝通後,他才打消了顧慮,講述了救人過程和他後來的一些舉動。
郭師傅說,被救起的輕生女被120接走後,6日上午,他起床後擔心李某的情緒又有反覆,專程去了一趟王家巷,找到李某的家,發現她家房門緊閉,詢問旁邊的水果攤點得知,李某和丈夫均未回家。「雖然我和李某及其家人沒有交情,但我心中還是惦記著這事!」郭師傅說,救人只是出於本能,不需要宣揚,不需要回報,只要獲救者平安無事就好。
據郭師傅介紹,去年夏天他還救過一人。那是住在漢來廣場14樓的一名居民,在王家巷江邊輕生,他碰巧撞見,將對方從江中救起。事後,他與獲救者有過多次碰面,不過對方未與其打招呼。
採訪完郭師傅,記者在江邊等了一個多小時,未能等到外出拾荒的「小胖子」和另一名拾荒者返回。郭師傅說,這些拾荒人來自四面八方,大家平時也不問對方姓名,只聽說「小胖子」好像來自十堰,有時外出撿廢品,有時出去打零工。
這時,幾名遊客圍過來,得知這些拾荒人救人的事跡後,紛紛豎起大拇指稱讚道:「你們是好樣的,你們都是『平民英雄』!」
「生命是寶貴的,拾荒人也珍惜生命,我當時也曾這樣勸說過輕生女!」郭師傅淡淡地說,他當時只曉得救命,根本沒有想到要上報紙,他不願因舉手之勞而成為「英雄」。(楚天金報訊 文圖/記者饒純武 實習生張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