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場合交往中,希望不要被當作「傳聲筒」

2020-12-22 孤鷹阿楓

在任何場合中,熱衷於傳播謠言的人都不會令人歡迎。習慣上,人們把這種喜歡搬弄是非·轉述他人話語的人稱為「傳聲筒」。從表面上看,他們似乎認識很多人,但真正視他們為朋友的人可以說少之又少,大家都唯恐避之而不及。

「傳聲筒」一般只是為了圖口頭上的快活,心裡憋不住話,或許他們根本也沒有什麼壞意,然而結果卻是非常的糟糕的,既害了別人,也害了自己。

老闆如果知道自己的下屬中有這種類型的人,一般會有兩種反應:一是認為可以利用他們傳播一些事情,在他們尚未知道時就把其當成了有效的工具;二是顧忌他們胡說八道,惑亂人心,因而不會告訴他們說明事情,也不會委以重任。

一旦下屬被老闆認定是個熱衷於傳播謠言的人物,他就一般不會得到升職等機會。一切大任,老闆都不會託付給這類下屬,以免在執行過程中因謠言而出岔子。

有時候,我們在有意無意之中就做了「傳聲筒」的角色,也可能是被某些人暗中利用,而自己卻茫然不知。為了避免變成「傳聲筒」,以下是需要特別注意·嚴加堤防的事情:

當某位同事向你轉述了某人對你的不滿之後,你當然非常氣憤,立刻就會做出言語上的反擊。然而,你的這種做法恰恰中了散播是非者的詭計,因為他可以拿著你在氣憤時說出的反擊話語,向某人再度轉述。如此一來,你和某人便真的變成了仇敵,而在中間散播謠言的人則會抱著隔岸觀火的態度,看你的笑話。

因此,對待喜歡轉述和傳遞別人話語的人,應該淡然處之,不要受他們的言語的影響。在任何時間,都不要作出激動的表現,以免被他們渲染,並不斷地向四處傳播出去。

無論在什麼時候,都不要自告奮勇替老闆貨同事出面指責他人。有些老闆在某下屬面前裝出煩惱的樣子,當下屬詢問時,他就說某員工工作態度不好,而自己又不願去傷害他的自尊心,真不知該如何說才好。這位老闆說出這些話,實際上是想利用該下屬向那人傳遞信息,使那人知難而退,知錯而改。當老闆的目的達到以後,便又會換成另外一副臉孔,再不會向被他利用的下屬說什麼心腹話了。

相關焦點

  • 真正厲害的人,在人際交往中,往往能做到「五不要」,趨利避害
    不過,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現實生活中,總有些人在面對複雜的人際關係時,顯得舉步維艱、進退維谷,不僅自己難受,也容易得罪人。以下分享人際交往的「五不要」,真正厲害的人,往往能做到這「五不要」,趨利避害,既不給自己找罪受,也不輕易得罪人。
  • 從薇婭事件中,看場合著裝的重要性
    薇婭蹺二郎腿的動作不能說錯,只是在正式場合禮儀坐姿中沒那麼標準。女士禮儀坐姿中有個疊膝式坐姿,翹起的那隻腳是要緊貼下面的腳,腳尖向下。像黛安娜王妃這樣的坐姿。薇婭的著裝本身也沒有問題,那問題出在哪呢?就出在場合著裝上了。
  • 高情商:人際交往中10個忌諱不要碰
    人際交往中10個忌諱不要碰: 1.不要連續打電話超過兩次。如果他們不接你的電話,那就意味著他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處理。 2.還錢的時候不要拖延,一定記得要儘早還回去,不管借的是一塊錢還是一萬塊錢,儘早還錢顯示你的正直和品格。
  • 不要小瞧細微禮儀,它們在人際交往中有大用!
    人際交往中,笑容的威力不容小覷!笑容不僅是讓他人看著舒服的簡單禮儀,它更能向外界展示諸多的正面信息。特別是發自真心的笑容,往往傳遞出信心、希望、安全、樂觀、包容和智慧的能量。這麼多正能量傍身的你,不可能不吸引他人的目光,勾動他人想要交往的欲望,促動關係的融通與和睦!二,「您,謝謝,對不起,沒關係」,這些小詞有大用處!這些禮貌用語不可小瞧,人人熟知的它們,被使用的次數卻在日漸減少。
  • 幼兒大班傳聲筒遊戲教案
    活動時間:2019年10月21日活動類型:益智遊戲活動名稱:一、活動目標1.感知空心的傳聲筒能傳出清晰2.能兩兩為一組進行紙杯傳聲筒遊戲。3激發求知慾、好奇心,喜歡玩科學小遊戲。二、活動重點感知空心的傳聲筒能傳出清晰、響亮的聲音。
  • 中班科學教案:奇妙的傳聲筒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中班科學教案:奇妙的傳聲筒   一、活動名稱   奇妙的傳聲筒——科學活動   二、活動對象
  • 在戀愛交往中,如何解決低自尊問題,成功在交往中提升自信
    不念館,希望您不念過去,只安現在。無論男生還是女生,經歷過幾次戀愛後,總是會發現一個問題,有的人總是能夠在面對感情問題時表現得遊刃有餘,而自己則痛苦不堪。有時候甚至對方狠心選擇了分開,而自己還總是覺得非常的不舍,而另一個人離開自己的原因也總是讓自己卻捉摸不透。
  • 交往中,談話避免爭論,不要指責別人,更不能揭人之短
    人們在社會交往中,在各種場合下聚集,就會談話,而在談話中由於種種原因就易產生爭論、指責、進而揭短,嚴重影響人們的人際關係。生活中,人們在一起,都喜歡討論各種各樣的問題,天文地理歷史、古今中外,由於人的知識層次,對知識的認識、理解不同,難免會因意見不合、觀點有分歧而發生爭論,這是很正常的事兒。但是這些爭論往往雙方都是以面紅耳赤和不愉快結束的。事實上,無論誰輸了,心理上、情緒上都是很不舒服的,更何況爭論往往會演化成直接的人身攻擊,這對於人們之間的交往是非常有害的。
  • 人際交往中的商務禮儀
    是在人際交往中,以一定的、約定俗成的程序方式來表現的 律己敬人的過程,涉及穿著、交往、溝通、情商等內容。 從個人修養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一個人內在修養和素質 的外在表現。從交際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人際交往中適用的一種藝術、 一種交際方式或交際方法,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示人以 尊重、友好的習慣做法。 從傳播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在人際交往中進行相互溝通 的技巧。
  • 餘留芬委員:我是基層群眾的「傳聲筒」
    希望大家不要關注我,多關注貧困地區的發展,多反映基層群眾的呼聲。作基層群眾的「傳聲筒」,是我的使命所在。    ———餘留芬    3月2日上午9點不到,昆泰酒店一層大廳接待區,餘留芬委員被記者層層包圍。
  • 不能只當「傳聲筒」
    我也感到了很大的壓力,民眾對政協委員寄予了希望,我要認真盡職責。     一封來信     我收到過一封來信,是個公務員寫來的。他說自己關心國家大事,但沒政協委員這個身份,想請我代他提一個提案。他建議在每個政府機關單位的門口,都設一個石碑,刻上「為人民服務」字樣,時時提醒公務人員在為誰履職。     對這封信提出的建議,我明白他思考的價值。
  •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
    而人際交往中的尊重、分享、合作、關心則是預防和治療這類心理問題的靈丹妙藥。由此可見,從小培養幼兒具有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和水平,對促進其心理健康發展,預防各種心理疾病有著積極而重要的意義。比如多帶孩子串門,支持孩子帶同伴到家裡來玩,不要對孩子們的遊戲作過多的限制,更不能以家庭的整潔衛生為由將孩子的朋友拒之門外。 家長在節假日拜訪親友事,不要總將孩子自己留在家或推給老人看著,能帶孩子的場合儘量帶著孩子。
  • 人際交往中,不被喜歡的五種人,可別有你
    想知道自己在人際交往中會不會不被別人喜歡,要跟以下五種人做一下對比了。因為這五種人,是人們最不希望交往的人,希望這裡面可別有你:一、說大話的人---會浪費對方的信任有些人可能會為了人際交往,說些大話來獲得對方的信任,你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會有被識破的那天。
  • 合肥市大西幼暢和分園:好玩的傳聲筒
    6月15日上午,合肥市大西門幼兒園教育集團暢和分園中一班的孩子們踏上了一次科學探索之旅 「好玩的傳聲筒」。首先,老師拿出已經做好的「傳聲筒」,請一位小朋友把一個紙杯空心的那一邊對著自己的耳朵,另一個紙杯則由老師拿著在說悄悄話。「你聽到我說什麼了嗎?」老師發問,「老師老師,我聽到了!可是聲音有點點不清楚。」問題出現了,「請大家動腦筋想一想,我們怎麼才能聽得更清楚呢?」
  • (人際交往必備)
    現實社會中,為什麼有些人能力不低,但卻懷才不遇,或者還是過著窮苦不堪的日子,甚至一事無成一輩子,這是為什麼呢?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不懂人情世故,或者說情商不夠高!以下分享人際交往,12個讓你醍醐灌頂的高情商做人技巧!真正的人情世故,能悟透的都是高手。1.把對方引以為榮的事作為談話內容。
  • 周曉冬:當好美麗浦城「傳聲筒」
    「要當好政協委員,就要當好『傳聲筒』,幫助農民朋友說出心聲。」12月24日,在縣政協委員周曉冬的辦公室裡,他正在翻看美麗鄉村建設規劃書,2016年7月,園林設計專業出身的周曉冬肩負起共建辦負責人的職責,牢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著手鄉村環境治理工作。
  • 在人際交往中,你要懂得讚美,善於讚美
    比如在公共場合特地請某人籤名留念,或特地向某人請教,聚精會神地傾聽對方講話,並不時地微笑點頭,這也是一種表示讚美的方式。預先讚美。如果對方有較強的自尊心和一定的領悟力,那麼也可以按照你對他的希望預先讚美他,這樣可以激發他的自尊心,鼓勵他朝你熱切希望的方向發展,而約束他朝反方向發展。
  • 多半是家長的原因,家長別再當「傳聲筒」了
    相信這樣的傳聲桶的角色是子日常中很多父母都會做的,而這個就是導致我們的孩子到了3歲還不會說話的最主要的原因。孩子說話慢,根源在家長總當「傳聲筒」孩子咋成長的過程中,語言表達能力是在慢慢發展的,一開始我們的孩子只能說一兩個字,到後來一兩個詞,最後能夠慢慢的說一段話。
  • 人際交往中,你知道的禮儀小細節有哪些?
    一顰一笑、一言一動,你的每一個肢體語言在人際關係中都傳遞著暗號和信息。禮儀是文化素養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我們無時無刻無不處在公共空間的矚目之中,要想人際關係處理得妥當,我們的禮儀節數在心中要略懂一二。所謂說「知禮儀,懂禮節,識大體」,那就讓我們一同了解人際交往中一些禮儀小細節吧!
  • 人際交往的5個黃金法則,讓你收穫好人緣
    人與人,境遇不同,遭遇不同,立場不同,角度不同,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人。 在人際交往中,試著換位思考,想想如果自己處在他人的位置上會怎樣,可能就會覺得豁然開朗,就會對他人多一分理解和包容,衝突自然就少了。